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两种放疗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彦泽 钱建军 +3 位作者 周钢 朱雅群 陆雪官 田野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6-20,共5页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三维适形野中野放疗(FIF-C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技术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选取1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女性患者,对每位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野中野放疗计划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在剂...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三维适形野中野放疗(FIF-C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技术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选取1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女性患者,对每位患者分别设计三维适形野中野放疗计划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在剂量体积直方图上比较靶区的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靶区覆盖率和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体积和所需机器跳数(MU),并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VMAT计划较FIF-CRT计划,PTV1处方剂量覆盖率增加了5.62%(p<0.001);瘤床PGTV处方剂量覆盖率增加了10.64%(p<0.001);VMAT计划PTV的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均优于FIF-CRT计划。两种计划左肺V20,心脏的V10和Dmax均无统计学差异,但VMAT的左肺V5、V10和Dmean,心脏的V5,右乳和右肺的V5、Dmean,脊髓的Dmax明显增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VMAT的左肺V30、V40和心脏的V20低于FIF-CRT计划;VMAT和FIF-CRT的平均机器跳数分别是745 MU和250 MU(p<0.001)。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瘤床同步加量VMAT放疗与FIF-CRT相比能明显改善靶区的剂量覆盖率和均匀性,但正常组织高剂量区域受照体积减少,低剂量区域受照体积增加,机器跳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野中野放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