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变化及其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付建莉 彭建美 +2 位作者 沈亚梅 张小用 丁育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94-2497,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变化及其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52例首诊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11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心室功...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变化及其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52例首诊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11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心室功能参数,检测血清内皮功能指标、血小板功能指标含量,进一步分析3D-STI下所得左心功能参数与患者血清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3DSTI检查所得左心功能参数LVGLS、LVGRS、LVGCS、LVGAS绝对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tw、Torsion水平大于对照组;血清内皮功能指标vWF、sICAM-1、sVCAM-1、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vWF-cp、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血小板功能指标CD62P、GMP-140、CD63、sP-selectin、sCD40L、PAC-1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3D-STI检查所得左心功能参数水平与血清学指标均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结论:3D-STI技术可准确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及整体病情严重程度,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疾病并指导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心室功能 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袁媛 罗朋 +3 位作者 封雪 田甜 任德伟 任建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43-1252,共10页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熟预测模型,验证并评价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方便选取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行AVF的...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熟预测模型,验证并评价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方便选取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行AVF的患者200例。收集患者临床、血管超声、心脏超声数据,经筛选纳入186例,根据AVF结局,将患者分为自然成熟组(111例)和非自然成熟组(75例)。比较2组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建立AVF自然成熟预测模型(model1),绘制列线图,对model1进行内部验证并绘制校准图,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效能。排除未做心脏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的患者共104例,余下82例患者数据用以建立新预测模型,左室二维整体纵向应变(two-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2DGLS)、左室三维整体纵向应变(three-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3DGLS)、左室三维射血分数(three-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3DEF)分别参与建立新模型,记为model2、model3、model4。通过AUC值、净重分类改善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 index,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 index,IDI)与model1比较预测性能优劣。结果左室二维射血分数(two-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2DEF)(OR=1.133,95%CI:1.058~1.213)、术前头静脉中段距皮深度(OR=1.453,95%CI:1.068~1.978)、术前头静脉远段内径(OR=2.141,95%CI:1.120~4.091)、术前肱动脉充血后阻力指数(OR=0.004,95%CI:0.000~0.140)、术后肱动脉流量(OR=1.004,95%CI:1.002~1.007)是AVF自然成熟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model1)的AUC值为0.869(95%CI:0.817~0.921)。校准图中模拟曲线和实际曲线具有较好拟合度,平均绝对误差0.017。决策曲线表明阈值概率为0.1~1.0,模型净收益优于全干预和无干预策略。各新模型与model1比较,AUC值、I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del4与model1比较,N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GLS、3DGLS、3DEF与2DEF参与构建的AVF自然成熟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均较高,3DEF参与的模型的NRI优于2DEF参与的模型,表明其在特定阈值概率范围内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自体动静脉内瘘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预测模型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叶白冰 李秀娟 陈赛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资料收集、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年龄较大,Killip分级Ⅲ-Ⅳ级、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占比较高(P<0.05)。与左心室无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P<0.05)。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较低(P<0.05)。GWE、GCW、GWI、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负相关,GWW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敏感度、准确度低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冠心病早期患者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而上述指标均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相关,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室压力-应变环 冠心病早期 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左室功能
4
作者 王玲云 韩正阳 +2 位作者 赵娜 王红鹄 王萌鹤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评价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左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度AS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均接受TAVR手术,同时选择体检健康成年人50例作为...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评价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左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度AS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均接受TAVR手术,同时选择体检健康成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对照组及试验组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二维超声及3D-STE指标。二维超声测量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流出道内径、主动脉瓣环直径、主动脉瓣口峰值流速(Vmax)、主动脉瓣口平均跨瓣压差(PGmean)、主动脉瓣口面积(AVA);3D-STE指标包括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室整体环向应变(GCS)、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和左室整体面积应变(GAS)。结果:试验组术后Vmax和PGmean较术前减低,AVA较术前增加(P<0.05)。试验组术后IVST、LVPWT、Vmax和PGmean高于对照组,LVEF和AVA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GLS、GCS、GRS和GAS的绝对值较术前增加,试验组术后GLS和GRS的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D-STE可有效评估重度AS患者TAVR术后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左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右心室功能
