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下钻具耦合振动测量模型及实钻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俊 陈修平 +2 位作者 李亚峰 王冲 薛启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5,共8页
为了监测井下钻柱的实际振动情况,调整钻进参数来控制井下钻柱的振动特性,从而优化钻进,提高钻速。针对如何通过测量的加速度信号对不同振动形式进行解译与表征的井下振动测量关键问题,建立钻柱振动的解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某种特定振... 为了监测井下钻柱的实际振动情况,调整钻进参数来控制井下钻柱的振动特性,从而优化钻进,提高钻速。针对如何通过测量的加速度信号对不同振动形式进行解译与表征的井下振动测量关键问题,建立钻柱振动的解析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某种特定振动模式下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测量,分析了传感器输出信号与钻柱振动模式的关系。通过对模拟信号中振动模式所对应的加速度输出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实钻数据中所包含的振动信息。为井下振动测量信号的量化分析与运动模式解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动力模型 信号分析 振动模式 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基多机悬吊系统动力耦合响应分析
2
作者 赵志刚 王宝玺 +3 位作者 苏程 赵祥堂 郭鑫 闫继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30,共12页
为了研究浮动基多机悬吊系统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动力耦合关系,首先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浮动基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其次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悬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系统动力学的耦合关系分析步骤;最后结合实例,仿真... 为了研究浮动基多机悬吊系统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动力耦合关系,首先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浮动基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其次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悬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系统动力学的耦合关系分析步骤;最后结合实例,仿真分析了浮动基多机器人协调悬吊系统在不同波高、不同波长比和不同起吊速度下动力耦合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同时也为浮动基多机悬吊系统在实际的吊运过程中,判断安全的吊运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悬吊系统 动力模型 耦合关系分析 动力耦合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月球着陆器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逯运通 宋顺广 +1 位作者 王春洁 曾福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48-1352,共5页
基于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实体造型、有限元分析与多体动力学分析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月球着陆器着陆动力学模型,分别在地球重力环境和月球重力环境(1/6地球重力环境)下,对某典型着陆... 基于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实体造型、有限元分析与多体动力学分析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月球着陆器着陆动力学模型,分别在地球重力环境和月球重力环境(1/6地球重力环境)下,对某典型着陆工况下的着陆动力学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着陆器着陆的缓冲性能分析结果,包括主支柱最大缓冲行程、左右辅助支柱最大缓冲行程、最大质心加速度响应;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验证了着陆器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为今后的着陆器缓冲试验提供了动力学模型和仿真分析方法.从能量角度对月球着陆器的着陆过程进行分析,弥补了缓冲试验难以进行能量分析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着陆器 刚柔耦合模型 动力分析 缓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的管片接头静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艾辉军 彭立敏 施成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3-2029,共7页
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考虑盾构隧道结构的非连续性,模拟管片接头结构和管片衬砌与围岩及道床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道床–管片–围岩的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对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在围岩静压、列车动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 