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网络结构纤维素纳米纤维(C-CNF)/1T’-MoTe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詹东阳 陈登龙 卢至行 《福建轻纺》 2025年第2期4-10,共7页
文章先通过水热合成和研磨的方式分别制备了棒状MoO_(3)和纤维素纳米纤维,接着将由冷冻干燥制得的复合气凝胶通过管式炉进行一步碳化碲化处理,得到C-CNF/1T’-MoTe_(2)电极材料,结果表明,MoO_(3)通过原位碲化成功得到了1T’-MoTe_(2),并... 文章先通过水热合成和研磨的方式分别制备了棒状MoO_(3)和纤维素纳米纤维,接着将由冷冻干燥制得的复合气凝胶通过管式炉进行一步碳化碲化处理,得到C-CNF/1T’-MoTe_(2)电极材料,结果表明,MoO_(3)通过原位碲化成功得到了1T’-MoTe_(2),并且C-CNF/1T’-MoTe_(2)具有出色的三维网络结构,对分散在其中的单根1T’-MoTe_(2)起到了稳定的效果,有效抑制了1T’-MoTe_(2)的团聚,根据电化学测试的结果,当复合电极材料中1T’-MoTe_(2)与C-CNF的质量比为1∶10时,C-CNF/1T’-MoTe_(2)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能够表现出1047 F/g的质量比电容,并且在经过40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为65%。结果表明C-CNF/1T’-MoTe_(2)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等储能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碳化纤维素气凝胶 三维网络结构 1T’-MoTe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模型的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模拟研究
2
作者 闫福根 钟坤 +1 位作者 李爽 高厚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216,共14页
【目的】岩体内部各结构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非完全独立,为了使各类结构面有效耦合,对结构面进行三维网络模拟,建立结构面三维模型,以实现各类结构面的三维可视化表达。【方法】采用混合数据结构技术对岩石中存在的Ⅰ、Ⅱ、Ⅲ类结构... 【目的】岩体内部各结构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非完全独立,为了使各类结构面有效耦合,对结构面进行三维网络模拟,建立结构面三维模型,以实现各类结构面的三维可视化表达。【方法】采用混合数据结构技术对岩石中存在的Ⅰ、Ⅱ、Ⅲ类结构面进行精确的地质模型构建;采用Monte Carlo+动态校核方法,对Ⅳ类结构面进行网络模拟;根据实际结构面分布规律,以分组最近原则对Monte Carlo法建立的初步模型进行动态校核,实现初步模型的逐步修正,最后在Vgeo平台上对Ⅰ、Ⅱ、Ⅲ类结构面和Ⅳ类结构面进行模型耦合。【结果】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X水电站坝后厂房包含岩层、软弱夹层及破碎带的Ⅰ、Ⅱ、Ⅲ类结构面三维地质体耦合模型;根据实测计算得到的2组Ⅳ类结构面实测样本,得到了开挖面实际揭露结构面三维模型并动态校核构建最终模型;对构建的多重三维地质体模型和三维结构面模型进行组合,实现了X水电站坝后厂房各类结构面的三维可视化统一表达与重构。【结论】实践表明:Ⅰ、Ⅱ、Ⅲ类结构面模型与实测二维剖面一致性较好,Ⅳ类结构面迹长、体密度误差较小,分别为-3.13%~-1.77%和6.36%~7.69%,且与实际揭露的结构面分布一致,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工程师基于模型可快速获取结构面的可视化分析成果和任意高程、任意剖面的结构面分布图,也可通过数字钻孔实现地质超前预报,同时也能为基础处理、渗流等问题处理提供直观的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三维网络模拟 地质模型 动态校核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结构CL-20/Al@Co/NBC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3
作者 曹云杉 李豪 +3 位作者 易雪玲 秦康怡 李洁 段晓惠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1039,共9页
