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作用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何登发
John Suppe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3,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01课题(2006CB202301)
-
文摘
基底断层在沉积盖层中传播所形成的褶皱形态难以用平行膝折褶皱理论进行解释,这在于两者的流变学性质有很大差异。Erslev提出了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理论,认为下伏断层的脆性强破裂变形为向上变宽的三角形分布式剪切所调节,三角形顶点固定于断层端点。Hardy和Ford拓展了这一理论并成功地建立数字模拟模型,Allmendinger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了三角剪切的正演模型与反演方法。通过运动学模型预测结果与天然构造观察和相似模拟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通过一系列力学模型对运动学模型的检验,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理论被证实并获得了广泛应用。对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和走滑盆地的基底卷入型构造与走滑或斜向滑动构造,都可以应用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理论来分析变形样式及其分布特征。该理论可以有效地预测隐伏断层的初始破裂点、断层传播量与发育部位,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地质与地震灾害预报等方面。
-
关键词
三角剪切
断裂作用
褶皱作用
断层传播褶皱
运动学模型
力学模型
含油构造
地震灾害预报
-
Keywords
tri-shear
faulting
folding
fault propagation folding
kinematic model
mechanical model
oilbearing structure
earthquake forecasting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伸展断层传播褶皱研究现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祁鹏
张俊霞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1-35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9)资助
-
文摘
伸展断层传播褶皱是伸展环境中重要的一种褶皱类型,是由于隐伏基底正断层活化向上传播而引起上覆地层发生的弯曲。多年的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向上变宽的三角形分布式剪切调节过程,断层的上端点限定了三角剪切区的顶点。运用三角剪切的速度模型很好地拟合和描述变形区内物质的运动,三角剪切区的顶角和断层向上传播/断层向下滑移比值(p/s)是控制伸展断层传播褶皱变形过程和几何形态的重要的运动学参数。伸展断层传播褶皱的发育过程可以根据断层是否切穿上覆盖层而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沉积过程中,伸展断层传播褶皱作用对生长地层的几何形态和叠置样式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通过对保留的生长地层几何形态的分析,可以确定隐伏基底断层的初始破裂点和断层传播量,并最终重建伸展断层传播褶皱的变形过程。
-
关键词
伸展断层传播褶皱
三角剪切模型
运动学
物理模拟
生长地层
-
Keywords
extensional fault-propagation fold
tri-shear model
kinematics
physical analogue
growth strata
-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川东南褶皱带西山背斜构造解析与运动学模拟
被引量:8
- 3
-
-
作者
贾小乐
何登发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2-658,共7页
-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06CB202300)
-
文摘
以高信噪比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对西山背斜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几何学构造解析,提取构造特征参数,基于构造三角楔和断层转折褶皱的计算机模拟,对西山背斜的构造几何变形进行运动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西山背斜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构造,浅层构造受晚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形成于白垩纪至全新世,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底部滑脱层之上发育的突破断层控制浅表构造变形;中层构造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形成于早三叠世到晚三叠世,发育构造三角楔和断层传播褶皱;深层构造受加里东—海西运动影响,发育滑脱褶皱。印支运动形成的构造楔、反冲断层和晚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逆冲断层及后期遭受剥蚀等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
-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南褶皱带
西山背斜
断层传播褶皱
构造三角楔
构造解析
-
Keywords
Sichuan basin
southeast folded belt
Xishan anticline
fault propagation fold
structural wedge
axial surface
-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塔里木盆地玉北构造带断层特征及其裂缝分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鲁人齐
刘波
何登发
张学丰
黄臣军
刘格云
-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0-469,共10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专题(编号:201IZX05005-003-010HZ)、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202142)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IGCEA1422)资助.
-
文摘
塔里木盆地玉北构造带形成于加里东中晚期,主要断裂以挤压逆冲为主,早期形成断层传播褶皱样式,断层总体终止于石炭系/奥陶系不整合面之下。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易发育断层伴生裂缝和褶皱调节性裂缝,主要分布在膝褶带和断层传播褶皱区。海西晚期玉北地区断裂重新活动,仍以挤压为主形成三角剪切样式,但断层位移量并不大,该时期玉北构造带基本定型,储层裂缝易发育在三角剪切变形区。喜马拉雅期玉北地区存在微弱构造变形,玉北构造带主要受到构造的叠加改造。新生代青藏高原向东的扩张产生北东-南西向的构造应力场,使得北东-南西向的玉北断裂带具有开启性,对玉北地区油气调整和聚集会有一定的影响。
-
关键词
断层传播褶皱
三角剪切
几何学和运动学
碳酸盐岩
储层裂缝
-
Keywords
Reservoir fracturesFault propagation folds, Trishear,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Carbonate,
-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独山子背斜构造演化序列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5
-
-
作者
冀冬生
肖立新
徐亚楠
李艳平
-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4-158,共5页
-
基金
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03-005)资助
-
文摘
独山子背斜位于准噶尔南缘四棵树凹陷,背斜北翼陡南翼缓,北翼近于直立,造成背斜北翼地震剖面呈现空白区。通过二维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资料精细构造解析,结合正演以及运动学数值模拟技术,提出独山子背斜构造模型:独山子背斜发育上、下两套滑脱层,下部滑脱层发育断层转折褶皱,上部滑脱层发育三角剪切型断层传播褶皱,构成一个叠加背斜构造。独山子背斜中上组合构造发育喜马拉雅运动期3期构造演化序列,即早期(N2d沉积时期)转折褶皱、中期(Q1沉积时期)传播褶皱及晚期(Q4沉积时期)冲断改造。喜马拉雅运动期3期构造演化序列控制了独山子背斜中上组合油气运聚与油气藏展布特征。
-
关键词
独山子背斜
正演模拟技术
断层转折褶皱
三角剪切型断层传播褶皱
-
Keywords
Dushanzi anticline
the forward modeling
fault bend fold
Trishear-fault propagation fold
-
分类号
TB111.2
[理学—应用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