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遮挡的视频图像运动目标激光跟踪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健 鲁长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0,共5页
为能够有效解决遮挡情况下,视频图像快速运动目标的精确跟踪定位问题,文中提出考虑遮挡的视频图像运动目标跟踪定位方法。利用Kalman滤波方法将视频图像中下一帧的位置提前至当前帧进行估计,并对未来帧进行修正,完成对遮挡状态下运动目... 为能够有效解决遮挡情况下,视频图像快速运动目标的精确跟踪定位问题,文中提出考虑遮挡的视频图像运动目标跟踪定位方法。利用Kalman滤波方法将视频图像中下一帧的位置提前至当前帧进行估计,并对未来帧进行修正,完成对遮挡状态下运动目标的粗定位。在粗定位的基础上,采用激光逐次逼近模式与激光离散点插值模式相结合的形式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通过激光逐次逼近模式,系统从初始位置开始逐步调整激光发射方向,不断接近目标物体。当激光测量到目标点时,获取目标离散点的空间坐标。利用激光离散点插值模式对这些离散点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获得连续的目标轨迹表示。通过在连续图像帧中实时更新和匹配轨迹,对视频图像进行运动目标定位和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遮挡的情况下准确获取运动目标的位置中心点,有效实现对运动目标的精准跟踪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 视频图像 运动目标 激光 跟踪定位 卡尔曼(Kalman)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站未知下多基地外辐射源运动目标两阶段约束加权最小二乘定位算法
2
作者 左燕 陈王蓉 彭冬亮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2-1781,共10页
针对发射站位置与速度未知时的运动目标定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两阶段定位算法。首先,利用直接路径时间迟延和多普勒频移量测构建一个基于约束加权最小二乘(CWLS)模型获得发射站的位置和速度。然后,将发射站位置和速度估计值... 针对发射站位置与速度未知时的运动目标定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两阶段定位算法。首先,利用直接路径时间迟延和多普勒频移量测构建一个基于约束加权最小二乘(CWLS)模型获得发射站的位置和速度。然后,将发射站位置和速度估计值代入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联合模型,建立基于CWLS的目标位置和速度估计模型,利用拟牛顿法求解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定位性能达到克拉美罗下界(CR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外辐射源定位 运动目标 未知发射站位置和速度 约束加权最小二乘 拟牛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多运动目标极低频电磁场定位研究
3
作者 明斌 汤井田 +1 位作者 胡双贵 肖晓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25-4039,共15页
通过探测与目标相关的电磁场信号舰船极低频电磁场探测技术,具有隐蔽性能好、信号衰减小、浅海抗干扰能力强、目标识别度高等优点,为有效解决水下目标体探测面临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针对多目标定位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舰船极... 通过探测与目标相关的电磁场信号舰船极低频电磁场探测技术,具有隐蔽性能好、信号衰减小、浅海抗干扰能力强、目标识别度高等优点,为有效解决水下目标体探测面临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针对多目标定位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舰船极低频电磁场的水下多运动目标体稳健定位方法.首先,将海水中的运动目标体等效为层状介质中的水平电偶极子模型,利用水面上布置的观测基站测量目标相应位置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然后,采用Occam反演算法方法估计目标偶极子的位置与电偶极矩信息,实现了水下运动目标体的定位.最后,通过多个仿真试验,验证定位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利用极低频电磁场估计的水下目标体的轨迹与其真实运动轨迹完全吻合,同时也能精确的估计出偶极子的电偶极矩,另外,该定位算法受初始值的依赖性弱,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频电磁场 水下运动目标 目标定位 Occam反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站无源运动定位的多目标跟踪方法
4
作者 马晓萌 邓东明 +2 位作者 沈永健 丁金闪 郝国卿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49-2557,共9页
针对单站无源运动定位中的多目标定位问题,基于随机有限集(random finite set,RFS)的高斯混合多目标滤波器(Gaussian mixture multi-target filter,GM-MTF)提出一种多目标单站无源运动定位方法。首先,基于单站无源运动定位方法,将定位... 针对单站无源运动定位中的多目标定位问题,基于随机有限集(random finite set,RFS)的高斯混合多目标滤波器(Gaussian mixture multi-target filter,GM-MTF)提出一种多目标单站无源运动定位方法。首先,基于单站无源运动定位方法,将定位问题等效为目标跟踪问题,同时构建无源定位体系下的多目标跟踪非线性量测模型。其次,基于GM-MTF,给出融合容积卡尔曼滤波器的高斯混合实现过程以适应量测非线性模型,并给出完整的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联合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法提出一种二次滤波的单站无源多目标定位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将单站无源运动定位和RFS多目标滤波器进行融合,将单目标定位场景进一步拓展到复杂的多目标场景。