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PIV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钊 郭永彩 高潮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7-82,105,共7页
粒子图像测量技术(PIV)在现代流场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流场测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二维PIV日益完善,新课题对流场测速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了三维PIV的深入研究,但该技术的复杂性使得流场的三维速度测量更为困难。笔者以PI... 粒子图像测量技术(PIV)在现代流场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流场测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二维PIV日益完善,新课题对流场测速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了三维PIV的深入研究,但该技术的复杂性使得流场的三维速度测量更为困难。笔者以PIV技术为对象,重点阐述基于针孔相机模型的三维PIV原理和实现方法,并探讨了三维PIV研究工作的若干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切面三维速度 体流动场 透视 散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流量工况下双叶片泵内部流场三维PIV测量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凯 刘厚林 +2 位作者 袁寿其 谈明高 杨东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5,共5页
采用三维PIV测试技术对一比转数为111的双叶片泵零流量工况下的内部流动进行了测量。采用基于光纤制作的外触发同步系统和等效标定方法等关键技术来保证三维PIV测试精度。在Visual C++2005平台下,根据速度三角形,编写了三维PIV速度合成... 采用三维PIV测试技术对一比转数为111的双叶片泵零流量工况下的内部流动进行了测量。采用基于光纤制作的外触发同步系统和等效标定方法等关键技术来保证三维PIV测试精度。在Visual C++2005平台下,根据速度三角形,编写了三维PIV速度合成程序,将测量的绝对速度与圆周速度合成得到相对速度。结果表明:隔舌对叶轮内绝对速度场影响较大;叶轮流道内3个测量平面上都存在较大范围的漩涡区,但漩涡的大小、位置有所不同;蜗壳扩散段存在低速区域,该区域的绝对速度小于0.62 m/s,且存在漩涡现象;3个测量平面上,叶轮流道内、蜗壳扩散段及隔舌附近区域的轴向速度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叶片泵 零流量工况 内部流场 三维piv 漩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叶片离心泵内失速现象的三维PIV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厚林 杨东升 +3 位作者 谈明高 王凯 庄宿国 杜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4-739,共6页
为了揭示双叶片离心泵内失速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采用三维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对比转数为134的双叶片离心泵在4个工况下3个截面的流体流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流体流量的减小,叶片的压力面首先出现流动分离并产生漩涡;当流体... 为了揭示双叶片离心泵内失速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采用三维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对比转数为134的双叶片离心泵在4个工况下3个截面的流体流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流体流量的减小,叶片的压力面首先出现流动分离并产生漩涡;当流体流量继续减小时,漩涡堵塞了流道而使流体流动受阻,造成了叶轮流道失速的现象.在最优工况下,叶轮内流体的流态最佳;在0.8倍最优工况下,中间截面发生了流动分离;在0.5倍最优工况下,中间截面的流动分离扩张并产生了失速;在流量减小至0.2倍最优工况的流量之前,前盖板处也出现了失速,而在后盖板处没有发现漩涡.同时,叶轮内流场的轴向速度很不均匀,由流道进口到出口、吸力面到压力面,其轴向速度逐渐减小,并且叶片压力面的负向轴向速度区域随着失速的发展而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叶片离心泵 失速 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流动分离 漩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PIV技术在吸入涡流态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永 吴玉林 +1 位作者 袁辉靖 潘海林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8-373,共6页
为了研究进水口前吸入涡的流动特性以及不同结构的进水口对吸入涡的影响,对水平进水口前的吸入涡流动进行了三维PIV测量。测量时应用折射率校正法解决了不同介质中进行三维PIV试验时所产生的粒子成像不清晰的问题,并采用多次成像标定法... 为了研究进水口前吸入涡的流动特性以及不同结构的进水口对吸入涡的影响,对水平进水口前的吸入涡流动进行了三维PIV测量。测量时应用折射率校正法解决了不同介质中进行三维PIV试验时所产生的粒子成像不清晰的问题,并采用多次成像标定法来减小垂直方向上的速度测量误差。通过该试验,得到进水口前吸入涡的三维速度分布规律,并得出后壁面角度与吸入涡大小和强弱关系。试验表明,后壁面角度为30°的进水口比角度为0°进水口更能有效的阻止吸入涡发生,因此可以通过加大后壁面的夹角的方式来削弱进水口处的吸入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涡 三维piv 进水口 折射率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粒子图像测速(3D-PIV)实验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罗鹏 陈富新 倪洪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介绍了研制三维粒子图像测速(3D-PIV)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基本实验测试方法及示踪粒子三维速度向量的算法.介绍了3D-PIV应用于对流场的一个测试实例.
