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重-比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和咖啡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嘉凉 唐芳仙 +1 位作者 代文 栾立醒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5-278,共4页
阐述了三重-比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和咖啡因的基本原理,并研究了实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氨基比林的平均回收率为103.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n=13);非那西丁的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为1.2%(n=13);咖啡因的... 阐述了三重-比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和咖啡因的基本原理,并研究了实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氨基比林的平均回收率为103.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n=13);非那西丁的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为1.2%(n=13);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为1.1%(n=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比导数分光光度法 氨基比林 非那西丁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千山刺五加叶和果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兰杰 辛广 +1 位作者 陈华 周晓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3-395,共3页
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千山刺五加叶和果中黄酮的含量,消除了由于刺五加叶和果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由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结果表明:回归方程ΔA=88.795C-0.2060;相... 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千山刺五加叶和果中黄酮的含量,消除了由于刺五加叶和果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由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结果表明:回归方程ΔA=88.795C-0.2060;相关系数r=0.9994;黄酮浓度在0~40.6μg/ml范围内,分别在波长λ1=463nm、λ2=417nm、λ3=382nm测吸光度时,则ΔA与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法的回收率为96.86%~102.46%;变异系数小于0.136%。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千山刺五加 波长-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叶、果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兰杰 辛广 +1 位作者 陈华 刘凯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3-486,共4页
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叶和果中黄酮的含量,消除了由于山楂叶和果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由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实验结果:回归方程△A-88.795C~0.2060;相关... 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叶和果中黄酮的含量,消除了由于山楂叶和果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由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实验结果:回归方程△A-88.795C~0.2060;相关系数r=0.9994;黄酮质量浓度在0~40.6μg/mL范围内,分别在波长λ1—463nm、λ2—417nm、λ3—382nm测吸光度时,则△A与质量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回收率为96.86%~102.46%;变异系数小于0.136%。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较好,且操作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山楂 波长-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对-香豆酸和阿魏酸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健 欧仕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9-193,共5页
根据对-香豆酸和阿魏酸的紫外吸收特点,确立得到两种酚酸稳定的紫外吸收图谱的条件,建立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对-香豆酸和阿魏酸的含量。在溶剂为乙醇或水或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时,调节溶液pH2.0,得到两种酚酸稳定的紫外吸收... 根据对-香豆酸和阿魏酸的紫外吸收特点,确立得到两种酚酸稳定的紫外吸收图谱的条件,建立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对-香豆酸和阿魏酸的含量。在溶剂为乙醇或水或乙醇与水的混合溶液时,调节溶液pH2.0,得到两种酚酸稳定的紫外吸收光谱图,最大吸收峰分别为对-香豆酸308nm、阿魏酸320nm。运用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对-香豆酸和阿魏酸的二元混合物,回收率在93.40%~103.34%之间,结果良好。对蔗渣碱解提取的酚酸样品进行检测,阿魏酸检测受影响较大,而对-香豆酸检测结果较理想。本法对波谱严重重叠的两种酚酸能进行有效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数光度法 -香豆酸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安替比林)-3-(3-硝基苯胺)三氮烯分光光度法测定镉(Ⅱ)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文宾 殷磊 +2 位作者 斯琴高娃 马卫兴 许兴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43-1045,1048,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显色剂三氮烯试剂1-(4-安替比林)-3-(3-硝基苯胺)三氮烯(ANTA),并研究了该显色剂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在Tween-80存在下及pH10.2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显色剂ANTA与镉(Ⅱ)形成2:1的稳定络合物。其最... 合成了一种新的显色剂三氮烯试剂1-(4-安替比林)-3-(3-硝基苯胺)三氮烯(ANTA),并研究了该显色剂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在Tween-80存在下及pH10.2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显色剂ANTA与镉(Ⅱ)形成2:1的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8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率为3.4×10^5L·nol-1·cm-1。镉(Ⅱ)的质量浓度在30.0-45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检出限(3a/k)为10.0μg·L-1。方法用于废水样品中微量镉(Ⅱ)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一致,平均回收率为103.5%,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6)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安替比林)-3-(3-硝基苯胺)氮烯 光度法 镉(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三羟基-9-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铌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影 沈亮亮 +1 位作者 李艳杰 覃事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5-727,共3页
