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荧光法在石油污染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长征 李秀云 宋延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0-502,共3页
三维荧光法可应用于石油污染鉴别工作中。本文从样品处理、分析条件、分析过程特别是分析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判别的计算机自动化等几个方面较为完整地给出了三维荧光法的分析全过程。
关键词 石油污染 鉴别 油种 荧光光谱 三维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定量法在罗丹明B河流示踪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美玉 姜继平 +5 位作者 庞天睿 吴金富 邓松 赵雪 门云磊 郑一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60,共7页
一个稳健的水质模型的构建离不开河流实地监测数据,在不同水文条件下开展示踪剂实验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强荧光、抗干扰性好、稳定性强的罗丹明B常在历史上常作为河流示踪剂。然而低浓度情形下天然水体罗丹明B定量检测方法鲜有报道。... 一个稳健的水质模型的构建离不开河流实地监测数据,在不同水文条件下开展示踪剂实验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强荧光、抗干扰性好、稳定性强的罗丹明B常在历史上常作为河流示踪剂。然而低浓度情形下天然水体罗丹明B定量检测方法鲜有报道。该文采用综合分光光度法和三维荧光法进行罗丹明B示踪水样的浓度测定,2种检测方法分别在0.100~5.00 mg/L、0.001~0.100 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分光光度法在水样低于0.100 mg/L后,精度下降严重。三维荧光法的检出限为0.001 mg/L,且其测定上限为0.150 mg/L。文章成功地将该组合方法应用于深圳茅洲河示踪剂试验,取得各断面的污染穿透曲线。在中国全面开展的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和运维中,河道水质模型作为必要的支撑,该研究为河流示踪试验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 三维荧光法 分光光度法 示踪剂试验 茅洲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下水中磺胺嘧啶与胡敏酸相互作用及相态间分布特征
3
作者 段磊 杨胜科 王文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研究抗生素在浅层地下水中不同相态间的分布特征,对于了解抗生素的行为特征及评估其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三维荧光淬灭法研究了胡敏酸(humic acid,HA)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在地下水中不同相态间分布规律的影响及相互作用... 研究抗生素在浅层地下水中不同相态间的分布特征,对于了解抗生素的行为特征及评估其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三维荧光淬灭法研究了胡敏酸(humic acid,HA)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在地下水中不同相态间分布规律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探讨了HA浓度、pH值、温度对SD在不同相态间分布的影响,对淬灭过程进行拟合并计算了分配系数、淬灭参数以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地下水中SD浓度(0.5 mg/L)较低时或者HA浓度增加(0~20 mg/L)时,HA可显著促进悬浮相中SD比例的增加;SD对HA的淬灭机理为形成复合物的单一静态淬灭,结合位点数均约为1,荧光淬灭常数Ksv为5.271×10^(3) L/mol,淬灭速率常数Kq为5.271×10^(11) L/(mol·s),属于自发的放热过程;体系处于低温(15℃)、弱碱性(8~10)pH值环境时,SD对HA的淬灭作用最强,HA对SD进入悬浮相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法 胡敏酸 磺胺嘧啶 相互作用 相态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