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下单孔腹腔镜肝病灶切除联合胆囊切除1例报道
1
作者 王开宇 郭天宇 刘也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6-278,共3页
报道1例三维重建技术指导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行肝病灶切除联合胆囊切除患者的诊疗经过,旨在为临床上多部位病灶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单孔腹腔镜 胆囊结石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胸腔镜治疗婴儿复杂解剖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君如 刀娅 +6 位作者 杨仕武 王舒钰 代如涛 张熙晨 胡玉磊 马永钰 吴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6-848,共3页
支气管源性囊肿(bronchogenic cyst,BC)是胚胎时期气管、支气管树或肺芽异常发育导致的先天性支气管囊性变,属于前肠畸形的一种。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纵隔型、肺内型和异位型,其中纵隔型最常见。随着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胸腔镜手术已成... 支气管源性囊肿(bronchogenic cyst,BC)是胚胎时期气管、支气管树或肺芽异常发育导致的先天性支气管囊性变,属于前肠畸形的一种。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纵隔型、肺内型和异位型,其中纵隔型最常见。随着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胸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小儿纵隔肿瘤的首选方法。常规腔镜手术仅能依据CT提供的二维图像,在术者脑海中构建肿瘤与周围的关系,制定手术计划,受个人经验的主观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囊肿 腔镜技术 支气管树 三维重建技术 胚胎时期 胸腔镜手术 囊性变 二维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三维重建技术在蔬菜上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铭桂 琚俊 刘厚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35,共9页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重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可对蔬菜进行精准株型预估与表型物理数据的重建,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无损检测,从而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重点分析...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重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可对蔬菜进行精准株型预估与表型物理数据的重建,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无损检测,从而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重点分析了近年来植物领域基于机器视觉的三维重建技术。首先从主动式三维重建方面,研究了结构光法、三维激光扫描法和飞行时间法等方法。其次,在被动式三维重建方面,探讨了单目视觉法、双目视觉法和多目视觉法等技术。最后,研究了深度学习三维重建方法,即采用端对端深度学习的方式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对上述方法的现有研究案例和相互之间的对比,分析了它们在蔬菜三维重建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此外,文章还总结了三维重建技术在蔬菜领域未来发展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国内技术现状,提出了在蔬菜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三维重建技术 蔬菜 无损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难气道中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气管插管 被引量:8
4
作者 洪洪 钱宇婷 +3 位作者 付磊 王武 李成辉 尹毅青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0-874,共5页
目的:研究困难气道中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颈项强直、颈部外伤需制动或严重颈椎病颈椎固定的择期手术患者44例... 目的:研究困难气道中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硬质纤维气管镜行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颈项强直、颈部外伤需制动或严重颈椎病颈椎固定的择期手术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E组)24例和对照组(C组)20例。术前采集入组患者上气道CT数据,依据患者的CT三维重建图像及由此获得的参数计算完成对Shikani硬质纤维气管镜(后简称硬质镜)管芯塑型,随机分组后,根据患者所在组别分别选用相应的硬质镜插管,E组采用根据患者CT三维重建图像计算的角度塑型后的硬质镜,C组采用原始角度硬质镜,并记录首次插管成功率及气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入室(Tb)、插管后即刻(T0)、插管后5 min内(T1~T5)7个时间点血压、心率和脉搏氧饱和度,以及24 h内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E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96%,C组首次插管成功率为70%,E组首次插管成功率高于C组。E组插管时间为(20.7±10.6)s,C组插管时间为(21.5±17.6)s,E组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操作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面,E组心率血压乘积(rate-pressure product,RPP)在T0、T1、T2、T4、T5小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CT三维重建技术图像计算的角度对硬质镜管芯塑型,对提高颈椎固定困难气道患者的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技术 硬质纤维气管镜 颈椎固定 困难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颈椎理想椎弓根螺钉的选择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高明 刘庆余 +2 位作者 陈建宇 杨泽宏 林笑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颈椎(C3~C7)理想椎弓根螺钉的形态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56例颈椎(C3~C7)进行模拟椎弓根内固定术,并对理想椎弓根螺钉的形态进行测量,包括理想螺钉的长度、直径、螺钉的偏角(外偏角)及... 目的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颈椎(C3~C7)理想椎弓根螺钉的形态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56例颈椎(C3~C7)进行模拟椎弓根内固定术,并对理想椎弓根螺钉的形态进行测量,包括理想螺钉的长度、直径、螺钉的偏角(外偏角)及矢状角。结果C3~C7理想椎弓根螺钉的长度分别为(28.2±1.9)、(27.9±2.1)、(29.7±2.0)、(30.8±2.3)、(30.6±2.4)mm;直径分别为(4.3±0.8)、(4.5±0.8)、(4.9±0.8)、(5.4±0.9)、(6.2±0.9)mm;外偏角分别为(48±4)°、(50±5)°、(48±4)°、(43±4)°、(36±3)°;矢状角分别为(9±5)°、(6±4)°、(1±3)°、(-1±4)°、(-1±3)°。结论C3~C7椎弓根的形态变异范围较大,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模拟椎弓根内固定术,可测量理想椎弓根螺钉的形态并进行评估,对术中置入螺钉的角度和形态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颈椎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外伤畸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华 徐洲 +2 位作者 陈东 汪涛 石润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13-1314,共2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外伤畸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8例鼻外伤畸形患者中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获得骨三维图像,予以术前评估、分型及设计相应的手术方案,评价疗效改善情况。结果CT三维图像能直观和客观地显示骨锥段畸形程...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外伤畸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18例鼻外伤畸形患者中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获得骨三维图像,予以术前评估、分型及设计相应的手术方案,评价疗效改善情况。结果CT三维图像能直观和客观地显示骨锥段畸形程度和状况。18例患者的疗效评价为:治愈7例(38.9%),有效8例(44.4%),无效3例(16.7%)。总有效率为83.3%。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在鼻外伤畸形手术中有助于设计手术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外伤畸形 鼻骨骨折 CT三维重建技术 CT三维图像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扁平足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侯曼 郑秀瑗 +2 位作者 陈五洲 郭俊杰 蔡宇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9-52,共4页
