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表面处理对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尼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雷雨 万怡灶 +2 位作者 张宗强 周福刚 王玉林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9-22,共4页
分别考察了几种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对碳纤维表面和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处理使碳纤维的表面更粗糙;经过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含氧量明显提高,改善了碳纤维与基体的浸润性;空气氧化处理方法的综合效果比较理想;γ射线辐照... 分别考察了几种纤维表面处理方法对碳纤维表面和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处理使碳纤维的表面更粗糙;经过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含氧量明显提高,改善了碳纤维与基体的浸润性;空气氧化处理方法的综合效果比较理想;γ射线辐照处理除冲击强度稍低于空气氧化处理外,其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尤其是剪切强度均高于空气氧化法;空气氧化与偶联剂复合处理的复合材料剪切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表面处理 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尼龙 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尼龙6热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郑立允 赵立新 +2 位作者 姚贵英 魏效玲 韩彦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共3页
根据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原理制备了单体浇铸(MC)尼龙6(PA6)、长碳纤维增强尼龙6(PA6/C_L)复合材料和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尼龙6(PA6/C_(3D))复合材料,分析了工艺影响因素,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材料的热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6... 根据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原理制备了单体浇铸(MC)尼龙6(PA6)、长碳纤维增强尼龙6(PA6/C_L)复合材料和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尼龙6(PA6/C_(3D))复合材料,分析了工艺影响因素,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材料的热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6/C_(3D)复合材料比PA6的热强度高4.37倍,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却基本未发生变化,PA6/C_(3D)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PA6/C_L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纤维增强 尼龙6 热机械性能 复合材料 PA6/CL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合成工艺的研究
3
作者 张宗强 万怡灶 王玉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3-65,共3页
介绍了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尼龙(简称C_(3D)/PA)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并归纳了C_(3D)/PA复合材料几种合成工艺的利弊所在。其中:采用三维整体编织技术能够制备形状复杂的C_(3D)/PA复合材料,但成本较高;静态浇铸法操作方便、工艺简单但不... 介绍了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尼龙(简称C_(3D)/PA)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并归纳了C_(3D)/PA复合材料几种合成工艺的利弊所在。其中:采用三维整体编织技术能够制备形状复杂的C_(3D)/PA复合材料,但成本较高;静态浇铸法操作方便、工艺简单但不易制备大型件或形状复杂件;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由于有真空、压力的辅助,使得大型件及形状复杂的中空制件的制备成为可能,且性能优良,是制备C_(3D)/PA复合材料较为合适的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改进C_(3D)/PA复合材料性能的几种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合成工艺 反浸渍法 液态原位缩聚 静态浇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纤维纱线摩擦的编织复合材料制备卷取速度反解算法
4
作者 崔灿 樊臻 张森林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8-106,共9页
碳纤维纱线环形编织作为一种用于生产管状预成型件的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在生产前,须依据预期编织角反解出芯轴卷取速度。然而,仅基于传统运动学的反解方法误差较大。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考虑纱线摩擦的... 碳纤维纱线环形编织作为一种用于生产管状预成型件的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在生产前,须依据预期编织角反解出芯轴卷取速度。然而,仅基于传统运动学的反解方法误差较大。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考虑纱线摩擦的环形编织芯轴卷取速度反解算法,该算法通过对会聚区内纱线间相互作用进行力学分析,依据预期编织角求出理想运动学模型下的等效编织角;再通过对环形编织过程的运动学分析,根据等效编织角得出相应的芯轴卷取速度。通过有限元仿真试验与实物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仅基于运动学分析的反解方法,本文算法有效反映了编织过程中纱线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依据本文算法解出的卷取速度进行环形编织仿真与实物试验,所得编织角与预期编织角的平均误差在整个编织过程中可控制在1°以内,相比传统运动学方法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编织增强复合材料 环形编织 自动化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沉积参数对碳纤维尼龙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5
作者 田国强 高森森 +2 位作者 许小奎 曾光 刘建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熔融沉积成型(FDM)工艺参数优化对碳纤维增强尼龙制件尺寸精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打印速度、热床温度、填充率和层厚等关键工艺参数对制件尺寸收缩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打印速度与热床温度、填充率的交互作... 熔融沉积成型(FDM)工艺参数优化对碳纤维增强尼龙制件尺寸精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打印速度、热床温度、填充率和层厚等关键工艺参数对制件尺寸收缩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打印速度与热床温度、填充率的交互作用。通过极差分析,得到了X、Y、Z三个方向上工艺参数对尺寸收缩影响的主次顺序和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影响制件综合尺寸精度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即:打印速度为100 mm/s,热床温度为100℃,填充率为90%,层厚为0.2 mm。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成型件的尺寸精度改善提供工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 纤维增强尼龙 尺寸精度 正交试验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3D打印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嘉伟 费国霞 +2 位作者 夏和生 王占华 余文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6,共8页