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考虑盾构隧道结构的非连续性,模拟管片接头结构和管片衬砌与围岩及道床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道床–管片–围岩的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对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在围岩静压、列车动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岩静压下拱顶和隧底处的纵向接头部分向内张开,两侧拱腰处的接头部分向外张开,拱顶处的封顶块与邻接块错台较大,拱腰接头受压明显,拱顶接头受压最小,各环管片拱顶处的螺栓轴力最大,隧底处的其次,拱腰处的接头螺栓轴力最小,旋转了一定拼装角度后位于拱肩上部的接头螺栓,其剪力最大;列车动载作用下管片接头的张开错台、混凝土应力以及接头螺栓的内力均在动载施加初期迅速增加,然后明显减小,而后产生波动,其中浅埋地铁隧道拱顶接头的动力响应较隧底接头明显,螺栓剪力在列车动载作用下较螺栓轴力增加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管片接头 三维非连续接触模型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车车辆-道路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罗红 梁波 +1 位作者 吴志华 史石荣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7-749,共13页
在不平整路面上行驶的车辆会产生道路与车辆的耦合振动.为简化分析,先将车辆和道路视为两个子系统,然后再耦合为一个整体系统.车辆采用1/2车辆4自由度模型,道路采用弹性多层体系有限元模型,通过轮胎与路面的位移相容条件,建立车辆-道路... 在不平整路面上行驶的车辆会产生道路与车辆的耦合振动.为简化分析,先将车辆和道路视为两个子系统,然后再耦合为一个整体系统.车辆采用1/2车辆4自由度模型,道路采用弹性多层体系有限元模型,通过轮胎与路面的位移相容条件,建立车辆-道路整体耦合动力分析模型,推导出了系统的动力平衡方程组,并探讨了方程组的解耦方法,提出了反映车辆运行品质和道路设计参数的理论计算指标,为车-路耦合动力分析的深入研究,以及系统研究道路结构设计参数与车辆运行品质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基础和求解依据.此外,通过解耦和编程分析,还对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典型路面结构的运行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和评判,以期为不同路面结构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道路 耦合 动力分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的赣西联圩溃堤洪水风险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俊鸿 刘小龙 +3 位作者 王岗 彭思韦 张庆梓 陈炼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47,共5页
鄱阳湖赣江下游尾闾赣西联圩防洪保护区水系繁多,水文条件复杂,汛期频繁受到洪水侵袭,因此极有必要对该地区开展洪水风险分析。建立了能够模拟溃堤洪水水流演进的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并应用于赣西联圩防洪保护区。采用糙率分区、网... 鄱阳湖赣江下游尾闾赣西联圩防洪保护区水系繁多,水文条件复杂,汛期频繁受到洪水侵袭,因此极有必要对该地区开展洪水风险分析。建立了能够模拟溃堤洪水水流演进的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并应用于赣西联圩防洪保护区。采用糙率分区、网格加密等技术进行优化,提高了模型计算精度,计算区域采用非结构化三角形网格进行剖分,设定溃口发生瞬时溃堤,溃口流量满足水量平衡原理,演进结果合理可靠。对演进计算结果进行洪水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赣江20年一遇鄱阳湖2010年实测水位过程中,保护区内洪水淹没范围大小和影响人口数量与溃口位置有关,淹没分布基本遵从地形高低原则,永建洲、李家垾溃口洪水淹没面积分别为8.46、36.57 km2,淹没水深基本都大于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模型 一、二维耦合 溃堤洪水 赣西联圩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等效线性化计算模型及在结构海床耦合系统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海笑 王世水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5,42,共5页
为探究结构-波浪-海床耦合系统的失稳破坏机理并建立能反映此机理的计算模型,将改进的哈丁模型引入等效线性化方法,使其能反映载荷频率、循环周次以及土体平均有效主应力等多因素的影响。该模型运用于结构-波浪-海床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 为探究结构-波浪-海床耦合系统的失稳破坏机理并建立能反映此机理的计算模型,将改进的哈丁模型引入等效线性化方法,使其能反映载荷频率、循环周次以及土体平均有效主应力等多因素的影响。该模型运用于结构-波浪-海床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一方面与标准哈丁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在波浪水槽进行的模型实验进行了比较,另方面着重对土体模量退化以及接触面附近土体的强度软化进行了考察,获得了一些明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线性化 计算模型 结构 海床 耦合系统 相互作用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水动力模型的药湖联圩区洪水风险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俊鸿 陈炼钢 +2 位作者 王岗 施勇 刘小龙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6,共7页
鄱阳湖赣江尾闾药湖联圩防洪保护区水系繁多,频繁受到洪水侵袭,因此极有必要对该地区开展洪水风险分析。建立了能够模拟溃堤洪水水流演进的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并利用糙率分区、河道地形还原等技术进行优化,提高了模型精度。将该模... 鄱阳湖赣江尾闾药湖联圩防洪保护区水系繁多,频繁受到洪水侵袭,因此极有必要对该地区开展洪水风险分析。建立了能够模拟溃堤洪水水流演进的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并利用糙率分区、河道地形还原等技术进行优化,提高了模型精度。将该模型应用于药湖联圩防洪保护区,计算区域采用非结构化三角形网格进行剖分,设定溃口发生瞬时溃堤,溃口流量满足水量平衡原理,演进结果合理可靠。对演进计算结果进行洪水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鸡鸣洲、大王庙、司家闸溃口洪水淹没面积分别为10.62,56.67,18.36 km^2,淹没分布基本遵从地形高低原则,保护区内的淹没水深基本都大于3 m,区内洪水淹没范围大小和影响人口数量与溃口位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模型 一、二维耦合 药湖联圩 风险分析 溃堤洪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三维耦合水动力模型研究I: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玉新 张宁川 《水道港口》 2013年第4期304-310,共7页
