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用于汞检测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晓东
邵科峰
+4 位作者
宣红云
吴珺
常其沛
孔晓光
赵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7-221,共5页
设计合成一种具有延长共轭体系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4’-(p-硝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基-三异硫氰基钌Ru(tpy)(NCS)3,该配合物与汞离子作用后由墨蓝色变为粉红色,如以肉眼可见粉红色作为检测灵敏度,则对汞离子的检测限约为0.03...
设计合成一种具有延长共轭体系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4’-(p-硝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基-三异硫氰基钌Ru(tpy)(NCS)3,该配合物与汞离子作用后由墨蓝色变为粉红色,如以肉眼可见粉红色作为检测灵敏度,则对汞离子的检测限约为0.03μg/g。通过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优化得到了Ru(tpy)(NCS)3以及Ru(tpy)(NCS)3与Hg2+离子结合形成的配离子[Ru(tpy)(NCS)3·HgCl]+的几何构型,通过对其前线分子轨道成分的分析,探讨钌配合物作用于汞离子检测的基本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吡啶钌配合物
汞检测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功能化三联吡啶钌配合物的电化学聚合及其电致变色性质
2
作者
包晓玉
邱东方
+3 位作者
王宏伟
刘克成
郭应臣
牛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84,共4页
合成了4-[对-(N-正丁基-N-苯基)苯胺基]-2,2′∶6′,2″-三联吡啶钌配合物{[Ru(L)2](PF6)2},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0.1mol/L Bu4NClO4/CH3CN溶液中制备了导电聚[Ru(L)2]2+膜,并用SEM表征了膜的形貌。交流阻抗谱研究表明,聚合物膜的厚度随...
合成了4-[对-(N-正丁基-N-苯基)苯胺基]-2,2′∶6′,2″-三联吡啶钌配合物{[Ru(L)2](PF6)2},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0.1mol/L Bu4NClO4/CH3CN溶液中制备了导电聚[Ru(L)2]2+膜,并用SEM表征了膜的形貌。交流阻抗谱研究表明,聚合物膜的厚度随扫描圈数的增加而增大,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表明聚[Ru(L)2]2+膜处于中性态是红色而在完全氧化态则几乎无色。研究了聚合物膜的电致变色性质,表明聚[Ru(L)2]2+膜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电致变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聚合
循环伏安法
三联吡啶钌配合物
导电聚合
物
膜
电致变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用于汞检测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晓东
邵科峰
宣红云
吴珺
常其沛
孔晓光
赵波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7-221,共5页
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23088)
文摘
设计合成一种具有延长共轭体系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4’-(p-硝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基-三异硫氰基钌Ru(tpy)(NCS)3,该配合物与汞离子作用后由墨蓝色变为粉红色,如以肉眼可见粉红色作为检测灵敏度,则对汞离子的检测限约为0.03μg/g。通过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优化得到了Ru(tpy)(NCS)3以及Ru(tpy)(NCS)3与Hg2+离子结合形成的配离子[Ru(tpy)(NCS)3·HgCl]+的几何构型,通过对其前线分子轨道成分的分析,探讨钌配合物作用于汞离子检测的基本机理。
关键词
三联吡啶钌配合物
汞检测
量子化学计算
Keywords
ruthenium terpyridine complex
mercury determination
quantum chemistry calculation
分类号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功能化三联吡啶钌配合物的电化学聚合及其电致变色性质
2
作者
包晓玉
邱东方
王宏伟
刘克成
郭应臣
牛铮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84,共4页
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02100410221)
文摘
合成了4-[对-(N-正丁基-N-苯基)苯胺基]-2,2′∶6′,2″-三联吡啶钌配合物{[Ru(L)2](PF6)2},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0.1mol/L Bu4NClO4/CH3CN溶液中制备了导电聚[Ru(L)2]2+膜,并用SEM表征了膜的形貌。交流阻抗谱研究表明,聚合物膜的厚度随扫描圈数的增加而增大,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表明聚[Ru(L)2]2+膜处于中性态是红色而在完全氧化态则几乎无色。研究了聚合物膜的电致变色性质,表明聚[Ru(L)2]2+膜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电致变色材料。
关键词
电化学聚合
循环伏安法
三联吡啶钌配合物
导电聚合
物
膜
电致变色性质
Keywords
electrochemical polymerization, cyclic voltammetry, Ru( )-terpyridine complex, electroconduc-tire polymer film, electrochromic property
分类号
O646.54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用于汞检测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合成
李晓东
邵科峰
宣红云
吴珺
常其沛
孔晓光
赵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功能化三联吡啶钌配合物的电化学聚合及其电致变色性质
包晓玉
邱东方
王宏伟
刘克成
郭应臣
牛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