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语法阐释 被引量:20
1
作者 范晓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0,共10页
本文把"三个平面"的理论称为三维语法,阐述了三维语法的要点。文章指出语法结构可区分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语法成分可区分句法成分、语义成分和语用成分,句子类型可区分句型、句模和句类,语法功能可区分句法功能、... 本文把"三个平面"的理论称为三维语法,阐述了三维语法的要点。文章指出语法结构可区分句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结构,语法成分可区分句法成分、语义成分和语用成分,句子类型可区分句型、句模和句类,语法功能可区分句法功能、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语法意义可区分句法意义、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语法中心可区分句法中心、语义中心和语用中心,语法分析方法可区分句法分析法、语义分析法和语用分析法。文章认为语法研究应遵循四条方法论原则,即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语法 句法 语义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着”存在句的语体结构与语法属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段清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1,共11页
将有“在”与无“在”的“V着”存在句视为相同的结构无法解释存在句中有无“在”造成的合法与非法。考察有无“在”“V着”的存在结构发现:(1)“LocP_(1)+VP”与“P+LocP_(2)+VP”是两个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口语体,后者是正式体,内... 将有“在”与无“在”的“V着”存在句视为相同的结构无法解释存在句中有无“在”造成的合法与非法。考察有无“在”“V着”的存在结构发现:(1)“LocP_(1)+VP”与“P+LocP_(2)+VP”是两个不同的句法结构,前者是口语体,后者是正式体,内含体原子不同。(2)“P+LocP_(2)+VP”的合法与否是由“三维语法”中的语体之法决定,只有“P+LocP_(2)”满足双步平衡律,结构才能合法。同时,这也是“在”后音节数较多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着”存在句 (在)+LocP+VP 语体语法 三维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动态语法观的初中英语宾语从句教学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军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0,55,共5页
针对目前初中语法教学中“形式”“意义”“使用”脱节、课堂效率低、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本研究结合学情,运用三维动态语法观,以宾语从句教学为例,探讨通过创设主题语境让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建构好语法“形式”,通过搭建... 针对目前初中语法教学中“形式”“意义”“使用”脱节、课堂效率低、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本研究结合学情,运用三维动态语法观,以宾语从句教学为例,探讨通过创设主题语境让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建构好语法“形式”,通过搭建思维脚手架帮助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将“意义”内化,最后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鼓励学生批判创新地“使用”语法规则,从而提高语法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三维动态语法 宾语从句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VR”和“VR着”体态特征及语用功能差异性
4
作者 沈梅英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8-518,共11页
词汇体具有情状内在时间结构,语法体是对词汇体内在时间段的不同观察方式。"在VR"和"VR着"均凸显事件"持续性",同属非完整体,但在体标记特征上存在差异。"在"带有标记"动态"特征,&qu... 词汇体具有情状内在时间结构,语法体是对词汇体内在时间段的不同观察方式。"在VR"和"VR着"均凸显事件"持续性",同属非完整体,但在体标记特征上存在差异。"在"带有标记"动态"特征,"着"具有无标记"动态"特征,从而导致了"进行体"与"持续体"的对立。这种缺值性对立具有选择性和互补性,动静结合视角下的"三维语法"整体论能更好地诠释"在VR"和"VR着"的体态特征和语用功能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VR VR着 体态特征 三维语法 语用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