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促进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积累的研究
1
作者 陈星 张瑞豪 +2 位作者 潘克厚 李赟 朱葆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59,共8页
岩藻黄素(Fucoxanthin)是自然界中丰富的类胡萝卜素,为提高微藻中岩藻黄素的含量,本实验主要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探究了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对三角褐指藻光合作用能力及岩藻黄素含量的影响。... 岩藻黄素(Fucoxanthin)是自然界中丰富的类胡萝卜素,为提高微藻中岩藻黄素的含量,本实验主要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探究了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对三角褐指藻光合作用能力及岩藻黄素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50μmol/L UDPG显著提高了三角褐指藻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了三角褐指藻中岩藻黄素积累,其含量达到(9.57±0.81)mg/g,比对照组提高了161.76%。此外,硅甲藻黄素、硅藻黄素、β-胡萝卜素、紫黄质、叶绿素a和叶绿素c 2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84.31%、79.73%、164.74%、123.04%、358.35%和2260.09%。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添加150μmol/L UDPG可显著促进三角褐指藻积累岩藻黄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 黄素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营养盐对赫氏颗石藻和三角褐指藻中DMSP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李凌霄 孙婧 +6 位作者 宋若晗 崔正国 曲克明 王庆奎 周明莹 崔鸿武 胡清静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硫化合物之一,在全球硫循环和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是海洋环境中DMSP的主要生产者,而氮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生DMSP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硫化合物之一,在全球硫循环和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是海洋环境中DMSP的主要生产者,而氮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生DMSP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DMSP高产量藻)与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DMSP中等产量藻)为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氮营养盐浓度及不同氮营养盐类型条件下,2种藻培养液中颗粒态DMSP(DMSPp)的含量及其与藻密度、单细胞DMSPp含量的关系。研究发现,不同氮营养盐浓度或氮营养盐类型对赫氏颗石藻单细胞DMSPp含量影响较小(P>0.05),培养液中的DMSPp浓度主要受藻细胞密度影响;而不同氮营养盐浓度或氮营养盐类型对三角褐指藻单细胞的DMSPp含量影响显著(P<0.05),培养液中的DMSPp浓度主要受藻的单细胞DMSPp含量影响。例如,对于三角褐指藻来说,低NO_(3)^(-)浓度(0μmol/L)培养组单细胞DMSPp平均含量是高NO_(3)^(-)浓度(1764μmol/L)培养组的11倍;在不同氮营养盐类型下,NaNO_(3)培养组中总DMSP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NH4Cl和CH4N2O培养组的3~4倍。推测以上差异可能与DMSP在不同藻类中的生理作用存在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 赫氏颗石 三角 氮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钙添加量对三角褐指藻高值产物产率的影响
3
作者 杨泽雄 杨润青 魏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34,共7页
在摇瓶中兼养培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过程中,作者系统比较了高质量浓度(10~5000 mg/L)和低质量浓度(2.5~50.0 mg/L)木钙对三角褐指藻生物量和3种高值产物产率的影响,旨在确定木钙的最佳剂量。结果表明,木钙的最适... 在摇瓶中兼养培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过程中,作者系统比较了高质量浓度(10~5000 mg/L)和低质量浓度(2.5~50.0 mg/L)木钙对三角褐指藻生物量和3种高值产物产率的影响,旨在确定木钙的最佳剂量。结果表明,木钙的最适添加质量浓度为10 mg/L,此时生物产率为281.32 mg/(L·d);岩藻黄素(fucoxanthin,Fx)、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金藻昆布多糖(chrysolaminarin,Chrl)的产率分别为4.41、10.60、57.24 mg/(L·d),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98%、1.92%、7.27%,其中Fx和Chrl产率显著提高(P<0.05)。作者采用添加木钙的新型兼养培养方式,实现了三角褐指藻中3种高值产物产率的同步提高,为提高三角褐指藻规模化培养效率及应用价值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 木钙 海洋资源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和蒽对三角褐指藻DNA伤害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唐学玺 黄键 +2 位作者 王艳玲 王蒙 王丽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5-378,共4页
运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紫外线和多环芳烃——蒽对三角褐指藻 DNA的伤害作用。结果表明 ,蒽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随着蒽浓度的增加 ,三角褐指藻 DNA损伤程度增加 ;在蒽浓度固定不变时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DN... 运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紫外线和多环芳烃——蒽对三角褐指藻 DNA的伤害作用。结果表明 ,蒽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随着蒽浓度的增加 ,三角褐指藻 DNA损伤程度增加 ;在蒽浓度固定不变时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DNA的损伤程度同样提高 ;在蒽的处理过程中同时伴有紫外线的辐射处理 ,DNA的损伤程度加剧 ;蒽处理解除一段时间后 ,DNA损伤程度未明显减轻 ,而 UV-B处理解除后 ,DNA的损伤可明显恢复。说明 DNA的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海洋微藻受蒽伤害的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辐射 三角 DNA损伤 相互作用 污染物 海洋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三角褐指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梁英 陈书秀 +1 位作者 田传远 王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7-383,共7页
