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针联合12周运动处方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王田芳 张文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4期62-66,共5页
目的:评价浮针联合12周运动处方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UCS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浮针扫散时配合再灌注活动,同时遵医嘱进行肩背部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浮针扫散时配合再灌注活动,同时... 目的:评价浮针联合12周运动处方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UCS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浮针扫散时配合再灌注活动,同时遵医嘱进行肩背部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浮针扫散时配合再灌注活动,同时制定12周运动处方进行训练,观察12周。比较两组患者头前伸角度(FHA)和圆肩角度(FSA)、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功能障碍程度[颈部障碍指数(NDI)评分]和浮针治疗总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VAS评分、FHA、FSA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使用浮针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12周运动处方可改善UCS患者疼痛症状及颈部活动功能,且疗效较好,优于传统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上交叉综合征 筋伤 再灌注活动 运动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上交叉综合征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X线检查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马明 张世民 +6 位作者 章永东 黎作旭 吴冠男 张秀江 靳蛟 刘昱彰 张兆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分析伴有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伴有和不伴有UCS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各20例,以及正常志愿者10例,予以颈椎侧位、前屈后伸位X线检查,观察颈椎夹... 目的:分析伴有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UCS)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0月期间伴有和不伴有UCS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各20例,以及正常志愿者10例,予以颈椎侧位、前屈后伸位X线检查,观察颈椎夹角、角位移、相邻椎体滑移。结果:UCS组颈椎夹角为(-0.40±9.64)°,明显小于正常组的(14.35±9.01)°(P<0.05)和非UCS组的(9.55±14.69)°(P<0.05)。UCS组上颈椎前屈后伸位角位移变化为(8.18±4.81)°,明显小于正常组的(12.14±3.48)°(P<0.05)和非UCS组的(12.34±5.65)°(P<0.05)。UCS组前屈位下颈椎椎体后缘滑移为15.41±2.21,明显大于正常组的13.26±2.42(P<0.05),同非UCS组的15.64±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UCS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更倾向于变直或者反张,上颈椎屈伸活动受限,而下颈椎处于屈曲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上交叉综合征 青年期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关键肌结合“颈—肩—胸”调整术治疗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占茂林 张宇 +2 位作者 吕子萌 栾国瑞 李业甫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关键肌结合“颈—肩—胸”调整术对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关键肌治疗,观察组在电针关键肌的基... 目的探讨电针关键肌结合“颈—肩—胸”调整术对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关键肌治疗,观察组在电针关键肌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筋骨并举”思想的“颈—肩—胸”调整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运用中文版颈部疼痛和废用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neck pain and disability scale,SC-NPDS)对患者颈椎疼痛水平、功能、残疾及情绪和认知进行评分,测量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的改变以及前肩角度(forward shoulder angle,FSA)、头前伸角度(forward head angle,FHA)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C-NPDS评分、FSA、FHA显著降低(P<0.05),颈椎左旋、右旋、左右侧屈、屈曲、伸展活动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NPDS评分、颈椎活动度及FSA、FHA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关键肌治疗颈型颈椎病伴上交叉综合征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大部分活动度及前倾姿势,而在此基础上采用“颈—肩—胸”调整术更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纠正患者静态头颈部前倾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上交叉综合征 关键肌 颈—肩—胸调整术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善斌辨主症分期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坤 孙善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2期244-247,共4页
介绍孙善斌主任对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观点及临床治疗经验。孙善斌主任认为长期保持不良姿势,颈项部形成结筋病灶点阻碍气血输布是导致人身肌肉失衡形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上孙善斌主任以该病的主症转变为特点分期论治,急性期运用... 介绍孙善斌主任对上交叉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观点及临床治疗经验。孙善斌主任认为长期保持不良姿势,颈项部形成结筋病灶点阻碍气血输布是导致人身肌肉失衡形成该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上孙善斌主任以该病的主症转变为特点分期论治,急性期运用毫火针点刺结筋灶点,松解局部粘连,解结止痛迅速。缓解期指导患者练习易筋经九鬼拔马刀式进行身姿矫正,平衡肌肉力量,极大地降低了因生活习惯姿势固定导致该病复发的可能,临床验证疗效良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毫火针 结筋病灶点 易筋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姚梦莉 陈朝晖 +3 位作者 徐寒 张文娣 王婷婷 韦祥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2期335-339,共5页
目的:评价中医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特别是头前倾的治疗效果。方法:招募患有上交叉综合征(UCS)的大学生志愿者30名,接受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30min/次,1次/2d,7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 目的:评价中医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特别是头前倾的治疗效果。方法:招募患有上交叉综合征(UCS)的大学生志愿者30名,接受理筋正骨手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30min/次,1次/2d,7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VAS量表、头前倾角度(FHA)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FHA角度、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可以缓解疼痛,减小头前倾角度,矫正不良体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筋正骨手法 运动疗法 上交叉综合征 头前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圆桩与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孟乐天 姚由美 +3 位作者 门傲雪 柯贤超 姜贤洋 薛卫国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4期782-788,共7页
