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联双歧杆菌活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儿童腹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三联双歧杆菌活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腹泻患儿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仅给予三联双歧杆菌活菌散治疗;观察组采取三联双歧杆菌活菌散联合消旋... 目的:探讨使用三联双歧杆菌活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儿童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腹泻患儿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仅给予三联双歧杆菌活菌散治疗;观察组采取三联双歧杆菌活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嗜睡情况仅1例,减少药量后恢复正常。结论:腹泻患儿使用三联双歧杆菌活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双歧杆菌活菌散 消旋卡多曲颗粒 小儿腹泻 临床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王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7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85例进行研究,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如皋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腹泻患儿85例进行研究,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1)。观察组发热、呕吐、腹泻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 蒙脱石 小儿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婴幼儿湿疹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鲁艳 程利民 +2 位作者 方木平 易海英 谢明水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3-1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探讨其对患儿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湿疹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丁酸... 目的:通过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探讨其对患儿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湿疹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涂、8%硼酸外洗、二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口服等。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每包1 g),2次/日,每次半包,饭后半小时温水冲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肠道菌群、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FN-γ、IL-4、IL-10)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3%,高于对照组的81.1%;观察组肠道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Th1/Th2值、IFN-γ/IL-4值、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个月后复发率18.9%,低于对照组的54.0%。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通过改善湿疹患儿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平衡,增强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 婴幼儿 湿疹 肠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预防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姚炳华 张亚明 陈杰斌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预防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0例给予抗生素及对症处理,治疗组2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分别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预防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0例给予抗生素及对症处理,治疗组2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分别观察治疗第3 d、第5 d、第7 d时腹泻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第3 d、第5 d、第7 d时腹泻发生率分别为8.75%1、3.33%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28.33%、2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8.95、16.372、7.55,P均<0.05);治疗组轻型腹泻的发生率为11.25%,对照组为2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P<0.05)。治疗组中型腹泻的发生率为5.83%,对照组为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P<0.05)。治疗组病例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够有效降低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继发腹泻的发生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腹泻 婴幼儿 双歧杆菌三联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宁红卫 于明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6期6845-6848,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平舆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13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接受葡萄糖酸...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平舆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13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接受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患儿大便状况、住院时间、住院花费、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炎症因子[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54/56)]高于对照组[84.21%(48/56)](P<0.05);观察组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DH、CK、CK-MB、cTnI、IL-12水平、大便次数均低于对照组,TRF1、TRF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2/56)]低于对照组[17.54%(10/57)](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可安全快速地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症状,减轻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提升患儿免疫功能,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儿家庭经济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双歧杆菌三联 葡萄糖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高聪聪 范筱 《内科》 2019年第6期702-704,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单...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泻消失时间、脓血便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细胞1β(IL-1β)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快速消除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双歧杆菌三联 美沙拉嗪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匹维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研讨 被引量:3
7
作者 田巍巍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9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用匹维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IB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10例患者分为Balance组(n=55)和Survey组(n=55... 目的:探讨用匹维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IB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10例患者分为Balance组(n=55)和Survey组(n=55)。为Balance组患者使用匹维溴铵进行治疗,为Survey组患者联用匹维溴铵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IBS症状尺度量表(IBS-SSS)的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BS-SSS的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与Balance组患者相比,Survey组患者IBS-SSS的评分更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用匹维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维溴铵 双歧杆菌三联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预防老年肺炎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
8
作者 刘涵 冉秀荣 冀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预防老年肺炎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应用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预防组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比较两组抗生素相...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预防老年肺炎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84例老年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应用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预防组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比较两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持续时间、每天腹泻次数,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粪便pH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泻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每天腹泻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预防组粪便p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预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预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以有效降低老年肺炎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缓解腹泻症状及频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炎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双歧杆菌三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文妤 蒋丽蓉 邓朝晖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标准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和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照组患儿使...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标准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和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照组患儿使用抗幽门螺杆菌标准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连用2周;观察1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同时联合三联疗法共用2周;观察2组在观察1组的2周疗法前后各单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2周。青霉素过敏者阿莫西林替换为甲硝唑。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直至停药4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结果: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61.43%,不良反应发生率45.71%;观察1组根除率76.92%,不良反应发生率24.62%;观察2组根除率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三组患儿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三联疗法基础上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增加治疗有效性。延长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疗程至6周与2周疗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根除率 双歧杆菌三联 三联疗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徐拔群 吕海涛 张立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宁波市江东区艾博博尔妇产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新生儿科收治的黄疸新生儿共96例,均为足月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3...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宁波市江东区艾博博尔妇产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新生儿科收治的黄疸新生儿共96例,均为足月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3 m L,每日3次,同时蓝光治疗,每次10 h,每天1次;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每次1.0 g,每天一次,两组均治疗5 d后比较临床疗效,并继续观察至黄疸完全消退。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5.0%);试验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为(114.3±37.1)μmol/L,对照组治疗后胆红素水平为(228.6±18.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黄疸消退时间为(7.3±2.2)d,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为(15.1±1.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疗效肯定,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大,所需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双歧杆菌三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 被引量:8
