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袁文化及其对公安县风景园林发展的影响
1
作者 鲁维康 母洪娜 孙陶泽 《现代园艺》 202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公安三袁”或“三袁”是指明代晚期出生于荆州公安(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性灵派”“公安体”。基于“公安三袁”以及三袁文化等部分史料和前人研究,探讨公安三袁有关的... “公安三袁”或“三袁”是指明代晚期出生于荆州公安(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性灵派”“公安体”。基于“公安三袁”以及三袁文化等部分史料和前人研究,探讨公安三袁有关的风景园林如荷叶山房、柳浪湖别业等对公安县风景园林发展演变的影响,并建议公安县应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三袁文化,为公安县的景观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袁文化 风景园林 地域性景观 公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语堂与公安三袁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兆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8-164,共7页
林语堂与公安三袁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他对他们推崇备至、承续甚多,亦可称林语堂是三袁“灵魂的转世”。林语堂受三袁影响最大的是性灵、悲剧感和逍遥精神,这对林语堂的文学人生至关重要。不过,在现代意识与宗教情怀等方面,林语堂与三... 林语堂与公安三袁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他对他们推崇备至、承续甚多,亦可称林语堂是三袁“灵魂的转世”。林语堂受三袁影响最大的是性灵、悲剧感和逍遥精神,这对林语堂的文学人生至关重要。不过,在现代意识与宗教情怀等方面,林语堂与三袁明显不同,这里既有超越又有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性灵 悲剧感 逍遥精神 宗教情怀 现代意识 “公安三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安三袁诗文创作的共性互承 被引量:1
3
作者 贺莉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4-132,共9页
文章通过梳理提炼公安派三袁昆仲在不同时段的诗文创作,归纳晚明特殊时代背景下三人创作的共性表征。三袁之间,既有共同推动晚明文学思潮革新的鲜明价值诉求,也有面对传统压力下同路寻求自适与解脱的情感依托,呈现出围绕性灵书写相互影... 文章通过梳理提炼公安派三袁昆仲在不同时段的诗文创作,归纳晚明特殊时代背景下三人创作的共性表征。三袁之间,既有共同推动晚明文学思潮革新的鲜明价值诉求,也有面对传统压力下同路寻求自适与解脱的情感依托,呈现出围绕性灵书写相互影响、整体互承的动态发展趋势。三人思想与创作上的相系相袭,有意形塑,不但提升了晚明公安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在客观上强化了三袁这一特殊家族文人群体在晚明思潮及文坛格局中的认知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袁 诗文创作 性灵书写 共性 互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竑与公安三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剑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9-123,共5页
焦竑,明金陵人,生于1540年(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卒于1619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享年八十岁。字弱侯,又字从吾、叔度、号漪园,又号澹园,常自署漪南生、澹园子、澹园居士、澹园老人、太史氏,秘石渠旧史等,还用过“龙洞山农”的别号。万... 焦竑,明金陵人,生于1540年(明世宗嘉靖十九年),卒于1619年(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享年八十岁。字弱侯,又字从吾、叔度、号漪园,又号澹园,常自署漪南生、澹园子、澹园居士、澹园老人、太史氏,秘石渠旧史等,还用过“龙洞山农”的别号。万历十七年进士,一甲一名,任翰林编修、明史馆纂修官、东宫讲读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明世宗 万历 经世致用 自署 石渠 嘉靖 太史 公安三袁 公安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性灵”山水——三袁游记观照方式与审美取向之比较
5
作者 周翔飞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9-164,共6页
公安袁氏昆仲的山水游记写作始终践行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他们的山水游记尝试摆脱比德山水的审美范式,极大消解了山水寄情、托物言志的表达结构,体现出全新的风貌。他们将主体的"至情与纯真"寓于山... 公安袁氏昆仲的山水游记写作始终践行其"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他们的山水游记尝试摆脱比德山水的审美范式,极大消解了山水寄情、托物言志的表达结构,体现出全新的风貌。他们将主体的"至情与纯真"寓于山水之中,体现出直遇与直寄的高度统一;以禅观山水的审美方式,表达主体性灵的山水之"悟";审美趣味多元化又有偏好,由绚丽转向追求质朴平淡。三袁在审美趣尚与艺术表现上体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又因其人生阅历与学术思想的差异而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袁 山水游记 主体性灵 观照方式 审美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袁中道 被引量:1
6
作者 沈金浩 《中国文学研究》 1992年第4期55-60,共6页