5
作者 陈慧颖 马小静 +3 位作者 夏娟 何亚峰 王静静 钟锦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8-644,共7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CA)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CA患者2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3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30名。使用心尖比率代表区域差异,比较...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CA)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CA患者2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30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30名。使用心尖比率代表区域差异,比较3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二维应变参数、心尖比率参数的差异。结果CA组和HCM组相比,右心室结构和功能中仅节段性应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A组中,右心室从心尖到基底部的应变梯度与左心室相同,即“心尖保留”模式,这一模式在HCM组、对照组中未见。CA组的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右心室四腔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左心室纵向应变心尖比率均大于HCM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0.40、43.18、55.43,P均<0.05);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心尖比率识别CA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35,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83%。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价CA患者右心室功能受损情况,为临床评估并鉴别CA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变 心肌病 肥大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相三婷 王文平 +4 位作者 雍永宏 孙伟 张盼盼 童梦佳 陈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86,共7页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ody m... 目的:联合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2022年4月—2023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确诊的1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14例血压正常的健康对照分为6个亚组。利用2D⁃STI联合RT⁃3DE技术获得左房纵向应变及机械功能指数,比较各组间左房功能差异。结果:与相同BMI分类的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左房储备期应变(left artial reservoir strain,LASr)、左房导管期应变(left artial conduit strain,LAScd)均下降(P<0.05);随BMI增加,高血压组LASr、LAScd、左房总排空分数(total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t)、左房被动排空分数(passive 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p)、左房主动排空分数(active left a 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a)均降低(P<0.05),而左房收缩期应变(left artial contractile strain,LASct)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BMI与高血压组LASr、LAScd、LAEFt、LAEFp、LAEFa均呈独立负相关(P<0.05),而收缩压与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可引起左房功能受损,随着BMI的增加特别是合并肥胖后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重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高血压 肥胖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瑞芳 段会参 +2 位作者 郭海燕 雷留彬 孙璐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0-663,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左室心肌应变,评价其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选取RA患者30例(RA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分别行经胸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V...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左室心肌应变,评价其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选取RA患者30例(RA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分别行经胸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等指标;采集左室三维全容积动态图像并运用3D-STI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获得左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径向应变(GRS)、面积应变(GAS);比较2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RA组GLS、GCS、GRS及GAS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LS、GCS、GRS和GAS诊断RA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74、0.67和0.86。(3)RA组左室GLS、GCS、GRS、GAS与病程有关(r=0.631、0.365、-0.325、0.680,P均<0.05)。结论:3D-STI能简便、准确评价RA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类风湿关节炎 左室功能 斑点追踪成像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结合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乳头肌功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孟湘 刘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及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乳头肌的功能,并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测IMR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合并二尖瓣反流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6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6例健康志愿者为...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及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乳头肌的功能,并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测IMR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合并二尖瓣反流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6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6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及2D-STI检查,分别比较前后乳头肌的缩短率(AFS、PFS)、前后乳头肌(APM、PPM)到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APM-AMA、PPM-AMA)、二尖瓣瓣叶闭合面积(MLC)、乳头肌间距离(IPMD)、前后乳头肌相对于左心室前壁的角度变化(Ang I、Ang II)、前后乳头肌的纵向峰值应变(ALS、PLS)、纵向应变达峰时间(APT、PPT)及达峰延迟时间(DT)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LVIDD、LVEDV、LVE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FS、PFS、IPMD、MLC、ALS、PLS及D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S、PLS、AFS、PFS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DV呈负相关(P<0.05);MLC、IPMD、DT与LVEF呈负相关(P<0.05)。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ALS、PLS、MLC、AFS、PFS、IPMD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5、-0.78、0.54、-0.51、-0.57、0.49。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PMD、MLC、PLS、DT与IMR有关联(P<0.05),OR值分别为1.26、1.32、1.37、1.52。