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刚性、耐磨、耐高温和轻量化等优点,适用于需要高性能且轻量化的领域。将三维(3D)打印技术用于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则具有更高效、低成本、高材料利用率和灵活生产等优势。本文开展了连续碳... 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刚性、耐磨、耐高温和轻量化等优点,适用于需要高性能且轻量化的领域。将三维(3D)打印技术用于制备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则具有更高效、低成本、高材料利用率和灵活生产等优势。本文开展了连续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3D打印研究,研究了挤出宽度、层厚、打印温度对打印材料拉伸性能以及弯曲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退火后处理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3D打印样品的切割横截面和拉伸断裂失效横截面,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分析和讨论了打印样品和后处理打印样品的内部结构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挤出宽度为0.65 mm时打印样品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为501.51 MPa和31.70 GPa,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为164.53 MPa和31.91 GPa;当层厚为0.1 mm时打印样品力学性能最佳,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为520.78 MPa和36.59 GPa,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为168.43 MPa和32.31 GPa,之后力学性能随着层厚的增加而减小。打印温度对打印样品的力学影响较小。退火后处理对打印样品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优化效果,拉伸强度提升效果有3.07%,弯曲强度提升了5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 复合材料 尼龙 三维打印 工艺参数 退火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混杂碳纤维/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宗强 王玉林 +2 位作者 万怡灶 雷雨 赵伟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1,46,共5页
制备了三维混杂碳纤维 /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HY/PA)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 :由于芳纶纤维的加入 ,使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CF/PA)的抗冲击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HY/PA的抗冲击强度随芳纶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有所提... 制备了三维混杂碳纤维 /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HY/PA)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 :由于芳纶纤维的加入 ,使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CF/PA)的抗冲击性能有了显著提高 ,HY/PA的抗冲击强度随芳纶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有所提高 ;另外 ,HY/PA在改善CF/PA的横向剪切强度的同时 ,也改善了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KF/PA)的纵向剪切强度 ;同时 ,混杂效应对HY/PA的弯曲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 ,HY/PA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均高于任一种单一纤维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混杂纤维/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制备 冲击性能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氧化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谢征芳 肖加余 +3 位作者 陈朝辉 王兴业 郑文伟 江大志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4-18,共5页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氧化铝(Al2O3)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力学性能,研究了两种主要起始物Al(NO3)3、AlCl3配制的氧化铝溶胶对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碳纤维三维编织物增强氧化铝(Al2O3)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力学性能,研究了两种主要起始物Al(NO3)3、AlCl3配制的氧化铝溶胶对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以Al(NO3)3和AlCl3为起始物,制备得到Ⅰ#、I#复合材料。研究表明,以Al(NO3)3为起始物配制的溶胶粘度较小,利于材料的致密化。经过溶胶浸渍、凝胶、裂解13个周期后,Ⅰ#材料的密度和室温三点弯曲强度分别为1.86g/cm3和145.2MPa,而II#材料的密度和室温三点弯曲强度分别为1.63g/cm3和104.1MPa,材料均呈典型的韧性断裂模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样的断口形貌,发现断口表面有大量的纤维拔出,纤维表现了较好的增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三维编织 氧化铝 陶瓷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芳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宗强 王玉林 +2 位作者 万怡灶 贾志刚 李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共4页
研究了纤维体积比对三维编织芳纶纤维增强尼龙(简称K_(3D)/P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γ射线辐照处理对K_(3D)/PA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芳纶纤维体积比的增大,K_(3D)/PA的力学性能提高;芳纶纤维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表面含... 研究了纤维体积比对三维编织芳纶纤维增强尼龙(简称K_(3D)/P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γ射线辐照处理对K_(3D)/PA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芳纶纤维体积比的增大,K_(3D)/PA的力学性能提高;芳纶纤维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表面含氧量有所提高,并出现新的官能团。纤维经表面处理后,K_(3D)/PA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及剪切强度均比未处理的高,但冲击强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芳纶纤维增强 尼龙复合材料 性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三维编织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宗强 王玉林 +2 位作者 万怡灶 李建 赵伟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43,共4页