研究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温度(5~30℃)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细胞密度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周期中,温度对三角褐指藻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 研究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温度(5~30℃)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细胞密度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周期中,温度对三角褐指藻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qP和NPQ)及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三角褐指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0℃。5℃处理组从接种后第1天开始各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qP和NPQ)都明显下降,但第5天开始恢复;10℃处理组各荧光参数仅在接种后第1天出现下降,第2天就基本恢复正常;30℃处理组从处理后第1天开始一直到实验结束,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和qP)、叶绿素相对含量和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周期内,叶绿素相对含量与细胞密度均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荧光参数(Fv/Fm,Fv/Fo,ΦPSⅡ,ETR)、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细胞密度与温度的相关性则随着温度范围及培养天数的不同而变化。本文还初步探讨了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筛选耐高温或耐低温微藻品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素相对含量 细胞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蒋汉明 张凤珍 +4 位作者 孙凌云 翟静 顾洪雁 张媛英 高坤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46,共4页
为了探讨培养基中Fe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脂肪酸的影响,作者用含不同Fe3+浓度的培养基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进行了培养,并测定了其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Fe3+浓度为0.5μmol/L,三角褐指藻生长缓慢,比生长速率仅... 为了探讨培养基中Fe3+浓度对微藻生长和脂肪酸的影响,作者用含不同Fe3+浓度的培养基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进行了培养,并测定了其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Fe3+浓度为0.5μmol/L,三角褐指藻生长缓慢,比生长速率仅为0.40/d,但C18:2(n-6)和C18:3(n-6)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而C20:5(n-3)(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低。当Fe3+浓度高于24.5μmol/L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受到抑制,但EP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随着Fe3+浓度的增加,三角褐指藻的EPA和PUFAs占干重的比例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 三角 生长 脂肪酸 EPA PU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三角褐指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梁英 冯力霞 +1 位作者 尹翠玲 曹春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7-433,共7页
研究高温胁迫(35~50℃)对三角褐指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测定了: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 研究高温胁迫(35~50℃)对三角褐指藻和纤细角毛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Water-PAM)测定了: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yield);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NPQ)等主要参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温胁迫下2种硅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φPS Ⅱ,ETR和qP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也逐步增大;NPQ则先升高后下降。另外,还对高温胁迫下2种硅藻的响应机制以及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筛选耐高温微藻品系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三角 纤细角毛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暗循环中三角褐指藻和具齿原甲藻快速光曲线的变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韩志国 雷腊梅 韩博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21,共9页
