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边界的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模拟及其对砂土三轴固结排水和不排水剪切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金磊 李晶晶 +1 位作者 李新明 孙翰卿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0-990,共11页
三轴试验离散元模拟是探究砂土等岩土材料变形破坏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合理地模拟侧向边界是三轴试验离散元模拟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简称FDM)-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DEM)FDM-DEM... 三轴试验离散元模拟是探究砂土等岩土材料变形破坏机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合理地模拟侧向边界是三轴试验离散元模拟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简称FDM)-离散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简称DEM)FDM-DEM耦合开展了柔性侧向边界条件下砂土三轴固结排水和不排水试验的数值模拟,并与相应的刚性侧向边界三轴数值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刚性侧向边界,基于FDM-DEM耦合的柔性侧向边界三轴试验能更好地再现室内砂土三轴试样的宏观力学响应和微观颗粒运动学特征;对于所模拟的砂土三轴固结排水试验,柔性侧向边界试样峰值强度后的应变软化和剪胀性明显弱于刚性侧向边界试样;对于所模拟的砂土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当轴向应变较大时,柔性侧向边界试样的偏应力小于刚性侧向边界试样,且产生绝对值较小的负孔压;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中,当轴向应变较大时,柔性侧向边界对试样的约束和支撑作用弱于刚性侧向边界,其力链的稳定性较低,力链屈曲数较多,剪切带形成较早,故其各向异性和偏应力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砂土 固结不排水试验 柔性侧向边界 FDM-DEM耦合 力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三轴试验的花岗岩残积土结构性与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贺斌 周小文 李泽健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6-101,共6页
花岗岩残积土是华南沿海及其他多雨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典型土壤,因其特殊的地质成因,兼具较高强度和较大孔隙比的特点,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通过动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花岗岩残积土在不同土样状态(原状样、重塑样、饱和样)下的动... 花岗岩残积土是华南沿海及其他多雨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典型土壤,因其特殊的地质成因,兼具较高强度和较大孔隙比的特点,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通过动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花岗岩残积土在不同土样状态(原状样、重塑样、饱和样)下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残积土的动态响应显著受其结构性和外部荷载条件影响。在小振次和低动应力幅值条件下,原状样因其天然结构性表现出较强的抗变形能力,但在高动应力幅值和高振次作用下,其结构性逐渐破坏,动应变显著增大并可能超过重塑样。此外,动应变0.25%可作为花岗岩残积土刚度变化的临界值,在此值以下试样刚度较高,超出该值后刚度显著衰减。动剪切模量与动应变的关系曲线表现出非线性特性,滞回圈和动骨干曲线可通过Hardin-Drnevich动本构模型较好拟合,但在低动应力原状样的拟合效果略显不足。研究成果可为复杂工程条件下花岗岩残积土的性能预测与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结构性 试验 动态响应 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纤维加筋黄土三轴剪切特性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琬 丁九龙 +3 位作者 李波 陈泽一 薛一峰 赵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为了探明秸秆纤维加筋黄土的剪切力学特性,开展三轴剪切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研究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和土体含水率对秸秆纤维加筋黄土应力-应变特性和抗剪强度的影响,并分析加筋机理。结果表明:加入秸秆纤维主要通过增加土体黏聚力以有... 为了探明秸秆纤维加筋黄土的剪切力学特性,开展三轴剪切试验和电镜扫描试验,研究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和土体含水率对秸秆纤维加筋黄土应力-应变特性和抗剪强度的影响,并分析加筋机理。结果表明:加入秸秆纤维主要通过增加土体黏聚力以有效提升黄土的抗剪强度,但不会改变黄土偏应力-应变曲线的类型及特征,仍表现为应变硬化型;秸秆纤维的最佳掺量和长度分别为0.3%和10 mm,当纤维掺量和长度超过最佳值时,土体中存在过多的软弱结构面会削弱加筋土体的整体性,筋土间黏结和摩擦作用降低,土体抗剪强度减小;加筋黄土的最佳含水率为素黄土的最优含水率,含水率超过最佳值后,筋土表面结合水膜增厚,筋土间润滑作用增强、摩擦力减弱,土体抗剪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黄土 秸秆纤维 剪切试验 电镜扫描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三轴卸荷蠕变特性研究及模型二次开发
