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弦测法与密度聚类的三维结构光波磨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杰 王培俊 +2 位作者 肖俊 李保庆 李文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5,共6页
为解决钢轨波磨人工检测费时费力及惯性法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综合利用三维结构光技术、弦测法和密度聚类算法进行波磨检测。首先获取钢轨点云,通过纵向平面遍历轨头点云得到钢轨的纵向截面簇,其次利用弦测法计算相应纵向截面的谷深和... 为解决钢轨波磨人工检测费时费力及惯性法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综合利用三维结构光技术、弦测法和密度聚类算法进行波磨检测。首先获取钢轨点云,通过纵向平面遍历轨头点云得到钢轨的纵向截面簇,其次利用弦测法计算相应纵向截面的谷深和波长。最后利用钢轨发生波磨时产生的接触斑,对遍历计算的谷深和波长分别进行密度聚类,将相同或相似接触斑的波磨信息聚类成簇,对聚类后各簇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应钢轨的波磨信息。本方法结合三维结构光数据量大、弦测法计算直接明确的优点,通过密度聚类将不同深度、大小的波磨接触斑进行区别,有效地将钢轨波磨不同谷深及波长成分进行分类计算。实验室样件试验及现场试验表明,本方法能够实现对钢轨波磨的精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波磨检测 三维结构光 遍历 弦测法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ET L3D三维结构光扫描仪的逆向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卫民 赵文川 +1 位作者 马平平 王云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0-34,共5页
以某发电机端盖为例,介绍COMET L3D三维结构光扫描仪系统及点云数据获取的方法,描述了Geomagic Studio逆向软件对点云数据预处理的要点,重点探讨了发电机端盖这类铸造产品模型重构的步骤、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了误差分析,最后获得... 以某发电机端盖为例,介绍COMET L3D三维结构光扫描仪系统及点云数据获取的方法,描述了Geomagic Studio逆向软件对点云数据预处理的要点,重点探讨了发电机端盖这类铸造产品模型重构的步骤、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了误差分析,最后获得了符合精度要求的数据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借助COMET L3D三维结构光扫描仪对铸造产品进行逆向工程的研究,可在吸收原有逆向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进,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ET L3D三维结构光扫描仪 点云数据 逆向工程 发电机端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三维结构光和小波分析进行钢轨波磨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坪 王培俊 +1 位作者 陈鹏 徐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3-38,共6页
为了有效检测钢轨波浪形磨损,解决钢轨检测精度要求高、形成原因复杂而导致检测难的问题,提出利用三维结构光获取钢轨波磨数据,再利用小波分析来检测钢轨波磨的新方法。首先利用三维结构光扫描仪扫描一段钢轨,然后配准检测点云与标准模... 为了有效检测钢轨波浪形磨损,解决钢轨检测精度要求高、形成原因复杂而导致检测难的问题,提出利用三维结构光获取钢轨波磨数据,再利用小波分析来检测钢轨波磨的新方法。首先利用三维结构光扫描仪扫描一段钢轨,然后配准检测点云与标准模型并提取检测钢轨顶端纵向的波浪磨损数据,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该段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铁路检测标准将所得数据分为两类,从而得到有效的波磨数据。现场实验表明,将结构光和小波分析方法结合,既发挥了结构光数据量丰富准确的优势,又通过小波分析得到波磨的各个频率成分,能够准确地检测钢轨波浪形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波浪形磨损 检测 三维结构光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真的来了吗?——三维结构光传感器漫谈 被引量:75
4
作者 左超 张晓磊 +5 位作者 胡岩 尹维 沈德同 钟锦鑫 郑晶 陈钱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5,共45页
三维成像与传感技术作为感知真实三维世界的重要信息获取手段,为重构物体真实几何形貌及后续的三维建模、检测、识别等方面提供了数据基础。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和光电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电子与个人身份验证对3D传感技术日益增长的需... 三维成像与传感技术作为感知真实三维世界的重要信息获取手段,为重构物体真实几何形貌及后续的三维建模、检测、识别等方面提供了数据基础。近年来,计算机视觉和光电成像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电子与个人身份验证对3D传感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了三维成像与传感技术的蓬勃式发展。2D摄像头向3D传感器的转变也将成为继黑白到彩色、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静态图像到动态影像后的"第四次影像革命"。《红外与激光工程》本期策划组织的"光学三维成像与传感"专题,共包含高水平稿件20篇,其中综述论文15篇,研究论文5篇。这些论文系统介绍了光学三维成像传感领域热点专题的研究进展与最新动态,主题全面涵盖了当前三维光学成像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结构光三维成像、条纹投影轮廓术、干涉测量技术、相位测量偏折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全息显示、集成光场显示等)、三维成像传感技术与计算成像相关交叉领域(如三维鬼成像)等。而此文作为本期专栏的引子,概括性地综述了典型的三维传感技术,并着重介绍了三维结构光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典型应用;讨论了其现存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求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三维成像 三维测量 三维结构光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反射表面上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