利用脉冲振幅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光-暗循环中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的快速光曲线变化。在光-暗循环中2种藻的快速光曲线呈周期性变化,但具齿原甲藻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始终快于... 利用脉冲振幅调制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光-暗循环中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的快速光曲线变化。在光-暗循环中2种藻的快速光曲线呈周期性变化,但具齿原甲藻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始终快于三角褐指藻,前者是后者的1.8—2.6倍。照光后三角褐指藻和具齿原甲藻的光合参数α和Pm迅速上升到最大值,在随后的光照期间α和Pm逐渐下降,经12h暗适应后恢复到初始值,呈明显的周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受外界光强和生物节奏双重调节。光系统Ⅱ的有效量子产量随光合有效辐射(PAR)升高而下降,但在光照期间PAR较低时存有效在量子产量随PAR升高而升高的现象,这可能是由“状态转换”或叶绿体呼吸引起的。在光-暗循环中,2种藻的α均有较高的变异系数,说明利用固定光合参数计算初级生产力得到的误差中α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光曲线 叶绿素荧光 三角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具齿原甲prorocentrum dentat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大型绿藻条浒苔与微藻三角褐指藻相生相克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兰刚 徐姗楠 +1 位作者 何文辉 何培民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以种群密度为变量,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大型海藻条浒苔与赤潮藻类三角褐指藻间的生长竞争关系,以及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营养盐限制条件下,低密度条浒苔(0.3~0.7g/L)均能抑制三角褐... 以种群密度为变量,采用实验生态学手段研究了大型海藻条浒苔与赤潮藻类三角褐指藻间的生长竞争关系,以及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营养盐限制条件下,低密度条浒苔(0.3~0.7g/L)均能抑制三角褐指藻(起始浓度10^4cell/m1)的生长,最大抑制率为74.5%;低起始浓度(10^2~10^3cell/ml)的三角褐指藻,对条浒苔具有促生长效应,而高起始浓度(10^4~10^5cell/m1)的三角褐指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条浒苔的生长。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0.3~0.7g/L)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皆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平均抑制率为75.2%,抑制效果较条浒苔鲜组织更为明显;其最大抑制效应(84.8%)表现在接种后的第8天,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抑制量随条浒苔水溶性抽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条浒苔可能通过相生相克作用影响共培养体系中三角褐指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浒苔 三角 种群密度 水溶性抽提液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对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光合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成圣 王悠 +1 位作者 于娟 唐学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6,71,共3页
以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为材料 ,采用室内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了UV B辐射对光合色素(叶绿素а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低剂量的UV B辐射处理对叉鞭金藻的光合色素含量影响不明显 ,甚至可使光合色素的含量升高 ;而高剂量的U... 以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为材料 ,采用室内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了UV B辐射对光合色素(叶绿素а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低剂量的UV B辐射处理对叉鞭金藻的光合色素含量影响不明显 ,甚至可使光合色素的含量升高 ;而高剂量的UV B辐射处理引起叉鞭金藻光合色素含量降低。三角褐指藻的叶绿素а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UV B辐射的增强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UV B辐射增强对海洋微藻光合色素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叉鞭金 三角 光合色素 海洋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溶剂提取法提取三角褐指藻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姚领 胡萍 +2 位作者 胡蓓娟 李楠 许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采用氯仿-甲醇提取法和乙醚-石油醚提取法分别提取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及其含量。结果表明,用氯仿-甲醇(2∶1,v/v)提取出C16∶1、C18∶1、C18∶3,(9,12,15)、... 采用氯仿-甲醇提取法和乙醚-石油醚提取法分别提取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分析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及其含量。结果表明,用氯仿-甲醇(2∶1,v/v)提取出C16∶1、C18∶1、C18∶3,(9,12,15)、EPA、DHA五种不饱和脂肪酸,在总值脂肪中的比例依次为9.70%、2.78%、4.53%、18.86%、3.14%;而用乙醚-石油醚(1∶2,v/v)提取出C18∶1、C18∶3(9,12,15)、EPA、DHA四种不饱和脂肪酸,在总值脂肪中的比例依次为2.28%、3.88%、12.55%、2.35%。结论:氯仿-甲醇提取法提取的不饱和脂肪酸种类多、含量高,而乙醚-石油醚提取法在食品应用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 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朱明远 牟学延 +1 位作者 李瑞香 吕瑞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0-116,共7页