结论应用2D-STI技术能够准确评价心肌缺血导致的乳头肌功能障碍,并且IPMD及MLC增加、PLS减低、两组乳头肌运动不同步均为IMR的危险因素,该结果有助于临床预测I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二尖瓣闭锁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乳头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法布雷病患者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的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涵 刘琳 +4 位作者 赵亚雯 张巍 李阳 杨颖 马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7-1002,共6页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或基因检查证实的法布雷病患者57例(法布雷病组)和性别、年龄(±2岁)相匹配的健康对照...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及应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8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或基因检查证实的法布雷病患者57例(法布雷病组)和性别、年龄(±2岁)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5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的右心室应变参数。另将法布雷病组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大小分为左心室肥厚(LVH)亚组(n=22,男性LVMI≥115 g/m^(2),女性LVMI≥95 g/m^(2))和无LVH亚组(n=35,男性LVMI<115 g/m^(2),女性LVMI<95 g/m^(2)),比较两亚组的右心室应变特征,并分析右心室应变特征与LVH的关系。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法布雷病组心率慢、B型利钠肽水平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右心室游离壁厚度(RVWT)增加,LVMI升高(P均<0.05)。(2)与无LVH亚组比,LVH亚组年龄大、收缩压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B型利钠肽水平高,LVMI升高,RVWT增加(P均<0.05)。(3)与正常对照组比,法布雷病组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LVGLS)、右心室整体长轴应变(RVGLS)、右心室游离壁应变(RVFWS)及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应变(bal-RVFWS)、中间段应变(mid-RVFWS)和心尖部应变(api-RVFWS)均下降(P均<0.05)。右心室应变差值(ΔRV)在法布雷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无LVH亚组比,LVH亚组的LVGLS、RVGLS均降低,ΔRV升高(P均<0.05),RVFWS、bal-RVFWS、mid-RVFWS和api-RVFWS在两亚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法布雷病患者的右心室整体和节段应变均已受到损害,其中伴LVH的患者RVGLS减低而RVFWS相对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雷病 超声心动图 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应变 右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源 孙佳 +1 位作者 郑苗 吴彦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0,共8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6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率(Δleft ventricular...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6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率(Δ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ΔLVEDV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重塑组(ΔLVEDVI>20%,74例)和无左心室重塑组(ΔLVEDVI≤20%,91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因素。建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冠脉介入时间、心梗面积、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均为影响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对左心室重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梗死 心肌微循环 左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乳腺癌患者接受吡柔比星化疗后右心室心肌力学特性改变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燕 张平洋 +5 位作者 刘琨 张洁 马小五 李林 李妙 刘菁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2-1038,共7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乳腺癌化疗后右室心肌力学特性。方法选择术后接受吡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36例,采用3D-STI观察化疗前及化疗第2周期、第4周期、第6周期末(下简称C2、C4、C6)右室心肌力学改变,检测血hs-c Tn I、NT-pr...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乳腺癌化疗后右室心肌力学特性。方法选择术后接受吡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36例,采用3D-STI观察化疗前及化疗第2周期、第4周期、第6周期末(下简称C2、C4、C6)右室心肌力学改变,检测血hs-c Tn I、NT-pro BNP水平,31例在C6进行^(99m)Tc-MIBI和^(18)F-FDG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测量参数:RV-V、FAC、TAPSE及S'、LV-V和LV-EF;RVGLS、RVGCS、RVGRS及RVGAS,根据核素显像评判心肌灌注和存活。结果 (1)与化疗前相比,C2时RVGLS明显降低,C4时RVGLS、RVGAS均明显降低(P<0.05),且C6时进一步下降,与药物剂量累计有关。TAPSE、hs-c Tn I水平及RV-FAC下降程度不同患者的RVGLS、RVGAS显著不同(P<0.05);(2)RVGLS、RVGAS与FAC,TAPSE,S'存在相关性(r=0.37,0.26;0.43,0.51;0.21,0.36;P<0.01),RVGAS、RVGLS判定RV-FAC下降>5%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3)核素显像:17例右室心肌灌注正常,14例右室出现灌注异常但18F-FDG显示为存活心肌节段,且后者的RVGLS、RVGAS较前者显著减小;hs-c Tn I明显增高(P<0.05)。ROC曲线显示:RVGLS绝对值小于18.2%判断RV受损的敏感度92.9%,特异度88.2%,曲线下面积0.87;RVGAS绝对值小于26.8%判断RV受损的敏感度94.8%,特异度86.6%,曲线下面积0.86。结论 3D-STI可为评判乳腺癌接受吡柔比星化疗时右室心肌力学改变提供早期、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乳腺肿瘤 心脏毒性 吡柔比星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右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运动变化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慧 李颖 +4 位作者 任卫东 刘开薇 宋光 毕文静 赵一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04-707,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肌运动变化的特点。方法应用3D-STE技术分析69例DCM患者左心室收缩期总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以及面积应变(GAS)峰值。按照左心...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E)技术研究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肌运动变化的特点。方法应用3D-STE技术分析69例DCM患者左心室收缩期总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以及面积应变(GAS)峰值。按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LVEF:35%~50%)和B组(LVEF:〈35%),比较2组各测量值差异,并分析各总体应变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A组GLS、GRS、GCS、GAS均高于B组(P〈0.01)。A组GLS、GRS、GCS、GAS与LVEF均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871、0.610、-0.423、-0.797,P〈0.05);B组GCS、GRS、GAS与LVEF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517、0.368、-0.438,P〈0.05),GLS与LVE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3D-STE技术可以评价DCM患者心肌运动变化,GLS可以作为DCM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三维 应变 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病 扩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整体应变 被引量:8