4
作者 田学军 刘峰 +2 位作者 牛小明 王旭 唐家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4,共8页
为准确预测并有效控制高寒高海拔地区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针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进行分级卸荷蠕变试验,揭示砂岩衰减、稳态和加速蠕变3阶段特征;通过引入非线性粘滞元件对牛顿黏性系数进行修正,将冻融循环与三轴卸荷蠕变行为相结合,... 为准确预测并有效控制高寒高海拔地区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针对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进行分级卸荷蠕变试验,揭示砂岩衰减、稳态和加速蠕变3阶段特征;通过引入非线性粘滞元件对牛顿黏性系数进行修正,将冻融循环与三轴卸荷蠕变行为相结合,提出能够表征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并基于ABAQUS用户自定义材料接口完成模型二次开发。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较传统西原模型显著提高蠕变行为拟合精度。研究结果可为高寒高海拔地区洞室围岩卸荷蠕变预测与稳定性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试验 卸荷蠕变 非线性粘滞元件 非线性黏弹塑蠕变模型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应力循环加卸载三轴试验土的变形稳定状态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高睿 邵龙潭 田筱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0-208,共9页
为研究土在随机应力幅值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土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以福建标准砂和硅微粉为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三轴试验。据此分析土样在不同随机应力循环加卸载过程的应力-应变行为,判断其是否达到变形稳... 为研究土在随机应力幅值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土样全表面变形数字图像测量系统,以福建标准砂和硅微粉为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三轴试验。据此分析土样在不同随机应力循环加卸载过程的应力-应变行为,判断其是否达到变形稳定状态,同时与等应力幅值循环加卸载和阶梯应力幅值循环加卸载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恒定应力幅值、阶梯应力幅值还是随机应力幅值加卸载循环,当循环次数超过一定次数后,土样逐渐趋于变形稳定状态,且变形稳定状态对应的循环次数值不同;土在受到超过历史最大应力幅值时,应力-应变关系会回到初次单调加载的应力-应变曲线;在最大应力值小于破坏应力的条件下,应力加卸载时间过程幅值的随机特征,如幅值大小和分布对土的应力-应变行为,包括变形稳定状态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应力 细粒土 循环加卸载试验 变形稳定状态 应力-应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柱法制样及剪切速率对黏性粗料三轴试验的影响
6
作者 张富臣 王鹏程 +2 位作者 张庆建 李玉贵 于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28,235,共7页
对砂柱法和常规方法制备的黏性粗粒土三轴试样进行饱和试验,对比其饱和效果,同时为论证砂柱对土体排水效果、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特性的影响,开展砂柱法试样和常规试样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三轴CD剪试验,并讨论剪切速率对试验的影响。试... 对砂柱法和常规方法制备的黏性粗粒土三轴试样进行饱和试验,对比其饱和效果,同时为论证砂柱对土体排水效果、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特性的影响,开展砂柱法试样和常规试样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三轴CD剪试验,并讨论剪切速率对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柱法配合反压饱和6 h,试样基本饱水均匀;常规试样的速率敏感度较高,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强度指标φd减小、Cd增大,同一围压下,峰值偏应力减小;体应变εv与剪切速率呈反比,且围压越大,越不利于土体排水,峰值偏应力减小的幅度越大;剪切速率与Ei呈反比,与Bi成正比,邓肯-张模型参数Rf、k、n、D和F值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砂柱法制备的试样速率敏感度较低,且砂柱法试样在0.3 mm/min剪切速率下具有同常规试样0.03 mm/min剪切速率下相似的三轴应力-应变特征;该方法获取了相近的CD剪强度指标和邓肯张模型参数,同时缩短了试验在饱和-固结-剪切3个阶段的用时,大幅提高了试验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可为与黏性粗粒土三轴试验相关的实践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粗粒土 剪切速率 CD剪 砂柱法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片状细砂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雪珠 陈国兴 庄海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3-178,共6页
