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裂直井的三维半结构网格表征与求解方法
1
作者 刘辉 廖新维 +1 位作者 李则骅 于伟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3-652,共10页
为模拟直井压裂后形成的三维裂缝的复杂形态和空间渗流特征,提出一种精确表征三维裂缝的新方法.首先,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建立压裂直井的三维几何模型,明确裂缝、储层和井的空间几何关系;然后,根据三维裂缝复杂几何形态及其与井筒的... 为模拟直井压裂后形成的三维裂缝的复杂形态和空间渗流特征,提出一种精确表征三维裂缝的新方法.首先,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建立压裂直井的三维几何模型,明确裂缝、储层和井的空间几何关系;然后,根据三维裂缝复杂几何形态及其与井筒的空间相交方式,以及空间渗流特征,提出三维半结构网格节点约束算法和网格剖分方法,并实现混合离散求解;最后,利用所提方法对现场一口压裂直井P进行单井模拟,分析其井底压力和压力空间分布特征,并反演得到一套储层和裂缝的压裂评价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裂缝的三维几何形态对直井P的压力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井P在垂向上的压力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压裂过程中裂缝的三维形态以及裂缝对井底压力和空间渗流特征的影响,从而提高复杂压裂井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油藏数值模拟 压裂直井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维结构网格 单井模拟 压力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的三维信息网格体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史文翀 曾文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08-312,共5页
在总结现有网格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网格资源使用和功能管理、面向用户操作以及网格系统自身特性等角度分析设计了相应的架构layer、tier和vertical,并且全面考虑这三种架构思想的各个作用因素,提出了基于SOA的三维信... 在总结现有网格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网格资源使用和功能管理、面向用户操作以及网格系统自身特性等角度分析设计了相应的架构layer、tier和vertical,并且全面考虑这三种架构思想的各个作用因素,提出了基于SOA的三维信息网格体系结构(3DIGA)原型,并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和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诸如网格服务代理器、资源集成池、服务工厂等重要的概念。最后将该三维信息网格体系结构应用到海洋信息网格集成系统的软件框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格 面向服务结构 三维网格体系结构 VERTICAL 海洋信息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结构聚合多重网格法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宏强 伍贻兆 夏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7-340,共4页
在三维非结构网格上应用聚合式多重网格技术来加速Euler方程的收敛过程.自行设计了一种高效率的网格聚合方法.采用四重三维非结构网格,在每一层网格上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计算.通过对M6翼型的数值求解验证了多重网格加速收敛的高效性.
关键词 三维结构聚合多重网格 数值模拟 流体力学 加速收敛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旋翼飞行器的三维结构化运动嵌套网格生成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尹江离 招启军 李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8-234,共7页
考虑到旋翼飞行器的旋翼各种运动和机身复杂外形特点,建立了一种鲁棒性高的三维结构化嵌套网格生成方法。采用三维Poisson方程对初始网格进行迭代,获得了高质量的旋翼桨叶三维结构化网格。以此方法为基础,以复杂外形几何体表面网格为初... 考虑到旋翼飞行器的旋翼各种运动和机身复杂外形特点,建立了一种鲁棒性高的三维结构化嵌套网格生成方法。采用三维Poisson方程对初始网格进行迭代,获得了高质量的旋翼桨叶三维结构化网格。以此方法为基础,以复杂外形几何体表面网格为初始网格,建立了一种抛物型法向外推方法。推进过程中,使用经抛物化处理的新Poisson方程进行光顺迭代,源项由Hilgenstock法确定,有效克服了椭圆型方程生成网格时边界点较难调整的困难。通过网格最小正交度的检测,表明了该抛物型方法的先进性。进一步将高效的挖洞法("Top map"法)和贡献单元搜寻法("Inverse map"法)引入上述三维结构化网格生成中,建立了围绕旋翼飞行器的运动嵌套网格生成方法,采用RANS方程分别对Caradonna-Tung旋翼和V-22倾转旋翼机流场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表明该网格生成方法能够满足CFD计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飞行器 流场 三维结构网格 运动嵌套网格 POISSON方程 RANS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分级结构空心微球的构筑与热分解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岚 陈安 +3 位作者 游婷 陶俊 裴重华 段晓惠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9-775,共7页
为了促使高氯酸铵(AP)在更低的分解温度下获得更高的放热量,通过对其粒径、形貌和微结构调控,来改善AP的热分解性能;采用冰模板法结合冷冻干燥技术来构筑AP的分级结构空心微球(HM-AP),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 为了促使高氯酸铵(AP)在更低的分解温度下获得更高的放热量,通过对其粒径、形貌和微结构调控,来改善AP的热分解性能;采用冰模板法结合冷冻干燥技术来构筑AP的分级结构空心微球(HM-AP),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TGA-FTIR热红联用仪,对其形貌、微结构以及热分解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M-AP的表观形貌为三维纳米网格结构聚集而成的开口空心微球,微球直径约0.5~2μm,网格中AP的粒径约20nm;HM-AP包含大量的中孔(孔径2~6nm),比表面积为6.94m^(2)/g,孔体积为0.0237cm^(3)/g。由于纳米尺寸效应和分级结构效应,HM-AP在DSC曲线上仅有一个尖锐放热峰,分解峰温较原料AP的高温分解(HTD)峰温提前了123.2℃,放热量是原料AP的7.6倍,表观活化能从原料AP的185.89kJ/mol降低到170.67kJ/mol,说明HM-AP的热分解效率和速率较原料AP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AP 三维纳米网格结构 冰模板法 空心微球 热分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型树脂在金属离子中的吸液行为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占华 张斌 胡晓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89-2192,2195,共5页
以β-环糊精、丙烯酸与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接枝聚合法制备了β-环糊精基高吸水性树脂,系统研究了树脂在不同种金属离子中的吸液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和水之间存在着竟吸作用,3种金属阳离子对树脂的吸液效果影响大小分别... 以β-环糊精、丙烯酸与丙烯酰胺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接枝聚合法制备了β-环糊精基高吸水性树脂,系统研究了树脂在不同种金属离子中的吸液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和水之间存在着竟吸作用,3种金属阳离子对树脂的吸液效果影响大小分别是NaCl>CaCl2>FeCl3,树脂在CaCl2和FeCl3溶液中的吸液行为有过溶胀现象,且过溶胀现象随金属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减弱。树脂在溶液浓度为0.005~0.1mol/L的不同阴离子溶液中的吸液倍率大小顺序为NaAc>Na2CO3>Na3PO4,阴离子离子半径越大,水合作用越强,吸液倍率越低。树脂在金属离子中吸液后的凝胶仍保持较好的三维网格结构,且网格大小与吸液倍率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高吸水树脂 金属离子 吸液特征 三维网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涡流器环形燃烧室整体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井华 赵坚行 常海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1-785,共5页
