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连续-非连续并行计算方法及其在岩爆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学滨 杜轩 +3 位作者 薛承宇 陈双印 廖裴彬 余保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5,共9页
随着深部岩石工程的发展,岩爆变得越发严重。在岩爆的数值模拟方面,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兼具二者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更具优势,且正在快速发展。基于CUDA对自主开发的三维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 随着深部岩石工程的发展,岩爆变得越发严重。在岩爆的数值模拟方面,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兼具二者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更具优势,且正在快速发展。基于CUDA对自主开发的三维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法进行了GPU并行加速。为了探索岩爆的机理和过程,模拟了不同静水压力、侧压系数和单元数目(最多达100×10^(4))条件下圆形洞室围岩V形坑的演化规律和单元弹射现象。考察了洞室围岩中裂纹的定量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当静水压力较大时,基于芬纳公式的支护设计偏于不安全。由于V形坑的位置发生改变,V形坑的平均最大深度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关于洞室围岩V形坑的模拟结果能与有关的实验结果、数值结果和现场观测结果吻合。上述研究很好地体现了岩爆并行计算较串行计算和商业软件计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GPU并行计算 三维连续-连续方法 V形坑 静水压力 侧压系数 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的管片接头静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艾辉军 彭立敏 施成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3-2029,共7页
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考虑盾构隧道结构的非连续性,模拟管片接头结构和管片衬砌与围岩及道床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道床–管片–围岩的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对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在围岩静压、列车动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 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考虑盾构隧道结构的非连续性,模拟管片接头结构和管片衬砌与围岩及道床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道床–管片–围岩的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对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在围岩静压、列车动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岩静压下拱顶和隧底处的纵向接头部分向内张开,两侧拱腰处的接头部分向外张开,拱顶处的封顶块与邻接块错台较大,拱腰接头受压明显,拱顶接头受压最小,各环管片拱顶处的螺栓轴力最大,隧底处的其次,拱腰处的接头螺栓轴力最小,旋转了一定拼装角度后位于拱肩上部的接头螺栓,其剪力最大;列车动载作用下管片接头的张开错台、混凝土应力以及接头螺栓的内力均在动载施加初期迅速增加,然后明显减小,而后产生波动,其中浅埋地铁隧道拱顶接头的动力响应较隧底接头明显,螺栓剪力在列车动载作用下较螺栓轴力增加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接头 三维连续接触模型 静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中的接触力元 被引量:5
3
作者 黎勇 冯夏庭 +1 位作者 栾茂田 王泳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112-1115,共4页
阐述了多体系统中物体间的相对距离、接触的类型及其接触方式的判断法则,建立了物体间接触的力学控制方程及接触的传递与转换的实现方法·基于广义有限单元的物理覆盖的接触,以Coulomb摩擦接触准则为基础建立了接触力元,当非连续界... 阐述了多体系统中物体间的相对距离、接触的类型及其接触方式的判断法则,建立了物体间接触的力学控制方程及接触的传递与转换的实现方法·基于广义有限单元的物理覆盖的接触,以Coulomb摩擦接触准则为基础建立了接触力元,当非连续界面上的应力状态不违背Coulomb摩擦接触准则时,两侧的广义有限单元接触在一起,具有连续性;当非连续界面上的应力状态违背Coulomb摩擦接触准则时,两侧的广义有限单元具有非连续性,将产生相互滑移或脱离,分别相当于切向流动和法向流动·它可将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为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合理地处理多体间的接触提供了力学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变形 计算力学 多体系统 接触力元 界面 摩擦接触 广义有限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铸轧塑变与温变强耦合接触压力计算模型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晓谦 湛利华 +1 位作者 朱志华 胡仕成 《矿冶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8-51,共4页
在连续铸轧过程中 ,温度分布是影响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因素。轧制变形区温度变化较大 ,平均温度梯度达 2 0 0℃ /cm以上。为了考察这种强变温条件对塑性变形的影响 ,将轧制区温度场简化成线性分布模型 ,并在塑性变形基本方程中引入变温... 在连续铸轧过程中 ,温度分布是影响金属塑性变形的主要因素。轧制变形区温度变化较大 ,平均温度梯度达 2 0 0℃ /cm以上。为了考察这种强变温条件对塑性变形的影响 ,将轧制区温度场简化成线性分布模型 ,并在塑性变形基本方程中引入变温参数 ,导出了塑性变形与温度分布强耦合条件下的接触压力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铸轧 温度场 塑性变形 接触压力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基本原理及其线性规划解 被引量:10
5
作者 黎勇 栾茂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1-357,共7页