对晚明的公安三袁,现有的文学史研究常把它作为一个流派统而论之,或以宏道来代表公安派。其实,三人之间是有许多不同的。分别揭示他们的本来面貌,既有助于对公安派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又有助于通过文学家,对晚明文化、中国文化进行研究... 对晚明的公安三袁,现有的文学史研究常把它作为一个流派统而论之,或以宏道来代表公安派。其实,三人之间是有许多不同的。分别揭示他们的本来面貌,既有助于对公安派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又有助于通过文学家,对晚明文化、中国文化进行研究。笔者已分别论述过宏道、宗道,这里再就中道的生活历程、文学创作、诗论、宗教哲学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道 李白 及时行乐 公安派 中国文学研究 唐人 公安三袁 年轻时 诗论 心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中道别号考
7
作者 张璞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S1期170-171,共2页
名、字、室名、别号繁多,这是明清文人的时尚风气,也是让后学者为之争辩的一大问题。袁中道(1570~1623年),字小修,与其兄宗道、宏道合称“公安三袁”。人们习惯以其字称之,而对他的号却尚无一个为人熟知、确切一致的说法。这可能与史... 名、字、室名、别号繁多,这是明清文人的时尚风气,也是让后学者为之争辩的一大问题。袁中道(1570~1623年),字小修,与其兄宗道、宏道合称“公安三袁”。人们习惯以其字称之,而对他的号却尚无一个为人熟知、确切一致的说法。这可能与史书的记载欠详有关,《明史·列传·文苑四》附袁宏道后记:“中道,字小修。”清人葛万里所编《三袁先生年表》中记中郎号石公,而对中道却只记其斋名与字,不记其号。受此影响今人亦沿此惯例,仅称其字,略其号,以致其号少为人知。《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室名别号索引》①、《中国文学大辞典》②、任仿秋先生《袁中郎研究》等工具书及著述皆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道 《中国文学史》 别号 公安三袁 钱伯城 宏道 工具书 明清文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袁宏道的游记散文
8
作者 傅德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30-32,共3页
明代万历时期反对复古思潮的文学流派是“公安派”,它的代表作家是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时称“三袁”,其中成绩卓著、名声最高的是袁宏道。 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要求从通俗文学和民间文学中汲取养料。其主... 明代万历时期反对复古思潮的文学流派是“公安派”,它的代表作家是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时称“三袁”,其中成绩卓著、名声最高的是袁宏道。 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要求从通俗文学和民间文学中汲取养料。其主张虽然并不完善,但使长期受复古模拟之风束缚的诗文作品,得到了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道 游记散文 民间文学 通俗文学 复古思潮 三袁 文学流派 代表作家 创作主张 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中郎游记小品的社会内涵
9
作者 李富轩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2期59-64,共6页
历史的发展总不是直线前进的。袁中郎及其所代表的公安派,在短短几百年里就毁誉不一;特别是他的游记小品,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更曾被人曲解。但正如鲁迅所说: 明末的小品虽然比较的颓放,却并非全是 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 历史的发展总不是直线前进的。袁中郎及其所代表的公安派,在短短几百年里就毁誉不一;特别是他的游记小品,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更曾被人曲解。但正如鲁迅所说: 明末的小品虽然比较的颓放,却并非全是 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 坏。这种作风,也触着了满州君臣的心病,费 去许多助虐的武将的刀锋,帮闲的文臣的笔锋, 直到乾隆年间,这才压制下去了。(《南腔北 调集》:《小品文的危机》) 解放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公安派三袁的诗文也未很好地加以研究。我认为公安派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郎 社会内涵 游记 公安派 小品文 鲁迅 散文 危机 三袁 刀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investigation of Yuanotherium mino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cuspal homology and maxillary-palatal evolution of tritylodontids
10
作者 LIU Lu REN Ji-Cheng MAO Fang-Yuan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101,共21页
Several tritylodontid taxa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of the Wucaiwan area in the Junggar Basin of Xinjiang,northwestern China,including Yuanotherium minor.The original study described the partially pr... Several tritylodontid taxa have been reported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of the Wucaiwan area in the Junggar Basin of Xinjiang,northwestern China,including Yuanotherium minor.The original study described the partially preserved postcanine teeth in the middle of the left upper maxilla.After detailed re-examination of the specimen and by CT scanning,3D reconstruction,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s,we