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编织炭纤维预制件压缩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晓青 郭启微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0-693,共4页
采用压缩实验对三维编织四向、五向和六向结构炭纤维预制件在受压时的厚度与纤维体积含量的变化和压缩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首次压缩后干湿态炭纤维预制件的最大纤维体积含量,以及干态炭纤维预制件3次压缩后的最终纤维体积含量。结果表... 采用压缩实验对三维编织四向、五向和六向结构炭纤维预制件在受压时的厚度与纤维体积含量的变化和压缩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首次压缩后干湿态炭纤维预制件的最大纤维体积含量,以及干态炭纤维预制件3次压缩后的最终纤维体积含量。结果表明,预制件的干湿状态和受压缩次数对预制件的压缩性有显著影响。预制件在卸除载荷后发生部分回弹,各编织结构预制件的初始预制件体积压缩性随着压缩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从结构上看,各编织结构预制件的编织纱截面和轴纱截面形状在压缩后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炭纤维预制件 纤维体积含量 压缩参数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的测量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静东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5-3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电涡流传感器进行碳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测量的研究方法,给出了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框图,并对测得的厚度值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使用该系统测量的数据准确,精度高.
关键词 电涡流传感器 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预制件 厚度 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增减纱机制 被引量:16
3
作者 焦亚男 李嘉禄 付景韫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7,共4页
从单元体角度分析了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制件织造过程中增加或减少纱线的机制,讨论了单元数量减少法和单元尺寸缩减法2种具体实施方案的工艺、适用性和优缺点。采用数字摄影技术对预制件的表观结构进行了观测;采用拓扑方法对表面和内部减... 从单元体角度分析了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制件织造过程中增加或减少纱线的机制,讨论了单元数量减少法和单元尺寸缩减法2种具体实施方案的工艺、适用性和优缺点。采用数字摄影技术对预制件的表观结构进行了观测;采用拓扑方法对表面和内部减纱点处的纱线运动轨迹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纱线空间交织结构的几何模型。结果表明,采用2种减纱工艺制作的变截面预制件表面均无通透性孔洞缺陷,内部纱线倾斜方向无改变,倾斜角度稍有变化,整体结构不会出现明显应力集中,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制作变截面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机制 预制件 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霍夫变换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编织角测量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志涛 吴善禅 +4 位作者 朱雯彦 张芳 耿磊 吴骏 裴蕾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3,共6页
针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编织角人工测量准确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夫变换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编织角测量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倾斜校正,然后根据水平灰度投影曲线相邻波峰、波谷的位置分割出每一行花节,... 针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编织角人工测量准确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霍夫变换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编织角测量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倾斜校正,然后根据水平灰度投影曲线相邻波峰、波谷的位置分割出每一行花节,并计算编织材料的纹理方向;基于霍夫变换去除每一行第一个不完整的花节,并在此基础上分割出所有完整花节;在每一个花节区域利用霍夫变换检测直线,根据两条交叉直线的斜率计算得到每一个花节的编织角.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测量绝对误差小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 表面编织 霍夫变换 纹理方向 灰度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步法三维编织减纱预制件表观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金纯 焦亚男 +2 位作者 李嘉禄 陈利 李学明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8-11,共4页
对四步法三维编织减纱预制件表面外观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设计了三维编织减纱预制件的计算机表现模拟算法,并经过编程和测试实现了四步法三维编织减纱预制件的计算机表观模拟.
