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阶段SBM模型的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效率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家庆 杨玚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6,110,共9页
为探究我国沿海港口群效率,运用三阶段SBM模型对2012—2021年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4个环境变量对港口群效率影响明显,改善外部环境条件可以有效提升港口群效率;在剔除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后,港口群效率... 为探究我国沿海港口群效率,运用三阶段SBM模型对2012—2021年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4个环境变量对港口群效率影响明显,改善外部环境条件可以有效提升港口群效率;在剔除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后,港口群效率排名由高到低为长三角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环渤海港口群、珠三角港口群、东南沿海港口群,其中长三角港口群是唯一达到效率前沿面的港口群。港口群内部港口发展不协调,效率值参差不齐,需要明确港口功能定位、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和加快港口整合以提升港口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群 港口效率 三阶段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分解的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邓正华 邓丽萍 +1 位作者 何姣 高小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111,186,共7页
近年来,洞庭湖区农业用水供求矛盾日益凸显,提升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对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9年农业水资源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 近年来,洞庭湖区农业用水供求矛盾日益凸显,提升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对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9年农业水资源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项影响,2011—2019年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均值为0.5832,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GDP和政府农林水事务支出增加可以促进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人均水资源量增加会降低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经历上升—下降—上升三个主要阶段,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基本同步。最后提出了洞庭湖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农业水资源 绿色效率 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关系研究:基于经济门槛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玲玲 黎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78,共11页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种植业面源污染,成为水环境首要致污因素,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势必要重视水污染治理成效。研究经济门槛下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的关系,有助于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更优策略。【方法】首先构建三阶段非期望产出... 【目的】农业面源污染尤其是种植业面源污染,成为水环境首要致污因素,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势必要重视水污染治理成效。研究经济门槛下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的关系,有助于探索农业绿色发展的更优策略。【方法】首先构建三阶段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核算剔除外部环境与随机误差干扰的农业生态效率,然后采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估计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的差异性关联关系,并计算出具体的经济门槛值。【结果】结果显示:不同的农村经济水平下,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呈非线性关系,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对应门槛值分别为8796元和12897元。【结论】结果表明:农村经济水平等外部环境因素干扰农业生态效率核算结果;农村经济富裕程度越高,水污染治理与农业生态效率关系越协调。因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根据农村经济所处具体阶段,灵活调整农业绿色发展策略优先级,确保水污染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污染治理 农业生态效率 门槛效应模型 农村经济水平 三阶段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鑫铎 李红玲 +1 位作者 王昱 傅书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7,共8页
目的探讨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区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超效率三阶段松弛值测算(SBM)模型评价中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 目的探讨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以及各地区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超效率三阶段松弛值测算(SBM)模型评价中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然后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全国29省市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平均值为0.49,东部>中部>西部。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与其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且该作用在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地区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地区之间医药制造业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建议中西部医药制造业发展相对薄弱省份改善创新环境与人才供给,以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推动技术创新效率较强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交流联系以及合作;促进国内头部制药企业提高创新药的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技术创新效率 产业发展 超效率三阶段sbm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机制与效应——基于绿色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蒋秀兰 孙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79,共9页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水平,将“两业”融合、绿色创新和制造业绿色转型纳入同一个分析框...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结合GML指数,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水平,将“两业”融合、绿色创新和制造业绿色转型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并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与中介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2010—2020年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且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都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提升。(2)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总体呈现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态势。(3)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通过推动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4)对外开放和研发强度有利于制造业绿色转型,环境规制则会抑制制造业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sbm模型 产业融合 制造业 物流业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测算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薛伟贤 臧倩文 +1 位作者 程爱联 王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城市是承载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借助生态效率可以揭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已有研究测算城市生态效率通常将其置于同样的外部条件下,鲜少考虑城市的差异性。构建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 城市是承载黄河流域九省(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借助生态效率可以揭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已有研究测算城市生态效率通常将其置于同样的外部条件下,鲜少考虑城市的差异性。构建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测度2010—2019年黄河流域九省(区)57个城市生态效率,并分析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剔除了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环境保护政策和外商直接投资等环境变量的影响后,黄河流域九省(区)城市生态效率有所下降,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较传统超效率SBM模型更加合理;时间演变特征上,黄河流域九省(区)大部分城市的生态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上游城市生态效率下降幅度较大;空间分布特征上,黄河流域九省(区)大部分城市集中在低生态效率区,从西到东呈现“低-高-低-高”交替式空间分布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特征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 被引量:2