选择液态原位聚合法成功地制备出性能较好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尼龙 6复合材料 (C3D/PA6)及三维编织芳纶纤维增强尼龙 6复合材料 (K3D/PA6) ;并对两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 ,C3D/PA6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高于K3D/PA6。
关键词 原位聚合法 制备 三维编织 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弯曲模量 弯曲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立允 赵立新 +1 位作者 王玉林 万怡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2-14,共3页
根据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原理,用液态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尼龙/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PA/C_(3D)),介绍其成型工艺过程,测试并分析了PA/C_(3D)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C_(3D)复合材料具有比长碳纤维增强尼龙(PA/C_L)复... 根据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原理,用液态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尼龙/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PA/C_(3D)),介绍其成型工艺过程,测试并分析了PA/C_(3D)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A/C_(3D)复合材料具有比长碳纤维增强尼龙(PA/C_L)复合材料高的冲击强度和剪切强度,其弯曲性能低于PA/C_L复合材料。碳纤维空气氧化处理后制备的PA/C_(3D)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及平面剪切强度均有所提高,但冲击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纤维 尼龙 复合材料 研究 原位聚合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辅助先驱体裂解制备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Si-O-C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青松 陈朝辉 +1 位作者 郑文伟 胡海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9,共3页
以聚硅氧烷为先驱体 ,采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三维编织 Cf/ Si- O- C复合材料。研究发现 ,第一次裂解时采用热压辅助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第一次在 1 6 0 0℃ / 1 0 MPa的条件下热压裂解 5 min,后续真空浸渍 -常压裂解处... 以聚硅氧烷为先驱体 ,采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三维编织 Cf/ Si- O- C复合材料。研究发现 ,第一次裂解时采用热压辅助可以明显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第一次在 1 6 0 0℃ / 1 0 MPa的条件下热压裂解 5 min,后续真空浸渍 -常压裂解处理六个周期所制得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 5 0 2 MPa,2 3 .7MPa.m1 /2 。讨论了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0-C 先驱体转化 热压 三维编积纤维增强 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的探索性研究
13
作者 郑立允 赵立新 +1 位作者 王玉林 万怡灶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7-18,24,共3页
本文论述了根据碱催化阴离子聚合原理、用液态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三维编织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过程 ,测试并分析了其力学性能及其成型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的性能明显优于长碳纤维尼龙复合材料。
关键词 三维编织 纤维尼龙复合材料 原位聚合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FFF制造碳纤维增强尼龙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与预测
14
作者 李飞飞 蔡金明 +1 位作者 程玉华 蔡艺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3,共7页
以熔丝制造(FFF)技术加工了碳纤维增强尼龙零件,采用田口试验设计研究了填充图案类型、填充密度、层高和打印方向对零件拉伸强度的影响,利用径向基网络(RBF)预测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零件拉伸强度。基于信噪比分析发现,在研究的4个试验因素... 以熔丝制造(FFF)技术加工了碳纤维增强尼龙零件,采用田口试验设计研究了填充图案类型、填充密度、层高和打印方向对零件拉伸强度的影响,利用径向基网络(RBF)预测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零件拉伸强度。基于信噪比分析发现,在研究的4个试验因素中,填充密度对零件拉伸强度的影响最显著,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如下顺序:打印方向>层高>填充图案类型。熔丝制造最优参数水平组合为:填充密度100%,打印方向0°,层高0.1 mm,填充图案类型六边形,在最优参数组合下,零件拉伸强度试验值为114.09 MPa,高于方差分析的回归方程预测值(108.18 MPa)。当径向基网络中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56时,预测零件拉伸强度的均方误差(MSE)最低,为0.003 2,预测最优参数组合下零件拉伸强度为113.24 MPa。径向基网络预测值与试验值的MSE为0.46,回归方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MSE则达到20.01,表明径向基网络预测熔丝制造技术加工的零件拉伸强度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制造 纤维增强尼龙 田口试验设计 径向基网络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丰毅 徐自立 +1 位作者 林富生 余联庆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5,共6页
