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73年以来黄河三角洲形态与入海水沙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一鸣
高鹏
+1 位作者
穆兴民
赵广举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5,共7页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沙河流,每年携带数亿吨泥沙经黄河三角洲入海。为了分析黄河三角洲面积与入海水沙通量关系,选取1973-2016年41景影像资料,借助ARCGIS 10.2得到研究区域面积,并把三角洲分割成河口地区与北部河滩地区进行研究。最后...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沙河流,每年携带数亿吨泥沙经黄河三角洲入海。为了分析黄河三角洲面积与入海水沙通量关系,选取1973-2016年41景影像资料,借助ARCGIS 10.2得到研究区域面积,并把三角洲分割成河口地区与北部河滩地区进行研究。最后结合利津站水沙资料,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分析黄河入海水沙、黄河三角洲及其各区域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入海水沙与河口年造陆面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河口地区年造陆面积与入海年输沙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由于黄河中游一系列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使黄河水沙通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输沙量减少尤为显著,2015年利津站年输沙量比1973年减少97.5%。随着泥沙锐减,黄河三角洲及河口面积已由增大转为减小,转折点在1998年;人工固岸工程对控制三角洲北部河滩面积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调水调沙依旧不能改变年造陆面积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黄河河口
三角洲面积
水沙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73年以来黄河三角洲形态与入海水沙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王一鸣
高鹏
穆兴民
赵广举
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5,共7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7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77)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项目(A314021403-Q2)
文摘
黄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沙河流,每年携带数亿吨泥沙经黄河三角洲入海。为了分析黄河三角洲面积与入海水沙通量关系,选取1973-2016年41景影像资料,借助ARCGIS 10.2得到研究区域面积,并把三角洲分割成河口地区与北部河滩地区进行研究。最后结合利津站水沙资料,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分析黄河入海水沙、黄河三角洲及其各区域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入海水沙与河口年造陆面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河口地区年造陆面积与入海年输沙量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由于黄河中游一系列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使黄河水沙通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输沙量减少尤为显著,2015年利津站年输沙量比1973年减少97.5%。随着泥沙锐减,黄河三角洲及河口面积已由增大转为减小,转折点在1998年;人工固岸工程对控制三角洲北部河滩面积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调水调沙依旧不能改变年造陆面积减小的趋势。
关键词
黄河
黄河河口
三角洲面积
水沙通量
Keywords
the Yellow River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the delta area
runoff and sediment flux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73年以来黄河三角洲形态与入海水沙通量关系研究
王一鸣
高鹏
穆兴民
赵广举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