同时,通过仿真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的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法,所提方法不仅定位精度优势明显,而且在复杂的杂波环境下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站无源运动定位 目标跟踪 高斯混合 有限集统计 容积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目标天基光学定位方法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瑶 陈忻 饶鹏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近年来空间目标定位领域不断结合网络协同、多模融合等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定位方法以隐蔽性好、测量精度高的独特优势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分析不同情景下适用于不同类型目标的定位方法,针对基于天... 近年来空间目标定位领域不断结合网络协同、多模融合等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其中,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定位方法以隐蔽性好、测量精度高的独特优势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分析不同情景下适用于不同类型目标的定位方法,针对基于天基光学探测的空间小目标定位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天基光学探测技术的发展、空间目标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空间目标定位的概念。然后着重分析适用于空间“小、弱”目标的单星和多星定位方法,并对近年提出的异质传感器联合定位展开说明。最后,依据成像过程建立空间目标定位误差分析模型,分析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占比并根据现存问题做出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光学探测 空间运动目标 目标 定位方法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LOS环境下基于目标运动形式的TDOA定位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巍 刘佳琪 李虎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时差定位(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被动定位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组网能力强、系统鲁棒性强等特点。针对运动目标定位计算复杂、精度收敛较慢等问题,在给出视距(Line of Sight,LOS)环境下定位模型的基础上,... 时差定位(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被动定位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组网能力强、系统鲁棒性强等特点。针对运动目标定位计算复杂、精度收敛较慢等问题,在给出视距(Line of Sight,LOS)环境下定位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定位适用于多站时差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该方法将组群时差定位关系方程合理地线性化为统计估计问题,利用在线迭代实时求解目标位置。给出了针对目标不同运动特性条件下的多平台协同定位算法及其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定位,并且分析了运动形式对于定位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对于系统的工程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定位 无源定位 运动目标定位 再入飞行器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三维多目标追踪的运动补偿优化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顺洪 张昱 +2 位作者 沈江楠 吉建民 张燕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8-539,共12页
三维多目标追踪是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关键模块之一,其结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追踪模块中数据关联过程的准确度.现有的追踪方法大多从外观特征或运动特征出发计算两帧之间物体的相似度,而基于运动特征的方法通常根据当前帧和历史帧三维包围... 三维多目标追踪是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关键模块之一,其结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追踪模块中数据关联过程的准确度.现有的追踪方法大多从外观特征或运动特征出发计算两帧之间物体的相似度,而基于运动特征的方法通常根据当前帧和历史帧三维包围框之间的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进行关联,然而这种方式在观测点物体自身运动时存在严重缺陷.在观测点物体自身进行运动时,观测到的两帧数据将处于不同的局部坐标系,导致无法使用运动模型准确预测已追踪物体在下一帧中的位置.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引入观测点自身的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数据,在一帧数据到达之后计算当前帧局部坐标系与上一帧局部坐标系之间的旋转和平移关系,并对已追踪的物体状态按得到的坐标变换关系进行运动补偿,使其抵消因观测点自身运动造成的偏移量.这种运动补偿增强了追踪模块的数据关联环节,提高追踪时三维包围框的关联成功率,降低误关联数量,改善三维多目标追踪的精度.在相关追踪框架及KITTI数据集上的原型验证表明,所提的运动补偿优化方法实现了1%左右的精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运动补偿 三维目标追踪 运动特征 全球定位系统 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Sage-Husa自适应滤波的运动目标三维定位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吴岸平 鲁亚飞 +1 位作者 郭正 侯中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6-154,共9页