以酒石酸作为辅助络合剂,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及pH 5.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显色剂2,3,7-三羟基-9-水杨基荧光酮与铌(Ⅴ)形成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60nm处,据此提出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铌钽矿浸出液中铌含量... 以酒石酸作为辅助络合剂,在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及pH 5.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显色剂2,3,7-三羟基-9-水杨基荧光酮与铌(Ⅴ)形成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60nm处,据此提出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铌钽矿浸出液中铌含量的方法。铌(Ⅴ)的质量浓度在4~24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率为1.44×106L·mol-1.cm-1。方法用于铌钽矿样品中痕量铌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值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羟基-9-水杨基荧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作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手面皮肤的铁含量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丽婷 杨瑞琴 张凯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6-408,共3页
应用铁(Ⅱ)与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TPTZ)的显色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手表面皮肤上沾染铁的含量。测定时,用在去离子水中浸湿的脱脂棉擦拭手皮肤上铁的印迹,将脱脂棉中的液体挤出并接盛于小烧杯中,重复操作一次。将两次... 应用铁(Ⅱ)与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TPTZ)的显色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手表面皮肤上沾染铁的含量。测定时,用在去离子水中浸湿的脱脂棉擦拭手皮肤上铁的印迹,将脱脂棉中的液体挤出并接盛于小烧杯中,重复操作一次。将两次擦拭所得液体移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30g·L-1抗坏血酸溶液2mL,1g·L-1 TPTZ溶液2mL及pH 4.2乙酸铵缓冲溶液3mL,加水至刻度,在室温下放置10min。测定波长为596nm,按此条件,铁(Ⅱ)的质量浓度在2.0mg·L-1以内遵守比耳定律。试验结果表明:手与铁器接触时间长,则沾染在手面的铁量多;手面的湿度越高,沾染的铁量也越多,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相差可达12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2′-吡啶基)-1 3 5- 光度法 手面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琉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1-(4-安替比林)-3-(2,4,6-三溴苯基)-三氮烯光度法测定痕量镍(Ⅱ)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文宾 殷磊 +2 位作者 斯琴高娃 马卫兴 许兴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55-1158,共4页
合成并鉴定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4-安替比林-)3-(2,4,6-三溴苯基)-三氮烯(ABPT),研究了该试剂与镍(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 10.0的硼砂-氢氧化钠介质中,在Triton X-100存在下,ABPT与镍(Ⅱ)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 合成并鉴定了一种新的三氮烯试剂1-(4-安替比林-)3-(2,4,6-三溴苯基)-三氮烯(ABPT),研究了该试剂与镍(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pH 10.0的硼砂-氢氧化钠介质中,在Triton X-100存在下,ABPT与镍(Ⅱ)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5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2.1×105L.mol-1.cm-1。镍(Ⅱ)质量浓度在20.0~400μg.L-1之间呈线性,检出限(3s/k)为8μg.L-1,方法用于生活垃圾、水样品中痕量镍(Ⅱ)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回收率在102.5%~10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1-(4-安替比林)-3-(2 4 6-溴苯基)-氮烯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Ⅲ)-三乙四胺六乙酸的配合物及其应用于铈的导数分光光度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钟隽 潘教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0期876-878,共3页
多氨基多羧酸可与稀土离子生成稳定的配合物,EDTA、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和四乙五胺七乙酸(TPHA)曾用于测定某些单一稀土,但铈(Ⅲ)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三乙四胺六乙酸(TTHA)与铈(Ⅲ)的配合物在紫外区的吸收光谱,用导数分光光度... 多氨基多羧酸可与稀土离子生成稳定的配合物,EDTA、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和四乙五胺七乙酸(TPHA)曾用于测定某些单一稀土,但铈(Ⅲ)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三乙四胺六乙酸(TTHA)与铈(Ⅲ)的配合物在紫外区的吸收光谱,用导数分光光度法选择测定了混合稀土氧化物中铈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数光度法 乙四胺六乙酸 铈(Ⅲ) 混合稀土氧化物 紫外区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定量监测2,3,5-三碘苯甲酸缓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来俊 徐海燕 +2 位作者 赵帆 王富军 王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5,共6页
为研究显影剂2,3,5-三碘苯甲酸(TIBA)在显影纤维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降解液中的缓释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探究了TIBA在不同体积比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乙醇共混降解液(V_(PBS)∶V_(乙醇)分别为1∶3、1∶1和3∶1)中的紫外-可... 为研究显影剂2,3,5-三碘苯甲酸(TIBA)在显影纤维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降解液中的缓释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探究了TIBA在不同体积比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乙醇共混降解液(V_(PBS)∶V_(乙醇)分别为1∶3、1∶1和3∶1)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回归曲线,根据回归曲线,测定降解液的吸光度值及计算PPDO纤维在降解过程中显影剂TIBA的释放量,借助药物缓释理论模型进行拟合,并分析相应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3种共混溶液中,均能得到回归关系明显的线性方程,考虑到乙醇用量,选择PBS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的溶液作为标准液,并且溶液在37℃的环境中静置8 d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模型拟合结果表明TIBA的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释放的函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度法 显影纤维 纤维降解 2 3 5-碘苯甲酸 释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值-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含苯胺废水中氨氮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琳 方俊华 何化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1,共3页
