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强韧一体Cu/Sn/Ag致密三维网络状接头结构设计与制备
1
作者
张宏辉
徐红艳
+1 位作者
张炜
刘璇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5-632,共8页
为满足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耐高温、高可靠性芯片焊接需求,解决Cu/Sn/Ag体系瞬态液相扩散焊接(TLPS)接头脆性大、韧性不足、孔隙率高等问题,通过电镀高纯度Cu@Sn核壳结构复合粉末和物理气相沉积镀覆Ag层,研究了Sn镀层厚度对接头强度和孔...
为满足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耐高温、高可靠性芯片焊接需求,解决Cu/Sn/Ag体系瞬态液相扩散焊接(TLPS)接头脆性大、韧性不足、孔隙率高等问题,通过电镀高纯度Cu@Sn核壳结构复合粉末和物理气相沉积镀覆Ag层,研究了Sn镀层厚度对接头强度和孔隙率的影响以及镀覆Ag层厚度对TLPS接头抗氧化性能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n镀层厚度为2~3μm时接头本体相孔隙率最低,抗拉强度达到86 MPa;Cu/Sn/Ag体系中Sn镀层厚度为2μm且镀覆Ag层厚度为1μm时,Cu_(3)Sn/Ag3Sn包覆Cu颗粒的三维网络状结构致密接头的弹性模量由Cu@Sn体系中的83 GPa降至Cu@Sn@Ag体系中的75 GPa;通过在Cu基板表面镀Sn和镀Ag等改性处理,提高了Cu/Sn/Ag预成型焊片与直接键合铜(DBC)基板的共面性,实现了焊接界面致密互连。以上结果为Cu/Sn/Ag系统TLPS制备耐高温接头技术提供了研究依据和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器件
瞬态液相扩散焊接(TLPS)
Cu@Sn@Ag复合粉末
三维网络状
结构
耐高温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ZIF-8的三维网络硅碳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2
作者
宿拿拿
韩静茹
+7 位作者
郭印毫
王晨宇
石文华
吴亮
胡执一
刘婧
李昱
苏宝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6-1022,I0008,I0009,共9页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但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理论比容量较低的传统石墨负极(372 mAh/g)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基于此,本工作设计并制备了一种Zn基金属有机物框架(...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但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理论比容量较低的传统石墨负极(372 mAh/g)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基于此,本工作设计并制备了一种Zn基金属有机物框架(ZIF-8)衍生的三维网络状硅碳(Si@NC)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首先对纳米硅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然后在改性的硅表面原位生长ZIF-8小颗粒(Si@ZIF-8),最后对Si@ZIF-8碳化得到Si@NC复合材料。研究表明,Si@NC复合材料的三维网络状多孔结构既可以很好地限制硅的体积膨胀,又能极大地提升材料的电导率,展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和良好的倍率性能,在5 A/g的大电流下能保持760 mAh/g的放电比容量。与商业三元正极材料组装的全电池也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在0.4C (1C=160 mA/g)下循环50圈依然可以保持60.4%的比容量。这些研究结果说明该Si@NC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极
硅/碳
锂离子电池
三维网络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韧一体Cu/Sn/Ag致密三维网络状接头结构设计与制备
1
作者
张宏辉
徐红艳
张炜
刘璇
机构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微纳加工与智能电气设备研究部
出处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5-632,共8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42102231025)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222083)。
文摘
为满足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耐高温、高可靠性芯片焊接需求,解决Cu/Sn/Ag体系瞬态液相扩散焊接(TLPS)接头脆性大、韧性不足、孔隙率高等问题,通过电镀高纯度Cu@Sn核壳结构复合粉末和物理气相沉积镀覆Ag层,研究了Sn镀层厚度对接头强度和孔隙率的影响以及镀覆Ag层厚度对TLPS接头抗氧化性能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n镀层厚度为2~3μm时接头本体相孔隙率最低,抗拉强度达到86 MPa;Cu/Sn/Ag体系中Sn镀层厚度为2μm且镀覆Ag层厚度为1μm时,Cu_(3)Sn/Ag3Sn包覆Cu颗粒的三维网络状结构致密接头的弹性模量由Cu@Sn体系中的83 GPa降至Cu@Sn@Ag体系中的75 GPa;通过在Cu基板表面镀Sn和镀Ag等改性处理,提高了Cu/Sn/Ag预成型焊片与直接键合铜(DBC)基板的共面性,实现了焊接界面致密互连。以上结果为Cu/Sn/Ag系统TLPS制备耐高温接头技术提供了研究依据和应用基础。
关键词
电力电子器件
瞬态液相扩散焊接(TLPS)
Cu@Sn@Ag复合粉末
三维网络状
结构
耐高温接头
Keywords
power electronic device
transient liquid phase diffusion soldering(TLPS)
Cu@Sn@Ag composite powder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ed structure
high-temperature resistant joint
分类号
TN305.9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ZIF-8的三维网络硅碳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2
作者
宿拿拿
韩静茹
郭印毫
王晨宇
石文华
吴亮
胡执一
刘婧
李昱
苏宝连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纳微结构研究中心
那慕尔大学无机材料化学实验室
出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16-1022,I0008,I0009,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202602,2021YFE0115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122,52103285)
+2 种基金
111引智计划(B2000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CFB416)
中央高校专项基金(WUT:2021Ⅲ016GX)。
文摘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但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及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理论比容量较低的传统石墨负极(372 mAh/g)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基于此,本工作设计并制备了一种Zn基金属有机物框架(ZIF-8)衍生的三维网络状硅碳(Si@NC)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首先对纳米硅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然后在改性的硅表面原位生长ZIF-8小颗粒(Si@ZIF-8),最后对Si@ZIF-8碳化得到Si@NC复合材料。研究表明,Si@NC复合材料的三维网络状多孔结构既可以很好地限制硅的体积膨胀,又能极大地提升材料的电导率,展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和良好的倍率性能,在5 A/g的大电流下能保持760 mAh/g的放电比容量。与商业三元正极材料组装的全电池也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在0.4C (1C=160 mA/g)下循环50圈依然可以保持60.4%的比容量。这些研究结果说明该Si@NC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负极
硅/碳
锂离子电池
三维网络状
Keywords
anode
silicon/carbon
lithium-ion battery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分类号
TQ152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强韧一体Cu/Sn/Ag致密三维网络状接头结构设计与制备
张宏辉
徐红艳
张炜
刘璇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ZIF-8的三维网络硅碳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宿拿拿
韩静茹
郭印毫
王晨宇
石文华
吴亮
胡执一
刘婧
李昱
苏宝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