基于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平台,引入Byrne修正的Martin和Finn孔压应变模型,并与土体动力黏塑性记忆型嵌套面模型相结合,通过编制Fortran子程序,嵌入到软件ABAQUS中,实现了软件ABAQUS的有效应力算法,对南京片状细砂土的不排水循环三轴试... 基于软件ABAQUS的二次开发平台,引入Byrne修正的Martin和Finn孔压应变模型,并与土体动力黏塑性记忆型嵌套面模型相结合,通过编制Fortran子程序,嵌入到软件ABAQUS中,实现了软件ABAQUS的有效应力算法,对南京片状细砂土的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进行三维数值仿真。通过与循环三轴试验结果的比较,发现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上能再现南京片状细砂的不排水循环特性,如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应变累积、应变软化等;且数值仿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试验结果的振动孔压发展特征。研究的意义在于理想三维数值模拟试验能够突破常规的室内土工试验能力及其局限性,这为今后饱和砂土不排水循环特性的宏、细观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试验 维数值仿真 南京片状细砂 排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三轴试验加载频率和压实度对重塑砂土液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THUY Do Van TIEP Pham Duc +1 位作者 HIEU Nguyen Van THANG Pham Cao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13-1823,共11页
通过对各向同性固结不排水试样进行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饱和重塑砂土的液化行为。试验采用恒幅正弦载荷,通过测量剪切模量、阻尼比、轴向应变和超孔隙水压力比的变化,评估了加载频率(分别为0.1、0.5、1.0 Hz)和压实度(分别为0.95、0.90... 通过对各向同性固结不排水试样进行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饱和重塑砂土的液化行为。试验采用恒幅正弦载荷,通过测量剪切模量、阻尼比、轴向应变和超孔隙水压力比的变化,评估了加载频率(分别为0.1、0.5、1.0 Hz)和压实度(分别为0.95、0.90和0.80)对砂土液化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压实度为0.95的砂样,在5000次加载循环中,0.1 Hz的加载频率对液化过程影响甚微;而对于压实度为0.90和0.80的砂样,此频率的影响显著。对于压实度为0.80的砂样,当频率增加到0.5 Hz时几乎一加载就直接发生液化。这表明增加加载频率会加快液化速度,而增加压实度则会减慢液化速度。因此,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可以模拟现场砂土在不同频率下的动荷载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砂土的液化行为由以下因素决定:(1)试样的压实度越低,液化越容易发生;(2)加载频率越高,液化越容易发生;(3)循环轴向应变越大,发生液化所需的循环次数越少;(4)超孔隙水压力随加载循环次数增加,直至试样完全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行为 加载频率 循环试验 饱和 固结 排水条件 重塑砂土 压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下饱和红土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程富阳 黄英 +2 位作者 周志伟 赵贵刚 张浚枫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7-1026,共10页
以云南红土为研究对象,考虑干湿循环次数、干湿循环幅度等影响因素,利用TSZ-2型全自动三轴仪,开展干湿循环下饱和红土的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干湿循环作用对饱和红土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随干湿循环次数增... 以云南红土为研究对象,考虑干湿循环次数、干湿循环幅度等影响因素,利用TSZ-2型全自动三轴仪,开展干湿循环下饱和红土的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干湿循环作用对饱和红土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和干湿循环幅度增大,饱和红土的应变软化现象增强,应力-应变曲线的初始斜率、孔压峰值增大,剪切峰值、峰值轴向应变、黏聚力、内摩擦角减小;干湿循环次数的影响大于干湿循环幅度的影响。干湿循环下饱和红土剪切特性变化的实质在于红土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脱湿过程中水的逃逸作用、红土颗粒的吸附作用、红土体的硬化作用及收缩作用和吸湿过程中水的楔入作用、润滑作用、软化作用及红土体的膨胀作用,干湿循环过程中上述作用不断加深加剧,严重损伤了红土体的微结构,最终改变了饱和红土的不排水剪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循环 饱和红土 排水试验 剪切特性 土-水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处理砂土不排水循环三轴剪切CFD-DEM模拟 被引量:7
10