目的:探究三圆桩对比康复训练治疗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的优势与效果。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招募大学生采用区组随机设计将81例受试者随机分入3组,分别为三圆桩训练组、康复训练组、空白对照组。3组均在健康宣教基础上进行。其中三... 目的:探究三圆桩对比康复训练治疗大学生上交叉综合征的优势与效果。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招募大学生采用区组随机设计将81例受试者随机分入3组,分别为三圆桩训练组、康复训练组、空白对照组。3组均在健康宣教基础上进行。其中三圆桩训练组、康复训练组同步集中训练5次/周,30mins/次,共训练4周。空白对照组不实施训练。所有组试验完成后2周随访。在治疗前、第2周末、治疗后、第6周末记录VAS计分、矢状面静态姿势评估计分、头前倾角和圆肩角(FHA&FS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对试验前后数据采用SPSS2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组间差异。结果:治疗前3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矢状面静态姿势评估计分治疗前后差值中,三圆桩训练组为3.00(3.00,4.00),康复训练组为3.00(2.00,4.00),空白对照组为2.00(2.00,2.75),3组差值总体分布存在着统计学差异(H=13.992,P=0.001)。其中,空白对照组矢状面静态姿势评估计分治疗前后差值与三圆桩训练组、康复训练组存在统计学差异(adj.P=0.001,adj.P=0.025)。3组VAS、矢状面静态姿势评估计分、FHA数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空白对照组,三圆桩与康复训练治疗上交叉综合征都具有良好的改善症状效果,健康宣教是纠正轻度上交叉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三圆桩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鸿平衡踩跷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经验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齐亚男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6期38-40,共3页
平衡踩跷法是齐鸿主任医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形成的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CS)的特色方法。该文从筋骨关系、生物力学等多个维度阐述平衡踩跷法治疗UCS的作用机制,阐明平衡踩跷法治疗疾病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规范化治疗UCS奠定基础。
关键词 平衡踩跷法 上交叉综合征 齐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联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单文伟 薛飞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4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老年病康复医院治疗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推拿疗法。两组患者连...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老年病康复医院治疗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推拿疗法。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文改编版颈部疼痛和残疾量表(SC-NPAD)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头前伸角度(FHA)、圆肩角度(FSA)、颈部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C-NPAD、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FHA、FSA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ND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推拿联合抗阻运动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能纠正患者的前倾姿势,减轻疼痛,改善颈部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推拿 抗阻运动疗法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山 于亚萍 彭丽岚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2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均采用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颈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 目的:探讨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上交叉综合征患者,均采用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颈肩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部活动障碍指数(NDI)变化情况,并于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ND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62例患者中治愈24例,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2%。结论:银质针联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可以显著改善上交叉综合征患者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 上交叉综合征 肌肉能量训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能量技术结合中药外熏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瑞玉 孙晓芬 +1 位作者 章杰民 骆亚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9期1258-126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CS)的临床效果.方法UCS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均接受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辅以肌肉能量技术(MET)训练,两组均治疗3周,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颈部障碍指数...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UCS)的临床效果.方法UCS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两组均接受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辅以肌肉能量技术(MET)训练,两组均治疗3周,在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颈部障碍指数(NDI)、颈部屈曲和颈部主动活动范围(AROM)、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颈椎NDI、AROM、HAMA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部NDI、AROM、VAS、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T联合中药外熏治疗UCS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颈部不适症状,改善其运动能力及改变其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能量技术 中药外熏 上交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肩驼背不良姿势对肌肉、骨骼的不良影响及治疗探讨
11
作者 林玉婷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8期24-26,共3页
圆肩驼背是临床常见的不良姿势之一,会对人体骨骼肌肉产生不良影响。该文主要探讨圆肩驼背不良姿势相关肌肉、骨骼结构的影响,探索圆肩驼背不良姿势的治疗方式,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交叉综合征 圆肩驼背 不良姿势 肌肉 骨骼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