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步行时躯体运动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徐光青 黄东锋 +3 位作者 毛玉瑢 兰月 刘鹏 陈正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28-730,共3页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躯体运动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比较分析偏瘫步态躯体运动变化与其步行能力(步速)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首次脑卒中后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偏瘫患者39例,采用远红外线三维步...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躯体运动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比较分析偏瘫步态躯体运动变化与其步行能力(步速)之间的关系,探讨影响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首次脑卒中后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偏瘫患者39例,采用远红外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对偏瘫步态躯体的运动学参数与其步行能力(步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与骨盆旋转运动之间的相关有显著性意义(r=-0.396.P<0.05);其步行能力与躯体侧方运动呈负相关,而与其躯体垂直运动呈正相关(r=-0.755,P<0.01;r=0.534,P<0.01),步行能力与Barthel指数正相关(r=0.475,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躯体和骨盆运动障碍是影响步态恢复的重要因素,提示躯体的协调性训练和骨盆的控制性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步行 躯体运动 三维运动学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优秀男排选手前排扣球技术的三维运动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毅钧 郭荣 +3 位作者 张欢 赵文娟 张志云 伊藤章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40-43,共4页
通过三维高速录像研究表明 ,中国选手具有起跳时间短 ,两脚同时蹬地的起跳特征 ;外国选手具有起跳时间长 ,两脚依次蹬地的起跳特征。扣球是以转体、伸肩和收腹带动挥臂击球的三维动作 ,转体和伸肩动作占有重要作用。击球瞬间肘关节呈 15... 通过三维高速录像研究表明 ,中国选手具有起跳时间短 ,两脚同时蹬地的起跳特征 ;外国选手具有起跳时间长 ,两脚依次蹬地的起跳特征。扣球是以转体、伸肩和收腹带动挥臂击球的三维动作 ,转体和伸肩动作占有重要作用。击球瞬间肘关节呈 15 0 (°)左右略屈肘击球能充分发挥前臂旋内加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排 前排扣球技术 三维运动学 中外选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男子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宋广林 闫之朴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118,共4页
采用两台SONY高速摄像机对我国部分男子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进行赛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录像反馈系统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在起跳开始瞬间,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较低;起跳腿的髋、膝、踝3关节蹬伸不充分,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和高度较低,... 采用两台SONY高速摄像机对我国部分男子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进行赛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录像反馈系统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在起跳开始瞬间,身体重心的垂直速度较低;起跳腿的髋、膝、踝3关节蹬伸不充分,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和高度较低,助跑水平速度未能合理地转化为起跳的垂直速度。起跳的垂直速度是影响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起跳技术 三维运动学 男子跳高运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米跳板跳水空中技术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郝卫亚 艾康伟 +1 位作者 王智 苑廷刚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3-65,共3页
旨在建立适合三米跳板跳水空中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方法。方法:用安装于笔记本电脑的运动采集软件及其相连接的两台DV摄像机同步采集三米跳板跳水空中动作。用三维标定框架置于跳板上进行标定拍摄。用SIMIomotion运动录像分析系统解析... 旨在建立适合三米跳板跳水空中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方法。方法:用安装于笔记本电脑的运动采集软件及其相连接的两台DV摄像机同步采集三米跳板跳水空中动作。用三维标定框架置于跳板上进行标定拍摄。用SIMIomotion运动录像分析系统解析空中动作。用前述方法考察杆状物体在3×2×7m空间范围运动时所解析获得长度的误差。结果:解析获得运动员头部、颈、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躯干中心点、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跳板等关键点的三维位移和速度。同时获得运动员质心的位移和速度,腾空时间,起跳角度等关键技术指标。误差分析表明,本方法最大误差小于3%。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三米跳板跳水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板跳水 三维运动学分析 运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1届全运会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吕慧 崔艳华 刘生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62,共5页