为了改善Al粉在混合炸药中的释能特性,综合微结构设计和Al颗粒表面改性优势,构筑了三维网状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CL-20)/Al@Co/硝化细菌纤维素(NBC)复合物。首先采用置换法在Al粉表面包覆Co,形成核壳结构Al@Co粒子;再利用模板法将Al@Co和... 为了改善Al粉在混合炸药中的释能特性,综合微结构设计和Al颗粒表面改性优势,构筑了三维网状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CL-20)/Al@Co/硝化细菌纤维素(NBC)复合物。首先采用置换法在Al粉表面包覆Co,形成核壳结构Al@Co粒子;再利用模板法将Al@Co和CL-20沉积在NBC的三维网状结构中,得到三维网状CL-20/Al@Co/NBC复合物。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并通过热分析、感度和燃烧测试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Al@Co粒子为Co在Al表面形成一层厚度约32 nm包覆层。CL-20/Al@Co/NBC复合物呈三维网状结构,与相应的NBC+CL-20+Al混合物及CL-20/Al/NBC复合物相比,Al的高温热分解峰温分别提前123.7℃和99.5℃,放热量分别增加5.93 kJ·g^(-1)和4.50 kJ·g^(-1)。且CL-20/Al@Co/NBC的点火延迟时间更短、燃烧速率更快;撞击感度(30 J)和摩擦感度(192 N)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铝炸药 Al@Co 三维网络结构 CL-20/Al@Co/NBC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SiC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茹红强 曲翔宇 +1 位作者 马丽萍 里景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2,共4页
以三维网络SiC陶瓷/Fe—Cu合金复合材料作为静片、三维网络SiC陶瓷/40Cr复合材料作为动片,研究了法向载荷、摩擦时间和pv值对该材料体系摩擦因数的影响以及摩擦次数对静片磨损量的影响,并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 以三维网络SiC陶瓷/Fe—Cu合金复合材料作为静片、三维网络SiC陶瓷/40Cr复合材料作为动片,研究了法向载荷、摩擦时间和pv值对该材料体系摩擦因数的影响以及摩擦次数对静片磨损量的影响,并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磨损表面形貌,分析了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该摩擦副的稳定摩擦因数在0.33~0.35之间,摩擦过程中材料的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材料表面摩擦形成的氧化层硬度较高,是该材料耐磨性能优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网络SiC陶瓷/Fe-Cu合金复合材料 三维网络SiC陶瓷/40Cr复合材料 摩擦因数 摩擦磨损性能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与确定耦合的裂隙岩体结构面三维网络模拟 被引量:19
5
作者 郭亮 李晓昭 +2 位作者 周扬一 李煜 纪成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36-2644,2653,共10页
离散裂隙随机网络模型中结构面的分布特征仅代表其统计规律,并非地质成因、结构模式、构造形迹的客观反映,以致后续力学计算及渗流模拟结果可信度偏低。针对国家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出露良好的花岗岩体,基于实测结构面统计规... 离散裂隙随机网络模型中结构面的分布特征仅代表其统计规律,并非地质成因、结构模式、构造形迹的客观反映,以致后续力学计算及渗流模拟结果可信度偏低。针对国家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出露良好的花岗岩体,基于实测结构面统计规律、内在成生关系及水力联系,在前期纯随机模型关键部位修正特征参数,并融入人工辨识的确定结构模式而构建"随机-确定"耦合模型。图形和渗流模拟两种定量检验结果表明:耦合模型结构面数量更接近客观实际,模型准确度提升约48.8%;耦合模型渗流路径与流量较之前更显客观真实,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接近程度比随机模型大约1/3。另外,不同孔位渗流结果显示:相比于随机结构面,确定性结构面对区域渗流控制作用更加明显,在渗流模拟中扮演更为重要角色。此耦合模型有益于拓宽结构面网络模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三维网络模拟 随机-确定耦合 渗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SiC_n/20Cr钢复合材料的界面固相反应及显微组织 被引量:2
6
作者 茹红强 里景阳 +1 位作者 曲翔宇 喻亮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43-1746,共4页
