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电阻率法和背景噪声法三维联合反演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萍萍 谭捍东 +3 位作者 陶涛 马欢 丁志峰 许乐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912-3930,共19页
电阻率法和背景噪声法是通过获得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和速度参数的分布来探究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联合反演可以有效地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减小反演多解性.本文采用有限内存拟牛顿(L-BFGS)算法实现了电阻率法和背景噪声法的单... 电阻率法和背景噪声法是通过获得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和速度参数的分布来探究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联合反演可以有效地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减小反演多解性.本文采用有限内存拟牛顿(L-BFGS)算法实现了电阻率法和背景噪声法的单方法三维反演,然后基于电阻率和速度模型结构耦合约束,采用交替迭代方式实现了电阻率法和背景噪声法的三维联合反演.通过设计规则体组合模型和不规则体组合模型进行理论模型合成数据三维反演试算,结果表明:联合反演可以获得同时满足数据拟合差和结构更为相似的速度-电阻率模型;联合反演可以压制背景噪声单方法反演出现的假异常,获得更精细的速度结构;联合反演获得的电阻率模型对倾斜异常体、高阻覆层下方异常体、圈闭的高/低阻体等边界信息有明显的提升,有效克服电阻率法单方法反演的局限,提高深部电阻率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梯度约束 背景噪声法 电阻率法 三维联合反演 L-BF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井中重磁三维交叉梯度联合反演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凯军 季春晖 庞朝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4,共10页
单一井中重磁方法解决问题有限,其三维反演具有严重的多解性。开展面向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井中重磁三维交叉梯度联合反演,采用交叉梯度函数对密度和磁化率进行耦合,综合井中重磁多参数信息进行联合反演,减少反解的多解性,提高深部矿体... 单一井中重磁方法解决问题有限,其三维反演具有严重的多解性。开展面向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井中重磁三维交叉梯度联合反演,采用交叉梯度函数对密度和磁化率进行耦合,综合井中重磁多参数信息进行联合反演,减少反解的多解性,提高深部矿体识别的准确性。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井中重磁交叉梯度联合反演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能力,可以显著提高深部矿体识别的准确性,特别是能有效识别深部隐伏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重力 井中磁力 交叉梯度 三维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的地形变联合反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希 张四新 +2 位作者 秦姗兰 贾鹏 李瑞莎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8,共9页
基于西秦岭构造区区域水准、长水准剖面观测资料,结合GPS速度场约束和跨断层短水准观测数据,借助三维负位错联合反演,分析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相关断裂的中长期闭锁背景,讨论断裂活动的中—短临动态演变以及震后变化。结果表明:1... 基于西秦岭构造区区域水准、长水准剖面观测资料,结合GPS速度场约束和跨断层短水准观测数据,借助三维负位错联合反演,分析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相关断裂的中长期闭锁背景,讨论断裂活动的中—短临动态演变以及震后变化。结果表明:1999—2006年,岷县漳县地震前的震区所在块体即西秦岭北缘断裂与临潭—宕昌断裂之间水平面最大剪应变率、挤压性质的面应变率、垂向梯度率都较大,与构造和动力学背景一致的三维差异运动明显,有利于能量积累和孕育强震。包含漳县地区的西秦岭北缘断裂中段、临潭—宕昌断裂中东段即发震构造的主断裂段闭锁明显,挤压逆断兼左旋,显示中长期能量积累背景。跨西秦岭北缘断裂漳县段至临潭—宕昌断裂中东段岷县地区的长水准剖面显示震前的2008—2011年,西秦岭北缘断裂具有与GPS观测一致的差异运动增强特性;震前数天,位于这两条闭锁段或其端部的四店、毛羽沟短水准场地出现显著短临突变异常;震后均显示垂向差异运动呈减弱—恢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负位错联合反演 岷县漳县地震 断裂闭锁 断裂活动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及邻区地壳P波速度结构
4
作者 方炜 白超英 彭建兵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5-327,450,共13页
利用地震波走时联合反演算法(改进型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三维弯曲地震射线追踪正演,以及共轭梯度法求解带约束的阻尼最小二乘问题进行反演,同时更新速度模型和地震震中位置,结合地方震和区域地震走时资料得到了黄土高原(含汾渭断陷盆地)... 利用地震波走时联合反演算法(改进型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三维弯曲地震射线追踪正演,以及共轭梯度法求解带约束的阻尼最小二乘问题进行反演,同时更新速度模型和地震震中位置,结合地方震和区域地震走时资料得到了黄土高原(含汾渭断陷盆地)及邻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其横向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内的P波高速异常区与其内的地震活动构造带相一致,地震多发生在P波高速异常区的边缘或高、低速异常区的交汇处.秦岭山区和鄂尔多斯块体东南区为P波低速异常区.而垂向变化结果则表明研究区存在低速异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联合反演 地壳P波速度结构 黄土高原 汾渭断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