运用现场拍摄与图像解析的方法,对第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男子标枪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阶段下肢动作有3种不同的时间变化节奏模式;在标枪出手瞬间身体各环节(髋关节、肩关节、肘关节... 运用现场拍摄与图像解析的方法,对第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男子标枪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投掷步阶段下肢动作有3种不同的时间变化节奏模式;在标枪出手瞬间身体各环节(髋关节、肩关节、肘关节以及标枪出手的速度)变化基本相同;标枪出手瞬间所获得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标枪的出手角度、初始攻角和初始偏航角度比理想值普遍偏大;在最后出手阶段,制动腿膝关节都在逐渐伸展,在出手瞬间的制动腿膝关节伸展角度大于最后用力阶段中的膝关节最大角度;在T1—T2阶段的肩轴与髋轴变化情况各不相同。同时,加速距离主要取决于试图达到最佳投掷效果的许多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1届全运会 男子标枪运动 最后用力技术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宋爱民投掷铁饼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国伟 韩敬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117,共6页
宋爱民是我国优秀的女子铁饼运动员之一,她的技术风格代表了我国优秀的女子铁饼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发挥了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身材灵巧的特点。运用三维摄像法对宋爱民的完整技术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并与国外优秀运动员进行对比分... 宋爱民是我国优秀的女子铁饼运动员之一,她的技术风格代表了我国优秀的女子铁饼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发挥了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身材灵巧的特点。运用三维摄像法对宋爱民的完整技术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并与国外优秀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右脚着地到左脚着地阶段,宋爱民的技术特点表现出非常快的特点,投掷臂在旋转过程中不太稳定,造成了一部分速度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铁饼 宋爱民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1届全运会女子铅球冠、亚、季军推铅球技术三维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臣 冯国群 陈强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3-467,共5页
采用近景定机三维摄像测量法、三维运动学分析法,对济南全运会前3名女子铅球运动员进行技术解析。结果表明:滑步阶段李玲左腿摆动与右腿蹬伸配合不合理,李玲与李梅菊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差值较大,影响了超越器械动作的... 采用近景定机三维摄像测量法、三维运动学分析法,对济南全运会前3名女子铅球运动员进行技术解析。结果表明:滑步阶段李玲左腿摆动与右腿蹬伸配合不合理,李玲与李梅菊右脚着地瞬间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差值较大,影响了超越器械动作的效果。过渡阶段3名运动员右髋速度均大于左髋速度,有利于髋横轴对肩横轴的超越和身体肌群的有效拉长。最后用力阶段3名运动员右髋、右肩、右肘和铅球4个环节的速度逐渐增加,用力顺序合理,但加速能力不同。3名运动员铅球离手时左侧撑蹬技术均不甚理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屈髋屈膝现象,影响了用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 女子铅球 推铅球技术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田锦赛男子铅球选手最后用力阶段三维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建臣 颜桂平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5-349,共5页
为了探究我国男子铅球运动员运动技术的现状及其落后原因,采用美国Ariel运动录像快速反馈分析系统对2008年全国田锦赛前8名中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7名运动员进行运动学分析,取其最好一投成绩来进行图像解析。结果表明:7名运动员存... 为了探究我国男子铅球运动员运动技术的现状及其落后原因,采用美国Ariel运动录像快速反馈分析系统对2008年全国田锦赛前8名中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7名运动员进行运动学分析,取其最好一投成绩来进行图像解析。结果表明:7名运动员存在左脚着地时膝关节角度控制较为适宜,但器械出手瞬间膝关节角上升不到位,前后差值不太理想;在器械出手瞬间运动员有不同程度屈髋后座现象;部分运动员右踝角、右髋角、右膝角伸展程度不够理想;最后用力所占总时间的比例较大;在最后用力过程中,存在右髋、右肩过早加速特征,整体动作速度欠积极,对球的持续加速能力较差,环节用力的顺序不尽合理,加速施力效果不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铅球 最后用力 速度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优秀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建国 王淑芳 范秦海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3-63,共1页
