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柱类电气设备中间层三维隔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1
作者 石高扬 谢强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在运变电站设备的隔震技术改造是提高其抗震性能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支柱类电气设备中间层三维隔震性能,采用钢丝绳支座对110kV避雷器设备进行原位改造,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对隔震前后的设备进行对比试验,分析设备地震响应规律及隔震支... 在运变电站设备的隔震技术改造是提高其抗震性能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支柱类电气设备中间层三维隔震性能,采用钢丝绳支座对110kV避雷器设备进行原位改造,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对隔震前后的设备进行对比试验,分析设备地震响应规律及隔震支座耗能特性。结果表明:中间层隔震支座可以同时降低设备和支承结构的地震响应,隔震效率沿高度表现出非线性的规律;随着地震动输入峰值加速度的增加,隔震结构位移主要影响因素由隔震支座水平刚度转换成竖向刚度,由隔震支座转动引起的设备顶部位移成分占比增大;隔震器的滞回性能劣化可以通过设定屈服刚度比和位移比来保证其耗能特性。支柱类设备三维隔震设计应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和合理的屈服位移比以满足地震作用下结构顶部位移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类设备 三维隔震支座 振动台试验 设计方法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下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旺旺 刘德稳 +2 位作者 招继炳 赵洁 刘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2,共7页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基于此,建立某高层框架-核心筒层间隔震结构模型,在8度罕遇地震下,输入一维、二维、三维地震,对设置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的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三维...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基于此,建立某高层框架-核心筒层间隔震结构模型,在8度罕遇地震下,输入一维、二维、三维地震,对设置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的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三维地震激励下,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增大,采用传统水平隔震支座容易出现拉应力超限问题。针对边缘隔震支座出现的拉应力超限问题,设置三维隔震支座结构,并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三维隔震支座后,解决了拉应力超限问题;结构的层间位移、基底剪力、楼层加速度均明显减少且结构核心筒损伤程度减轻,并且对竖向地震力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说明三维隔震支座隔减震性能优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三维 层间 三维隔震支座 动力弹塑性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基底隔震反应堆厂房的隔震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秀云 李建波 +1 位作者 潘蓉 孙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8-448,共11页
为了研究三维基底隔震技术在核电站中的应用,基于组合式碟形弹簧支座(CDSB)具有可根据其承载力和刚度需求灵活调整的优点,设计了4种不同组合形式的CDSB,分别与铅芯叠层橡胶支座串联组成4种不同竖向刚度的三维组合式隔震支座(3D-CIB),首... 为了研究三维基底隔震技术在核电站中的应用,基于组合式碟形弹簧支座(CDSB)具有可根据其承载力和刚度需求灵活调整的优点,设计了4种不同组合形式的CDSB,分别与铅芯叠层橡胶支座串联组成4种不同竖向刚度的三维组合式隔震支座(3D-CIB),首次将其应用于反应堆厂房,隔离反应堆厂房筏基底部的水平向和竖向地震动输入,并对比研究不同竖向刚度的3D-CIB对其三维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隔震结构相比,3D-CIB能够有效地减小水平向和竖向的楼层反应谱和加速度响应;3D-CIB的水平向隔震效果受竖向刚度的影响较小,3D-CIB的竖向刚度越小,其竖向隔震效果越好,但同时会相应增大反应堆厂房的水平向和竖向位移响应,其中包括摆动效应;引入摆动率的概念,定量分析了摆动效应,3D-CIB竖向刚度的降低会明显增大摆动效应,在设计中不容忽视,3D-CIB竖向刚度的设计应权衡其隔震效果与位移响应;此外,在地震过程中3D-CIB均处于受压状态,反应堆厂房不存在倾覆的风险。三维隔震效果研究为将来3D-CIB应用于工程实践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组合式支座 三维效果 响应 反应堆厂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结构竖向隔震理论及设计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韩世界 王长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37-145,155,共10页
为了控制核电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振动和摇摆效应,我国第三代CAP1400型核电厂有必要在水平隔震研究的基础上,讨论采用竖向隔震技术的可能性。结合倾斜旋转型三维隔震支座和CAP1400型核电厂的结构参数,提出竖向隔震理论模型,计算核电... 为了控制核电工程在地震作用下的竖向振动和摇摆效应,我国第三代CAP1400型核电厂有必要在水平隔震研究的基础上,讨论采用竖向隔震技术的可能性。结合倾斜旋转型三维隔震支座和CAP1400型核电厂的结构参数,提出竖向隔震理论模型,计算核电厂结构的竖向振动、摇摆效应与隔震支座刚度的关系曲线。通过动力分析得到最优的隔震支座布置数量以及空间位置。然后使用ANSYS大型结构有限元软件建立CAP1400型核电厂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得到的核电厂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位移和摇摆效应均可满足预定的目标,探索出的计算方法可应用于核电厂结构的竖向隔震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竖向设计 动力响应 摇摆控制 三维隔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