作者 蒋明镜 孙若晗 +2 位作者 李涛 杨涛 谭亚飞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8,共9页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土体可以看成一种结构性土。首先,在已有三维含颗粒抗转动和抗扭转模型及三维胶结破坏准则的基础上,通过考虑颗粒碰撞接触过程中颗粒本身的塑性变形及率相关性的接触黏滞阻尼,建...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处理后的土体可以看成一种结构性土。首先,在已有三维含颗粒抗转动和抗扭转模型及三维胶结破坏准则的基础上,通过考虑颗粒碰撞接触过程中颗粒本身的塑性变形及率相关性的接触黏滞阻尼,建立考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三维胶结模型;然后,参考已有研究,建立了反硝化反应在加固砂土中的时效性关系。并引入CFD-DEM耦合程序,用以模拟分析不同胶结含量以及不同气泡含量下,微生物处理砂土在固结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中的力学特性;最后,从宏微观角度分析生物胶结与生物气泡对砂土抗液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胶结和气泡共同存在对抗液化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起到"1+1=2"的效果;胶结的存在提高了非饱和砂土的抗液化能力,明显抑制孔压比和轴向应变的发展,力学配位数得到了提升;而气泡的存在却降低了胶结砂土的抗液化能力,使得胶结砂土达到初始液化的振次减少,轴向应变向受拉方向大幅增长,力学配位数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 CFD-DEM耦合 排水循环剪切 地基液化 离散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石岩堰塞坝新堆积体动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宇峰 许米格 相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7,共6页
牛栏江上的红石岩堰塞坝新堆积体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级配和密度离散性较大。同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红石岩新堆积体具有黏性粗粒土性质,静力参数具有明显的离散性,需开展其岩土料的动力参数研究,以为将其利用改建为水利枢纽提供基础... 牛栏江上的红石岩堰塞坝新堆积体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级配和密度离散性较大。同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红石岩新堆积体具有黏性粗粒土性质,静力参数具有明显的离散性,需开展其岩土料的动力参数研究,以为将其利用改建为水利枢纽提供基础材料数据。采用GDS动三轴仪,对红石岩新堆积体进行了动剪切模量比与阻尼比试验,研究新堆积体动应力应变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剪应变的不断增大,新堆积体动剪切模量比不断减小,阻尼比随之增大。新堆积体动力特性受围压影响较为明显,最大动剪切模量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剪应变条件下,随着围压、干密度、粗颗粒含量的增大,动剪切模量比逐渐增大,阻尼比逐渐减小。另一方面,新堆积体细粒含量较多,颗粒岩性复杂,风化程度差异明显,导致其动力特性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与人工筑坝堆石料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堆积体 颗粒级配 密度 剪切模量 阻尼比 试验 红石岩堰塞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剪切速率下掺砾料大三轴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俊高 龚选 +2 位作者 周建方 金伟 殷建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4,共6页
对某心墙堆石坝掺砾心墙料进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剪切速率对掺砾心墙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剪切速率高低,掺砾心墙料试样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硬化和剪缩现象,随着剪... 对某心墙堆石坝掺砾心墙料进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剪切速率对掺砾心墙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剪切速率高低,掺砾心墙料试样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硬化和剪缩现象,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硬化现象逐步增强,剪缩现象逐渐减小;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偏应力峰值强度(σ1-σ3)f降低越明显,且强度指标φ减小显著;在试验的剪切速率范围内,割线弹性模量E1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体积模量K1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砾心墙料 剪切速率 土体强度特性 试验 固结排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合物沉积物三轴剪切试验与损伤统计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刘乐乐 张旭辉 +1 位作者 刘昌岭 业渝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0-729,共10页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诱发水合物分解,削弱水合物地层强度,可能导致地层滑动和生产平台倒塌等工程地质灾害,对水合物开采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深入理解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并建立合理的本构关系模型是水合物开采安全性评价的前提条件.在...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诱发水合物分解,削弱水合物地层强度,可能导致地层滑动和生产平台倒塌等工程地质灾害,对水合物开采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深入理解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并建立合理的本构关系模型是水合物开采安全性评价的前提条件.