首次运用3台摄像机在不同角度对掷铁饼技术进行近景动态立体同步拍摄,并应用录像解析系统对掷铁饼技术进行三维分析。选用扎齐奥尔斯基的人体模型参数,采用低通数字滤波法对原始数据等进行了平滑处理。拍摄对象为第2届全国城运会、石家... 首次运用3台摄像机在不同角度对掷铁饼技术进行近景动态立体同步拍摄,并应用录像解析系统对掷铁饼技术进行三维分析。选用扎齐奥尔斯基的人体模型参数,采用低通数字滤波法对原始数据等进行了平滑处理。拍摄对象为第2届全国城运会、石家庄精英赛、1995年锐步杯全国锦标赛和1996年国家田径队的优秀铁饼运动员。研究发现,在旋转从左脚离地到右脚着地阶段,我国选手的躯干角、左肩后倾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饼运动 三维运动学 投掷技术 我国选手 最后用力阶段 优秀选手 过渡阶段 后倾角 河北师范大学 低通数字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扒地式”交叉步右侧动作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建臣 张良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5-88,共4页
以全国田径大奖赛男子标枪比赛前10名中的9名右手投枪选手的18人次投掷技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三维录像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交叉步结束右脚着地前后身体右侧动作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扒地式... 以全国田径大奖赛男子标枪比赛前10名中的9名右手投枪选手的18人次投掷技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三维录像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交叉步结束右脚着地前后身体右侧动作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扒地式交叉步技术能有效的减少右脚单支撑的时间,促进左腿尽快着地,使最后用力进入双支撑用力阶段的效果更加突出,更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枪运动 男子 “扒地式”交叉步 右侧动作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跳高运动员王宇腾空过杆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慧 刘双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0,共4页
运用图像采集与解析方法对王宇在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高决赛中越过2.29m一跳的腾空过杆技术进行了三维运动学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王宇在起跳结束瞬间,摆动腿的摆动比较积极主动;腾起角与身体重心过杆夹角比较合理;腾空过杆阶段身体重心... 运用图像采集与解析方法对王宇在第12届全运会男子跳高决赛中越过2.29m一跳的腾空过杆技术进行了三维运动学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王宇在起跳结束瞬间,摆动腿的摆动比较积极主动;腾起角与身体重心过杆夹角比较合理;腾空过杆阶段身体重心的轨迹最高点不在横杆的正上方,没有最大限度地利用H2的高度;王宇的H3值略接近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H3值;髋轴与横杆的夹角较小,背弓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宇 过杆技术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下肢摆动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雪梅 杨合适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3,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运动录像解析法对跳远起跳过程各阶段下肢摆动腿技术特征;起跳过程中下肢摆动技术与跳远成绩相关性;下肢摆动技术与上板速度、身体重心腾起初速度、起跳水平速度、垂直分速度及腾起高度等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运动录像解析法对跳远起跳过程各阶段下肢摆动腿技术特征;起跳过程中下肢摆动技术与跳远成绩相关性;下肢摆动技术与上板速度、身体重心腾起初速度、起跳水平速度、垂直分速度及腾起高度等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下肢的摆动技术上有一定的缺陷;着板瞬间起跳腿髋角较小,向上向前送髋不积极;摆动腿髋角较大,摆动腿侧以髋带腿的摆动幅度小、摆动速度慢;摆动腿侧髋关节明显滞后于腿的前摆,摆动腿侧髋关节没有起到以髋带腿的作用,摆动腿的前摆不能适应起跳节奏;缓冲阶段,摆动腿一味强调加快摆腿而没有意识到髋关节这一发动机的重要性,忽略了以髋带腿的加速前摆动作;蹬伸阶段,起跳腿侧向前送髋速度慢、幅度小、蹬地不够充分、不能将起跳时蕴积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与送髋、蹬地和伸膝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协助身体重心的交换由下到向上向前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 跳远 起跳 摆动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送髋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雪梅 杨合适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99,共4页