采用 Coulomb摩擦定律考虑界面的摩擦接触条件 ,从一般的平面问题出发 ,根据其边值方程的弱形式 ,利用加权余量法 ,在分别建立广义有限单元的位移插值模式和接触力元 (即接触面上内力分布模式 )的基础上 ,推导了多体系统非连续变形计算... 采用 Coulomb摩擦定律考虑界面的摩擦接触条件 ,从一般的平面问题出发 ,根据其边值方程的弱形式 ,利用加权余量法 ,在分别建立广义有限单元的位移插值模式和接触力元 (即接触面上内力分布模式 )的基础上 ,推导了多体系统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的基本控制方程 ,给出了其线性规划的数学列式和求解该问题的数值算法 .算例分析表明 ,该方法能够模拟多体相互作用系统的变形和应力及接触内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线性规划 连续变形 计算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非连续几何模型的盾构施工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宇杰 何平 +1 位作者 秦东平 梁英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43,共6页
以苏州地铁一号线工程为研究背景,建立考虑管片分块、连接螺栓及施工过程各因素的三维非连续几何模型,对盾构法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论述了盾构开挖系统模型的几何非线性方程组的推导过程,盾构顶进推力及注浆材料性质的计算方法.模拟... 以苏州地铁一号线工程为研究背景,建立考虑管片分块、连接螺栓及施工过程各因素的三维非连续几何模型,对盾构法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论述了盾构开挖系统模型的几何非线性方程组的推导过程,盾构顶进推力及注浆材料性质的计算方法.模拟计算结果显示:盾构管片内外侧表面大部分区域处于受压状态,拱顶与拱底部位及靠近连接螺栓的部分区域处于受拉状态;受盾构顶推力作用,盾构开挖面前方土体有一个典型的隆起区域,地表最大隆起值为2.5 mm,出现在盾构开挖面前方8.5 m处;盾构开挖面后方土体沿隧道纵向的沉降受注浆材料影响随时间变化,并逐渐趋于稳定;在盾构法施工中,各管片连接处的土体受施工影响明显,土体塑性区范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三维连续几何模型 管片 螺栓 弹塑性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摩擦-接触模型的连续梁桥地震碰撞效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祖恩 王宏祥 《公路工程》 2021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地震作用下桥梁的碰撞作用是导致桥梁局部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分析连续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响应,通过Hypermesh与ABAQUS软件建立了全桥有限元模型,基于三维接触-摩擦碰撞模型分析碰撞作用对梁体与桥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维地... 地震作用下桥梁的碰撞作用是导致桥梁局部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分析连续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碰撞响应,通过Hypermesh与ABAQUS软件建立了全桥有限元模型,基于三维接触-摩擦碰撞模型分析碰撞作用对梁体与桥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维地震输入时伸缩缝处碰撞总次数与最大碰撞力远大于单维输入与双维输入工况,为设计安全考虑,碰撞作用会抑制梁间相对位移,对主梁切向位移和主梁压应力影响较大,对径向位移与主梁拉应力影响较小;由于碰撞力的方向与惯性力相反以及支座剪切变形作用,碰撞作用对墩底的剪力及弯矩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多维地震 碰撞效应 三维摩擦-接触模型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预配三维可视化系统计算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谢文艺 《铁道技术监督》 2016年第3期30-34,共5页
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预配三维可视化的需求,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预配计算数学模型,利用Unity3D软件开发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预配三维可视化计算系统,基于高速铁路实际数据,验证三维可视化计算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高速铁路接触网预... 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预配三维可视化的需求,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预配计算数学模型,利用Unity3D软件开发高速铁路接触网腕臂预配三维可视化计算系统,基于高速铁路实际数据,验证三维可视化计算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高速铁路接触网预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接触网腕臂 计算模型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成功举办“非连续变形分析中的三维接触理论”培训交流会
9
作者 董志宏 马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2013年11月19—20日.”非连续变形分析中的三维接触理论”培训交流会在湖北咸宁举行.会议由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举办。参加会议的有长江科学院非连续变形分析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石根华教授、长江科学院副院长林绍... 2013年11月19—20日.”非连续变形分析中的三维接触理论”培训交流会在湖北咸宁举行.会议由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举办。参加会议的有长江科学院非连续变形分析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石根华教授、长江科学院副院长林绍忠、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程展林主任、邬爱清副主任以及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材料与结构研究所从事数值模拟研究的科研人员与年轻博士20余人。交流会还邀请了国内该领域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郑宏教授、河海大学王媛教授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贲宇星研究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变形分析 长江科学院 接触理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交流会 培训 三维 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露天矿三维台阶爆破全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38