关键词 piv 实验装置 三维 示踪粒子 粒子图像测速 向量 流场 速度 实验测试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IV研究角区三维分离的附着奇点结构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华 吕志咏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2期37-42,共6页
利用PIV测试技术从定量的角度实验证实了角区干扰马蹄涡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有别于传统“分离奇点”的“附着奇点结构”,即对称面最上游的流线并非是从壁面向上抬起而从壁面“分离”,而是经由空间的一个奇点向壁面“附着”,从而表明... 利用PIV测试技术从定量的角度实验证实了角区干扰马蹄涡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有别于传统“分离奇点”的“附着奇点结构”,即对称面最上游的流线并非是从壁面向上抬起而从壁面“分离”,而是经由空间的一个奇点向壁面“附着”,从而表明表面油流显示中的渐进收拢线可能是附着线而非分离线,因而油流渐进收拢线只是分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PIV实验结果还表明角区干扰马蹄涡存在着三种可能的附着奇点结构,三种附着奇点结构都满足奇点指数拓扑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区干扰 三维分离 附着奇点 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PIV中透视成像的视点定位与透视平面的确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国强 孙景鳌 董守平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2000年第4期75-80,共6页
对三维PIV中透视投影的视点定位与透视平面的确定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确定视点坐标与透视平面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最后通过实验的方法对视点坐标与透视平面的确定技术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三维piv 视点定位 粒子成像测速 流场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二维PIV中的冗余信息实现三维流体速度场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罗罡 杨冠玲 母国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15,1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成熟的二维PIV技术实现三维流场速度测量方法。即沿两垂直方向扫描拍摄三维流场,获得流场的一系列切片双曝光图,以传统的PIV相关分析求出各二维速度场后,利用两个方向二维速度场中的冗余信息进行定位合成。文中... 本文介绍了利用成熟的二维PIV技术实现三维流场速度测量方法。即沿两垂直方向扫描拍摄三维流场,获得流场的一系列切片双曝光图,以传统的PIV相关分析求出各二维速度场后,利用两个方向二维速度场中的冗余信息进行定位合成。文中还介绍BénardRayleigh三维对流场测量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像测速 piv 三维流场 流体力学 冗余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旋转水平轴风力机流场的PIV试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高翔 胡骏 +1 位作者 王志强 张晨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5-381,共7页
通过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和定常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三维旋转水平轴风力机模型的流场展开研究。在风洞开口实验段,来流风速为8m/s,针对不同尖速比... 通过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量和定常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某三维旋转水平轴风力机模型的流场展开研究。在风洞开口实验段,来流风速为8m/s,针对不同尖速比(λ=4,8)利用PIV技术对风力机叶片的瞬时速度场进行测试。通过定常CFD数值模拟,获得了风力机叶片在相应工况下的流场细节。在8m/s来流风速下,当尖速比大于7.4时,试验测得的风轮扭矩和风能利用率与数值模拟结果趋于一致。尖速比小于7.4时,试验测得的扭矩值低于计算值,其风能利用效率也较低。通过速度矢量分布可以看出,在λ=4时,PIV测得靠近叶根的两个截面S1,S2在叶背有明显的流动分离,CFD结果中仅在S1截面叶背存在流动分离,S2截面叶背存在低速区。在λ=9.8时,PIV和CFD结果均显示叶片绕流流场没有流动分离。尝试采用Gamma Theta转捩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考虑了层流影响后,计算所得风轮扭矩更加接近试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 计算流体力学 水平轴风力机 速度矢量分布 转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三维PIV自标定技术
10
作者 刘艳 董守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21期5485-5488,5509,共5页
相机标定是获取相机内外部方位参数的过程。利用体视投影匹配确定的标定参数,就能从两幅体视照片中确定视场内一点的三维位置。提出一种新的在三维PIV测量中使用的相机自标定技术。该方法只需要测量现场的任意八个不相关点和一个标定长... 相机标定是获取相机内外部方位参数的过程。利用体视投影匹配确定的标定参数,就能从两幅体视照片中确定视场内一点的三维位置。提出一种新的在三维PIV测量中使用的相机自标定技术。该方法只需要测量现场的任意八个不相关点和一个标定长度做参照,就可实现流场的自标定,完全不需要再测试现场放置标定体,更不需要已知相机的内外方位元素。该标定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标定相机内方位元素:由三灭点定理确定体视相机的初步标定参数;第二步标定实际流场:利用同源像线与基线必定确定一平面作为优化约束,对第一步取得的参数进行非线性优化。实验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piv(3Dpiv) 自标定 灭点 非线性优化 共面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固体边界流场的三维PIV测试技术:任意三维边界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建 施圣贤 刘应征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60,67,共7页