选取近三年来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8名男子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运动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跳远起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送髋技术对跳远成绩有一定影响;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送髋技术有... 选取近三年来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8名男子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运动录像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跳远起跳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送髋技术对跳远成绩有一定影响;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送髋技术有一定缺陷;着板瞬间,起跳腿髋角较小,向上向前送髋不积极;摆动腿髋角较大,摆动腿侧以髋带腿的摆动幅度小、摆动速度慢;缓冲阶段摆动腿一味强调加快摆腿,而忽略了以髋带腿加速前摆;蹬伸阶段,起跳腿侧向前送髋速度慢、幅度小、蹬地不够充分、不能与送髋、蹬地和伸膝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协助身体重心的交换由下到向上向前转移,且摆动腿侧送髋角度小;也有运动员过度的追求髋部前移而忽视垂直向上用力,导致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投影点与身体重心支撑点距离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 跳远 起跳 送髋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支撑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闫之朴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92,共4页
采用两台SONY高速摄像机对当前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支撑技术进行现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录像反馈系统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摆动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距摆动腿着地点的水平距离较大,在摆动腿缓... 采用两台SONY高速摄像机对当前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起跳前摆动腿支撑技术进行现场同步拍摄,运用爱捷运动录像反馈系统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在摆动腿着地瞬间,身体重心距摆动腿着地点的水平距离较大,在摆动腿缓冲阶段,部分被试摆动腿膝关节缓冲幅度过大,水平速度的损失较为严重;最后一步步长、步长身高指数较小,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高 男子 摆动腿 支撑技术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李艳凤双腿支撑起转阶段肩、髋、膝关节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昊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3,共3页
利用三维常速摄像系统,采用定点定机摄像方法对李艳凤的技术动作进行解析,具体以旋转阶段双腿支撑起转环节肩、髋、膝关节的运动学分析为重点。通过对此技术环节的三维运动学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为我国的铁饼技术提供较系统的... 利用三维常速摄像系统,采用定点定机摄像方法对李艳凤的技术动作进行解析,具体以旋转阶段双腿支撑起转环节肩、髋、膝关节的运动学分析为重点。通过对此技术环节的三维运动学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为我国的铁饼技术提供较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饼 双腿支撑 肩髋膝关节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三维运动学模型对行星际磁场南北分量的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传兵 赵寄昆 +4 位作者 陈合宏 李毅 王水 孙纬 Akasofu S.I.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9-758,共10页
提出一种可能产生行星际磁场南北分量扰动的物理机制 ,并将此物理机制运用于三维运动学模型 ,对原模型作了改进 .使用改进后的模型模拟研究了 1 997年 5月 1 2日 0 6:30UT爆发的晕状 (halo)日冕物质抛射 (CME)事件对行星际磁场和等离子... 提出一种可能产生行星际磁场南北分量扰动的物理机制 ,并将此物理机制运用于三维运动学模型 ,对原模型作了改进 .使用改进后的模型模拟研究了 1 997年 5月 1 2日 0 6:30UT爆发的晕状 (halo)日冕物质抛射 (CME)事件对行星际磁场和等离子体的扰动 ,以及1 978— 1 981年间 1 7个与CME有关的行星际扰动事件 .在 1 7个事件中有 1 4个事件可准确预测出行星际磁场南北分量的方向 ,准确率为 82 % .结果表明 ,模型计算出的行星际磁场南北分量的扰动方向与观测的方向是基本一致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运动学 日冕物质抛射 空间天气学 磁云 行星际磁场 运动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三维运动学模型研究行星际激波与共转高速流的相互作用
17
作者 佟亚男 刘四清 +1 位作者 刘方华 龚建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8-267,共10页
利用三维运动学模型模拟研究行星际激波与共转高速流(CHSS)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模式输入条件中耀斑的强度及位置,研究相互作用对CHSS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以及对激波的传播和激波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行星际激波与CHSS相互作用... 