采用真空-气铸法制备了SiCn/20Cr钢复合材料,并对SiC/20Cr钢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和20Cr在复合材料的界面产生较强固相反应,SiC分解出的Si与Fe结合生成Fe-Si化合物,SiC分解出的C以石墨态沉积下来.固相反应的区域由碳... 采用真空-气铸法制备了SiCn/20Cr钢复合材料,并对SiC/20Cr钢复合材料的界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iC和20Cr在复合材料的界面产生较强固相反应,SiC分解出的Si与Fe结合生成Fe-Si化合物,SiC分解出的C以石墨态沉积下来.固相反应的区域由碳化硅反应区、金属反应区和碳沉积区组成.碳元素在碳沉积区的沉积形态与沉积点到SiC的距离有关.TEM证实了金属反应区的产物为(Cr,Fe)23C6及Fe3Si,其中Fe3Si的形成为SiC的分解提供了热力学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反应 界面 三维网络 碳化硅 20Cr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数值模拟技术 被引量:67
7
作者 陈剑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7-402,共6页
岩体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数值模拟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对坚硬块状节理化岩体的稳定性评价 ,及岩土工程设计几何参数的获取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该技术是在现场不连续面窗口调查的基础上 ,应用概率统计、随... 岩体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数值模拟技术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对坚硬块状节理化岩体的稳定性评价 ,及岩土工程设计几何参数的获取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该技术是在现场不连续面窗口调查的基础上 ,应用概率统计、随机理论、蒙特卡罗模拟及计算机编程等方法 ,通过对现场测量样本的产状、迹长、间距等的偏差校正 ,最终生成不连续面三维网络数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随机不连续面 三维网络 模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阶规模边坡等效节理岩体三维网络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万东 李国明 +1 位作者 袁绍国 王海鹏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0-92,共3页
众所周知,结构面的分布决定着岩体结构,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统计规律。而节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面,可以借助统计学原理,对边坡节理面的产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建立出等效节理面三维网络模型,为之后的岩体稳定性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V... 众所周知,结构面的分布决定着岩体结构,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统计规律。而节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面,可以借助统计学原理,对边坡节理面的产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建立出等效节理面三维网络模型,为之后的岩体稳定性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VC++语言编程建立了等效节理岩体三维网络模型的专用程序3D-NET;同时利用OPEN GL三维可视化技术,增加了软件的图形处理功能。该软件在建立节理面三维网络模型之外,还为后续台阶坡面迹线网络的形成,及所有楔形体组合提供可靠的数据库,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 结构面 三维网络模型 滑坡 块体搜索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结构涤纶絮片的压缩弹性与保暖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施楣梧 《纺织标准与质量》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三维网络结构 涤纶絮片 压缩弹性 保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三维网络(骨架)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的磨损行为
10
作者 辛丽 李铁藩 +1 位作者 王福会 李美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302-305,共4页
本文提出三维网络(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构思,设计和制备了一种新型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三维网络(骨架)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抗磨损性能明显优于基体铝合金.