针对复杂固体边界三维流场的PIV测试应用,以及流固耦合实验研究中流场和固体结构特征的瞬态同步测试需求,发展了一种基于双相机布置形式的任意三维边界识别算法以精确获取三维表面几何信息;并以基于MLOS-SMART三维粒子场重构的Tomo-PIV... 针对复杂固体边界三维流场的PIV测试应用,以及流固耦合实验研究中流场和固体结构特征的瞬态同步测试需求,发展了一种基于双相机布置形式的任意三维边界识别算法以精确获取三维表面几何信息;并以基于MLOS-SMART三维粒子场重构的Tomo-PIV算法计算三维速度矢量场,可同步获取三维表面结构运动/变形信息和三维瞬态速度场。这一边界识别算法基于SURF(加速稳健特征)模式识别算法进行三维曲面重构,可以确定流场中三维物体结构的边界特征。论文采用双相机布置方式获取了三种不同曲率的圆柱曲面图像,验证了所发展的三维边界识别算法的准确性。最后以圆柱绕流Tomo-PIV数字合成粒子图像序列为验证对象,采用所发展的边界识别算法和Tomo-PIV算法分别高质量地计算出圆柱曲面信息和三维速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边界识别 SURF模式识别 MLOS-SMART粒子场重构 三维层析piv 圆柱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作用下的群桩流场特性PIV试验研究
12
作者 潘新颖 郭云辉 +2 位作者 梁丙臣 吴政杰 杨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2,共9页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开展物理模型试验,对雷诺数Re分别为2400、6000、12000条件下,流向桩心距比为5、横向桩心距比为4时,3×3矩形排列圆桩群桩的局部流场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中下游桩间与上中游桩间的流场特性存在显著差...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开展物理模型试验,对雷诺数Re分别为2400、6000、12000条件下,流向桩心距比为5、横向桩心距比为4时,3×3矩形排列圆桩群桩的局部流场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中下游桩间与上中游桩间的流场特性存在显著差异,雷诺数对桩间流场变化影响明显。当Re为2400和6000时,上游中间桩后的尾流涡漩生成长度及回流区长度明显大于两侧边桩,Re为6000时现象更明显,而当Re增大至12000时此现象消失。受上游桩遮蔽作用,中游桩桩后的尾涡强度明显弱于前排桩,回流区面积随之减小。随着雷诺数增大,上游桩桩后尾涡生成长度、回流区尺度逐渐减小。此外,还分析了紊动强度与雷诺切应力在群桩内部平面上的分布变化。本研究以高桩码头桩基础为原型,分析群桩内部流场特性变化,研究结论有助于推进高桩码头泥沙冲淤变化机理的研究,提高高桩码头的安全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定流 群桩流场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centrifugal impeller 被引量:4
13
作者 GU Lei NI Fusheng +1 位作者 XU Liqun LIU Mingxi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1-196,共6页
The slurry pump is the key component of a dredger. Solid particles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slurry pump. The movement of solid particles in a centrifugal impeller was studied using particle image ... The slurry pump is the key component of a dredger. Solid particles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slurry pump. The movement of solid particles in a centrifugal impeller was studied using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measurement.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dredging pump model at Hohai University. Some transparent glass spheres with diameter of 0. 2-0. 4 mm were used as solid particles. The concentration and relative velocities of the particles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particle traject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articles on the pressure surfaces of the blades is higher than on the suction surfaces,and the particles tend to move towards the suction surfaces. Moreover,the particles have faster relative velocities than the liquid phase through the flow channels of the impe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IFUGAL IMPELLER MOVEMENT of particleS concentration relative VELOCITIES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图像分割的混合PIV-PTV算法
14