利用MRI图像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足骨组织结构和外形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了43对足样本的跖骨角度、舟骨角度、足弓高度等15项指标,探讨扁平足的形态特征和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扁平足与正常足在多数指标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发现扁平... 利用MRI图像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对足骨组织结构和外形进行三维重建。测量了43对足样本的跖骨角度、舟骨角度、足弓高度等15项指标,探讨扁平足的形态特征和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扁平足与正常足在多数指标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发现扁平足的产生大多是由于足距骨前方的舟骨、楔骨及跖骨畸形造成,且原因多样,为扁平足形态的分类和矫正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足 计算机 三维重建技术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建新 袁燕文 +5 位作者 彭伟谦 唐煜欣 陈新岐 王毅钧 沈海平 李瑞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0-765,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5月~2021年3月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前检查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术前...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5月~2021年3月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前检查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术前行薄层增强CT检查后运用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指导实际手术,对照组术前只行常规增强CT检查,观察实验组术中探查血管变异、肿瘤动脉供血、肿瘤定位等情况与三维可视化重建模型符合率、根据三维模型术前拟定的结直肠癌D3根治术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方案符合率、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管意外损伤比例、淋巴结清扫数量、肛门通气时间、并发症比例、术后住院时间、腹腔总引流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手术耗时更短(P<0.05),在术中出血量、血管意外损伤比例、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并发症比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腹腔引流量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术前清晰显示结肠形态和走向、肿瘤位置、各主要血管的解剖与变异以及癌肿供血血管,与实际手术探查符合率100%,根据三维模型术前拟定的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方案符合率100%。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右半结肠癌的血管解剖和变异、以及肿瘤与供血动脉的关系,能更安全有效地从肿瘤学角度施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 D3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核三维重建技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多巴胺代谢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胡辉华 常会民 +1 位作者 魏跃红 王大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杏仁核三维重建技术对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杏仁核MRI二维图像指导手术)和研究组(杏仁核三维重建图像指导手术),测定分析... 目的:探讨杏仁核三维重建技术对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后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杏仁核MRI二维图像指导手术)和研究组(杏仁核三维重建图像指导手术),测定分析两组手术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CSF)中DA和高香草酸(HVA)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DA及HVA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DA及HVA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仁核三维重建技术运用于立体定向手术有助于纠正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枢DA代谢的紊乱,为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 三维重建技术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技术对发声状态下共鸣腔形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革临 张道行 +2 位作者 杨和钧 何青 马大庆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发声状态 共鸣腔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韶辉 李严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5-427,共3页
三维重建最早应用于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是通过计算机对生物组织结构影像处理,获得三维图像并能进行定量测量的一种形态学研究技术。三维重建技术不仅可以提供人体内部结构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而且利用相关软件还能在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 三维重建最早应用于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是通过计算机对生物组织结构影像处理,获得三维图像并能进行定量测量的一种形态学研究技术。三维重建技术不仅可以提供人体内部结构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而且利用相关软件还能在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和生物力学分析。脊柱区结构复杂,较多重要的组织器官毗邻,且空间三维结构繁杂,因此脊柱手术对精确性要求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应用 生物组织结构 三维模型 影像处理 定量测量 三维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及其在颌面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全力 田卫东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5年第2期138-139,共2页