provided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osteology,neurosensory,and tooth wear pattern for all the bones preserved in this specimen and clarified some characters.Based on new information about the cusp wear pattern,the chewing movement pattern of the dentition and detailed cusp morphology,we discussed the cuspal homology of upper cheek teeth of tritylodontids and postulate a standardized method for cusp identification.We hypothesize that the unique maxilla characteristics furnish the evidence for transitional stages about the evolution of the upper jaw-palate structure in tritylodont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Jurassic Tritylodontidae Yuanotherium cuspal homology maxillary-palatal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禁忌思潮中的诗学变异——李贽与公安派关系新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文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97,共7页
李贽曾以"胆力"、"识力"称许公安派主将袁宏道,而公安派诗学的基本理念恰好与李贽的期许对应。所谓"独抒性灵",表现的是"识力",而"不拘格套",则是"胆力"的鲜明体现。并非... 李贽曾以"胆力"、"识力"称许公安派主将袁宏道,而公安派诗学的基本理念恰好与李贽的期许对应。所谓"独抒性灵",表现的是"识力",而"不拘格套",则是"胆力"的鲜明体现。并非偶合,李贽的历史功利主义以挑战禁忌为宗旨,公安派诗学同样以挑战禁忌为宗旨。当李贽因挑战禁忌而不得不自刎于狱中之时,也就是公安派收敛锋芒之日。对李贽与公安派这种关系的把握,有助于深入理解晚明文坛和晚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公安派 三袁 挑战禁忌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公安派兴起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士朋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9,共9页
本文拟从明代文学的演变中,分析晚明公安派兴起的历史渊源,探讨袁中郎的时代背景、思想及其与公安派的关系,并从公安派的文学理论中,寻绎其创作自由而又浪漫的文学精神。
关键词 三袁 公安派 文学理论 时代背景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派芳千古 性灵照古今”——谈竟陵派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业茂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71-73,共3页
一 竟陵派的兴起较晚于公安派,它受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影响,但是对于公安三袁的诗歌创作和文学主张的某些缺点和流弊也起了一定的弥补和纠正的作用。因为他们反对复古、主张创新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历来人们都把公安派和竟陵派相... 一 竟陵派的兴起较晚于公安派,它受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影响,但是对于公安三袁的诗歌创作和文学主张的某些缺点和流弊也起了一定的弥补和纠正的作用。因为他们反对复古、主张创新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历来人们都把公安派和竟陵派相提并论。 竟陵派的文学活动主要是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期。他们所评选的《古诗归》十五卷和《唐诗归》三十六卷曾经盛行半个多世纪。清初的三大诗人之一——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说钟、谭“所撰《古今诗归》盛行于世,承学之士,家置一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竟陵派 文学史 公安派 公安三袁 复古主义 选评 钱谦益 大诗人 十六世纪 整理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童心”到“性灵”——兼论晚明文坛“狂禅”之风的蜕变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昌武 《中国文学研究》 1993年第1期45-52,共8页
万历29年(1601)二月,风烛残年的明末著名“异端”学者李贽(1527—1602)流落到北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住在友人马经纶处。“忽蜚语传京师云:卓吾著书丑诋四明相公。四明恨甚,纵迹无所得。”“四明相公”即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学士沈一贯。后... 万历29年(1601)二月,风烛残年的明末著名“异端”学者李贽(1527—1602)流落到北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住在友人马经纶处。“忽蜚语传京师云:卓吾著书丑诋四明相公。四明恨甚,纵迹无所得。”“四明相公”即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学士沈一贯。后有礼部给事中张向达上疏参劾,被逮系狱,因不堪困辱自杀,这是次年三月的事。张向达所上章疏,当然是极尽丑诋之能事,其中说: ……李贽北岁为官,晚年削发, 近又刻《藏书》、《焚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三袁 “童心”说 “狂禅” 万历 文坛 龙湖 禅宗 道学 李卓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文学革新思潮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琪 《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Z1期55-59,共5页