13
作者 夏纪筑 喻小兰 +2 位作者 马雯妍 王庆庆 高玉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探讨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心肌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及面积追踪特征,并探讨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将153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18~45岁,n=54)、中年组(年龄46~64岁,n=51)和老年组(...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探讨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心肌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及面积追踪特征,并探讨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将153名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18~45岁,n=54)、中年组(年龄46~64岁,n=51)和老年组(年龄≥65岁,n=48),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一般资料,然后采集心尖四腔切面动态二维图像,获得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存储图像并应用3DT分析软件在线分析。结果与青年组和中年组比较,老年组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整体圆周应变和整体面积追踪明显减低(P均<0.05);青年组与中年组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整体圆周应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中年组整体面积追踪低于青年组(P<0.05)。左心室16节段分析示青年组纵向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和峰值面积追踪从二尖瓣至心尖水平逐渐减低,圆周峰值应变逐渐增大;中年组纵向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圆周峰值应变及峰值面积追踪均从二尖瓣至心尖水平逐渐减低;老年组纵向峰值应变、径向峰值应变、圆周峰值应变及峰值面积追踪在乳头肌水平最小,而在二尖瓣水平最大。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左心室心肌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及面积追踪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心肌功能 被引量:23
14
作者 于欢 姜克新 +3 位作者 孙璐 吴丹 徐威 徐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测量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功能。资料与方法选取研究组28例非梗阻性HCM患者及对照组3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比较两组常规超...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测量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功能。资料与方法选取研究组28例非梗阻性HCM患者及对照组3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容积、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主动脉瓣及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频谱,描绘左心室流出道的速度频谱得出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LVOT-PG)、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LVOT-VTI)、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a),计算E/A、Ea/Aa、E/Ea,并比较左心室三维射血分数、左心室球形指数、面积应变(GAS)、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径向应变(GRS)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心室IVST和LVPWT增加(P<0.01),Ea/Aa、E/A显著减低(P<0.01),E/Ea增高(P<0.01),LVOT-PG、LVOT-VTI明显增加(P<0.05、P<0.01);与对照组三维应变值比较,HCM组GCS、GAS、GRS、GLS明显减低(P<0.01),局部应变值显示心尖水平和乳头肌水平减低,其中室间隔、前壁、下壁等节段应变值减低更显著。结论 HC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局部心肌功能下降多位于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并且减低的节段集中在室间隔、前壁、下壁等处。3D-STI可以作为评价HCM患者左心室早期整体及局部心肌功能损害的一种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 被引量:7
15
作者 蒋海波 陈恺蓓 +4 位作者 孙丽 熊文峰 蒋栋 赵宝珍 金修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方法选取介入封堵成功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天和1、3、6个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3D-ST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整体应变。方法选取介入封堵成功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天和1、3、6个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3D-ST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采用3D-STI检查获取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左心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CS)、左心室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RS)和左心室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AS)。对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LVEDD、LVEDS、LVEDV、LVESV、SV较术前增加(P均<0.05),但术后2天、1、3、6个月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TI检查结果示ASD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GPLS、GPCS、GPRS、GPAS较术前增加(P均<0.05),且以术后2天增加最为明显,术后6个月GPLS、GPCS、GPAS较术后3个月增加(P均<0.05)。结论 3D-STI技术可全面、准确地评价ASD患者封堵前后左心室心肌应变,较常规超声心动图可更客观、有效地评价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应变 房间隔缺损 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被引量:19
16
作者 林英 郝力丹 +2 位作者 郭瑞强 陈金玲 周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9-802,共4页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方法选取27例DCM患者(DCM组)与29名正常人(对照组)的标准心尖位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及实时三维经胸...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方法选取27例DCM患者(DCM组)与29名正常人(对照组)的标准心尖位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及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得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波起始点距离16节段和12节段最小容积点时间间隔的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及其最大差(Tmsv16-Dif、Tmsv-12Dif)。用STI分别测量其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心电图Q波起始点到组织速率收缩峰值(Ts-SD)、应变率收缩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r-SD)。结果DCM组左心室心肌的组织速率、应变率及RT-3DE的容积-时间曲线交错紊乱,同步性差;DCM组Tmsv16-SD、Tmsv12-SD、Tmsv16-Dif、Tmsv-12Dif、Ts-SD、Tsr-S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T-3DE和STI两种方法均能够评价左心室心肌收缩同步性。STI是通过检测多个心动周期,而RT-3DE则是在同一心动周期检测,更加快速、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 心室 心肌病 扩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扭转运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丽娟 尹立雪 +2 位作者 王志刚 林薿 陆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5期303-308,共6页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方法收集非梗阻性HCM患者28例(HCM组)及正常志愿者25名(对照组),应用3D-STI获取并定量比较其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质量和室壁基底...