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对包括扩压器、双级涡流器及火焰筒在内的环形燃烧室三维两相燃烧整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由于环形燃烧室形状复杂,采用偏微分方程法与整体分区结合法生成环形燃烧室整体网格。所用的数学模型有:k-ε紊流模型、EBU-Arr... 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对包括扩压器、双级涡流器及火焰筒在内的环形燃烧室三维两相燃烧整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由于环形燃烧室形状复杂,采用偏微分方程法与整体分区结合法生成环形燃烧室整体网格。所用的数学模型有:k-ε紊流模型、EBU-Arrhenius紊流燃烧模型、六通量热辐射模型以及颗粒群轨道模型等。在非交错网格系下,气相采用SIMPLE算法求解,液相采用PSIC算法求解。数值分析不同燃烧室进口气流参数以及涡流器几何尺寸对燃烧室流场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合理性可用于环形燃烧室的研制与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燃烧室 三维结构网格 火焰筒 双级涡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placian坐标修正的3^(1/2)细分法
8
作者 刘文耀 王国胤 +1 位作者 龚勋 胡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6-208,220,共4页
根据原始网格对细分极限曲面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基于laplacian坐标修正的3^(1/2)插值网格细分方法。通过插值出面片中心点的laplacian坐标,来对动态生成的中心点进行修正,达到保持原始网格细节的目的。在非封闭网格的边界面片细分方面,... 根据原始网格对细分极限曲面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基于laplacian坐标修正的3^(1/2)插值网格细分方法。通过插值出面片中心点的laplacian坐标,来对动态生成的中心点进行修正,达到保持原始网格细节的目的。在非封闭网格的边界面片细分方面,指出了原始3^(1/2)细分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边界统一细分模式,它可以很好地控制边界面片的增长,而且具有稳定性和易于操作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让原始网格的细节在极限曲面上得到表达,而且可以得到一个连续光滑的曲面网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placian坐标 3~1/2细分法 边界统一细分模式 三维网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limit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sliding block for rock slope based on nonlinear FEM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相儒 何柱 +2 位作者 冷旷代 黄跃群 杨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8期2263-2274,共12页
Traditional rigid bod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RBLEM) was adopted for 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rock slope under earthquake scenario. It is not able to provide the real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st... Traditional rigid body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RBLEM) was adopted for 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rock slope under earthquake scenario. It is not able to provide the real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structure, while th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relies on the arbitrary decision on the failure criteria. The dynamic limit equilibrium solution was proposed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sliding block based on 3-D multi-grid method, by incorporating implicit stepping integration FEM. There are two independent meshes created in the analysis: One original 3-D FEM mesh is for the simulation of target structure and provides the stress time-history, while the other surface grid is for the simulation of sliding surface and could be selected and designed freely. As long as the stress time-history of the geotechnical structure under earthquake scenario is obtained based on 3-D nonlinear dynamic FEM analysis, the time-history of the force on sliding surface could be derived by projecting the stress time-history from 3-D FEM mesh to surface grid. After that, the safety factor time-history of the sliding block will be determined through applying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With those information in place, the structure's aseismatic stability ean be further studied. The above theory and method were also applied to the aseismatic stability analysis of Dagangshan arch dam's right bank high slope and compared with the the result generated by Quasi-static metho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method not only raises the FEM's capability in accurate simulation of complicated geologic structure, but also increases the flexibility and comprehensiveness of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This method is reliable and recommended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in other re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stability sliding block limit equilibrium analysis multi-grid nonlinear 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