在自主研发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测试实验装置上,采用饱和水海砂沉积物气体扩散法制备了含水合物沉积物样品,并开展了系列的排水三轴剪切试验,通过时域反射技术实现了样品中水合物饱和度的实时在线测量;基于复合材料的罗伊斯(Reuss)应力串联模型和沃伊特(Voigt)应变并联模型提出了含水合物沉积物等效弹性模量的细观力学混合律模型,结合损伤统计理论和摩尔-库伦破坏准则改进了含水合物沉积物的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和有效围压的减小,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硬化型变为应变软化型,割线模量和峰值强度均随水合物饱和度与有效围压的增加而提高,黏聚力受水合物饱和度影响明显,而内摩擦角基本不变;提出的等效弹性模量细观力学混合律模型与改进的本构关系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模型参数少且物理意义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合物沉积物 时域反射技术 剪切试验 混合律模型 统计损伤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三轴剪切过程中细观损伤演化CT动态试验 被引量:22
14
作者 孙星亮 汪稔 胡明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98-1302,1311,共6页
对冻结粉质粘土在三轴剪切过程中的结构损伤进行了CT技术动态测试。通过对CT图像及CT数的分析发现:在受载之前冻土结构已经存在孔隙、管状孔隙和低密度区等初始缺陷;变形过程中冻土结构的弹性损伤只占总损伤的比例很小,而结构粘塑性损... 对冻结粉质粘土在三轴剪切过程中的结构损伤进行了CT技术动态测试。通过对CT图像及CT数的分析发现:在受载之前冻土结构已经存在孔隙、管状孔隙和低密度区等初始缺陷;变形过程中冻土结构的弹性损伤只占总损伤的比例很小,而结构粘塑性损伤的比例则很大;在三轴剪切过程中和蠕变过程一样存在结构损伤的弱化和强化现象,孔洞几何特征的改变和孔洞的长大、联合,颗粒之间的相互错动及滑移是冻土结构粘塑性损伤发展的重要特征。冻土的结构损伤主要发生在冻土屈服之后,这部分损伤不能用CT数的变化来定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剪切 结构损伤 CT动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试样初始剪切模量的动三轴液化试验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博 陈云敏 +1 位作者 殷建华 吴世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82-685,共4页
研制了压电陶瓷弯曲元—动三轴试验系统 ,解决了三轴仪内饱和试样的剪切波速测量问题 ,并阐述了其原理。在此基础上 ,通过先期振动控制重塑试样的初始剪切模量 ,并通过不排水应变控制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钱塘江饱和粉土和粉砂的液化性质。
关键词 压电陶瓷弯曲元初始剪切模量 试验 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三轴剪切试验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军 张旭 朱浩然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8,共5页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预估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基于离散元方法,应用PFC2D软件对沥青混合料的三轴剪切试验进行离散元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室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离散元模拟结果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预估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基于离散元方法,应用PFC2D软件对沥青混合料的三轴剪切试验进行离散元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室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离散元模拟结果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规律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可基于此模型建立评价和预估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的虚拟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车辙 剪切试验 离散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大窑湾区吹填淤泥土三轴剪切试验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剑平 钱鑫 +3 位作者 徐茵 夏玉斌 陈允进 王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226-231,共6页