利用三维运动学模型模拟研究行星际激波与共转高速流(CHSS)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模式输入条件中耀斑的强度及位置,研究相互作用对CHSS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以及对激波的传播和激波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行星际激波与CHSS相互作用对彼此到达地球时间都有影响;(2)有激波比没有激波条件下的CHSS到达地球时间要早,且CHSS到达地球时间与驱动激波的耀斑的强度以及扰动源区的位置有关,耀斑的强度越大、扰动源区与CHSS前的电流片的经度距离越近,则CHSS到达地球时间也越早;(3)激波在以CHSS为背景的太阳风中传播比在没有CHSS的均匀背景场中传播得快,但激波与CHSS的相互作用对激波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远没有对CHSS到达地球时间的影响大;(4)当耀斑位于CHSS前电流片的东边时,耀斑驱动的激波与CHSS相互作用可能会使激波形态发生改变,呈双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运动学模型 行星际激波 共转高速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髋与躯干动作的某些运动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继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4-37,共4页
采用近景动态立体摄影法和三维运动学分析法,对参加2000年6月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的3名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髋与躯干动作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最后用力阶段髋轴在水平面内逆时针加速转动是提高重心速度的一项... 采用近景动态立体摄影法和三维运动学分析法,对参加2000年6月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的3名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髋与躯干动作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最后用力阶段髋轴在水平面内逆时针加速转动是提高重心速度的一项重要因素;最后用力阶段,髋轴与躯干在水平面和矢状面内转动角速度最大值分别密切相关;最后用力阶段,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均采用了蹬转用力的右腿工作方式,本研究表明,这是一种合理的右腿工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女子运动 铅球 最后用力阶段 躯干 出手速度 右腿工作方式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一届世青赛中黄海强过2.32m时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19
作者 张文胜 李建英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1-124,128,共5页
通过对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冠军黄海强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运动员起跳结束瞬间,起跳腿髋、膝、踝三关节蹬伸较充分,但是两手臂和摆动腿摆动速度较低、摆动幅度较小;起跳瞬间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绝... 通过对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冠军黄海强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运动员起跳结束瞬间,起跳腿髋、膝、踝三关节蹬伸较充分,但是两手臂和摆动腿摆动速度较低、摆动幅度较小;起跳瞬间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绝对值较低,垂直速度低是阻碍他运动成绩提高的最主要原因;在起跳时间上,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没有明显差异;身体重心的最高点位于横杆的后方,最后一步步长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 男子跳高 黄海强 起跳技术 三维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将与一级女子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运动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20
作者 陈岩 赵宇艳 +3 位作者 王天阳 王泽峰 展更豪 汤印超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3-573,共1页
目的对健将和一级女子网球选手发球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确定影响挥拍速度的主要参数。方法使用索尼高帧摄像机(1000 Hz,2台摄像机)记录5名国家健将级和5名一级网球运动员二区内角一、二发球动作。应用Simi Motion三维运动学解析软件获... 目的对健将和一级女子网球选手发球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确定影响挥拍速度的主要参数。方法使用索尼高帧摄像机(1000 Hz,2台摄像机)记录5名国家健将级和5名一级网球运动员二区内角一、二发球动作。应用Simi Motion三维运动学解析软件获取数据。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1)在球离手时刻,一发时肩髋水平面夹角差异显著(P=0.012);(2)在左膝屈曲最小时刻,一发时髋水平面转动幅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4);(3)在球拍最低时刻,一发时肩髋水平面夹角差异显著(P=0.007),同时肩转动幅度水平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9);(4)在击球时刻,一发时球拍击球下降角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7),同时球拍Z轴转动角度存在显著差异(P=0.047)。二发时球拍肩髋垂直面夹角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1),同时球拍Z轴转动角度(P=0.002)与角速度(P=0.023)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相比于一级运动员,健将发球整个过程肩髋水平面转动角度更少,但其球拍内旋角度更多,进而获得更快的球拍挥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一级运动 发球技术 转动角度 网球运动 健将级 统计学方法 三维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