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排放交易制度与企业研发创新——基于三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0
1
作者 刘晔 张训常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14,共13页
本文以中国开展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促... 本文以中国开展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结合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交易制度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模型估计的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能够提高处理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促使更多的企业愿意进行研发创新活动,然而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只对大规模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创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提高资产净收益率从而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国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规划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 研发支出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与企业碳排放——来自重污染企业的证据
2
作者 程时雄 陈慧 +1 位作者 汤李琛 陈宓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1-125,共15页
重污染企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以2017年五省八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简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外生冲击,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政... 重污染企业是中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以2017年五省八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简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为外生冲击,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碳排放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显著降低重污染企业碳排放量,该效应在政策实施后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通过“资金+技术+意识”三轮驱动发挥作用。其中,在区域层面,绿色金融试点政策推动绿色信贷规模扩张与绿色保险进一步发展进而降低碳排放;在企业层面,该试点政策既引导绿色创新的数量质量双提升,又通过增强高管环保意识促进碳减排。异质性分析显示,政策效果在国有企业、高金融化企业及高资本配置效率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说明绿色金融试点政策可通过企业的金融工具使用和资本合理利用为碳减排提供有效支撑。研究为优化绿色金融政策工具组合、建立差异化区域推广机制提供了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污染企业 碳减排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权制度、取用水许可管理与农户节水技术采纳——基于差分模型对水权改革节水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马九杰 崔怡 +1 位作者 孔祥智 陈志钢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6-130,共15页
本文以我国华北地区开展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502个马铃薯种植户的三期微观调查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与三重差分模型,分析了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及交易与取用水许可管理两项政策对农户节水... 本文以我国华北地区开展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502个马铃薯种植户的三期微观调查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与三重差分模型,分析了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及交易与取用水许可管理两项政策对农户节水灌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行单一政策的地区相比,在两项改革政策同时施行的地区,农户采取节水灌溉技术的比例显著提高。同时,本文探讨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政策促使农户节水的机制,发现: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及交易政策是基于对水权和井权的明晰化促进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而取用水管理政策是基于对灌溉井数量扩张的控制促进了节水灌溉技术采纳。研究显示:要实现农业节水目标,必须综合发挥市场化手段和政府的作用;必须严格控制新打灌溉井,进一步明晰农业灌溉井产权结构,推进村集体所有和共有灌溉井管护机制创新,形成良好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 取用水管理 水权制度 节水技术采纳行为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碳锁定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康银 赵丛雨 董秀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共14页
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有望为破解碳锁定困境提供重要支持,但当前鲜有文献系统评估该政策的碳解锁效应,有必要深入探讨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到底是企业碳锁定的“护身符”还是“紧箍咒”。鉴于此,该研究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 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有望为破解碳锁定困境提供重要支持,但当前鲜有文献系统评估该政策的碳解锁效应,有必要深入探讨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到底是企业碳锁定的“护身符”还是“紧箍咒”。鉴于此,该研究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模型,考虑高碳行业发展特征,评估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碳锁定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进一步分析潜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抑制了高碳行业试点企业的碳锁定程度。具体而言,相较于非试点地区,试点地区高碳行业的企业碳锁定程度显著降低了1.06个百分点,且二者之间的负向因果关系经过平行趋势、安慰剂、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均成立。②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碳锁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以及高资本密集度企业中,政策效果更加突出;而在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低资本密集度企业中,政策效果相对微弱。③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提高企业碳排放效率这两条路径与方式,间接实现促进企业脱碳与打破碳锁定困境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推广深化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以及帮助企业摆脱高碳困境提供政策参考,同时为将新能源发展优势转变成低碳转型和碳解锁优势提供全新的视角。通过引导企业在试点区域采用新能源技术,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不仅能够促进高碳行业加速转型,同时也为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实践平台,有助于打破碳密集型系统的稳定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 企业 碳锁定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开放、外贸升级与出口企业ESG——来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证据
5
作者 刘礼稳 张振堃 文杰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8,共15页