关键词 NI-AL 三维网络(骨架) 复合材料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孔双纳米三维网络结构的氟碳高分子膜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崇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6-179,共4页
在特定放电条件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聚酯基底上沉积了纳米级氟碳高分子膜,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显示,这是一种独特的粒子-孔双纳米网状无定型结构沉积膜。已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膜... 在特定放电条件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聚酯基底上沉积了纳米级氟碳高分子膜,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显示,这是一种独特的粒子-孔双纳米网状无定型结构沉积膜。已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膜的结构,通过与三种其它条件下得到的微米或更大粒子构成的膜进行比较发现,构成双纳米结构膜的大分子的交联-枝化程度最低,分子量最小,其憎水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孔双纳米三维网络结构 纳米级氟碳高分子膜 表征 射频磁控溅射法 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ML的服装三维网络模型及其交互设计实现
12
作者 吴小军 唐明浩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7-71,共5页
对服装的三维网络模型展开了研究,讨论了基于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构建服装三维网络模型的各项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JavaApplet实现了用户与模型的交互。
关键词 服装三维网络模型 VRML EAI JAVAAPPL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网络拓扑服务端动态渲染实现方案
13
作者 班瑞 华润多 +1 位作者 王迪 林昕 《江苏通信》 2023年第2期44-46,共3页
研究一种三维网络拓扑服务端动态渲染方法,通过不断捕捉Web用户交互操作并发送至改造的服务端渲染组件,提取出资源消耗极大的3D拓扑渲染任务,将其从资源紧缺的客户端转移到资源丰富的服务端进行处理,在保证Web用户交互操作的同时优化了... 研究一种三维网络拓扑服务端动态渲染方法,通过不断捕捉Web用户交互操作并发送至改造的服务端渲染组件,提取出资源消耗极大的3D拓扑渲染任务,将其从资源紧缺的客户端转移到资源丰富的服务端进行处理,在保证Web用户交互操作的同时优化了系统的响应效率。本方案可以解决运营商大规模网络拓扑的三维渲染性能问题,面向众多网络运营人员,使用场景不再受限于运营人员的电脑性能,大幅度扩充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网络拓扑 服务端渲染 threej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结构石墨烯在真空日光照射下产生推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阔 李潭秋 +7 位作者 徐亭 谢广辉 孙常鹤 闫立群 卫强 张光群 张同林 邢飞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116,共4页
针对三维网络结构石墨烯在真空日光照射下可以产生推力的问题,首先制备了三维网络结构石墨烯,测量了其在真空条件下模拟日光照射所产生的推力,并分析了石墨烯的质量和光照表面积对产生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力大小与模拟日光照射的石... 针对三维网络结构石墨烯在真空日光照射下可以产生推力的问题,首先制备了三维网络结构石墨烯,测量了其在真空条件下模拟日光照射所产生的推力,并分析了石墨烯的质量和光照表面积对产生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推力大小与模拟日光照射的石墨烯质量无关;与模拟日光照射的有效光照面积成正比;在30 min内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三维网络结构 真空 日光 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在线包装字幕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五生 孙长勇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8年第4期68-71,共4页
为满足山西广播电视台九个电视频道字幕播出的需求,筹建了三维网络在线包装字幕系统,实现了全台所有频道资源共享、在线编单、数据安全交换的字幕编播流程,提高了效率和字幕的创作水平。
关键词 三维网络 在线包装 字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N Java的三维网络可视化初探
16
作者 朱思蓉 叶芳毅 +1 位作者 王汉东 张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6-38,共3页
IDL是专门为海量的、多元的科学数据集的可视化和分析设计的第4代科学计算语言,Java2是基于网络应用开发的面向对象的新一代计算机编程语言,能够比较好地适应INTERNET编程。ION Java是将IDL与Java技术结合的一种应用,利用Java Applet技... IDL是专门为海量的、多元的科学数据集的可视化和分析设计的第4代科学计算语言,Java2是基于网络应用开发的面向对象的新一代计算机编程语言,能够比较好地适应INTERNET编程。ION Java是将IDL与Java技术结合的一种应用,利用Java Applet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IDL先进的图形可视化显示及分析功能。介绍了IDL的对象图形系统,并对ION Java体系结构进行说明,利用ION Java实现"三峡永久船闸"三维模型的网络可视化系统,利用IDL对象图形系统快速建立三维模型场景,利用ION Java提供的Java类实现了网络三维模型显示、查询及分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L ION JAVA 三维网络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三维网络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酶解性能比较