提出不依赖于测距信息,利用两架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对运动目标进行三维交会定位的方法。采用多模型交互方法实现在不预知目标运动模式的条件下对运动目标的实时定位;采用改进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综合协方差匹配技术和正定性判断,... 提出不依赖于测距信息,利用两架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对运动目标进行三维交会定位的方法。采用多模型交互方法实现在不预知目标运动模式的条件下对运动目标的实时定位;采用改进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综合协方差匹配技术和正定性判断,提高了定位精度。为评估这些方法的性能,模拟真实观测条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实时对运动目标的三维坐标进行估计。改进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在90°观测夹角下,平均估计误差从27.13 m降低到14.62 m。仿真研究了两无人机观测夹角对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小的夹角不利于定位精度的提高;较大的夹角对无滤波定位方法有较好的效果,但对基于改进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的定位方法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运动目标定位 三维交会模型 自适应滤波 多模型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角度探测模式下结合Hough变换与SVR的墙后目标定位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方平 曹家璇 丁一鹏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851,共14页
多普勒穿墙雷达在定位墙后目标时,存在以下两个难点:(1)准确获取频率混叠区域目标瞬时频率;(2)通过获取精确的墙体参数来减小墙体对定位造成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Hough变换和支持向量回归-BP神经网络的目标定位算法... 多普勒穿墙雷达在定位墙后目标时,存在以下两个难点:(1)准确获取频率混叠区域目标瞬时频率;(2)通过获取精确的墙体参数来减小墙体对定位造成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Hough变换和支持向量回归-BP神经网络的目标定位算法。该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多视角融合穿墙目标探测模型框架,通过获取不同视角下的目标位置来提供辅助估计墙体参数信息;其次,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切比雪夫插值多项式提出了一种目标瞬时频率曲线的高精度提取和估计算法;最后,利用估计的墙体参数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目标运动轨迹补偿算法,抑制了障碍物对目标定位结果的扭曲影响,实现了对墙后目标的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短时傅里叶方法,该文所述方法可以准确提取时频混叠区域的目标瞬时频率曲线并减小墙体造成的影响,从而实现墙后多目标的准确定位,整体定位精度提升了约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穿墙雷达 目标定位 HOUGH变换 切比雪夫多项式 运动轨迹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滤波的运动目标光电定位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川 陶忠 +3 位作者 桑蔚 张鹏 海云波 梅甫麟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7,共8页
运动目标的光电定位不能像静止目标那样简单做均值滤波,鉴于此,引入粒子滤波算法,它不仅可以应用于线性系统,而且还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结合光电定位需求,详细推导了计算公式及初值和参数选取公式,对只含测量噪声以及含有测量和运动噪声... 运动目标的光电定位不能像静止目标那样简单做均值滤波,鉴于此,引入粒子滤波算法,它不仅可以应用于线性系统,而且还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结合光电定位需求,详细推导了计算公式及初值和参数选取公式,对只含测量噪声以及含有测量和运动噪声等的海面运动目标光电无源定位算法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讨论了噪声强度对滤波效果的影响,滤波参数选择对滤波效果的影响,目标运动方式对滤波跟随性的影响,重采样算法对滤波效果的影响等。所得结论为:粒子滤波可用于运动目标光电定位过程,可有效降低定位误差;粒子滤波算法具有较强鲁棒性,适用于噪声较大、目标运动形态变化大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转塔 目标定位 无源定位 粒子滤波 运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8
11
作者 荆光辉 杜鹏 +1 位作者 李献君 唐雪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92-95,共4页
运用人才学、教育学等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对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历史沿革和我国43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了纵向和横向分析。研究表明各高校对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与价... 运用人才学、教育学等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对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历史沿革和我国43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了纵向和横向分析。研究表明各高校对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与价值取向,根据影响培养目标定位的诸多因素,提出了若干有关运动训练专业目标定位的思考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专业 培养目标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轨三频三孔径星载SAR的运动目标检测及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尹建凤 李道京 吴一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2-907,共6页