10
作者 冯春 李世海 +2 位作者 郑炳旭 崔晓荣 贾建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爆破开采是露天矿采选总成本控制的首要环节,数值模拟是进行露天矿爆破开采优化设计及爆破效果分析的有效手段。利用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continuum-discontinuum element method,CDEM)对露天矿的三维台阶爆破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朗道... 爆破开采是露天矿采选总成本控制的首要环节,数值模拟是进行露天矿爆破开采优化设计及爆破效果分析的有效手段。利用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continuum-discontinuum element method,CDEM)对露天矿的三维台阶爆破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朗道爆炸模型实现了爆炸作用力的精确计算,通过弹性-损伤-断裂本构实现了岩体损伤破裂过程的描述,通过半弹簧-目标面及半棱-目标棱的联合接触算法实现了破碎岩块碰撞、飞散及堆积过程的高效模拟。开展了小尺度单自由面爆破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给出的块度分布曲线、爆破漏斗体积等参数与文献中模型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CDEM及本文所述各类模型在模拟爆炸破岩方面的精确性。以鞍千矿南采区的露天铁矿爆破开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3排21炮孔的三维台阶爆破概化模型,模拟了从炸药起爆、岩体损伤破裂到最后爆堆形成的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除后缘拉裂槽外,数值计算给出的爆堆形态、顶部鼓起高度等与现场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利用CDEM开展三维露天台阶爆破全过程模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台阶爆破 连续-连续单元方法 损伤断裂 接触检测 露天矿 爆破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中的锚杆模拟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姜清辉 丰定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6-178,共3页
提出了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中锚杆的简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和公式。算例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锚杆的加固效果。
关键词 三维连续变形分析 锚杆 模型 加固效果 节理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非连续接触下回转窑筒体抗疲劳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先明 肖友刚 +2 位作者 陈国新 刘义伦 赵先琼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5-190,共6页
针对多体非连续接触状态下回转窑筒体应力不明晰、强度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使用试验设计方法选取样本点,根据样本点构建筒体和滚圈的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样本点对应的筒体应力,通过疲劳分析得到各段筒体对应的寿命,... 针对多体非连续接触状态下回转窑筒体应力不明晰、强度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使用试验设计方法选取样本点,根据样本点构建筒体和滚圈的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样本点对应的筒体应力,通过疲劳分析得到各段筒体对应的寿命,然后构造kriging代理模型。以均衡档位段、过渡段、筒节段的疲劳寿命为目标,考虑筒体厚度、截面变形、挠度等约束条件,应用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对代理模型在给定设计空间内进行全面搜索,获得了最佳筒体厚度。结果表明:抗疲劳优化使筒体的最小疲劳寿命由48.4 a提高到89.3 a,并使各档位段、过渡段筒体寿命接近,筒节段筒体寿命趋于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体 多体连续接触 代理模型 抗疲劳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连续与非连续变形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君 孔宪京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41-948,共8页
将石根华博士所提出的二维非连续变形分析——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方法扩展到三维情况,并对三维不连续块体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即块体之间的接触采用DDA描述,块体内部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则采用有限单元法描述,从而... 将石根华博士所提出的二维非连续变形分析——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DDA)方法扩展到三维情况,并对三维不连续块体进行有限元网格剖分,即块体之间的接触采用DDA描述,块体内部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则采用有限单元法描述,从而将三维DDA与有限元方法结合起来,增强了DDA方法与有限元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三维连续与非连续变形分析.给出了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各子矩阵的形式.典型接触、碰撞算例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连续 连续变形分析 有限元法 多体系统 耦合 接触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曲面轮廓的非接触式现代测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礼夫 钟先信 陈愚 《实用测试技术》 1996年第1期22-26,47,共6页
三维曲面轮廓非接触式精密测量是现代计测领域中的一个难题。本文论述当今三维曲面轮廓的非接触式测量的主要方法,并着重分析与比较了内曲面的非接触式测量的特点。
