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省镇雄县马河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聚煤环境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吴钦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0期2424-2428,共5页
滇东晚二叠世聚煤区,西靠川滇古陆,东临浅陆表海,自康滇古陆剥蚀区以东依次形成山麓冲积扇带、河流冲积平原带、三角洲平原及海滨平原带。云南省马河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镇雄段正处于冲积平原与滨海平原下三角洲的交替带,东部已处于滨海...
滇东晚二叠世聚煤区,西靠川滇古陆,东临浅陆表海,自康滇古陆剥蚀区以东依次形成山麓冲积扇带、河流冲积平原带、三角洲平原及海滨平原带。云南省马河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镇雄段正处于冲积平原与滨海平原下三角洲的交替带,东部已处于滨海平原的海陆交互带及长兴期的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故成煤条件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二叠统龙潭组
镇雄段
聚煤环境分析
马河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湘东南拗陷龙潭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罗小平
李奕霏
+3 位作者
吴昌荣
徐国盛
徐猛
徐云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8-594,共7页
探讨湘东南拗陷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的页岩气储层特征,借鉴北美页岩气储层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并与美国福特沃斯盆地的Barnett页岩进行比对研究。通过实测剖面和系统采样,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技术与能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
探讨湘东南拗陷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的页岩气储层特征,借鉴北美页岩气储层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并与美国福特沃斯盆地的Barnett页岩进行比对研究。通过实测剖面和系统采样,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技术与能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龙潭组泥页岩有机碳含量、矿物组成、微孔隙、裂缝类型及发育程度等特征。结果表明,龙潭组储层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3.54%;岩石矿物成分中石英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7%,碳酸盐矿物的平均质量分数为38%,黏土矿物的平均质量分数为35%,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黄铁矿;其微孔隙发育有晶间孔、晶内孔、粒间孔、溶蚀孔、粒缘孔、印模孔、有机质孔等;实测孔隙度分布在0.7%~16.7%之间;不同尺度的裂缝广泛发育。通过与美国福特沃斯盆地的Barnett页岩对比,认为该地区泥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储层特征;同时对该储层孔隙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发现,较高的石英含量对其孔隙度发育具有建设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泥页岩储层
上二叠统龙潭组
湘东南拗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大安区块深层煤岩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高成
田文广
+4 位作者
章超
姜振学
牛伟
田禾丰
顾小敏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1,共14页
近期,四川盆地深层煤岩气测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取得煤岩气勘探重大突破,展示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为了深入探索该盆地大安区块龙潭组深层煤岩气的勘探潜力,系统开展了该区块龙潭组主力煤层煤岩煤质、储层物性和含气性测试分析,明确...
近期,四川盆地深层煤岩气测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取得煤岩气勘探重大突破,展示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为了深入探索该盆地大安区块龙潭组深层煤岩气的勘探潜力,系统开展了该区块龙潭组主力煤层煤岩煤质、储层物性和含气性测试分析,明确了深层煤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等对煤岩气赋存的影响,初步讨论了深层煤岩气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龙潭组煤层埋深为2000~3500m,龙潭组19号煤层是主力煤层,其煤岩最大镜质体反射率为2.36%~2.89%,镜质组含量为48.4%~78.26%,灰分产率为10.86%~40.57%,煤体结构以原生结构为主;(2)煤岩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有机质孔发育,以微孔发育为主,微孔的平均孔体积和平均比表面积占比分别为76.87%和98.28%;(3)煤岩具备较高的吸附能力,平均兰氏体积为23.28 m^(3)/t,平均兰氏压力为2.29 MPa,储层原位平均理论吸附量为18.68 m^(3)/t,实测平均含气量为21.76m^(3)/t,平均游离气占比13.47%。结论认为:(1)研究区煤岩微孔为煤岩气吸附提供点位,吸附气量随微孔发育呈现增大的趋势;(2)深埋藏条件下,优质煤储层为游离气的富集提供了良好的赋存空间,使该区深层煤岩气具备“高含气、富含游离气”的赋存特征;(3)大安地区龙潭组煤岩气资源量约0.34×10^(12)m^(3),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二叠统龙潭组
深层煤岩气
储层物性
含气性
吸附性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省镇雄县马河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聚煤环境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吴钦元