近来许多研究表明,不论是在无机氮丰富还是贫乏的水域,铁元素的供应对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生长率、种类组成及初级生产力均会产生影响.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铁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以及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 近来许多研究表明,不论是在无机氮丰富还是贫乏的水域,铁元素的供应对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生长率、种类组成及初级生产力均会产生影响.通过室内培养,研究了铁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以及细胞生化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营养盐充足的条件下,海水中铁浓度的变化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均有显著影响.在5×10-7mol/dm3铁浓度时,三角褐指藻可达到其最大光合作用速率.在添加铁的条件下,三角褐指藻细胞多种生化组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叶绿素a含量变化幅度最大,增加了25%~35%,叶绿素c、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增长幅度要小于叶绿素a;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增加了5%~10%,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幅度在5%~15%之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DCMU荧光增强比(Fd/F)也呈明显的增加趋势.铁是海洋初级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光合作用 生化组成 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射诱发三角褐指藻自由基伤害的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唐学玺 杨震 +1 位作者 王悠 李永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3-96,共4页
研究了UV-B对海洋微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紫外辐射(UV-B,280-320nm)能抑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藻细胞经紫外辐射处理后,自由基含量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变化不明显.... 研究了UV-B对海洋微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紫外辐射(UV-B,280-320nm)能抑制三角褐指藻的生长,藻细胞经紫外辐射处理后,自由基含量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变化不明显.作者认为,紫外辐射诱发自由基对藻细胞形成伤害是紫外线抑制藻细胞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自由基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铁和聚丙烯酰胺絮凝剂WT652对三角褐指藻的絮凝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春艳 胡晗华 +1 位作者 王煜 徐旭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9-672,共4页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优质的石油柴油 代用品,但生物柴油产业受原料供给和成本的制约.硅藻富含油(占细胞干重40%-60%),且短链脂肪酸(C14和 C16)占细胞中总脂肪酸的67%-70%左右.三角褐指 藻作为硅藻研究的模式种类之一,细...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优质的石油柴油 代用品,但生物柴油产业受原料供给和成本的制约.硅藻富含油(占细胞干重40%-60%),且短链脂肪酸(C14和 C16)占细胞中总脂肪酸的67%-70%左右.三角褐指 藻作为硅藻研究的模式种类之一,细胞壁含硅较少,利于破碎,可作为优良的生物柴油生产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 AGEFLOC WT652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褐指藻对铜离子长期暴露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1
15
作者 简建波 邹定辉 +2 位作者 刘文华 朱喜锋 刘慧慧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71,共7页
探讨了不同浓度Cu2+长期暴露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色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在较低浓度下(0.25mg·L-1,0.5mg·L-1)生长受到刺激,而在高浓度下(1.5mg·L-1)则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 探讨了不同浓度Cu2+长期暴露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色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在较低浓度下(0.25mg·L-1,0.5mg·L-1)生长受到刺激,而在高浓度下(1.5mg·L-1)则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效光化学效率(Yield)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Cu2+非常敏感,它们均随Cu2+的升高而显著下降;Cu2+暴露对光合作用速率也具有抑制作用;而在Cu2+长期暴露下,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对照组高,但提高的程度随Cu2+浓度升高而下降。这些结果说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以作为三角褐指藻受到Cu2+胁迫的灵敏指标;光合作用与生长并不耦合;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呼吸作用速率升高可能能够降低Cu2+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碳源和氮源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晓娟 段舜山 李爱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2-257,共6页
研究了8种有机碳源和4种氮源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具有兼养生长的能力,碳浓度为5mmol/L和50mmol/L时,葡萄糖、果糖、乙酸钠和甘油对其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乳酸钠和乙醇抑制藻细胞... 研究了8种有机碳源和4种氮源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具有兼养生长的能力,碳浓度为5mmol/L和50mmol/L时,葡萄糖、果糖、乙酸钠和甘油对其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乳酸钠和乙醇抑制藻细胞生长,半乳糖和柠檬酸钠对其生长随有机碳浓度而异。甘油、葡萄糖和乙酸钠的适宜浓度范围分别为5—800mmol/L1、00—400mmol/L和50—300mmol/L。培养液中分别加入50mmol/L甘油、400mmol/L葡萄糖和150mmol/L乙酸钠,培养第14天,三角褐指藻的最大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的1.45倍、1.25倍和1.11倍。甘油兼养生长的最优氮源是尿素,适宜浓度范围为0.88—8.8mmol/L。当尿素浓度为4.4mmol/L时,最高生物量可达1.31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 兼养 有机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和营养盐对三角褐指藻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文权 蔡阿根 +1 位作者 王宪 陈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5-189,共5页