关键词 四步法三维编织 减纱预制件 复合材料 表观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在线测量及其不匀分析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万振凯 李嘉禄 王晓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6,共3页
本文讨论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厚度在线测量系统的测量原理与结构组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本系统的研制成功,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和正确制造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预制件 厚度 检测系统 三维编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预制件真实感图形的显示
7
作者 李仁璞 韩其睿 贾旸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5,共5页
由于三维编织预制件表面结构的曲线化和多样化,显示其真实感图形要求结构划分合理、精细,其计算量相当大.本文利用SUN工作站XGL图形库强大的函数功能和运算功能,初步建立了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光照模型,实现了对其真实感图形的... 由于三维编织预制件表面结构的曲线化和多样化,显示其真实感图形要求结构划分合理、精细,其计算量相当大.本文利用SUN工作站XGL图形库强大的函数功能和运算功能,初步建立了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光照模型,实现了对其真实感图形的较好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三维编织预制件 真实感图形 立体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纱工艺对三维编织矩形截面预制件的细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傅景韫 李嘉禄 焦亚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16-18,共3页
对通过减纱工艺形成的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制件的细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拓扑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减纱后通过减纱截面的纱线运动走向和变化规律,从而为更精确的制定异型三维编织预制件的编织工艺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变截面异型三维编织 减纱工艺 预制件 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预制件厚度的超声波在线测量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云飞 李嘉禄 《纺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58,共4页
采用超声脉冲回波法对具有封闭横截面形状的碳纤维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厚度进行在线测量。分析了超声波在三维编织预制件内的传播原理,建立了由微机、步进电机、齿轮、丝杠和探头组成的A型脉冲回波法检测系统和加压装置。实验结果表明:三... 采用超声脉冲回波法对具有封闭横截面形状的碳纤维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厚度进行在线测量。分析了超声波在三维编织预制件内的传播原理,建立了由微机、步进电机、齿轮、丝杠和探头组成的A型脉冲回波法检测系统和加压装置。实验结果表明:三维编织预制件内部纤维束倾斜,造成超声波衰减比较严重,但是选用水做耦合剂,在适当的压力和探头频率下,超声法可以透射三维编织预制件,获得预制件的厚度信息;随着预置压力的增大,超声波测试的厚度值趋于稳定;探头频率对测试结果数据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预制件 超声波 厚度 在线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图像技术的研究
10
作者 尹慧 李兰友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3-16,共4页
分别应用二值化处理、形态滤波处理及细化处理等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图像进行了图像预处理.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交叉点特征提取,可以获得预制件中编织花节的顶点信息.根据获得的特征信息可以实现对编织花节的定... 分别应用二值化处理、形态滤波处理及细化处理等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图像进行了图像预处理.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交叉点特征提取,可以获得预制件中编织花节的顶点信息.根据获得的特征信息可以实现对编织花节的定位,进而完成后期的预制件特征参数的计算和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预制件 表面图像 图像处理 特征参数 性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步法三维编织预制件单元体结构及其图形显示
11
作者 贾旸 韩其睿 李仁璞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14,24,共4页
二步法三维编织预制件具有规则的单元体结构 ,它由 5组轴纱和 4组走向不同的编织线组成 .文中讨论了二步法三维编织方形预制件的单元体结构 ,并通过构造数学算法 ,建立了可变换视点的几何单元体显示模型 ,从不同角度真实地显示了预制件... 二步法三维编织预制件具有规则的单元体结构 ,它由 5组轴纱和 4组走向不同的编织线组成 .文中讨论了二步法三维编织方形预制件的单元体结构 ,并通过构造数学算法 ,建立了可变换视点的几何单元体显示模型 ,从不同角度真实地显示了预制件单元体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法三维编织预制件 单元体结构 图形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炭纤维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玉果 王玉林 +2 位作者 万怡灶 李群英 宋伟夫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用 MM- 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不同条件下三维编织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并用 XL30 ESEM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痕和磨屑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结果表明 :在干摩擦条件下 ,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 用 MM- 2 0 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不同条件下三维编织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并用 XL30 ESEM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痕和磨屑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结果表明 :在干摩擦条件下 ,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提高 ;当 pv值低于 63N· m/s时 ,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较高 ,主要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 ;当 pv值大于 63N· m /s时 ,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明显降低 ,主要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 .在润滑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炭纤维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摩擦摩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玉果 王玉林 万怡灶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5-67,共3页