基于对大连市大窑湾地区吹填淤泥土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获得该地区吹填淤泥土三轴试验的抗剪强度指标、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以及应力路径的特点。重点研究分析了吹填淤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特性: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为典型的双... 基于对大连市大窑湾地区吹填淤泥土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获得该地区吹填淤泥土三轴试验的抗剪强度指标、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以及应力路径的特点。重点研究分析了吹填淤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特性: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为典型的双曲线;在低围压下,土体表现出弱应变硬化型;在高围压下,土体呈现明显的应变硬化型。同时将土样基于典型的双曲线方程进行归一化研究,将主应力差的渐近值作为标准归一化因子,得出吹填淤泥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很好的归一性,以此建立了大连吹填淤泥土的应力-应变特性的归一化方程,可以对不同围压的吹填淤泥土的应力-应变变化趋势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淤泥土 剪切试验 归一化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在湿干循环和三轴浸水过程中细观结构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18
作者 姚志华 陈正汉 +1 位作者 朱元青 汪时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6,共9页
为研究膨胀土裂隙的产生及闭合规律,对重塑膨胀土进行了无约束条件下的3次湿干循环试验;再对湿干循环后的裂隙膨胀土进行了控制围压和偏应力为常数的CT–三轴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约束条件下的膨胀土试样增湿和干燥都能引发裂隙的... 为研究膨胀土裂隙的产生及闭合规律,对重塑膨胀土进行了无约束条件下的3次湿干循环试验;再对湿干循环后的裂隙膨胀土进行了控制围压和偏应力为常数的CT–三轴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约束条件下的膨胀土试样增湿和干燥都能引发裂隙的产生和闭合;在三轴浸水试验中,裂隙均趋于闭合,而闭合程度与应力状态有关;浸水过程中,试样体积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体积首先减小,接着因湿胀作用逐渐增大,尔后又因膨胀力释放和模量降低而减小;定义了结构修复参数,提出了三轴浸水过程中的土样结构修复演化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膨胀土 湿干循环 CT-浸水试验 结构修复演化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枚岩碎屑土三轴试验剪切带扩展性状的CT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左永振 程展林 赵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24-1531,共8页
土体剪切带的产生和发展是岩土工程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对千枚岩碎屑土进行了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采用CT可视化技术进行了实时监测扫描,得到同一断面位置不同应变条件下的系列CT切片,从CT切片中可观测到试样随应变的增加而... 土体剪切带的产生和发展是岩土工程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对千枚岩碎屑土进行了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采用CT可视化技术进行了实时监测扫描,得到同一断面位置不同应变条件下的系列CT切片,从CT切片中可观测到试样随应变的增加而出现的明显的剪切带。采用CT技术真实再现了三轴试样在轴向力作用下,局部裂纹扩展逐渐贯穿形成完整剪切带的过程。对CT切片进行了7个区域的CT数平均值和CT数标准差统计,分析认为,轴向应变在3%~10%范围内是剪切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阶段,在应变3%前试样主要被压缩,在应变3%后试样在偏应力的作用下逐渐出现微裂隙,并随应变的增加,微裂隙越来越明显。CT数统计值出现微裂隙的应变和宏观观测到微裂隙的应变不对等,在判断剪切带微裂隙出现应变上建议以CT数统计值为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枚岩碎屑土 剪切 CT试验 CT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方法的沥青混合料虚拟三轴剪切试验三维模拟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军 焦丽亚 +1 位作者 王克利 张建同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7-1061,共5页
基于离散元方法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的细观力学结构模型,并通过虚拟三轴剪切试验,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首先,开发了基于方孔筛工作机制的粗集料生成算法,建立了不规则形状的颗粒,使得粗集料的形状控制多样化和精确化.然后,将具有实际... 基于离散元方法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的细观力学结构模型,并通过虚拟三轴剪切试验,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首先,开发了基于方孔筛工作机制的粗集料生成算法,建立了不规则形状的颗粒,使得粗集料的形状控制多样化和精确化.然后,将具有实际纵向分布特征的空隙相引入到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模型中,取代了传统方法中空隙随机分布的处理模式.结合室内试验和虚拟试验,获取了中高温条件下的沥青砂浆接触本构模型参数.虚拟三轴剪切试验的模拟结果以及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预测结果验证了建立的细观结构力学模型的合理性,离散元虚拟试件产生的剪切破坏和实际试件破坏形态一致,由虚拟试验得到的抗剪强度和实际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细观结构 离散元方法 剪切试验 粗集料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