17
作者 张金哲 朱晓琳 +3 位作者 张巍 李淼 郭晶 杨立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110,114,共4页
以双(三羟甲基)丙烷与氯甲酸乙酯为原料制备双六元环状碳酸酯(BTB),并以其为交联剂制备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PTMC/PCL)三维网络聚合物,考察BTB的交联效果;以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为降解介质,研究PTMC/PCL三维网络聚合物的体外... 以双(三羟甲基)丙烷与氯甲酸乙酯为原料制备双六元环状碳酸酯(BTB),并以其为交联剂制备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PTMC/PCL)三维网络聚合物,考察BTB的交联效果;以疏棉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为降解介质,研究PTMC/PCL三维网络聚合物的体外酶解性能。结果表明:BTB可有效促使PTMC或PCL发生交联反应,得到性能良好的三维网络聚合物,且PCL三维网络聚合物的酶解明显快于PTMC三维网络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 聚己内酯 交联 三维网络聚合物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网络”,战略转型的原动力
18
作者 崔延 《通信世界》 2005年第38B期64-66,共3页
当前的中国电信业正处于一处重要的转型期,无论是固定网络还是移动网络,用户增长开始趋缓,且新增用户低端化明显,导致“增量不增收”的局面出现;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电信业务长期集中于基础语音和简单的数据接入,各运营商的目标客... 当前的中国电信业正处于一处重要的转型期,无论是固定网络还是移动网络,用户增长开始趋缓,且新增用户低端化明显,导致“增量不增收”的局面出现;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电信业务长期集中于基础语音和简单的数据接入,各运营商的目标客户群高度雷同,单一细分的市场使得营销手段的拉动日渐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网络 原动力 电信业务 移动网络 固定网络 数据接入 目标客户 营销手段 运营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等效模型研究三维网络的等效电阻及复阻抗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震 谭志中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9,62,共8页
采用构建等效模型的方法给出了三维□×n阶网络远节点之间的2个等效电阻公式,并且有效地应用于LC复阻抗网络,分析研究了等效复阻抗的一些基本特性.研究表明,等效复阻抗的共鸣特性和混沌特性依赖于输入电流的圆频率.研究发现当网格数... 采用构建等效模型的方法给出了三维□×n阶网络远节点之间的2个等效电阻公式,并且有效地应用于LC复阻抗网络,分析研究了等效复阻抗的一些基本特性.研究表明,等效复阻抗的共鸣特性和混沌特性依赖于输入电流的圆频率.研究发现当网格数n足够大时,三维□×n阶网络远节点之间的等效电阻可以统一为一个简单的近似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n阶网络 等效模型 等效电阻与复阻抗 共鸣特性 混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三维随机裂隙网络模型的数字化重构与应用
20
作者 亓中华 胡建华 张纪伟 《矿冶》 2025年第1期169-176,共8页
岩体的裂隙发育程度对矿山地下工程围岩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是影响矿山地下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岩体裂隙分布具有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给这类岩体力学问题的科学研究和岩体中的安全施工提出了挑战。基于随机理论的Monte-Ca... 岩体的裂隙发育程度对矿山地下工程围岩的力学特性具有重要影响,是影响矿山地下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岩体裂隙分布具有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给这类岩体力学问题的科学研究和岩体中的安全施工提出了挑战。基于随机理论的Monte-Carlo方法和岩体裂隙面Baecher圆盘假设,推导了岩体裂隙结构参数的数学概率密度函数,提出了统计学角度的迹长(L)与直径(D)之间分布关系,建立了改进后裂隙结构几何参数的先验模型。借助Matlab-Dimine联合建模和计算机程序实现技术,设计了三维随机裂隙网络生成程序流程,并以某矿山的地下巷道工程实际现状为案例,开展了矿山的现场工程地质调查,获得了该矿地下巷道工程的裂隙产状参数,运用自编程的方法构建了岩体真三维的随机裂隙网络数字化空间结构模型,实现了地下矿山工程岩体裂隙网络模型的数字化重构。研究结果表明:1)以岩体力学统计学参数为依据,提出的迹长与裂隙直径的先验模型,改进了观测迹长(L)与裂隙直径(D)之间的分布关系,实现了矿山地下岩体裂隙结构模型的数字化重构;2)通过系统分析矿山岩体工程地质调查参数,可获得岩体裂隙的数字化数据,从而构建具有高度仿真的三维随机裂隙网络的数字矿体模型,为解决裂隙发育岩体三维数字化提供了一种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随机方法 三维裂隙网络 联合建模 裂隙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