利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分别建立了二维和三维水动力模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二维模型一般用于模拟浅水自由表面流动,而三维模型在水流参数垂向结构变化较大时适用性更强。结合两者的特点,建立了二、三维耦合水动力模型。首先通... 利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分别建立了二维和三维水动力模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二维模型一般用于模拟浅水自由表面流动,而三维模型在水流参数垂向结构变化较大时适用性更强。结合两者的特点,建立了二、三维耦合水动力模型。首先通过2个经典的算例来分别验证二维和三维水动力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最后通过一个潮流在斜坡地形上的传播实验来比较研究二、三维耦合水动力模型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耦合模型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模型 二维水动力模型 三维动力模型 非结构网格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数据拟合及多场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文军 袁惠群 赵天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4-838,共5页
航空发动机日益向高负荷、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趋势发展,使得多物理场耦合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的叶盘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对称分析法,建立了其单扇区三维流场和结构模型.考虑前一级静叶尾迹的影响,模拟了压气... 航空发动机日益向高负荷、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趋势发展,使得多物理场耦合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的叶盘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循环对称分析法,建立了其单扇区三维流场和结构模型.考虑前一级静叶尾迹的影响,模拟了压气机内部的三维流场.基于Kriging模型实现了流场气动、温度载荷向结构场的传递,并讨论了气动、温度、离心力的耦合作用对压气机叶盘系统的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Kriging模型进行多场耦合界面载荷数据的传递可以满足多场耦合动力学的计算要求.在低压压气机中,离心力载荷对叶盘系统的变形、应力起到主要作用,气动压强、温度载荷引起的弯曲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离心力载荷引起的弯曲应力,但温度载荷会使得叶盘系统的最大变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转子 循环对称分析 KRIGING模型 多场耦合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平行分度凸轮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葛正浩 张正钧 张兴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42-146,共5页
针对平行分度凸轮机构,以机械系统动力学为理论指导,综合考虑输入轴扭转、输出轴扭转以及凸轮与滚子之间的接触问题,建立了平行分度凸轮机构三自由度扭转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Pro/E、ANSYS及ADAMS软件,建立了平行分度凸轮机构刚... 针对平行分度凸轮机构,以机械系统动力学为理论指导,综合考虑输入轴扭转、输出轴扭转以及凸轮与滚子之间的接触问题,建立了平行分度凸轮机构三自由度扭转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Pro/E、ANSYS及ADAMS软件,建立了平行分度凸轮机构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拟实际工况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输入转速、轴向负载、径向负载等因素对其动态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对平行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加工以及安装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 刚柔耦合 动力模型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C-RAS的水库下游水动力模型构建及三维可视化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思远 江雨田 +2 位作者 白云 何炳臻 王笑 《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3期13-18,共6页
以皎口水库为例,利用HEC-RAS软件建立水库下游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通过“烟花”“梅花”2场台风的历史洪水模拟计算钟家潭、章水断面的水位变化过程,与实际情况对比发现,该模型计算结果合理准确;模拟极端洪水(P=1%、P=0.1%)情况下,水... 