制度开放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政策,运用三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制度开放对出口企业ESG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试区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ESG表现。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 制度开放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政策,运用三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制度开放对出口企业ESG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试区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ESG表现。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探索揭示,跨境电商综试区有助于出口企业新建外贸供应链关系进而积极作用于我国出口企业ESG绩效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则揭示了政策效果的差异性:跨境电商综试区对ESG的促进作用在国有、非重污染及非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制度开放与企业ESG理论,也为后续深化我国制度开放、精准施策以推动外贸升级、提升出口企业ESG水平提供了实证依据与策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开放 外贸供应链 ESG 跨境电商综试区 出口企业 三重差分模型 外贸升级 信息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污染治理的绿色信贷和社会资本协调性--基于环境政策框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昕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随着宏观污染治理措施效应的缩减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何持续优化绿色信贷和环境政策,逐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成为现行可持续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2009—2021年上市企业年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实证检验环境政策、绿色... 随着宏观污染治理措施效应的缩减和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何持续优化绿色信贷和环境政策,逐渐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成为现行可持续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2009—2021年上市企业年报数据,采用三重差分实证检验环境政策、绿色信贷和社会资本对企业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绿色信贷与社会资本的相互协同矛盾依然存在,但三者共同对企业污染治理的推进效应显著,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科技型企业、绿色企业、污染企业和西部地区中表现更明显。因此,应合理布局以精准控制绿色信贷投放,多渠道引导以发挥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污染治理,完善平台以构建全球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社会资本 企业污染治理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21
7
作者 姚先国 方昕 钱雪亚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9,共13页
基于'控制-干预'的思想,文章使用1998~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通过双差分模型和三次差分模型,分析了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受到扩招影响的新毕业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 基于'控制-干预'的思想,文章使用1998~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通过双差分模型和三次差分模型,分析了高校扩招政策对大学毕业生工资的干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受到扩招影响的新毕业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工资损失;考虑高中毕业生的相对变化后,高校扩招对大学新毕业生年工资的负效应显著减弱。在扩招干预效应的变化上,本文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招对新毕业生工资的负效应逐渐减弱,受扩招影响的较年长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损失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扩招 大学毕业生 干预效应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能否促进绿色创新? 被引量:18
8
作者 姚战琪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107,共17页
将三重差分模型与空间计量回归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在服务贸易开放中的角色和地位如何影响绿色创新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三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服务... 将三重差分模型与空间计量回归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在服务贸易开放中的角色和地位如何影响绿色创新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三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效应呈现差异性:与创新产出较少的地区相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创新产出较多的地区相对更大;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地区相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地区相对更大;与不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地区相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地区相对更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不仅对本城市绿色创新有正向影响,而且对周边城市的绿色创新有正向影响。应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完善法律约束机制,正向调节对外贸易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服务贸易 创新发展 三重差分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社交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信息红利还是数字鸿沟?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江一 荔迪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9-82,共14页
知识溢出是提升人力资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移动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但目前关于其是否具有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仍十分缺乏。本文使用三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采集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家庭... 知识溢出是提升人力资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移动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但目前关于其是否具有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仍十分缺乏。本文使用三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采集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家庭和社区面板数据,以金融知识为研究对象,利用社区是否创建微信群作为准实验,采用双重差分(DID)与三重差分模型(DDD)实证考察微信群这一移动社交网络是否具有知识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社区建立微信群可使群内成员的金融知识水平显著提升约17.5%,且这一效应在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年龄较大的群体中更为显著,这表明移动社交网络可通过知识溢出创造信息红利并缩小数字鸿沟。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移动社交网络既可通过其信息源渠道激励群成员学习,也可通过交流渠道促进群成员在互动交流中提高知识水平。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移动社交网络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思想集聚产生的知识外溢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 知识溢出 信息红利 数字鸿沟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长期收入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卢盛峰 时良彦 马静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102,共11页