明代文坛上,自始至终贯穿了拟古与反拟古的斗争。明代中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市民阶层的成长,出现了新的进步思想:即是文学观点上的尚真主情和哲学上的反理学禁锢求个性解放的新思潮,于是反拟古的提倡通俗文学的市民文艺应运... 明代文坛上,自始至终贯穿了拟古与反拟古的斗争。明代中后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市民阶层的成长,出现了新的进步思想:即是文学观点上的尚真主情和哲学上的反理学禁锢求个性解放的新思潮,于是反拟古的提倡通俗文学的市民文艺应运而生。这是文学的革新和思想解放的运动。 这个思潮的先导,当上溯到与程朱理学对立的陆王心学,晚明的文学革新是这个思潮的直接的产物,公元十六世纪中叶,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风靡一时。《明史·儒林传》说:阳明学说“显与朱子背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这种思潮,动摇了程朱理学在中国的长期统治,成为当时文学革新的思想基础。 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徐渭、李贽、袁宗道三弟兄、钟惺、谭元春、汤显祖、冯梦龙、凌濛初以及明末的爱国作家陈子龙、张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文学 新思潮 反拟古 公安派 李贽 文学革新 三袁 陈子龙 张岱 反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派“独抒性灵”的审美内涵
16
作者 刘健芬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76-81,共6页
公安派是晚明文坛反对复古,力主革新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倡导者是湖北公安的袁宗道(伯修)、袁宏道(中郎)和袁中道(小修)三兄弟,故世称“公安三袁”。“独抒性灵”是公安派美学思想的核心。它是在反对前、后七子复古拟古的思潮下产生... 公安派是晚明文坛反对复古,力主革新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其倡导者是湖北公安的袁宗道(伯修)、袁宏道(中郎)和袁中道(小修)三兄弟,故世称“公安三袁”。“独抒性灵”是公安派美学思想的核心。它是在反对前、后七子复古拟古的思潮下产生的;同时也是对李贽的“童心说”和“顺其性”说及汤显祖的“唯情”说的继承和发展。可见,“独抒性灵”是在总结当时一些进步美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反复古主义斗争的需要加以创新发展而形成的,它是封建社会内部分化瓦解的产物,也是两种文艺观斗争的光辉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抒性灵 公安派 美学思想 公安三袁 宏道 复古主义 中道 创新发展 文学艺术 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公安派文学思想探微
17
作者 刘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公安派 文学思想 宏道 中国古典诗歌 中国文学 “性灵说” 公安三袁 《明史·文苑传》 文学创作 钱谦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楚有才江汉游
18
作者 白云边 《产经评论》 1996年第10期41-43,共3页
荆楚形胜,西通巴蜀,东连吴越,北接中原,南毗潇湘,其中江汉平原,沃野无垠,阡陌如画,素称膏腴之地。地灵则人杰,人杰则有口皆碑。先民筚路蓝缕,奋志开发,创造了一枝独秀的楚文化瑰宝,至今遗风犹存,气脉尚在,蔚为大观。
关键词 李时珍 屈原 竟陵派 江汉平原 三袁 皮日休 郭沫若 孟浩然 楚文化 魏晋南北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真 自然 正气——对晚明美学思潮的反思
19
作者 潘运告 《中国文学研究》 1988年第3期139-144,20,共7页
晚明,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概念,包括从万历年间到明清之际.当然,向上还可以追溯得更早一些,向下也可以延伸得更晚一些。这是一个从中世纪的愚昧开始走向觉醒的时期,从漫漫长夜开始感受到黎明曙光的到来的时期。 这一历史时期以李贽为发端,... 晚明,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概念,包括从万历年间到明清之际.当然,向上还可以追溯得更早一些,向下也可以延伸得更晚一些。这是一个从中世纪的愚昧开始走向觉醒的时期,从漫漫长夜开始感受到黎明曙光的到来的时期。 这一历史时期以李贽为发端,加上徐渭、汤显祖的巨大影响,中经公安三袁、竟陵钟谭和冯梦龙、凌濛初.王思任,到明清之际的张岱、黄宗羲、傅山、金圣叹等思想家和文学家,遂掀起了一股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美学思潮.因此,本文认为,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美学思想进行反思,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艺术如何求变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潮 历史时期 美学思想 汤显祖 黄宗羲 金圣叹 中世纪 公安三袁 王思任 冯梦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汤显祖的“言情”说
20
作者 刘应甲 刘月嵌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4期15-16,共2页
汤显祖的"言情"说,是他的文学思想、哲学思想的基本点,也是他美学思想的出发点。"言情"说是在封建长夜中对"真情"的挚着呼唤。也是在封建理学禁锢中对人性自由的挚着呼唤!汤显祖生活的明代嘉靖、万历年间... 汤显祖的"言情"说,是他的文学思想、哲学思想的基本点,也是他美学思想的出发点。"言情"说是在封建长夜中对"真情"的挚着呼唤。也是在封建理学禁锢中对人性自由的挚着呼唤!汤显祖生活的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正处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这时,正是资本主义刚刚萌芽,封建社会进入了它的衰亡时期。在思想界正进行着一场新旧变革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自由 明代嘉靖 杜丽娘 王阳明心学 中国历史发展 美学思想 《邯郸记》 公安三袁 诗言志 自然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