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被引量:42
1
作者 汪建德 彭同江 +1 位作者 鲜海洋 孙红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8,共9页
以制备的氧化石墨凝胶和聚苯胺纳米线为原料,将二者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混合超声分散,再以混合分散液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聚苯胺(PANI)(RGP)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 以制备的氧化石墨凝胶和聚苯胺纳米线为原料,将二者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混合超声分散,再以混合分散液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RGO)/聚苯胺(PANI)(RGP)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化学测试等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超级电容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既保持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基本形貌,又能使聚苯胺较好地镶嵌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网状结构中;且当氧化石墨与聚苯胺的质量比为1:1时复合材料在0.5 A·g-1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高达758 F·g-1,即使在大电流密度(30 A·g-1)下其比容量仍高达400 F·g-1,在1 A·-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比容量保持率为86%,表现出了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其超级电容性能远优于单纯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和聚苯胺,其优异的超级电容性能可归咎于二者的相互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凝胶 聚苯胺 水热法 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聚苯胺 超级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超声时间对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结构及超级电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汪建德 彭同江 +2 位作者 鲜海洋 孙红娟 侯云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8,共8页
将氧化石墨凝胶超声不同时间制备氧化石墨烯(GO)溶胶,再以GO溶胶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3DRGO),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不同超声时间对3D... 将氧化石墨凝胶超声不同时间制备氧化石墨烯(GO)溶胶,再以GO溶胶为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3DRGO),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研究了不同超声时间对3DRGO的形貌、结构及超级电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时间不超过120 min时,经水热反应后还原氧化石墨烯均能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但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三维结构尺寸不断减小,强度增加,样品的内部结构也由片状逐渐向多孔网状转化;当超声时间超过120 min时,还原氧化石墨烯虽具有网状结构,但在宏观上不利于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经不同超声时间所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均表现出较好的超级电容性能,其中超声时间为120 min时制备的3DRGO具有更均匀的多孔网状结构,表现出了最佳的超级电容性能,在1 A/g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可达328 F/g,即使在20 A/g的大电流密度条件下,其比电容仍可高达240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凝胶 超声时间 水热法 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 超级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古陶瓷器型三维还原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瑞瑞 周强 +3 位作者 王莹 罗宏杰 张静 王芬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55-3663,共9页
器型研究对于古陶瓷的真伪鉴别、价值认知和其文化类型与传播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和解决了复杂背景下旋转体古陶瓷轮廓提取、图像畸变校正、轮廓线非线性建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的基础上,研究并实现了一套古陶瓷器型三... 器型研究对于古陶瓷的真伪鉴别、价值认知和其文化类型与传播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和解决了复杂背景下旋转体古陶瓷轮廓提取、图像畸变校正、轮廓线非线性建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的基础上,研究并实现了一套古陶瓷器型三维还原算法。通过该算法利用旋转体古陶瓷的二维图像建立了精确的轮廓模型,进而实现器型的三维建模。最终试验结果表明,该三维建模算法可以精确获取旋转体古陶瓷三维器型模型,对探索古陶瓷器型研究发展新方向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陶瓷 器型 三维还原 机器视觉技术 畸变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β-环糊精复合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检测水中左氧氟沙星 被引量:6
4
作者 牛青芳 艾欣 +4 位作者 王奕璇 贺方玖 罗彼 梁文婷 董川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29-1137,共9页