本文基于1989—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县市、年份和出生队列三个维度构建了三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对居民收入的长期影响效应,并检验了其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对居民... 本文基于1989—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在县市、年份和出生队列三个维度构建了三重差分模型,评估了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对居民收入的长期影响效应,并检验了其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对居民未来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工资收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九年义务教育对个体长期收入提升具有促进作用;(2)异质性分析发现,女性群体、政策受益时间长、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居民从该政策中受益更多,与此同时,该政策早期和中期实施效果较好,而政策实施后期未达到预期效果;(3)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显著增加了个体受教育年限,并提高了初中及后续教育的毕业率,最终增加了个体的长期收入。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评估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实施效果、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以及实现社会效率和公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年义务教育政策 长期收入效应 居民收入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业开放、融资方式选择与民营企业出口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艳 董支晓 刘韬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16,共19页
本文以不断开放的金融服务业为契机,从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两种融资方式选择的视角,研究中国银行业开放如何影响民营企业出口。首先,本文在Manova(2013)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融资方式进行区分,从理论上证明了银行业的开放可以促使... 本文以不断开放的金融服务业为契机,从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两种融资方式选择的视角,研究中国银行业开放如何影响民营企业出口。首先,本文在Manova(2013)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融资方式进行区分,从理论上证明了银行业的开放可以促使生产率较高的民营企业使用银行信贷替代商业信贷,从而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出口增长。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利用中国入世承诺中银行业开放的地区时间表,结合企业所有制特征构造三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银行业开放政策对于民营企业的出口影响更大,可以显著提高民营企业的出口概率和规模,促进民营企业出口产品多样性与市场多元化。然而,中国银行业开放对民营出口的促进作用存在“撇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开放 民营企业 出口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转移支付、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协调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灿雄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1,共7页
文章基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生活质量、要素流动四项维度建构城乡协调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对全国31个省份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随后,探讨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传导机制,并借助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介入后财政转... 文章基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生活质量、要素流动四项维度建构城乡协调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对全国31个省份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随后,探讨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传导机制,并借助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介入后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显现持续上升态势,且呈现东部地区领先、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滞后的空间格局。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在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市场手段介入以后此种提升效应越加显著,该正向驱动作用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渠道体现。根植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搭建农村财政金融支撑新框架;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畅通城乡要素循环流通机制,以此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协调发展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效应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仇娟东 李勃昕 安纪钊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56,共19页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极为深远的国际、国内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的2005-2019年中国企业3612笔对外投资项目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投资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共建“一带...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极为深远的国际、国内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的2005-2019年中国企业3612笔对外投资项目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投资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在沿线经济体的投资金额和次数,无论“问题”投资的次数还是“问题”投资次数的比重均不显著。由此得出结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中国企业的投资促进了沿线经济体的发展而非增加债务风险。经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识别策略检验,该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拓展性讨论依然支持基准检验的结论,同时发现对“一带”沿线所带来的发展效应要高于对“一路”沿线的该效应,并且主要通过集约边际而非广延边际来产生。最后,本文从实现软实力输出、构建多渠道协同资金供给机制、从源头上减少“问题”投资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企业 投资效应 发展效应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按病种定额付费制度实施的效果评估——基于成都市某医院住院患者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小舟 赵绍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5-677,共3页
目的:基于成都市按病种定额付费制度的试点情况,评估按病种定额付费对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采用某医院2011-2013年的住院患者就诊样本数据,通过建立三重差分模型对成都市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成都市定额付费政策对总体医疗... 目的:基于成都市按病种定额付费制度的试点情况,评估按病种定额付费对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方法:采用某医院2011-2013年的住院患者就诊样本数据,通过建立三重差分模型对成都市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成都市定额付费政策对总体医疗费用存在一定影响,但效果有限。结论:导致按病种付费实施效果有限的原因可能与配套政策的缺乏有关,通过按病种定额付费制度以达到约束过度医疗尚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完整的运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病种付费 实证研究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发展能够帮助小微企业度过危机吗?——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1
15
作者 董晓林 张晔 徐虹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87,共15页