7
作者 苗青 翟一杰 胡路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9-398,420,共11页
[目的]探究“双碳”目标背景下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并量化其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旨在分析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现状,促进黄淮海5省粮食绿色低碳生产。[方法]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2011—202... [目的]探究“双碳”目标背景下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并量化其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旨在分析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现状,促进黄淮海5省粮食绿色低碳生产。[方法]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分别测算2011—2020年黄淮海5省74市粮食生产碳排放及碳排放效率,借助泰尔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探究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分异及动态演变。[结果]①研究期内,黄淮海5省市域粮食生产碳排放呈“M”型波动下降趋势,但下降缓慢;其中,化肥使用是导致粮食碳排放的主要原因。②黄淮海5省市域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呈先降后升的演变趋势,第一阶段效率均值为0.59,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第三阶段效率均值为0.48,较第一阶段效率值下降18.6%;其中,滁州、驻马店、德州等地效率值较高,而黄山、威海等地效率值较低。③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空间差异呈上升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河南省各市差异最为显著。④样本考察期内,核密度曲线由“单峰状”向“双峰状”转变,主峰呈波动上升且轻微右移趋势,侧峰隆起幅度较小,表明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提高,地区差异增大,并呈多极化趋势发展。[结论]黄淮海5省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整体水平较低,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未来各地区应减少化肥等物资投入,并采用“对口帮扶”策略,促进各地区粮食生产技术良性互动,以缩小区域间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碳排放效率 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分异 动态演变 黄淮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燕君 王圆圆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1-144,共4页
本文以2005-2020年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三阶段SBM模型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通过线性计量模型分析农产品贸易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绿色发展能力逐步提升,但其效率值存在提升空间。同时... 本文以2005-2020年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三阶段SBM模型对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通过线性计量模型分析农产品贸易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绿色发展能力逐步提升,但其效率值存在提升空间。同时,农产品进口贸易(TAPIM)和出口贸易(TAPEX)两个变量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可以产生正向作用,并且出口贸易产生的促进效果更明显。此外,财政支农资金、产业结构现状、交通网络结构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最后提出相应建议,以提高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三阶段sbm模型 线性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异质下中国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保留 兰梓睿 +2 位作者 尹皓 晁祥瑞 孙天弘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5-207,共13页
实现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增长,不仅能够有效推进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助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该研究从强可持续和共同前沿理论的角度入手,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虑区域技术异质性的特征,采用基于... 实现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增长,不仅能够有效推进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助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该研究从强可持续和共同前沿理论的角度入手,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虑区域技术异质性的特征,采用基于共同前沿的三阶段SBM模型来测度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各地区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相比于未改进前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分地区效率均值来看,呈现出东部>东北>西部>中部的特征。②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差异性特征。③考虑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禀赋差异因素,东部地区和非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加明显,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果则一般。④城市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离不开相邻地区的协作和交流,进而形成以邻为伴和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因此,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需要重视提高要素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技术差距;同时,也要深化和统筹区域协同发展的格局,从政策制定层面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地区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从而形成地区间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全要素生产率 共同前沿理论 强可持续理论 三阶段sbm模型 空间杜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发展与效率提升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洪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9-162,共4页
探究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分析了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由于物流业效率的提升在推动制造业效率改进方面相对滞后,因此... 探究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分析了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由于物流业效率的提升在推动制造业效率改进方面相对滞后,因此两个行业的整体协调水平处于勉强协调阶段;其次,长江经济带两业耦合协调发展关系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最后,制造业的投入效率是影响两业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因。因此,本文提出加强物流业深度参与供应链合作、协调区域发展以及推动双循环发展格局从而促进两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生产效率测度及其时空动态演进 被引量:11
11
作者 温婷 肖文彬 亓思楠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5-10,共6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文章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14—2020年29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导致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文章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了2014—2020年29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时空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导致数字经济生产效率被高估;从分布上看,数字经济生产效率呈阶梯状分布。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生产效率总体具有长期向好的趋势,区域差异进一步缩小,东部地区两极分化趋势减弱,中部地区稳步提升,西部地区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生产效率 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时空演变 核密度估计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