采用(14)C标记技术,测定三角褐指藻光合作用速率及其光合产物生化组成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和适宜的光强围范内,随光强增强,三角褐指藻光合产物中蛋白质百分比减少,碳水化合物百分比增加,脂类相对含量基本不变。... 采用(14)C标记技术,测定三角褐指藻光合作用速率及其光合产物生化组成的相对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和适宜的光强围范内,随光强增强,三角褐指藻光合产物中蛋白质百分比减少,碳水化合物百分比增加,脂类相对含量基本不变。当海水氮磷比为16时,藻类蛋白质合成的相对含量最高。光合产物生化组成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之比(P/C)的变化可以反映在不同海洋环境下藻类的生长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强 营养盐 三角 生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钠浓度对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MACC/B226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梁英 麦康森 +1 位作者 孙世春 于道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51,共4页
在温度为22±1℃ ,盐度为28,硝酸钠浓度分别为75,375,750,1125,1500,1875mg/L的条件下 ,用F/2培养基对青岛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MACC/B226进行培养 ,测定了生长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 在温度为22±1℃ ,盐度为28,硝酸钠浓度分别为75,375,750,1125,1500,1875mg/L的条件下 ,用F/2培养基对青岛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MACC/B226进行培养 ,测定了生长及脂肪酸组成。实验结果表明 ,在硝酸钠浓度为1125mg/L时 ,三角褐指藻相对生长率最高。在75~375mg/L之间二十碳五稀酸 (EPA)含量随着硝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375~1875mg/L之间EPA含量变化不大 ,在1875mg/L时达到最高值 (占总脂肪酸的12.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钠浓度 三角 生长 脂肪酸组成 相对生长率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浓度对纤细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梁英 尹翠玲 +1 位作者 江新琴 于云芝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94,共6页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硅浓度(0、12、24、48、96和384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 在温度为23±1℃,盐度为31,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的条件下,用含有不同硅浓度(0、12、24、48、96和384μmol/L)的培养基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进行培养,研究两种硅藻一次性培养过程中,不同硅浓度对其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以及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硅浓度对两种硅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均有显著影响(P<0.05)。纤细角毛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和Fv/Fm比值均随着起始硅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96μmol/L处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起始硅浓度的增加,上述指标反而下降。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和Fv/Fm比值均随着起始硅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384μmol/L处达到最大值。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纤细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硅浓度分别为96和384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细角毛 三角 硅浓度 生长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和久效磷对三角褐指藻DNA共同伤害效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恒江 唐学玺 +1 位作者 张培玉 于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93-996,共4页
运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紫外线和久效磷对三角褐指藻DNA的伤害作用。结果表明 ,久效磷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随着久效磷浓度的增加 ,三角褐指藻DNA损伤程度增加 ;在久效磷浓度固定不变时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 运用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紫外线和久效磷对三角褐指藻DNA的伤害作用。结果表明 ,久效磷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随着久效磷浓度的增加 ,三角褐指藻DNA损伤程度增加 ;在久效磷浓度固定不变时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DNA的损伤程度同样提高 ;在久效磷的处理过程中同时伴有紫外线的辐射处理 ,DNA的损伤程度加剧 ;久效磷处理解除一段时间后 ,DNA损伤程度未明显减轻 ,而UV B处理解除后 ,DNA的损伤可明显恢复。说明DNA的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海洋微藻受久效磷伤害的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辐射 三角 久效磷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