5
作者 朱勇建 张辰宇 +1 位作者 王栋 张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且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然而,对高反射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仍然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原因是亮面物体的表面反射使得无法从相机收集的图像中提取物体的特征信息。这个问题限制了结构光三维视觉测量系... 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且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然而,对高反射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仍然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原因是亮面物体的表面反射使得无法从相机收集的图像中提取物体的特征信息。这个问题限制了结构光三维视觉测量系统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对用于高亮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技术进行分类和讨论,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基于高动态范围成像、条纹反射和偏振的测量方法。根据文章内容,研究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测量条件选择相应的最佳三维测量方法,从而能够更准确地重建高反射表面的三维地形。还可为深入研究高亮物体表面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三维测量 镜面反射 高动态范围成像 条纹反射 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结构光三维测量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车向前 周波 何万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50,共8页
针对CCD摄像机高分辨率下CPU进行三维测量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GPU技术的快速计算方法。同时针对三维测量的四个具备并行度的过程,该方法给出了在GPU上可实现的具体算法流程,并根据数据规模及GPU特性,设计了一种新的GPU设备端数据... 针对CCD摄像机高分辨率下CPU进行三维测量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GPU技术的快速计算方法。同时针对三维测量的四个具备并行度的过程,该方法给出了在GPU上可实现的具体算法流程,并根据数据规模及GPU特性,设计了一种新的GPU设备端数据结构组织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利用了GPU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能力,在处理500万像素数据过程中整个测量时间仅需4s左右,计算效率是CPU的16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三维测量 图形硬件 GPU 快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位偏移gamma矫正方法的结构光三维视觉测量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陆军 张艺竞 +1 位作者 王成成 邵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2-188,共7页
为补偿结构光三维测量过程中的非线性gamma误差,提出基于相位偏移的gamma误差矫正算法,对三维结构光视觉测量与重构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结构光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于正弦条纹光栅的结构光测量方法做了介绍;其次研究了基于相位偏移方法... 为补偿结构光三维测量过程中的非线性gamma误差,提出基于相位偏移的gamma误差矫正算法,对三维结构光视觉测量与重构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结构光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基于正弦条纹光栅的结构光测量方法做了介绍;其次研究了基于相位偏移方法的gamma矫正方法,通过实验对矫正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三维重构实验得到被测量的物体矫正前后的三维重构图像,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矫正算法有效降低了三维测量中gamma畸变造成的相位误差的均方根值,提高了测量精度,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三维测量 gamma畸变 gamma矫正 相位偏移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测量损伤瘢痕的法医学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付佳旗 阳紫倩 +5 位作者 刘子龙 屈国强 李中伟 詹国敏 陈晓瑞 邹宜林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11-315,共5页