机构
福建省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0期2424-2428,共5页
文摘
滇东晚二叠世聚煤区,西靠川滇古陆,东临浅陆表海,自康滇古陆剥蚀区以东依次形成山麓冲积扇带、河流冲积平原带、三角洲平原及海滨平原带。云南省马河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镇雄段正处于冲积平原与滨海平原下三角洲的交替带,东部已处于滨海平原的海陆交互带及长兴期的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故成煤条件较差。
关键词
上二叠统龙潭组
镇雄段
聚煤环境分析
马河矿区
Keywords
upper permian longtan formation zhenxiong segment coal environmental analysis Mahe mine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湘东南拗陷龙潭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
10
2
作者
罗小平
李奕霏
吴昌荣
徐国盛
徐猛
徐云龙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8-594,共7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专项(2009GYXQ15)
文摘
探讨湘东南拗陷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的页岩气储层特征,借鉴北美页岩气储层研究方法和评价标准并与美国福特沃斯盆地的Barnett页岩进行比对研究。通过实测剖面和系统采样,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技术与能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龙潭组泥页岩有机碳含量、矿物组成、微孔隙、裂缝类型及发育程度等特征。结果表明,龙潭组储层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为3.54%;岩石矿物成分中石英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7%,碳酸盐矿物的平均质量分数为38%,黏土矿物的平均质量分数为35%,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黄铁矿;其微孔隙发育有晶间孔、晶内孔、粒间孔、溶蚀孔、粒缘孔、印模孔、有机质孔等;实测孔隙度分布在0.7%~16.7%之间;不同尺度的裂缝广泛发育。通过与美国福特沃斯盆地的Barnett页岩对比,认为该地区泥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储层特征;同时对该储层孔隙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发现,较高的石英含量对其孔隙度发育具有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
页岩气
泥页岩储层
上二叠统龙潭组
湘东南拗陷
Keywords
shale gas
mudstone/shale reservoir~ Upper Permian Longtan Formation~ SoutheastHunan depression
分类号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大安区块深层煤岩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高成
田文广
章超
姜振学
牛伟
田禾丰
顾小敏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煤岩气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1,共1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深地煤岩气成藏理论与效益开发技术研究”(编号:2023ZZ18YJ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煤岩气富集规律与开发机理研究”(编号:2024DJ23)。
文摘
近期,四川盆地深层煤岩气测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取得煤岩气勘探重大突破,展示出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为了深入探索该盆地大安区块龙潭组深层煤岩气的勘探潜力,系统开展了该区块龙潭组主力煤层煤岩煤质、储层物性和含气性测试分析,明确了深层煤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等对煤岩气赋存的影响,初步讨论了深层煤岩气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龙潭组煤层埋深为2000~3500m,龙潭组19号煤层是主力煤层,其煤岩最大镜质体反射率为2.36%~2.89%,镜质组含量为48.4%~78.26%,灰分产率为10.86%~40.57%,煤体结构以原生结构为主;(2)煤岩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有机质孔发育,以微孔发育为主,微孔的平均孔体积和平均比表面积占比分别为76.87%和98.28%;(3)煤岩具备较高的吸附能力,平均兰氏体积为23.28 m^(3)/t,平均兰氏压力为2.29 MPa,储层原位平均理论吸附量为18.68 m^(3)/t,实测平均含气量为21.76m^(3)/t,平均游离气占比13.47%。结论认为:(1)研究区煤岩微孔为煤岩气吸附提供点位,吸附气量随微孔发育呈现增大的趋势;(2)深埋藏条件下,优质煤储层为游离气的富集提供了良好的赋存空间,使该区深层煤岩气具备“高含气、富含游离气”的赋存特征;(3)大安地区龙潭组煤岩气资源量约0.34×10^(12)m^(3),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二叠统龙潭组
深层煤岩气
储层物性
含气性
吸附性
勘探潜力
Keywords
Sichuan Basin
Upper Permian Longtan Formation
Deep coal-rock gas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Gas content
Adsorptivity
Exploration potential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省镇雄县马河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聚煤环境分析
吴钦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湘东南拗陷龙潭组泥页岩储层特征
罗小平
李奕霏
吴昌荣
徐国盛
徐猛
徐云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川盆地大安区块深层煤岩气储层特征及勘探潜力
王高成
田文广
章超
姜振学
牛伟
田禾丰
顾小敏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