成功构筑了β-环糊精修饰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3D-rGO/β-CD),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等一系列的表征,分析了其形貌和结构的特征。进一步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构... 成功构筑了β-环糊精修饰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3D-rGO/β-CD),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等一系列的表征,分析了其形貌和结构的特征。进一步将其修饰到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一种新型电化学传感器(3D-rGO/β-CD/GCE)。利用3D-rGO/β-CD/GCE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左氧氟沙星(LEV)进行了检测。其中,具有多孔结构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比表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的性质,而修饰的β-环糊精能在其环形腔内与客体分子结合形成超分子包合物,进而可以对LEV进行有效识别。研究结果显示,在最优实验条件下,3D-rGO/β-CD/GCE对左氧氟沙星的检测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150μmol/L),且检测限可达0.33μmol/L,同时该修饰电极还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此外,成功将其应用于实际水样中LEV的检测,表明该传感器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 电化学检测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三维还原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免疫检测牛乳中结核杆菌H37Ra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希雅 田春妹 +3 位作者 郑鹭飞 钟平胜 张馨方 任佳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08-314,共7页
研制基于四氧化三铁/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ferroferric oxide/three-dimensional reduced graphene oxide,Fe3O4@3D-RGO)复合修饰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牛乳中结核杆菌H37Ra的快速检测。采用水热一步还原法合成了Fe3O4@3D-... 研制基于四氧化三铁/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ferroferric oxide/three-dimensional reduced graphene oxide,Fe3O4@3D-RGO)复合修饰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牛乳中结核杆菌H37Ra的快速检测。采用水热一步还原法合成了Fe3O4@3D-RGO复合材料,并利用扫描电镜、电子能谱和拉曼光谱对材料进行表征;采用75%的乙醇和0.1%Nafion溶液作为分散体系制备了修饰电极,运用交流阻抗法(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探讨,在最优条件下采用EIS法进行结核杆菌H37Ra的检测。结果显示,H37Ra浓度在1×10^3~1×10^8 CFU/mL范围内,电极阻抗与浓度的对数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9.771gN-49.14,检出限为1×10^2 CFU/mL,检测时间15 min。该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采用水热一步还原法制备Fe3O4@3D-RGO简便、环保,为便携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三维还原石墨烯 修饰电极 结核杆菌H37Ra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三维气凝胶修饰碳纤维超微电极的一氧化氮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韦相宇 尚翎君 +3 位作者 李振新 于帅群 解琳艳 任琼琼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2,共7页
一氧化氮(NO)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二级信使,在多种生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在体检测至关重要。基于电化学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三维复合材料修饰碳纤维超微电极... 一氧化氮(NO)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二级信使,在多种生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在体检测至关重要。基于电化学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三维复合材料修饰碳纤维超微电极的NO检测方法。利用碳纤维超微电极极小的体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灵敏度等优点,最大限度的减小电极本身对生物体的刺激和损伤。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复合材料大的比表面积、高电导率、丰富的多孔结构及金纳米材料对NO的高催化性能,聚苯胺和聚邻苯二氨的高导电性和分子过滤性能,提高了电极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测得NO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1~235.67μmol/L(R^(2)=0.998),检出限(S/N=3)为16.8 nmol/L,灵敏度为0.23 nA/(μmol/L)。该电极对抗坏血酸、多巴胺等体内常见干扰物没有响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MXene 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 碳纤维超微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类专业教学的三维投影还原法
7
作者 刘泽仁 章晓英 石红 《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54-55,共2页
管理类专业教学的三维投影还原法刘泽仁章晓英石红(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经管系重庆630050)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这门艺术的规律又如何把握?说教学是艺术,因知识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许是其底蕴,而教学艺术实质性的... 管理类专业教学的三维投影还原法刘泽仁章晓英石红(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经管系重庆630050)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这门艺术的规律又如何把握?说教学是艺术,因知识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许是其底蕴,而教学艺术实质性的内容———共有的规律又是什么呢?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 教学方法 三维投影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的最后进近航段三维演示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光勤 杨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8-950,共3页