目的验证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测量体表规则或不规则损伤瘢痕的长度和面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软尺、游标卡尺+细线法、结构光三维扫描法分别对30例模拟条状瘢痕与50例伤后条状瘢痕的长度进行测量,以长×... 目的验证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测量体表规则或不规则损伤瘢痕的长度和面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探讨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软尺、游标卡尺+细线法、结构光三维扫描法分别对30例模拟条状瘢痕与50例伤后条状瘢痕的长度进行测量,以长×宽、薄膜描记结合坐标纸法、像素法、结构光三维扫描法分别测量35例模拟片状瘢痕及15例伤后片状瘢痕的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构光三维扫描法测量的模拟条状瘢痕长度与标准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表面曲率较大且大面积不规则模拟片状瘢痕和伤后片状瘢痕进行测量时,结构光三维扫描法测量结果与标准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法对50例伤后条状瘢痕长度进行测量时,两名操作人员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8,同一操作者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为1.000,与游标卡尺+细线法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6。结论采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测量可获取体表瘢痕的立体信息,对瘢痕长度和面积的测量不受部位、体表曲率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瘢痕 结构三维扫描 长度 体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的镜面/漫反射复合表面形貌测量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宗华 刘小红 +2 位作者 郭志南 高楠 孟召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8-204,共7页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以其非接触、无损及快速测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已有的条纹投影和条纹反射测量术分别适用于漫反射表面和镜面表面。然而,航空航天和先进制造中存在许多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表面同时存在的复合反射表面。提出一...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以其非接触、无损及快速测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已有的条纹投影和条纹反射测量术分别适用于漫反射表面和镜面表面。然而,航空航天和先进制造中存在许多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表面同时存在的复合反射表面。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光投影和反射的方法来实现复合表面形貌的快速测量。首先,投影仪投射蓝色正弦条纹图于被测物体表面,同时显示屏显示的红色条纹被镜面部分反射。其次,彩色相机采集经被测表面调制的变形条纹图。然后,从相机不同颜色通道中提取对应不同类型反射表面的变形条纹,并计算变形条纹图的绝对相位。最后,通过系统标定建立相位信息与深度之间的直接关系,得到被测复合表面的三维形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非连续复合表面物体的测量,还能够同时测量独立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表面的三维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 结构三维成像 系统标定 相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视觉的联合收获机谷粒体积流量测量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尹文庆 浦浩 +3 位作者 胡飞 钱燕 郭栋 武亚楠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107,共7页
针对谷物联合收获机工作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谷粒流量的问题,提出应用结构光视觉测量技术实现谷物联合收获机测量系统谷粒体积流量的测量。采用普通滑槽作为测量谷粒体积流量的输送器,应用滚轮与编码器测量谷粒在滑槽中的流动速度。根据... 针对谷物联合收获机工作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谷粒流量的问题,提出应用结构光视觉测量技术实现谷物联合收获机测量系统谷粒体积流量的测量。采用普通滑槽作为测量谷粒体积流量的输送器,应用滚轮与编码器测量谷粒在滑槽中的流动速度。根据激光三角法测量原理构建结构光三维视觉系统,测量滑槽中流动谷粒的截面轮廓,应用试验参数标定法建立物长与像素偏移值的关系。在对结构光图像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阈值判定法获取谷粒流截面轮廓;采用梯形微元求和法分别建立谷粒流截面计算模型与体积计算模型。试验研究了滑槽倾角和图像采集帧率对谷粒体积流量测量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滑槽倾角在15°~30°、结构光图像采集帧率在40~100 f/s时,4种谷粒体积流量的测量误差小于等于5.2%,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小于等于0.021,均方根误差小于等于1.268 L;当测量体积为17.6 L、滑槽倾角为30°、结构光图像采集帧率为100 f/s时,测量误差最小,为0.74%;当测量体积为39.2 L、滑槽倾角为20°、结构光图像采集帧率为40 f/s时,测量误差最大,为5.2%。采用结构光三维视觉测量系统,应用梯形微元积分求和法建立谷粒流体积计算模型,可以实现滑槽输送谷粒体积的在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联合收获机 测产系统 谷粒体积流量 滑槽 结构三维视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光熔池传感中反射图的递归选区处理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方杰 李立东 武少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39,共7页