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方法收集非梗阻性HCM患者28例(HCM组)及正常志愿者25名(对照组),应用3D-STI获取并定量比较其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质量和室壁基底水平及心尖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局部扭矩峰值,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期扭转角峰值、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矩峰值等参数。结果 HCM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左心室质量增加,左心室壁基底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和局部扭矩峰值、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转角峰值和扭矩峰值以及室间隔基底水平和心尖水平局部扭转角峰值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尖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和局部扭矩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CM患者左心室整体及部分节段(室间隔基底水平和心尖水平)收缩期扭转运动能力较正常人增强。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转角峰值能更好地反映HCM的异常心肌力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肌病 肥厚型 心室功能 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建华 巩晓红 +1 位作者 张春东 杜丽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97-1599,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正常人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方法35例正常人取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短轴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 6.0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分为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正常人左室心肌周向收缩功能。方法35例正常人取二尖瓣、乳头肌及心尖水平短轴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使用Qlab 6.0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系统自动将左室短轴分为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室间隔6段,共计18个节段,将左室壁等分为心内膜下感兴趣区及心外膜下感兴趣区,应用STI技术分析感兴趣区的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心内膜层心肌各室壁节段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高于心外膜层心肌(P<0.05),尤以前间隔和后壁节段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不受声束角度的限制,可用于评价左室局部心肌的周向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及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功能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赟 杨军 +3 位作者 白洋 李潭 马玥 彭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9-1024,共6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E)和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分析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各时相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两者右心房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肺动脉高压且经胸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40mmHg者60例,按PASP分...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E)和三维超声心动图(3DE)分析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各时相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两者右心房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肺动脉高压且经胸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40mmHg者60例,按PASP分为:Ⅰ组(PASP为40~59mmHg,20例),Ⅱ组(PASP为60~79mmHg,20例)和Ⅲ组(≥80mmHg,20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行常规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脱机分析获得右心房相关应变和三维容积参数。结果右心房平均纵向应变值:随PASP的升高,负向峰值(LSneg)较对照组呈先增高后减低的趋势,正向峰值(LSpos)和总体纵向应变值(LStot))呈减低趋势。3DE参数:总排空分数指数(EFI)、被动排空分数指数(EFIpas)随PASP的升高呈减低趋势,主动排空分数指数(EFIact)随PASP的升高较对照组呈先增高后减低的趋势(P均〈0.05)。右心房排空容积指数(SVI)、主动排空容积指数(SVIact)、被动排空容积指数(SVIpas)随PASP的升高变化趋势不明显。相关性参数:LSneg与最小容积指数、LSpos与收缩前容积指数、LStot与EFI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 STE和3DE两种方法均能较客观地反应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房功能的变化,二者相关性良好,相互补充,对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更加敏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技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高血压 肺性 心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及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川崎病患儿心肌功能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沈亚梅 白涛敏 +4 位作者 张雪梅 亢春苗 常小妮 高燕华 严晓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1期1661-1664,1669,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2D-STI)及三维超声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估川崎病患儿心肌功能的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2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行3D-STI检查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行2D-STI检查的42例患儿作为对...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2D-STI)及三维超声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估川崎病患儿心肌功能的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2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行3D-STI检查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行2D-STI检查的4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储存与分析图像时间、冠脉内径大小及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整段应变差异。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心肌质量(LVM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储图像时间、分析图像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冠状动脉(LCA)、右冠状动脉(RCA)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前降支(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底段、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LS)、收缩期圆周峰值应变(CS)、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RS)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CS)、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RS)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间段LS、C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STI较2D-STI更能客观、准确的反应川崎病患儿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 心肌功能 左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