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流接触器虚拟样机设计技术 被引量:35
1
作者 何晓燕 许志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48-155,共8页
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全面反映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模型包含完整触头系统、铁心系统及连接部件,从而考虑结构特点对其运动特性的影响。引入Ansys/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采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有限元法考虑机构之... 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全面反映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的三维虚拟样机模型,模型包含完整触头系统、铁心系统及连接部件,从而考虑结构特点对其运动特性的影响。引入Ansys/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采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有限元法考虑机构之间的非线性接触、碰撞问题及弹性材料的形变作用,计算接触器动作过程中的触头弹跳情况。通过三维可视化界面得到触头、铁心等运动部件位移、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对接触器动态特性进行直观地分析。通过交流接触器虚拟样机模型的仿真,从机械动力学角度,分析触头系统闭合速度和触头弹簧初压力、金属簧片物理特性及触头表面摩擦系数对触头弹跳的影响。交流接触器的三维虚拟样机设计对其结构优化设计具有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接触器 三维虚拟样机 连续介质力学 弹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技术在收割机脱粒装置设计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峰巍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09,共4页
针对现有的收割机脱粒装置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基于三维虚拟样机技术对收割机的脱粒装置进行了设计。该收割机主要包括以下模块,即割台模块、脱粒模块、清粮模块、包装模块、行走模块、动力模块和传送模块。为了对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转速进... 针对现有的收割机脱粒装置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基于三维虚拟样机技术对收割机的脱粒装置进行了设计。该收割机主要包括以下模块,即割台模块、脱粒模块、清粮模块、包装模块、行走模块、动力模块和传送模块。为了对收割机的脱粒滚筒转速进行控制,对转速控制系统的机构和算法进行设计,包括采用负荷反馈的控制方法及RBF神经网络对转速进行控制,以提高脱粒质量。为了验证该收割机的性能,进行了滚筒转速响应和脱粒分离试验,结果表明:收割机脱粒滚筒控制性能及脱粒效果良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割机脱粒滚筒装置 三维虚拟样机技术 负荷反馈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提升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段雷 杨兆建 +1 位作者 李海军 王义亮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77,共3页
以2JTP×1.2型矿井提升机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Pro/E建立了缠绕系统的部分模型,并将其导入ADAMS软件,在ADAMS中建立了钢丝绳模型,并对各个独立的部件施加相应的约束和载荷,建立了矿井提升机缠绕系统三维数字化虚拟样机... 以2JTP×1.2型矿井提升机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Pro/E建立了缠绕系统的部分模型,并将其导入ADAMS软件,在ADAMS中建立了钢丝绳模型,并对各个独立的部件施加相应的约束和载荷,建立了矿井提升机缠绕系统三维数字化虚拟样机。在此基础上对提升系统的动力学进行了可视化仿真研究,实现了提升机单容器提升过程中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的动态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系统 动力学 仿真 钢丝绳 矿井 三维虚拟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的计算机动态仿真 被引量:6
4
作者 秦文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59,64,共4页
在 Working Model3 D软件上对引信的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进行了有关计算机仿真计算 ,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优化设计。
关键词 引信 双自由度后坐保险机构 计算机动态仿真 数学模型 弹轴 三维虚拟样机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rator health risk evaluation of off-highway dump truck under shovel loading condition 被引量:2
5
作者 申焱华 许敏 +2 位作者 金纯 高玉 魏福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655-2664,共10页
To evaluate the operator health risk exposed to whole-body vibration(WBV) while the electric-shovel loads the ore on the truck body, the semi-truck mathematical model and 3-D virtual prototype were built to simulate t... To evaluate the operator health risk exposed to whole-body vibration(WBV) while the electric-shovel loads the ore on the truck body, the semi-truck mathematical model and 3-D virtual prototype were built to simulate the high shockwave of truck cab under the shovel loading.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was utilized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impacting force on the truck body. Based on the ISO 2631-5 criteria, the Sed is about 0.56 MPa in both models, which means that the dump operators have a high probability of adverse health effects over long-term exposure to these vibrations. The 4-DOF operator model was built to investigate the biodynamic response of seated-human body exposed to WBV in term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vibrations through the bo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ponse peak i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4-6 Hz corresponding to the primary body resonant frequ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mp truck loading operation impacting forc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