作者 李拓 张清福 +6 位作者 潘翀 陈爽 申俊琦 王宏伟 李晓辉 黄湛 王晋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5,I0002,共9页
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因其非接触场测量的特性,已成为空气动力学领域的主要测量工具。复杂流动的速度场往往具有非均匀性,示踪粒子难以在待测空间均匀分布。因此,在应用PIV互相关算法处理粒子稀疏区时,需要... 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因其非接触场测量的特性,已成为空气动力学领域的主要测量工具。复杂流动的速度场往往具有非均匀性,示踪粒子难以在待测空间均匀分布。因此,在应用PIV互相关算法处理粒子稀疏区时,需要采用更大的查询窗口以降低测量的不确定度,但会带来空间分辨率低的实际问题。而粒子追踪测速法(particle tracking velocimetry,PTV)追踪单个示踪粒子的跨帧位移,具有比PIV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但难以适用于粒子浓度高的稠密区。针对PIV、PTV各自的优点,本文发展了一种基于粒子图像分割的混合PIV-PTV测速技术。首先定义了基于维诺多边形的粒子局部浓度量度,用以计算示踪粒子在粒子图像上的局部浓度场;其次通过设定的浓度阈值对粒子进行二分类,使用基于高斯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寻找出最优的分类边界,从而实现对粒子图像的粒子稀疏区和稠密区的划分;最后对两个区域分别使用PIV和PTV进行速度场计算,并合并为完整的速度场输出。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实现对粒子图像中的示踪粒子稀疏区和稠密区的自动划分,有效提高速度场测量的空间分辨率。将该方法应用在马赫数Ma=6的湍流边界层近壁测量中,可有效解决高速条件下粒子因强剪切难以进入边界层近壁区的问题,显著提高对近壁流动的解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 混合piv-PTV 粒子图像分割 支持向量机 维诺多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颗粒体系下冲击坑的形成模式分析
15
作者 刘鑫 颜文超 +4 位作者 吴自雨 周文龙 徐昇 张思睿 肖儿良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2-429,共8页
为深入理解行星表面复杂环境下冲击坑的形成机制,在实验室模拟低速撞击过程,系统研究了颗粒粒径和含水量对冲击坑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不同粒径的玻璃珠作为颗粒床,通过调节含水量,利用高速相机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捕捉冲击... 为深入理解行星表面复杂环境下冲击坑的形成机制,在实验室模拟低速撞击过程,系统研究了颗粒粒径和含水量对冲击坑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实验采用不同粒径的玻璃珠作为颗粒床,通过调节含水量,利用高速相机和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捕捉冲击过程中颗粒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湿颗粒体系中的冲击坑形成存在扩散崩塌型、堆积崩塌型和不崩塌型3种典型模式,其形成模式由颗粒粒径和含水量共同决定。通过冲击坑形成模式相图的分析,详细讨论了相图发送相变的原理。进一步分析冲击坑尺度形成规律发现,冲击坑直径随含水量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而在相同含水量下,湿颗粒粒径越大,冲击坑直径越大,最终得出冲击尺度特征统一描述的幂律规律。研究成果可为理解行星地质演化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颗粒 piv 冲击坑形成模式 相图 尺度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含量影响渗流侵蚀规律的细观机理研究
16
作者 梁越 冉裕星 +2 位作者 许彬 张鑫强 何慧汝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9-1106,共8页
开展细颗粒的运移特性探究对于明确渗流侵蚀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颗粒含量将直接影响土体的抗侵蚀性能。基于自研的粒子图像测速(PIV)/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渗流侵蚀试验系统,分析了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渗流侵蚀过程中的临界水力... 开展细颗粒的运移特性探究对于明确渗流侵蚀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细颗粒含量将直接影响土体的抗侵蚀性能。基于自研的粒子图像测速(PIV)/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渗流侵蚀试验系统,分析了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渗流侵蚀过程中的临界水力梯度及流速变化影响。研究表明:根据流速演变规律,渗流侵蚀过程可基本分为稳定、局部破坏、整体破坏3个阶段,从而定义了局部破坏、整体破坏临界水力梯度,两种临界水力梯度均随初始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初始细颗粒含量低于20%时,试样处于欠填状态,具有明显整体破坏现象;整体破坏后,试样实测平均流速随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加速上升。当初始细颗粒含量高于30%时,试样基本处于满填状态,具备极高抗侵蚀性能;试样整体实测平均流速偏低。局部破坏阶段中,试样实测平均流速变化速率随初始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可知,初始细颗粒含量对于试样的渗流侵蚀细观机理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含量 透明土技术 粒子图像测速(piv)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渗流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管自激振荡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夏振炎 赵紫豪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0-618,共9页