采用真空浸渍工艺 ,成功地制备了三维编织炭纤维 /环氧复合材料 ,并用金相显微镜对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 ,发现基体与纤维间浸润良好。力学试验表明 ,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复合材料。
关键词 真空浸渍 三维编织 炭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预制件渗透性研究”项目通过市教委验收
14
作者 李占生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88-88,共1页
由我校复合材料研究所吴晓青研究员承担的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三维编织预制件渗透性研究”
关键词 三维编织预制件 渗透性 教委 基金项目 科技发展 高等学校 复合材料 研究员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纹理分析”通过市科委验收
15
作者 李占生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小波变换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 表面纹理分析 新技术 计算机辅助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湿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玉果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67-871,共5页
为了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利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了三维编织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C3D/EP)复合材料.通过吸水实验,研究了该材料的吸湿规律、温度对吸湿的影响以及吸湿过程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C3D/EP复... 为了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吸湿行为,利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了三维编织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C3D/EP)复合材料.通过吸水实验,研究了该材料的吸湿规律、温度对吸湿的影响以及吸湿过程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C3D/EP复合材料吸湿初期符合Fick扩散定律,但整个吸湿行为可用Sigmoidal曲线来描述;温度可加速C3D/EP复合材料的吸湿速率,并使平衡吸湿量提高;在吸湿过程中,C3D/EP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吸湿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先快后慢,与吸湿曲线相对应,而且温度越高,下降越明显,表明吸湿量的大小决定了力学性能的降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炭纤维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吸湿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纤维编织物中引入SiC微粉的超声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文伟 陈朝辉 姚俊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34,共4页
为缩短先驱体浸渍裂解制备炭纤维三维编织物(3D-BCf)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工艺周期,在3D-BCf中采用超声浸渍法预先引入SiC微粉。考察了微粉粒度、浆料SiC/无水乙醇(EtOH)质量比等参数对引入SiC微粉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C微... 为缩短先驱体浸渍裂解制备炭纤维三维编织物(3D-BCf)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工艺周期,在3D-BCf中采用超声浸渍法预先引入SiC微粉。考察了微粉粒度、浆料SiC/无水乙醇(EtOH)质量比等参数对引入SiC微粉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iC微粉粒度为0.4μm、浆料SiC/EtOH质量比为1∶1时超声浸渍效果最佳,在3D-BCf中引入SiC微粉的体积分数可达到16.4%,预先引入SiC微粉可以缩短材料的致密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浸渍法 炭纤维三维编织 SIC微粉 陶瓷基复合材料 先驱体浸渍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预制件表面纹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振凯 李静东 赵茜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7-9,17,共4页
讨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预制件的表面纹理分类 ,提出了 BP神经网络在预制件图像边缘增强、特征提取的基础上加感知器而实现纹理有效识别的应用方法 .实验证明 ,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感知器 纹理分析 预制件 图像处理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编织支架底板RTM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晓青 李嘉禄 +1 位作者 陈利 冯驰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5-448,共4页
基于有限元/控制体积法模拟了三维编织支架底板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的充模过程,预测了不同注入口的数量和位置对干点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注入口的数量和位置、注入压强及树脂粘度对充模时间的影响,按照优化的工艺参数制造了三维编织支... 基于有限元/控制体积法模拟了三维编织支架底板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的充模过程,预测了不同注入口的数量和位置对干点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注入口的数量和位置、注入压强及树脂粘度对充模时间的影响,按照优化的工艺参数制造了三维编织支架底板复合材料构件,用超声波无损检测验证了渗透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底板超声衰减强度的损失较小,图像法测量空隙含量为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预制件 渗透率 模拟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干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树脂传递模塑法(RTM)复合三维整体编织物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晓青 崔振兴 +1 位作者 李嘉禄 焦亚男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4,共5页
概述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的特点和基本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树脂传递方式对三维整体编织预制件复合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型 三维 整体编织 预制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