点阵结构光三维熔池传感中处理反射图并识别成像点是后续熔池重构计算的基础,然而,由于弧光在成像屏上分布不均匀,加上结构激光照射到工件表面后漫反射到成像屏上,生成了额外的高亮背景,因此大大增加了成像点识别难度.此外,激光束在传... 点阵结构光三维熔池传感中处理反射图并识别成像点是后续熔池重构计算的基础,然而,由于弧光在成像屏上分布不均匀,加上结构激光照射到工件表面后漫反射到成像屏上,生成了额外的高亮背景,因此大大增加了成像点识别难度.此外,激光束在传播过程中受金属蒸气散射发生横向扩散,造成成像屏上的成像点尺寸变大、对比度下降,给识别带来了更大困难,极易丢失成像点(丢点)或误将噪声识别为成像点(多点).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递归选区图像处理算法,该算法由整体到局部,利用递归的思想不断选择“未成功识别”区域做进一步处理,当逐层返回处理结果后,可实现从不均匀背景中分离出所有成像点,不易丢点或多点.在每层处理计算中,算法的主要步骤包括阈值、滤波、连通域计算、大连通域递归处理以及小连通域重新覆盖等.阈值处理采用OTSU算法,该算法针对各层目标图像的亮度特征自动确定最佳阈值.滤波处理采用中值滤波法,提出每深入两层将滤波窗口的尺寸减小2个像素,可以降低丢点可能性,减少无用递归,避免超过最大递归深度.最后,用起弧后不同时刻拍摄的具有不同特征的反射图验证了递归选区处理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讨论了该算法的实时性能.结果显示,单个图像的处理平均用时约为46 ms,可以满足实时传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三维视觉 熔池传感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结构光技术的路面坑槽多指标提取方法
12
作者 王葱 潘均 +1 位作者 孙尚宇 宋伟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5-81,共7页
针对弱光、弱纹理环境下路面坑槽多维度指标提取问题,以及传统方式和激光技术的应用缺陷,本文采用双目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获取路面坑槽图像,利用RANSAC算法拟合道路平面,分割坑槽点云,与拟合平面求交为坑槽顶面轮廓点,采用双向最近点搜... 针对弱光、弱纹理环境下路面坑槽多维度指标提取问题,以及传统方式和激光技术的应用缺陷,本文采用双目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获取路面坑槽图像,利用RANSAC算法拟合道路平面,分割坑槽点云,与拟合平面求交为坑槽顶面轮廓点,采用双向最近点搜索法排序,逆时针连接后采用轮廓点法计算面积;提取各数据点深度计算坑槽深度指标;采用微元逼近法对坑槽进行等距切片,计算坑槽体积。并采用BPA算法进行曲面重建,为相关应用场景提供更直观的数据视角。将正常光线和弱光、弱纹理环境下的计算结果与人工测量结果相比,坑槽深度、面积及体积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2.73%、6.50%、8.60%和2.99%、5.25%、8.28%。依据计算指标对坑槽严重程度进行评价,与人工测量相比,满足坑槽评价一致性标准。表明设备与检测方法对于弱光、弱纹理环境的适用性,可为坑槽评价、修补材料估算、养护优先级判定、路面养护规划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纹理 双目结构三维成像 路面坑槽 多维度指标提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内脏器官原位整体塑化标本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晨 邹雨琛 +2 位作者 程明亮 冯培勋 贠跃进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制作牦牛内脏器官原位整体塑化标本的可视化三维模型方法。方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牦牛的内脏器官原位整体塑化标本,再利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构建出塑化后的牦牛内脏器官原位整体的彩色数字三维模型... 目的:研究基于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制作牦牛内脏器官原位整体塑化标本的可视化三维模型方法。方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牦牛的内脏器官原位整体塑化标本,再利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构建出塑化后的牦牛内脏器官原位整体的彩色数字三维模型,然后构建基于互联网的webvr系统,实现虚拟数字标本的可视化展示等流程,完成牦牛内脏器官原位整体塑化标本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展示。结果:基于生物塑化技术和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构建出来的可视化三维牦牛内脏器官原位整体塑化标本模型,能真实再现牦牛的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层次结构和内脏的形态及位置毗邻关系,精度高、清晰度好,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和缩放,能更好地辅助教学、科研和科普等工作,为后续建立其他大型动物标本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生物塑化技术 结构三维扫描技术 三维建模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反射表面上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
14
作者 朱勇建 张辰宇 +1 位作者 王栋 张力 《激光杂志》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且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然而,对高反射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仍然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原因是亮面物体的表面反射使得无法从相机收集的图像中提取物体的特征信息。这个问题限制了结构光三维视觉测量系... 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且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然而,对高反射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仍然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原因是亮面物体的表面反射使得无法从相机收集的图像中提取物体的特征信息。这个问题限制了结构光三维视觉测量系统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对用于高亮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技术进行分类和讨论,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基于高动态范围成像、条纹反射和偏振的测量方法。根据文章内容,研究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测量条件选择相应的最佳三维测量方法,从而能够更准确地重建高反射表面的三维地形。还可为深入研究高亮物体表面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三维测量 镜面反射 高动态范围成像 条纹反射 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OS流动式光学扫描仪的工作原理与系统标定 被引量:18