以皎口水库为例,利用HEC-RAS软件建立水库下游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通过“烟花”“梅花”2场台风的历史洪水模拟计算钟家潭、章水断面的水位变化过程,与实际情况对比发现,该模型计算结果合理准确;模拟极端洪水(P=1%、P=0.1%)情况下,水库下游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淹没历时等要素;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等技术进行洪水演进过程三维立体可视化展示,为水库下游洪水风险分析提供技术支撑,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维耦合 动力模型 洪水演进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筒采煤机截割部刚柔耦合动力学及扭矩轴模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小军 《矿业装备》 2024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基于滚筒采煤机截割部的基本结构,结合刚柔耦合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滚筒式采煤机截割部仿真分析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及扭矩轴模态分析方法,此种方法主要包括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和扭矩轴模态分析两部分内容,可实现截割部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 基于滚筒采煤机截割部的基本结构,结合刚柔耦合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滚筒式采煤机截割部仿真分析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及扭矩轴模态分析方法,此种方法主要包括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和扭矩轴模态分析两部分内容,可实现截割部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以及扭矩轴模态分析,进而为截割部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支持。此外,研究中还会提出一种截割部优化方案,并将此方案应用于工程实践,以检验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式采煤机 截割部 刚柔耦合动力模型 动力分析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动-水动-结构耦合模型的半潜风机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冷述栋 常新江 +3 位作者 董晔弘 倪远翔 唐友刚 李焱 《中国海洋平台》 2022年第6期1-8,27,共9页
针对我国海洋环境条件,提出一种新型半潜式浮式基础,用于支撑5 MW海上风机。针对该新型浮式风机系统,采用叶素动量理论计算风轮所受气动载荷,采用三维势流理论计算基础水动力性能,分别采用杆单元和梁单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计算柔性体... 针对我国海洋环境条件,提出一种新型半潜式浮式基础,用于支撑5 MW海上风机。针对该新型浮式风机系统,采用叶素动量理论计算风轮所受气动载荷,采用三维势流理论计算基础水动力性能,分别采用杆单元和梁单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方法计算柔性体的动力响应。建立气动-水动-结构耦合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针对切入、额定和切出海况,在时域内计算风机的动力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作业海况下,新型半潜浮式风机基础运动性能良好,且系泊缆张力满足安全要求;风机叶片在风轮旋转平面外的变形显著大于风轮平面内的变形,且在额定海况下变形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浮式风机 气动-水动-结构耦合模型 动力响应 时域分析 系泊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耦合模型的洪水影响分析
15
作者 魏彦军 张仪轩 武东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0期88-92,共5页
洪涝灾害是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影响最为严重乃至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水的产生、汇集和演进是一项复杂的时空变换过程,如何快速理解并直观显示洪水活动及其影响,更好地为城市布局及工业园区规划提供科学决策... 洪涝灾害是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影响最为严重乃至威胁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水的产生、汇集和演进是一项复杂的时空变换过程,如何快速理解并直观显示洪水活动及其影响,更好地为城市布局及工业园区规划提供科学决策尤为重要。该文以水文学原理为基础,结合洪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水动力学耦合模型,进行洪水分析计算,提出不同场景下的洪水时空分布与动态演进历程,对提升洪水预测预警、灾害区划精度、应急救灾管理及风险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沭河流域洪水为例,结合洪水调度过程,分析城市工业园区所受的洪水风险及其影响,为规划选址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水文学 动力耦合模型 洪水风险 溃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钢悬链线立管三维动力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何宁 王波 +2 位作者 王辉 梁辉 张昭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基于钢悬链线立管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深水钢悬链线立管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深水钢悬链线立管系统在波浪、海流和浮体运动等载荷单独作用和共同作用下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多项载荷作用下,钢悬链线立管表现出明显的平面外响应,... 基于钢悬链线立管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深水钢悬链线立管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深水钢悬链线立管系统在波浪、海流和浮体运动等载荷单独作用和共同作用下的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在多项载荷作用下,钢悬链线立管表现出明显的平面外响应,并且响应具有非线性特征,立管上部悬挂点和底部着地点附近M ises应力较高,是立管的危险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钢悬链线立管 三维模型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三维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圻 程谦恭 +3 位作者 王玉峰 车琪 侯文学 李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09-2926,共18页