关键词 三维曲面测量 接触测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三维测体系统在服装网络营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红晓 陈丽 《福建轻纺》 2007年第3期10-14,共5页
服装网上购买率始终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购买者无法通过网络了解服装的合体性,而非接触式三维测体系统在服装网络营销中的应用是解决此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 服装 网络销售 接触三维测体系统 人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复杂计算域的三维非静压流动数值模拟
16
作者 吕彪 白玉川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8,共5页
建立了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表层静压假设的三维流动非静压数值模型。模型中采用半隐式分步法求解Navier-Stokes控制方程。运用满足自由表面运动学边界条件的水位演化方程来计算自由表面,动量方程中的对流项和水平扩散项采用Semi-Lagrang... 建立了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表层静压假设的三维流动非静压数值模型。模型中采用半隐式分步法求解Navier-Stokes控制方程。运用满足自由表面运动学边界条件的水位演化方程来计算自由表面,动量方程中的对流项和水平扩散项采用Semi-Lagrangian方法离散。模型能有效求解正压的、斜压的、静压和非静压三维流动问题,并具有质量守恒、无条件稳定等优点。通过孤立波在缓变底坡上的传播和渤海潮流运动两个算例对模型进行检验,通过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能够准确的模拟具有强三维流动特性的自由表面流动问题的能力和具有良好的复杂边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值模型 复杂计算 静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及其研究应用进展
17
作者 唐瑜 苏超 姜媛媛 《水电站设计》 2008年第4期89-94,共6页
作为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法正以其优良的性能和品质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就三维DDA的研究状况及其应用的新进展作一总结和讨论,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探。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连续变形分析 计算方法 原理 模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结构化网格三维模型探讨桥墩周围流动现象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忠灯 贾鹏 +2 位作者 胡金星 陈曦 池洪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5-57,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三维水动力模型,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的思想,考虑水流垂直方向流速,建立三维水动力控制方程。引用通量差分分裂(FluxDifferenceSplitting)算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最后基于该模型建立了日本...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三维水动力模型,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的思想,考虑水流垂直方向流速,建立三维水动力控制方程。引用通量差分分裂(FluxDifferenceSplitting)算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最后基于该模型建立了日本川上河上的包含两个桥墩河段的三维水动力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对两个桥墩周围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体现复杂情况下桥墩周围的流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网格 通量差分分裂算法 三维水动力模型 桥墩周围流场 模型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几何量非接触测量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江舟 周建瑜 +1 位作者 陈德金 覃欣 《航空制造技术》 2007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三维几何量非接触式测量是光电检测技术、先进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精密机械相结合的产物,采用激光跟踪技术是实现动态跟踪测量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 接触测量技术 几何量 三维 计算机控制技术 光电检测技术 接触式测量 自动控制理论 精密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网的三维模型力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武志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87,117,共6页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接触网装配需要更加精确,这就需要有精细的接触网力学计算,目前接触网力学模型大多基于二维模型,但这种模型显然是不够真实。所以建立接触网的三维模型的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实现更加逼真的力学计算。研究结...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接触网装配需要更加精确,这就需要有精细的接触网力学计算,目前接触网力学模型大多基于二维模型,但这种模型显然是不够真实。所以建立接触网的三维模型的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实现更加逼真的力学计算。研究结论:本文通过研究接触网的三维模型,建立了系统的静态平衡方程,通过迭代的方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解决不同负载下的静态平衡问题。通过吊弦长度的计算,研究不同情况下的接触网的平衡位置的变化。这种三维模型能适应弓网动态作用的研究,得到较逼真的仿真模型。通过三跨接触网三维模型计算风偏,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静态计算 三维模型 吊弦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