杂波背景下,传统的多通道SAR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在杂波对消后即实施目标检测,并不考虑目标的距离徙动校正,这种做法会丢失某些快速目标,虽能够检测到速度不是特别快的目标,却可能存在测速模糊,难以对其准确定位。对此,该文提出用3频3孔径... 杂波背景下,传统的多通道SAR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在杂波对消后即实施目标检测,并不考虑目标的距离徙动校正,这种做法会丢失某些快速目标,虽能够检测到速度不是特别快的目标,却可能存在测速模糊,难以对其准确定位。对此,该文提出用3频3孔径SAR解决杂波对消后快速目标的多普勒模糊问题,并用双频共轭处理(DFCP)和Keystone变换对动目标解多普勒模糊、进行距离徙动校正,提高信噪比,进而实现对目标的检测、无模糊测速和定位。该方法在可获得与其他方法相当定位精度的同时,扩大了可检测和定位的目标的速度范围。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检测 合成孔径雷达 快速目标检测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标量磁强计的磁性目标定位问题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金根 龚沈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57-1060,共4页
本文对基于单个运动标量磁强计和基于两个运动标量磁强计的磁定位问题分别进行了详细研究 ,指出用单个运动标量磁强计不能完全确定出目标的位置参数 ,并给出了一种通用的磁定位方法 .该方法先用改进的进化策略方法得到粗值 ,然后用单纯... 本文对基于单个运动标量磁强计和基于两个运动标量磁强计的磁定位问题分别进行了详细研究 ,指出用单个运动标量磁强计不能完全确定出目标的位置参数 ,并给出了一种通用的磁定位方法 .该方法先用改进的进化策略方法得到粗值 ,然后用单纯形法获得精确值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有效的 ,而且定位范围大 ;由于它不需要事先假定磁性目标的磁矩已知 ,因而是实用的 .另外 ,对该方法稍做修改后 ,还可将其直接用到基于矢量磁强计的磁定位问题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标量磁强计 磁性目标 定位 地磁场 感应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基地MIMO雷达的高速运动目标定位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金立 朱艳萍 +1 位作者 顾红 苏卫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2-967,共6页
高速运动目标的大多普勒频率会导致传统匹配滤波器严重失配,因此当目标高速运动时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利用传统匹配滤波器无法有效地形成虚拟阵列。研究了利用双基地MIMO雷达实现多个高速运动目标交... 高速运动目标的大多普勒频率会导致传统匹配滤波器严重失配,因此当目标高速运动时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利用传统匹配滤波器无法有效地形成虚拟阵列。研究了利用双基地MIMO雷达实现多个高速运动目标交叉定位的方法,采用降低雷达距离分辨率的方式以获取较长时间的相参积累,并将接收阵列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共轭相乘后的数据进行频域处理,有效形成了虚拟阵列,然后利用传统超分辨算法对在相同粗距离分辨单元上的高速运动目标的发射角和接收角进行联合估计,从而能够有效交叉定位多个在距离上无法分辨的高速目标。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工程 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交叉定位 高速运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水下垂向运动目标的长基线水声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旭 孙翱 +1 位作者 韩旭 辛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9-637,共9页
水下垂向运动航行体具有速度快、历时短、工况复杂等特点,其运动轨迹的高精度测量一直是工程上的瓶颈问题.针对此类工况提出了一种有合作目标条件下的长基线水声定位测量方法,测量模型基于多元测距体制建立,以合作声信标的性能为约束条... 水下垂向运动航行体具有速度快、历时短、工况复杂等特点,其运动轨迹的高精度测量一直是工程上的瓶颈问题.针对此类工况提出了一种有合作目标条件下的长基线水声定位测量方法,测量模型基于多元测距体制建立,以合作声信标的性能为约束条件,通过一阶展开将非线性方程组的最优估计问题转化为超定线性方程组的最小二乘估计问题,并采用牛顿迭代法进行数值求解.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多个共面海底阵元和单个海面浮体阵元构成的测量阵的误差分布规律,并对有限区域内三种典型阵元构型方案进行了比对.计算结果表明,测量阵水平方向定位精度明显优于垂直方向,6元阵,8元阵和15元阵在阵内水平方向标准差量级分别为0.5m,0.3m和0.2m,垂直方向标准差量级分别为3.5m,1.5m和1.0m,阵外水平方向标准差优于0.3m区域相对于阵内区域的比值约为0.3~1.9,阵外垂直方向标准差优于1.5m区域相对于阵内区域的比值约为0.2~1.1.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建立复杂工况下测试区域精度分布对基阵构型、数量变化的响应关系,可为相关测量系统的设计和测试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从测试需要和工程实现两方面因素考虑,三种阵元构型中呈"XX"型分布的8元阵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基线定位 水下垂向运动目标 测量阵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视处理的单通道SAR地面运动目标检测和定位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峰 李真芳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3-677,681,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两视处理的单通道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检测和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静止场景和运动目标的多普勒谱的偏移不同,先把回波的多普勒谱分成对称两段分别成像,然后对两子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非相干相减,从而对消地杂波,增强数... 提出一种基于两视处理的单通道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检测和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静止场景和运动目标的多普勒谱的偏移不同,先把回波的多普勒谱分成对称两段分别成像,然后对两子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非相干相减,从而对消地杂波,增强数据的信杂噪比,提高运动目标检测能力.在对运动目标进行定位时,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加窗取出运动目标的复信号并计算其多普勒谱,通过估计运动目标多普勒谱相对于静止目标的平移量,可对运动目标进行较准确的定位并可进一步降低虚警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目标定位 多视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机器人运动目标检测与定位 被引量:7