为研究弹性管自激振荡现象的发生机理与运动规律,以应用到生物医疗等领域,本文通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进行了104组不同工况的实验测量,包括不同液体、不同流速、不同外部压强等流场条件,得到了各种工况的速度信号和压强信号.采... 为研究弹性管自激振荡现象的发生机理与运动规律,以应用到生物医疗等领域,本文通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进行了104组不同工况的实验测量,包括不同液体、不同流速、不同外部压强等流场条件,得到了各种工况的速度信号和压强信号.采用流场分析,压强能谱分析,速度能谱和本征正交分解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对自激振荡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各方法结果一致性较好,实验获得了弹性管自激振荡发生参数条件分布图,详细分析了该实验条件下流场发生转捩的运动过程.研究了引发自激振荡前后流场的能谱变化、压强波动和流动结构时空演化规律,讨论了自激振荡各工况流场速度模态分解与重构的运动特征,给出了流场外部条件对自激振荡的影响规律,得出的结论可应用于流固耦合领域以及医疗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振荡 粒子图像测速 能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器微细流道水沙两相流分析和微PIV及抗堵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魏正英 唐一平 +1 位作者 温聚英 卢秉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共9页
为可视化研究灌水器微细迷宫流道内含有未过滤掉的沙粒的实际流动状况,进而探索迷宫流道的堵塞机理,针对灌水器复杂且微细的迷宫流道结构(1mm左右),该文选取常用的矩形和锯齿形迷宫流道滴片结构,根据液固两相流理论,对其微细流道进行了... 为可视化研究灌水器微细迷宫流道内含有未过滤掉的沙粒的实际流动状况,进而探索迷宫流道的堵塞机理,针对灌水器复杂且微细的迷宫流道结构(1mm左右),该文选取常用的矩形和锯齿形迷宫流道滴片结构,根据液固两相流理论,对其微细流道进行了水沙两相流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了CFD分析,得到了迷宫流道内流体的速度和流线分布及沙粒的运动轨迹和浓度的瞬时分布,分析认为流道内的低速区及涡旋区是造成堵塞的主要原因。并根据灌水器迷宫流道水沙两相流实验的需要,构建了微细流道中流动状态可视化测试的微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实验台,尝试应用微PIV测速技术对流道内两相流流场进行了测定,而且配合短周期堵塞实验验证了CFD计算的正确性。通过短周期堵塞实验分析得到了流道单元的最佳结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器 微细流道 水沙两相流 抗堵性能 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宫流道内固体颗粒运动的CFD模拟及PIV验证 被引量:20
19
作者 喻黎明 吴普特 +2 位作者 牛文全 范兴科 张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51,共7页
针对迷宫流道灌水器结构细微复杂的特点,分别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方法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IV观测方法,对固体颗粒在迷宫流道内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与试验观测,并对2种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FD模拟不同直径、不... 针对迷宫流道灌水器结构细微复杂的特点,分别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方法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IV观测方法,对固体颗粒在迷宫流道内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与试验观测,并对2种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FD模拟不同直径、不同密度的固体颗粒运动时,其模拟轨迹线与实际运动线非常接近;当颗粒直径较小(65μm)或密度较小(镁粒,1 740 kg/m3)时,CFD模拟的颗粒通过的路程与实际运动路程的偏差很小,而直径或密度较大的颗粒偏差比较大,其原因是直径或密度较大的颗粒实际运动时更加靠近主流区;采用CFD模拟颗粒运动速度是可行的,但颗粒实际运动时,保持高速的时间长于CFD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灌水器 颗粒 运动 迷宫流道 计算流体动力学 粒子图像测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管内陶瓷球和玉米秸粉混合颗粒运动的PIV测量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娜娜 易维明 +2 位作者 杨延强 柏雪源 李志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4-157,共4页
为了研究玉米秸粉和陶瓷球混合颗粒在竖直管内的运动规律,设计制造了一套透明有机玻璃试验装置。利用PIV无接触测量技术,在微负压条件下,对混合颗粒在竖直管内的速度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颗粒的轴向速度呈类似抛物线状分布,在靠... 为了研究玉米秸粉和陶瓷球混合颗粒在竖直管内的运动规律,设计制造了一套透明有机玻璃试验装置。利用PIV无接触测量技术,在微负压条件下,对混合颗粒在竖直管内的速度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颗粒的轴向速度呈类似抛物线状分布,在靠近管壁约0%~25%管宽范围内,即在试验装置距管壁约15 mm范围内,轴向速度变化较大,其他位置处变化较小;涡量在靠近管壁约0%~16.7%管宽范围内,即在试验装置距管壁约10 mm范围之内变化明显,从距离管壁10 mm到竖直管中心涡量逐渐减小到接近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粉 陶瓷球 竖直管 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