三维重建技术的建立和应用使颅颌面外科进入了新的时代,现已应用于颌面外科的诊断和治疗之中,并大大提高了多种颌面外科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成功率。本文就三维重建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疾病中的临... 三维重建技术的建立和应用使颅颌面外科进入了新的时代,现已应用于颌面外科的诊断和治疗之中,并大大提高了多种颌面外科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成功率。本文就三维重建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外科 三维重建技术 临床应用 诊断和治疗 口腔颌面外科 图像后处理 成功率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窦口鼻道复合体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伟明 李惠民 刘光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窦口鼻道复分体 CT扫描 三维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峰 黄伟 陈英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速CT(EB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患者的CT扫描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期增强扫描,32例行MPR-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并将CT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与临床检查结果对... 目的:探讨超高速CT(EB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患者的CT扫描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期增强扫描,32例行MPR-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并将CT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与临床检查结果对照。结果:78例患者中EBCT提示肠梗阻者7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者共73例,与临床结果完全符合,EBCT对诊断肠梗阻的敏感性达100%;其中66例CT作出明确诊断,准确性达90.4%,对病因诊断的符合率达86.3%。结论:EB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在肠梗阻的定位诊断、病因诊断和血供情况的了解具有极大的优势,已成为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三维重建技术 超高速CT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利娟 何先元 张丹 《植物医生》 2013年第2期53-54,共2页
植物形态和分类知识繁杂,植物解剖部分的知识抽象难于理解,采用教科书、图谱及标本相结合的传统教学不能满足轻松学习的需求。应用动态三维重建技术立体图像取代传统的二维图像,使药用植物形态结构和显微构造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结构清楚... 植物形态和分类知识繁杂,植物解剖部分的知识抽象难于理解,采用教科书、图谱及标本相结合的传统教学不能满足轻松学习的需求。应用动态三维重建技术立体图像取代传统的二维图像,使药用植物形态结构和显微构造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结构清楚,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教学方法 三维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盛健 戴希勇 +5 位作者 刘小玉 蒋钰辉 王冰 刘奇斌 姚利 柳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本院80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将采用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制定并实施手术的患者41例纳入A组...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10月本院80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将采用三维重建及虚拟手术规划制定并实施手术的患者41例纳入A组,按照常规实施手术的患者39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三维重建显示分叶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征象比例高于轴位成像(P <0.05);三维重建对淋巴结转移判定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80%、93.10%、75.00%,高于轴位成像70.00%、75.00%、58.33%;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多于B组(P <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9.76%低于B组(26.83%)(P <0.05)。结论老年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供患者病灶信息,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三维重建技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舌下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远宇 付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6-206,共1页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 神经病变 临床应用 舌下 CT技术 CT图像 二维图像 成像技术 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会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716-1717,1720,共3页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颌面骨骨折部位薄层扫描,然后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容积再现(VR)等三维重建成像技术...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颌面骨骨折部位薄层扫描,然后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容积再现(VR)等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并将图像分析结果与常规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4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颌面骨骨折部位薄层扫描后,经三维重建技术进行三维成像可立体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在40例患者共83处骨折检测中,三维CT清晰显示78处,准确率为94%,而常规CT在83处骨折显示清晰显示61处,准确率为73.5%。结论:相对于常规横断面CT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多方位、立体、全面、清晰的显示颌面骨骨折部位,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颌面骨骨折 三维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骨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经亚 彭俊玲 陈卫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964-966,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27例颌面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64排CT扫描检查及普通X线平片摄影检查,对显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X线... 目的:探讨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27例颌面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64排CT扫描检查及普通X线平片摄影检查,对显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X线平片、二维成像的诊断率分别为74.1%、85.2%,均显著低于螺旋CT三维成像的诊断率100.0%(P<0.05),三维成像能够立体地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类型,能清楚显示复杂颌面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64排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复杂颌面骨骨折具有较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骨病变 64排CT 三维重建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景观设计中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晏卿 《花卉》 2020年第22期46-47,共2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进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重视乡村景观的建设。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基于多视图影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简单阐述乡村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及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进展,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重视乡村景观的建设。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基于多视图影像的三维重建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简单阐述乡村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及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此基础上,该技术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影像 三维重建技术 乡村景观设计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