如何为小微企业纾困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问题,快速革新的金融科技成为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新渠道。本文基于332家小微企业2016—2020年的调研数据,利用百度搜索指数评估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构建双重差分及三重差分模型检验新冠肺... 如何为小微企业纾困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问题,快速革新的金融科技成为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新渠道。本文基于332家小微企业2016—2020年的调研数据,利用百度搜索指数评估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构建双重差分及三重差分模型检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遭遇负面冲击的缓解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但对县域及农村地区企业的缓解作用有限;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帮助企业度过危机。基于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有助于评估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如何借助金融科技提高小微企业经营稳定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金融科技 小微企业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信号”抑或“扶持”作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晨 孟越 苏牧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0-111,共22页
创新型企业建设是我国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国家创... 创新型企业建设是我国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不仅短期内促进企业创新和经济绩效增长,且表现为长期增长效应,亦不受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干扰。机制分析中,政策"扶持"作用下的创新人才投入、政府补助支持以及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作用依次减弱,其次为政策"信号"作用下的信贷融资约束压力缓解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效果最弱的为"扶持"作用下的税收优惠举措,说明政策作用下的直接创新要素资源供给效应最为有效,间接的税收优惠举措和信号作用促进效应相比有所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型企业 处理效应-三重差分模型 创新绩效 经济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据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政府采购合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琦 张悦悦 +1 位作者 段蒙汉 张诚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0,共8页
数据要素已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政府作为数据要素的重要供给者和协调者,具有充分发挥要素引导与资源配置的潜力,但政府数据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尚缺乏严谨的微观层次检验。本文基于数据密集型政府采购合同,通过倾向得... 数据要素已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政府作为数据要素的重要供给者和协调者,具有充分发挥要素引导与资源配置的潜力,但政府数据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尚缺乏严谨的微观层次检验。本文基于数据密集型政府采购合同,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三重差分模型检验政府数据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签署数据密集型政府采购合同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数字技术创新和非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政府数据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程度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的企业中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本文验证了政府数据在企业创新中的价值创造,对促进政府数据流通、深化政企数据合作等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数据 政府采购合同 数据要素价值 技术创新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基于碳交易试点市场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0
18
作者 田超 肖黎明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4,共11页
文章基于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37个工业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三重差分模型(DDD),考察我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市场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的低碳转型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相... 文章基于200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37个工业行业的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三重差分模型(DDD),考察我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碳交易试点市场显著促进了我国企业的低碳转型发展,且该结论通过了相应的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通过对企业财务绩效水平和企业信贷融资水平的负向作用而倒逼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对国有及大型企业的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对民营及小型企业的影响却不明显;动态效应表明,碳交易试点市场对企业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其长期效果却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市场 企业低碳转型 碳排放权 三重差分模型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强环境规制与区域工业绿色发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晶 张尧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3-131,共9页
基于工业绿色增长、资源环境压力、绿色政策支持三个维度构建工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对全国30个省、区、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金融科技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传导机制,并运用三重差分模型分析强环境规制下金融... 基于工业绿色增长、资源环境压力、绿色政策支持三个维度构建工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对全国30个省、区、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金融科技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传导机制,并运用三重差分模型分析强环境规制下金融科技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补偿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中部次之,西部较低。其中,金融科技对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具有正面效应,强环境规制下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对其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效应愈加显著。因此,亟须推动工业绿色协调发展,强环境规制地区更应注重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驱动工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强环境规制 工业绿色发展 三重差分模型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是否促进了企业环境责任水平的提升? 被引量:35
20
作者 姬新龙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55,共7页
基于2008-2019年A股280家高碳排放行业企业和878家非高碳排放行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三重差分(DDD)模型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对相关企业环境责任水平的影响,探讨了不同企业性质和不同外部环境规制程度下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环境责任影响的... 基于2008-2019年A股280家高碳排放行业企业和878家非高碳排放行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三重差分(DDD)模型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对相关企业环境责任水平的影响,探讨了不同企业性质和不同外部环境规制程度下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环境责任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对高碳排放企业环境责任水平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提升作用逐年增强,尤其在碳交易政策推行的前三年呈明显加速趋势;碳排放权交易主要通过促进企业环境保护投入而提升企业环境责任水平,尤其对非国有企业和所属地区环境规制程度较高企业的提升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环境责任水平 三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