17
作者 崔宝侠 栾婷婷 +1 位作者 张驰 段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1-427,共7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自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先由静止的工作机器人进行自定位,再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和定位的方法.基于HSV模型颜色特征,工作机器人分割出人工路标并进行自定位,利用帧间差分法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序列中相邻两帧作差分运算... 针对移动机器人自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先由静止的工作机器人进行自定位,再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和定位的方法.基于HSV模型颜色特征,工作机器人分割出人工路标并进行自定位,利用帧间差分法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序列中相邻两帧作差分运算,提取出运动目标,并通过双目立体视觉视差原理计算出运动目标的绝对坐标,帮助运动目标完成定位.结果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高于传统的移动机器人自定位的定位精度,且算法的实时性好,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移动机器人 帧间差分法 运动目标 人工路标 HSV模型 阈值分割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拍图像序列的多运动目标定位 被引量:4
18
作者 顾樑 徐大为 +1 位作者 赵建伟 刘重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745-1749,共5页
针对航拍图像序列中运动目标使用仿射模型来描述航拍图像序列中的背景运动 ,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采样的局部补偿误差函数泰勒展开算法 ,该算法能有效地估计出模型参数 ;又根据图象序列中背景运动与目标运动的矢量不一致的特点 ,采用矢量... 针对航拍图像序列中运动目标使用仿射模型来描述航拍图像序列中的背景运动 ,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采样的局部补偿误差函数泰勒展开算法 ,该算法能有效地估计出模型参数 ;又根据图象序列中背景运动与目标运动的矢量不一致的特点 ,采用矢量聚类的算法 ,实现了对多个目标的准确定位 .提出的算法对噪声和光照都具有强抑制性 ,可以在图像质量相对较差时 ,能确保对运动目标的快速定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序列 运动目标定位 航拍图像 块匹配 背景运动估计 计算机视觉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对地面运动目标成像和精确定位的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盛蔚 毛士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8-606,共9页
该文针对正侧视合成孔径雷达工作体制下运动目标成像、定位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运动目标成像与静止目标成像的异同。提出利用距离历程拟合,结合静物场景成像的部分已知信息(地面道路或者桥梁的方向),准确估计t=0时刻目标的坐标和两维速... 该文针对正侧视合成孔径雷达工作体制下运动目标成像、定位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运动目标成像与静止目标成像的异同。提出利用距离历程拟合,结合静物场景成像的部分已知信息(地面道路或者桥梁的方向),准确估计t=0时刻目标的坐标和两维速度,不仅为运动目标精确成像提供了信息,同时得到目标运动轨迹相对地面场景的准确位置。该文提出的方法对于目标在照射孔径内的位置没有特殊假设(以往研究的时频分析方法需要假设目标在t=0时刻位于载机的正侧方向)。最后定量分析了不同形式匹配滤波器对运动目标回波成像的效果以及采用静止目标匹配滤波器对运动目标回波进行成像处理而产生的移位和散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目标成像 目标运动参数估计 匹配滤波 精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干涉SAR运动补偿中地物目标定位误差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银伟 韦立登 向茂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3年第4期492-498,共7页
在基于IMU/GPS测量数据的运动补偿方法中,IMU测量误差和地物目标定位误差导致不准确的相位补偿量,从而引入残余运动误差。该文针对机载干涉SAR运动补偿中地物目标定位误差的影响,建立了在斜视条件下由地物目标定位误差引入的残余运动误... 在基于IMU/GPS测量数据的运动补偿方法中,IMU测量误差和地物目标定位误差导致不准确的相位补偿量,从而引入残余运动误差。该文针对机载干涉SAR运动补偿中地物目标定位误差的影响,建立了在斜视条件下由地物目标定位误差引入的残余运动误差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导致地物目标定位误差的系统采样延时误差、多普勒中心频率误差和参考DEM误差对残余运动误差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参考DEM误差对干涉SAR图像质量、干涉相位和相干系数的影响。该文的讨论结果为机载高精度SAR和重轨干涉SAR数据处理中运动补偿精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干涉SAR 地物目标定位误差 运动补偿 残余运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