在测定含苯胺废水中的氨氮含量时,由于苯胺和氨氮与纳氏试剂形成的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彼此重叠,因此在采用国标法测定该类废水的氨氮含量时,苯胺对其干扰严重,需采用预处理法消除干扰。根据吸光度比值-导数光谱法的原理,定量分析测定了含... 在测定含苯胺废水中的氨氮含量时,由于苯胺和氨氮与纳氏试剂形成的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彼此重叠,因此在采用国标法测定该类废水的氨氮含量时,苯胺对其干扰严重,需采用预处理法消除干扰。根据吸光度比值-导数光谱法的原理,定量分析测定了含苯胺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且省去了混凝沉淀、蒸馏等复杂的预处理步骤。实验表明,当氨氮质量浓度<2.4mg/L时,吸光度比值的的导数值与相应的氨氮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比值-导数光度法 氨氮 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中甘草酸三钾的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志民 刘晓艳 +4 位作者 刘艳芬 胡嘉良 杨敏 陈穗 刘占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建立了酱油中甘草酸三钾的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以硅胶G 薄层层析板为固定相,正丁醇∶冰醋酸∶水(4∶1∶2)为展开剂,对酱油中甘草酸进行分离纯化。选用0.01 mol/L H2SO4稀乙醇(50%乙醇,V/V)溶液作为溶剂,并用紫... 建立了酱油中甘草酸三钾的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以硅胶G 薄层层析板为固定相,正丁醇∶冰醋酸∶水(4∶1∶2)为展开剂,对酱油中甘草酸进行分离纯化。选用0.01 mol/L H2SO4稀乙醇(50%乙醇,V/V)溶液作为溶剂,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波长为252 nm。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酱油中甘草酸三钾的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 A=12.2041c-0.00148,相关系数为0.999996,回收率在92.00%~98.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并用该方法测定了3个酱油样品中甘草酸三钾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层析-紫外光度法 酱油 甘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3,5-三氮唑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
13
作者 单俊 韩德满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2期2928-2930,共3页
在pH2·96的氯乙酸-乙酸纳缓冲溶液中,新水溶性显色剂2-(2,3,5-三氮唑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5·80nm。用光度法研究了该结合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测定蛋... 在pH2·96的氯乙酸-乙酸纳缓冲溶液中,新水溶性显色剂2-(2,3,5-三氮唑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5·80nm。用光度法研究了该结合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在505·80nm处,牛蛋白与人蛋白在(0~80)m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15×105L·mol-1·cm-1。该方法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而且简便快速。用于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质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 3 5-氮唑偶氮)-1 8-二羟基-3 6 -萘二磺酸 光度法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二溴-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光度法测定铜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智敏 杨明华 +1 位作者 沈素眉 郑云法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建立了用 1 - ( 2 ,6-二溴 - 4-硝基苯 ) - 3- ( 4 -硝基苯 ) -三氮烯 (DBNPNPT)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铜矿及铝合金样品中铜的方法。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 - 1 0 0的存在下 ,pH在 9.5~ 1 1 .5的Na2 B4O7-NaOH介质中 ,DBNPNPT与Cu2 +可生... 建立了用 1 - ( 2 ,6-二溴 - 4-硝基苯 ) - 3- ( 4 -硝基苯 ) -三氮烯 (DBNPNPT)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铜矿及铝合金样品中铜的方法。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 - 1 0 0的存在下 ,pH在 9.5~ 1 1 .5的Na2 B4O7-NaOH介质中 ,DBNPNPT与Cu2 +可生成黄色络合物 ,以 5 35nm为参比波长 ,45 0nm为测定波长的双峰双波长法进行测定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可达 1 .1 1× 1 0 5L·mol- 1 ·cm- 1 ,Cu2 +的质量浓度在 0~ 360 μ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铜矿中铜的测定 ,结果与原子吸收法吻合。对于w(Cu)为 0 .1 1 %的BY2 1 70 - 1铝合金试样测定 1 0次 ,其RSD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 6-二溴-4-硝基苯)-3-(4-硝基苯)-氮烯 光度法 表面活性剂 铜矿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光谱-导数分光光度(计算)法同时测定邻硝基酚、间硝基酚或对硝基酚二元混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8
15
作者 汤晓东 孙红霞 +1 位作者 陈明 徐嘉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1-474,共4页
运用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作图 )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计算 )法同时测定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基本公式 ,研究了邻、间硝基酚 ,邻、对硝基酚和间、对硝基酚的三种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同时测定 ,取得了满意结果。另外 ,... 运用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作图 )法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比光谱 -导数分光光度 (计算 )法同时测定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基本公式 ,研究了邻、间硝基酚 ,邻、对硝基酚和间、对硝基酚的三种二元混合物含量的同时测定 ,取得了满意结果。另外 ,还比较了单位质量浓度的除数因子与一般除数因子在测量该 3种二元混合物时的方法灵敏度 ,证明用单位质量浓度溶液标准光谱作除数因子时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数光度法 测定 邻硝基酚 间硝基酚 对硝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纤维素水解液中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 被引量:9
16
作者 常春 马晓建 岑沛霖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3-225,共3页