为研究沟谷多级折射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的特征,以牛圈沟滑坡三维地形形态为原型,采用CFD软件,引入Voellmy准则定义运动阻力,在反演碎屑流运动全过程的同时,对其冲击气浪的流场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 为研究沟谷多级折射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的特征,以牛圈沟滑坡三维地形形态为原型,采用CFD软件,引入Voellmy准则定义运动阻力,在反演碎屑流运动全过程的同时,对其冲击气浪的流场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1)牛圈沟滑坡从启动到停止历时为119 s,最大速度出现在滑体内部靠近前缘处,峰值分别为14 s的52 m/s、27 s的55 m/s和50 s的49 m/s。(2)气浪速度的最大值50 s时为38 m/s,其压强的最大值达657 Pa,相当于11级暴风。(3)当碎屑流前方出现高大的障壁时,来不及扩散的高压气流产生极为明显的压强梯度;当其前方遇跌坎或翻越山脊冲向山坡下方在其速度瞬间增大的同时,强烈压缩前方空气并导致其压强值局部出现陡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多级折射 高速远程滑坡 三维模型 动力分析 冲击气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系悬挂条件下的车-路垂向耦合系统的动力模型 被引量:8
18
作者 梁波 罗红 马学宁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4-692,共9页
在车辆的走行过程中,上部与下部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因此,轨道交通问题实际上就是线路下部结构和车辆系统的体系匹配问题.在一系悬挂条件下的车-路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基础上,考虑了包含转向架在内的车辆的实际构成和轨下基础包括路基... 在车辆的走行过程中,上部与下部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因此,轨道交通问题实际上就是线路下部结构和车辆系统的体系匹配问题.在一系悬挂条件下的车-路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基础上,考虑了包含转向架在内的车辆的实际构成和轨下基础包括路基和地基的参振特性,利用轨道维护标准模拟行走不平顺激励,通过位移相容条件,从理论上研究车辆-轨道-路基体系的动力相互作用,建立了二系悬挂条件下的车辆-轨道-路基系统的垂向动力分析模型.为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特性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系悬挂 车辆 路基 动力模型 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柔性起重臂系统回转吊装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颜世军 彭剑 +1 位作者 刘泽 刘运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5-179,201,共6页
对超大吨位轮式起重机臂架系统回转吊载时的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混合坐标系描述吊臂与吊物系统的刚体运动与弹性振动,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并给出了臂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以梁杆单元对臂架结构进行离散,构建了该模型的... 对超大吨位轮式起重机臂架系统回转吊载时的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混合坐标系描述吊臂与吊物系统的刚体运动与弹性振动,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并给出了臂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以梁杆单元对臂架结构进行离散,构建了该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格式。模型综合考虑了回转臂架的惯性力效应、几何非线性效应和刚柔耦合效应。对某超大吨起重机进行了动态仿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臂架系统 动力模型 数值分析 刚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车桥耦合动力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乔宏 夏禾 杜宪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5-111,共7页
研究了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基于子结构方法,将完整的列车-桥梁-桩基础-地基相互作用模型分解为列车-桥梁相互作用子系统和桩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子系统,分别建立两个子系统的运动方程。在建立桩基础-地基相互... 研究了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基于子结构方法,将完整的列车-桥梁-桩基础-地基相互作用模型分解为列车-桥梁相互作用子系统和桩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子系统,分别建立两个子系统的运动方程。在建立桩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子系统的运动方程时,为了考虑该系统的频率相关性,通过连续时间有理近似将频域内的阻抗函数转化至时域内,并用一个高阶弹簧-阻尼-质量模型模拟。通过迭代计算得到两个子系统的动力响应。以一列8节编组的客车通过5跨简支梁为算例,研究了桩土相互作用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以后,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有所增加,在今后的分析中应充分考虑该因素的影响以获得偏于安全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系统 动力分析 桩土相互作用 集总参数模型 迭代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