15
作者 徐红兵 任乃飞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1-84,共4页
介绍了ATOS流动式光学扫描仪的结构光三维扫描法工作原理和系统标定方法。仪器经标定后,通过多组固定参考点进行拟合计算,能自动拼合出被测工件的完整三维图形。
关键词 ATOS学扫描仪 结构三维扫描法 系统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飞秒激光与透明介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田 齐文宗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共3页
随着飞秒(fs.10-15s)激光近些年来得到迅速发展,飞秒激光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分析。利用飞秒激光的热效应可以忽略的特点进行超精细加工。利用飞秒激光与透明材料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实现材料内部有空间选择性的... 随着飞秒(fs.10-15s)激光近些年来得到迅速发展,飞秒激光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分析。利用飞秒激光的热效应可以忽略的特点进行超精细加工。利用飞秒激光与透明材料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实现材料内部有空间选择性的三维光功能微结构。文章重点介绍了飞秒激光与透明介质相互作用的原理,以及在三维超高密度光存储、三锥光功能微结构等方面及应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 透明介质 三维存储 三维功能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随机序列投影三维测量中的快速子序列匹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良锋 李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02-1705,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伪随机序列投影三维测量技术的子序列匹配快速算法.首先根据源序列的内容及子串长度构造由多层子表组成的表格;然后根据子序列的内容,从首字符开始从左到右,依次从首层表格开始向下查找;最后得到子序列在源序列中的位置...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伪随机序列投影三维测量技术的子序列匹配快速算法.首先根据源序列的内容及子串长度构造由多层子表组成的表格;然后根据子序列的内容,从首字符开始从左到右,依次从首层表格开始向下查找;最后得到子序列在源序列中的位置.即根据首字符在首层表格中查到对应的第二层表格地址,再在第二层表格中根据第二个字符,查找第三层表格地址.以此类推,查出最后一层表格的地址.在最后一层表格中,根据末字符查找到该子序列在源序列中的位置.给出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目前主流的计算机上,对于典型场景采用查表法的子序列匹配速度较常用算法快6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结构三维测量 时空二值编码 查表法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鳄龟全身肌肉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的研究
18
作者 冯培勋 杨楠 +2 位作者 黄立麟 程明亮 贠跃进 《现代畜牧科技》 2022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鳄龟全身肌肉三维数字化模型构建和可视化的方法。方法:选取3年以上鳄龟解剖显示全身肌肉后,利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构建鳄龟全身肌肉的彩色数字三维模型,然后构建基于互联网的webvr系统,实现虚拟数字标本的可视化展示。结果:... 目的:研究鳄龟全身肌肉三维数字化模型构建和可视化的方法。方法:选取3年以上鳄龟解剖显示全身肌肉后,利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构建鳄龟全身肌肉的彩色数字三维模型,然后构建基于互联网的webvr系统,实现虚拟数字标本的可视化展示。结果:基于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成功构建出鳄龟全身肌肉三维数字化模型,重建模型可以在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三维空间内任意角度旋转和缩放,高精度、高清晰度的真实再现了鳄龟全身肌肉的解剖形态和结构,有效地辅助教学、科研和科普工作,为后续建立其他动物的三维数字模型奠定了基础和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鳄龟 结构三维扫描技术 三维数字化 可视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测量设备的涡轮精确逆向重构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卫波 卢隆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
针对车用涡轮增压器中涡轮的结构特征,考虑不同测量设备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采用两种测量设备构建涡轮精确逆向模型的方法.通过非接触结构光三维扫描仪获取涡轮叶片点云数据,采用分区域处理法得到涡轮曲面模型,利用二维投影仪得到涡轮外... 针对车用涡轮增压器中涡轮的结构特征,考虑不同测量设备的特性,提出了一种采用两种测量设备构建涡轮精确逆向模型的方法.通过非接触结构光三维扫描仪获取涡轮叶片点云数据,采用分区域处理法得到涡轮曲面模型,利用二维投影仪得到涡轮外轮廓边界形状和准确尺寸,将其与曲面模型进行数据匹配,在CAD软件中对匹配的曲面进行边界修整,完成涡轮三维建模.利用本方法能可靠重构涡轮三维模型,缩短设计开发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涡轮 结构三维扫描仪 二维投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