11
作者 侯江华 倪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290-291,共2页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给予观察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78.00%)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GF-β1、IL-17、IL-8、IL-6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Hp根除率比较,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Hp根除率高,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双歧杆菌三联 雷贝拉唑 四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泽玲 林焕雄 黄焕深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辅助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辅助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辅助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辅助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辅助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 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 质子泵抑制剂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3
作者 向芬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共接诊黄疸新生儿527例,从中随机抽取1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歧杆菌三联...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共接诊黄疸新生儿527例,从中随机抽取18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黄疸的复发状况及患儿的胆红素(TCB)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复发率(15.6%)明显低于对照组(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TC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复发率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 茵栀黄口服液 新生儿 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感染性腹泻患者IL-6、TNF-α和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东悦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感染性腹泻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72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感染性腹泻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72例感染性腹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发热、腹泻、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56.4±7.7)、(41.9±9.1)、(27.6±5.0)h,均短于对照组的(67.3±8.5)、(57.8±11.3)、(32.8±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内毒素、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NF-α、内毒素、CRP、IL-6水平分别为(41.76±12.55)ng/L、(0.21±0.03)pg/mL、(16.97±2.35)mg/L、(97.78±12.5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97.91±12.05)ng/L、(0.37±0.04)pg/mL、(34.15±4.97)mg/L、(149.56±21.0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感染性腹泻患者,选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其康复速度,缓解临床症状,通过行免疫调节及调整肠道菌群而发挥其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双歧杆菌三联 感染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丹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7期3203-3205,共3页
目的分析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研究组(54... 目的分析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汝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研究组(54例)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治疗。分析两组疗效;记录两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用时和住院用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44%)较对照组(75.93%)高(P<0.05);研究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用时和住院用时较对照组短(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26%)与对照组(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用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临床效果确切,能缩短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双黄连口服液 双歧杆菌三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世超 孙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5期2785-2787,共3页
目的分析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IBS-D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奥替溴铵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 目的分析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IBS-D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奥替溴铵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的39例患者为联合组。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分布。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P<0.05);联合组治疗4周后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酵母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替溴铵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IBS-D,效果确切,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替溴铵 双歧杆菌三联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纤维素颗粒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 被引量:1
17
作者 郜华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186-187,共2页
目的研究小麦纤维素颗粒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从本院接诊的功能性便秘患儿中抽取5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小... 目的研究小麦纤维素颗粒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从本院接诊的功能性便秘患儿中抽取5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麦纤维素颗粒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的大便性状和大便时的情况,分别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干预后,两组患儿的症状均有好转,但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相比对照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5 d的临床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48.0%,观察组患儿每周的排便次数逐渐正常化,大便性状有了明显改善,治疗周期与对照组相比较短。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结果比较,小麦纤维素颗粒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比单纯小麦纤维素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纤维素颗粒 双歧杆菌三联 联合治疗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韦晓玲 《北方药学》 2014年第8期57-57,共1页
本文通过探讨茵栀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的效果,得出结论:茵桅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药物疗法 茵栀黄颗粒 双歧杆菌三联 高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艳玲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1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轮状性病毒性肠炎患儿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治疗,研究组...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轮状性病毒性肠炎患儿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治疗,研究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活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双歧杆菌三联 葡萄糖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利巴韦林颗粒对改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肠道菌群与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州玲 幸秀锦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7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利巴韦林颗粒对改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RVE)患儿肠道菌群与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月临床治疗的RVE患儿106例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利巴韦林颗粒对改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RVE)患儿肠道菌群与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4月—2019年12月临床治疗的RVE患儿106例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和蒙脱石散治疗,而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数、免疫功能和相关肠黏膜指标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肠道菌群菌落数(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数)、免疫功能指标如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CD4/CD8,以及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内毒素(EX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肠埃希菌菌落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血清AGEs、EXT、DAO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A、IgG、CD4/CD8测得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利巴韦林颗粒治疗TVE患儿,有效改善了其肠道菌群、机体免疫力,降低了肠黏膜的通透性,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肠炎 儿童 双歧杆菌三联 利巴韦林 免疫功能 肠黏膜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