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后台阶三维缝隙气膜冷却的非稳态数值模拟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原和朋
朱惠人
孔满昭
刘海涌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7-611,共5页
-
文摘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涡轮叶片尾缘冷却结构的气体流动情况及冷却特性,在原有稳态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非稳态的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吹风比下(0.5,2.0)的出口壁面冷却效率的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1)非稳态效应使得出口下游的湍流度增大,非稳态时均冷却效率的计算结果比稳态的要低一些。(2)吹风比为2.0时,二次流对出口附近流动起决定作用,并且冷气的横向掺混充分,主流二次流的上下掺混缓慢;吹风比为0.5时,主流与二次流的上下掺混剧烈,非稳态的计算结果在出口肋后附近的冷却效率比稳态结果有所提高。(3)非稳态的计算结果比稳态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结果。
-
关键词
涡轮叶片
^三维缝隙^+
薄膜冷却
^非稳态^+
数值仿真
-
Keywords
Turbine blade
^ Trailing edge slot^+
Film cooling
^ Unsteady ^+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几何结构对后台阶缝隙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朱惠人
原和朋
周志强
许都纯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2-315,320,共5页
-
文摘
针对涡轮叶片尾缘冷却结构特点,建立了后台阶三维缝隙结构气膜冷却特性试验台,测量了缝隙中心和肋中心下游气膜冷却效率的局部分布,研究了不同几何结构的影响,其中缝宽-肋宽比的变化参数是0.67,1.0及1.5,唇厚-缝高比的变化参数是0.5,1.0及1.89。试验结果表明:(1)缝隙中心下游的冷却效率沿流向呈逐渐下降趋势,肋中心下游的冷却效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缝宽-肋宽比对下游冷却效率有较大的影响,缝宽-肋宽比越大,冷却效率越高;(3)唇厚-缝高比增加时,缝隙下游的冷却效率呈增加趋势;肋后冷却效率随唇厚-缝高比增加在x/H<4的区域呈减小趋势,在x/H>4的区域呈增大趋势;(4)三维掺混区随着缝宽-肋宽比的减小呈减小趋势,随唇厚-缝高比越大,成增大趋势。
-
关键词
涡轮叶片
^三维缝隙^+
薄膜冷却
^掺混流^+
-
Keywords
Turbine blade
^ Trailing edge slot^+
^ Film cooling, Mixing flow^+
-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