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上地壳三维速度层析成像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金仁 张先康 +6 位作者 杨卓欣 张成科 王夫运 张建狮 刘宝峰 段玉玲 王帅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6-802,共7页
利用三维地震透射观测系统所获得的莫霍界面反射波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下方上地壳的三维速度细结构进行了反演计算 ,得到了研究区下方地壳内不同深度的P、S波速度层析成像和VP VS 扰动分布图像 ,结果表明 ,天池火山区及其周边速度结构所... 利用三维地震透射观测系统所获得的莫霍界面反射波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下方上地壳的三维速度细结构进行了反演计算 ,得到了研究区下方地壳内不同深度的P、S波速度层析成像和VP VS 扰动分布图像 ,结果表明 ,天池火山区及其周边速度结构所呈现出的非均匀性变化与该区的地质构造和岩浆系统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 ,异常变化比较明显的低P波速度异常体分布和高VP VS 扰动体意味这些介质体处在“软化高温”的状态 ,这与该地区广泛分布的地热异常和低Q值结构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透 三维速度细结构 反演 速度层析成像 扰动分布图像 上地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南加州地壳、上地幔三维P波速度成像——莫霍面起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黄金莉 赵大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3-573,共11页
应用南加州地震台网记录的 6 347次区域地震的 14 6 42 2个P波到时数据 ,并结合其它地震学方法所得到的莫霍面深度资料 ,在考虑莫霍面起伏变化下 ,确定了该区 0~ 35km深度内的精细三维P波速度模型 .检测板分辨率实验结果说明了反演结... 应用南加州地震台网记录的 6 347次区域地震的 14 6 42 2个P波到时数据 ,并结合其它地震学方法所得到的莫霍面深度资料 ,在考虑莫霍面起伏变化下 ,确定了该区 0~ 35km深度内的精细三维P波速度模型 .检测板分辨率实验结果说明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该模型提供了有关区域结构的重要信息 ,浅层P波速度结构与地表的地质特征相关 ,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山脉盆地、地形地貌的差异 ;各深度层上的速度结构表现为分块特征 ,反映了以大型活动断裂为界勾画出的分区 ,如洛杉矶盆地、文图拉盆地、莫哈韦沙漠、半岛山脉、圣华金山谷、内华达山区及思尔顿凹槽区域整体变化的特征 .圣安德列斯断层成为研究区内明显的边界 ,几个深度层上可以看到两侧的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而横跨该断裂的几个剖面图上则显示了位于断层西南侧的太平洋板块区域速度较高、不均匀性较大 ,地震活动较深 ;位于断层东北部的北美板块速度偏低 ,非均匀性稍弱 ,地震活动性则较弱 .比较平缓莫霍界面和起伏莫霍界面下反演得到的结果可以说明 :莫霍界面的起伏对中下地壳层位速度结构的影响是明显的 ,尤其是在莫霍面深度变化较大的部位 ,这种影响更为强烈 .带莫霍面形状的模型能更精确地计算射线路径和理论到时 ,从而使反演后的残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加州 莫霍界面 三维P波速度结构 分块特征 地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