基于Google Earth(GE)平台,对最后进近航段实现三维演示。通过机场三维场景还原,利用KML代码实现三维航线的生成,首次实现直线程序三维保护区的生成,最终基于GE实现多角度三维航行演示,且数据精度满足要求,实现飞行程序设计的三维可视化... 基于Google Earth(GE)平台,对最后进近航段实现三维演示。通过机场三维场景还原,利用KML代码实现三维航线的生成,首次实现直线程序三维保护区的生成,最终基于GE实现多角度三维航行演示,且数据精度满足要求,实现飞行程序设计的三维可视化,为飞行程序设计工作及教学提供良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还原 保护区 KML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犯罪现场数字化立体还原系统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靖亚 王斌君 赵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为了长期保留犯罪现场并且对其进行多角度观测。方法提出了数字化立体还原的概念,按照犯罪现场二维编辑、三维重现的思路,设计了犯罪现场三维重现系统的功能以及数据库结构。结果为犯罪现场数字化立体还原系统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 目的为了长期保留犯罪现场并且对其进行多角度观测。方法提出了数字化立体还原的概念,按照犯罪现场二维编辑、三维重现的思路,设计了犯罪现场三维重现系统的功能以及数据库结构。结果为犯罪现场数字化立体还原系统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论该系统既可用于刑警办案的现场分析,又可用于公安院校侦查专业学生和新警培训的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现场 三维场景还原 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焦深度法的刀具几何参数三维测量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沛东 刘巍 +3 位作者 王文琪 司立坤 张洋 周孟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4-253,共10页
刀具几何参数的精确测量是评估刀具性能的关键。针对复杂刀具几何参数难以测量的问题,基于聚焦深度法对其端面几何参数进行三维测量。首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刀具端面序列图像的改进双阈值Tenengrad聚焦评价函数,通过局部像素分析确定了... 刀具几何参数的精确测量是评估刀具性能的关键。针对复杂刀具几何参数难以测量的问题,基于聚焦深度法对其端面几何参数进行三维测量。首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刀具端面序列图像的改进双阈值Tenengrad聚焦评价函数,通过局部像素分析确定了函数最佳计算窗口大小,在清晰度比率、陡峭度、清晰变化率、局部波动量评价指标下与常用聚焦函数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函数在计算刀具端面序列图像时更具有优势;其次,通过自适应sigmoid函数的图像增强算法实现了高对比度的刀具端面序列图像的获取,提升了三维测量效率,基于RANSCA算法对刀具后刀面点云表面进行平面拟合并提出了端面几何参数向量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所构建的刀具测量系统对标准量块的阶梯深度进行了测量,误差为0.32%,并实现了刀具后刀面的三维形貌还原,进一步对主切削刃内、外刃顶角和直径参数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顶角测量误差<0.3°,直径测量误差<3μm,优于Tenengrad函数对应角度(<1.9°)及直径(<13μm)测量结果,满足复杂刀具对角度(<0.5°)和直径(<10μm)的测量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深度法 聚焦评价函数 三维形貌还原 刀具几何参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敏漆图像数据处理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熊红亮 向星居 郎卫东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2,共6页
针对压敏漆工程应用的迫切需求,开发了压敏漆图像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了两种图像配准方法,并对二者的配准效果进行了对比。介绍了两种图像数据三维还原方法,采用直接线性变换将二维图像坐标与模型空间坐标联系起来,得到了模型表面的真实... 针对压敏漆工程应用的迫切需求,开发了压敏漆图像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了两种图像配准方法,并对二者的配准效果进行了对比。介绍了两种图像数据三维还原方法,采用直接线性变换将二维图像坐标与模型空间坐标联系起来,得到了模型表面的真实压力分布数据。引用作者在超声速风洞中完成的三角翼模型压敏漆试验的部分结果,验证了图像数据处理程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漆 三角翼 图像数据处理 图像配准 三维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光照明并行物方差动快速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志群 易定容 +2 位作者 孔令华 王文琪 刘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987-2993,共7页
激光扫描差动共聚焦显微测量方法具有纳米量级的轴向测量精度,然而信号在离焦位置获取,横向分辨率较低,而且使用激光逐点扫描方式,测量速度慢;基于空间光相位调制的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方法,可以实现超分辨率成像,但不具备高的轴向测量精... 激光扫描差动共聚焦显微测量方法具有纳米量级的轴向测量精度,然而信号在离焦位置获取,横向分辨率较低,而且使用激光逐点扫描方式,测量速度慢;基于空间光相位调制的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方法,可以实现超分辨率成像,但不具备高的轴向测量精度,因此这两种方法都不能满足微纳加工过程中复杂物体微观表面形貌在线、在位测量的要求。将空间光相位调制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技术与差动轴向测量方法结合,提出基于结构光照明的并行物方差动快速测量方法。该方法只需要使用一台面阵相机做探测器,在结构光照明相位调制模式下,获取样品在焦前和焦后位置的相位图像并分别合成对应的焦前及焦后高分辨率图像I_A和I_B,对两幅图像进行求差而建立差动信号I_D,再根据预先刻度好的差动曲线就可以得出被测样品在各个位置的表面高度。使用该方法对500 nm步高、10μm周期的标准样品进行测量,标准差为2.8 nm,相对误差为0.6%,完成一幅包含2 048×2 048个位置的表面形貌测量耗时65 ms。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进行快速、在线纳米量级高精度轴向测量,可以实现15/s次三维形貌纳米量级精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方差动 结构光照明 空间光调制器 三维形貌还原与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