以碳纤维的三维编织架构为增强体,经镀铜预处理后,置于铝合金熔体中施加压力成形,得到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探究大气和氩气气氛下不同三维纤维架构挤压成型的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与结构。通过拉伸试验及扫描电镜检测,对材料... 以碳纤维的三维编织架构为增强体,经镀铜预处理后,置于铝合金熔体中施加压力成形,得到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探究大气和氩气气氛下不同三维纤维架构挤压成型的复合材料的界面特征与结构。通过拉伸试验及扫描电镜检测,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紧密编织的三维编织碳纤维较宽松结构的三维编织碳纤维,与铝合金基材的浸润性和相容性更好,铝合金在与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后拉伸强度与硬度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铝基复合材料 纤维 挤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与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与实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栾丛丛 牛成成 +2 位作者 林志伟 钱俊 傅建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本研究基于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研制了双喷头连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增材制造平台,制备了不同混杂比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试件,分析了不同结构试件的弯曲力学性能与失效模式,探索了嵌入碳纤维... 本研究基于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研制了双喷头连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增材制造平台,制备了不同混杂比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试件,分析了不同结构试件的弯曲力学性能与失效模式,探索了嵌入碳纤维智能层的混杂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阻行为。结果表明:比较纯热塑性材料结构件,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弯曲强度提高了115.99%,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弯曲强度提高了198.76%;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结构件具有负弯曲强度混杂效应和正弯曲模量混杂效应。可根据碳纤维电阻相对变化率对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的应变与断裂破坏状态进行实时自感知。研究结果为连续玻璃纤维与碳纤维混杂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件的高质高效制造与智能化提供了新工艺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纤维 玻璃纤维 混杂增强 复合材料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件表面粗糙度对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军祥 葛世荣 李凌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在栓 -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干摩擦条件下偶件表面粗糙度对碳纤维增强尼龙 (PA10 10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偶件表面转移膜的形貌 .结果表明 ,碳纤维能够明显提高 PA10 10的耐磨性能 ,当碳纤维增强... 在栓 -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干摩擦条件下偶件表面粗糙度对碳纤维增强尼龙 (PA10 10 )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偶件表面转移膜的形貌 .结果表明 ,碳纤维能够明显提高 PA10 10的耐磨性能 ,当碳纤维增强相的质量分数为 10 %和 2 0 %时 ,增强 PA10 10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比非增强 PA10 10的降低 3~ 6倍 .这是由于碳纤维起到了承载作用并具有较强的抗犁削能力所致 .磨损表面形貌光学显微分析表明 :磨损前后偶件表面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当偶件表面粗糙度 Ra 处于 0 .11~ 0 .13μm范围内时 ,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 ;随 Ra值的增大或减小微切削和转移膜疲劳脱落加剧致使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快速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尼龙 复合材料 偶件表面粗糙度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铸型尼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国禄 王昆林 +1 位作者 刘家浚 李玉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1,共3页
考察了碳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加入量对碳纤维增强铸型(CFRMC)尼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表面和CFRMC尼龙界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MC尼龙 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铸型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涂层制备工艺对三维碳纤维编织体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高朋召 王红洁 金志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49-854,共6页
采用溶胶-浸渍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的纤维表面涂覆SiO_2涂层。实验研究了涂层制备工艺对编织体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经丙酮、硝酸处理后,再采用粘度为0.01~0.012(Pa·s)、分子生长模式为线性的溶胶浸渍,当涂层厚度为... 采用溶胶-浸渍法,在三维碳纤维编织体的纤维表面涂覆SiO_2涂层。实验研究了涂层制备工艺对编织体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经丙酮、硝酸处理后,再采用粘度为0.01~0.012(Pa·s)、分子生长模式为线性的溶胶浸渍,当涂层厚度为0.5μm左右时,浸渍试样抗氧化性能好,完全氧化失重温度为900℃,较之原始编织体提高300℃。涂层过厚或过薄,编织体抗氧化性能下降,这是由于涂层在纤维表面分布不均匀或与纤维表面结合性较差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浸渍法 三维纤维编织 SiO2涂层 分子生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量碳纤维增强尼龙6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志勇 蒋婵杰 +1 位作者 林金清 曾汉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8,共2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研究了高含量碳纤维 (CF)增强尼龙 6的等温结晶行为 ,并应用Avrami方程分析了尼龙 6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 ,CF在尼龙 6基体中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 ,提高了结晶速率 ;尼龙 6的等温结晶过程主要为成核...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研究了高含量碳纤维 (CF)增强尼龙 6的等温结晶行为 ,并应用Avrami方程分析了尼龙 6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 ,CF在尼龙 6基体中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 ,提高了结晶速率 ;尼龙 6的等温结晶过程主要为成核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量 纤维增强 尼龙6 等温结晶动力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