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CuCl钠硼硅玻璃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及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向卫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4,共6页
采用sol-gel方法以Na2O-B2O3-SiO2系统玻璃为基体,采用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为CuCl的先驱体溶剂,在500-600℃的温度范围内烧成了掺杂CuCl的钠硼硅玻璃,详细地研究了氯化亚铜的浓度及其先驱体溶剂对溶胶-凝胶及玻璃性质的影响,讨论了CuCl... 采用sol-gel方法以Na2O-B2O3-SiO2系统玻璃为基体,采用不同浓度的盐酸溶液为CuCl的先驱体溶剂,在500-600℃的温度范围内烧成了掺杂CuCl的钠硼硅玻璃,详细地研究了氯化亚铜的浓度及其先驱体溶剂对溶胶-凝胶及玻璃性质的影响,讨论了CuCl在钠硼硅干胶中的生成机制,研究了烧结条件对干胶转变成玻璃性质的影响,并研究了这种材料的光学性质,首次报道了掺杂CuCl的Na2O-B2O3-SiO2系统玻璃在1.33μm处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n2=3.3×10-20m2/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CUCL 制备 非线性光学性质 溶胶-凝胶 氯化亚铜 钠硼硅玻璃 三阶非线性折射率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锌卟啉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及对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的构象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树军 罗代兵 +2 位作者 阮文娟 朱志昂 马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4-839,共6页
在纳秒(ns)领域中,利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Zn(o-BocTyr)TAPP(主体1)和Zn(p-BocTyr)TAPP(主体2)两种手性锌卟啉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以及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的构象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手性锌卟啉都具有反饱和吸收效应和自散焦效... 在纳秒(ns)领域中,利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Zn(o-BocTyr)TAPP(主体1)和Zn(p-BocTyr)TAPP(主体2)两种手性锌卟啉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以及对咪唑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的构象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手性锌卟啉都具有反饱和吸收效应和自散焦效应;(2)由于两种主体中侧链位置的差异,造成两种主体分子极化程度的不同,主体1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n2)值;(3)主体1中侧链苯环与卟啉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4)分子识别出现了配位方向的选择性,客体咪唑(Im)与主体1侧链中的苯环能够形成π-π相互作用,选择从有侧链一方配位于主体1,而2-甲基咪唑(2-MeIm)选择从没有侧链一方进攻主体1,但对于主体2,则没有出现配位方向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性质 Z-扫描 手性锌卟啉分子识别 构象研究 量子化学 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咪唑类客体 手性锌卟啉 分子识别 构象 Π-Π相互作用 非线性折射率 2-甲基咪唑 技术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