5-羟甲基糠醛(5-HMF)和糠醛(FUR)是纤维素酸水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此文提出了用硫代巴比酸作为衍生试剂并利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5-HMF和FUR的方法。利用零点交叉测量法在412nm和428nm波长下,可以同时确定5-HMF和FUR的含... 5-羟甲基糠醛(5-HMF)和糠醛(FUR)是纤维素酸水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此文提出了用硫代巴比酸作为衍生试剂并利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5-HMF和FUR的方法。利用零点交叉测量法在412nm和428nm波长下,可以同时确定5-HMF和FUR的含量,两者的质量浓度在0.4~3.2mg·L^-1范围内与一阶导数值呈线性关系。试验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同时测定两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2.23%和2.06%,回收率分别为96.0%和1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数光度法 5-羟甲基糠醛 糠醛 硫代巴比酸 纤维素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山茱萸及其保健酒中三萜酸的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剑芳 路福平 +2 位作者 黄明勇 高文远 杜连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1-323,共3页
以熊果酸为标准品,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38nm处测定山茱萸及其保健酒中三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熊果酸的线性范围为26.4~158.4μg,回归方程为A=0.0071C-0.0941(R2=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 以熊果酸为标准品,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38nm处测定山茱萸及其保健酒中三萜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熊果酸的线性范围为26.4~158.4μg,回归方程为A=0.0071C-0.0941(R2=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为2.31%(n=5);山茱萸及其保健酒中三萜酸含量分别为2.511%、2.091%。该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适合于山茱萸及其保健酒中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山茱萸保健酒 萜酸 紫外-可见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显色剂2-(5-羧基-1,3,4-三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光度法测定钒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葛昌华 潘富友 梁华定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6,共3页
研究了新显色剂 2 -( 5-羧基 -1 ,3 ,4-三氮唑偶氮 ) -5-二乙氨基苯甲酸 ( CTZD-BA)与钒的显色反应的条件。在 p H 3 .0的 HAc-Na Ac介质中 ,CTZDBA与 V( )形成稳定的摩尔比为 2∶ 1的紫红色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在 583 nm处 ,表观摩... 研究了新显色剂 2 -( 5-羧基 -1 ,3 ,4-三氮唑偶氮 ) -5-二乙氨基苯甲酸 ( CTZD-BA)与钒的显色反应的条件。在 p H 3 .0的 HAc-Na Ac介质中 ,CTZDBA与 V( )形成稳定的摩尔比为 2∶ 1的紫红色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在 583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0 6× 1 0 4 L·mol- 1·cm- 1,V( )在 0~ 0 .8mg/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铝合金样品中的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剂 2-(5-羟基-1 3 4-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 光度法 测定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Ⅴ)-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CTMAB体系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宏 黄应平 梅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70-372,共3页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 )存在下,0.6 mol/L HCl介质中,锆(Ⅳ)与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2,3,7-三羟基-9-(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DHPF)生成红色络合物,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5 n 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5×10...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 )存在下,0.6 mol/L HCl介质中,锆(Ⅳ)与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2,3,7-三羟基-9-(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DHPF)生成红色络合物,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5 n 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5×105 L·mol-1·cm-1,锆(Ⅳ)含量在0~8 μ g/25 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络合物的组成比为Zr(Ⅳ)∶DHPF=1∶4.有色络合物稳定10 h 以上,拟定的分析方法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锆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羟基苯基荧 溴化十六烷基甲铵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3,4-三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光度法测定钒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华定 葛昌华 潘富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0-681,共2页
The conditions of colour reaction of 2-(1,3,4-Triazolylazo)-5-Diethylamino-benzoic acid(TZDBA)with vanadium(V) are presen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our reagent reacts with vanadium,and forms a stable purple red ... The conditions of colour reaction of 2-(1,3,4-Triazolylazo)-5-Diethylamino-benzoic acid(TZDBA)with vanadium(V) are presen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our reagent reacts with vanadium,and forms a stable purple red complex in the medium of HCl with pH 2.0.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 is 3 17×10 4L·mol -1 ·cm -1 ,and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is at 571 nm.Beer’s law is obeyed in the range of 0~20 μ g/25ml for V(V).The method has been used for the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vanadium in a aluminium alloy sample and a synthetic water sample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2-(1 3 4-氮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 光度法 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