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页岩岩相表征及页理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
被引量:
13
1
作者
欧成华
李朝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例,开展页岩岩相表征及页理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研究。页理缝的发育受控于页岩的岩相类型,不同岩相内页理缝发育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据此,研制出基于岩相表征的页理缝三维离...
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例,开展页岩岩相表征及页理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研究。页理缝的发育受控于页岩的岩相类型,不同岩相内页理缝发育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据此,研制出基于岩相表征的页理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页岩储集层岩相分析和页理缝描述,建立岩相与页理缝特征模式,依靠页岩岩相三维模型,建立页理缝发育指数三维模型和页理缝发育强度三维模型,最终建立页理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通过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集层页理缝离散三维模型的建立,不仅在三维空间充分展示了页岩气主力产层内页理缝的分布位置、发育规模以及每条页理缝的倾角、方位角的信息,为后续的生产模拟提供了页理缝地质参数,也为类似页岩页理缝建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岩相
页理缝
发育指数
发育强度
三维离散网络模型
四川盆地
上奥陶统五峰组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页岩油储层多尺度裂缝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艳祥
吕文雅
+6 位作者
曾联波
李睿琦
董少群
王兆生
李彦录
王磊飞
冀春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6,共14页
页岩油储层普遍发育多尺度天然裂缝,天然裂缝是页岩油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多尺度天然裂缝分布规律制约着页岩油气储层高效开发。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页岩油储层为例,结合地表露头、岩心、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
页岩油储层普遍发育多尺度天然裂缝,天然裂缝是页岩油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多尺度天然裂缝分布规律制约着页岩油气储层高效开发。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页岩油储层为例,结合地表露头、岩心、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在划分多尺度裂缝的基础上,明确了多尺度裂缝的发育特征,形成了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建立了典型区块X井区长71储层多尺度裂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根据蚂蚁体叠后地震属性明确了大尺度裂缝分布特征,用确定性方法建立了大尺度裂缝地质模型;结合储层地质力学方法和常规测井裂缝解释结果,建立了中、小尺度裂缝发育强度约束体,然后以发育强度约束体为约束,协同中、小尺度裂缝参数,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中、小尺度裂缝地质模型。最终将大、中、小尺度裂缝网络模型融合形成多尺度裂缝网络模型,并建立裂缝等效属性模型。结果表明X井区长71大尺度裂缝发育于该区东北部,中尺度裂缝和小尺度裂缝多发育于该区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大尺度裂缝发育位置。建立的多尺度裂缝模型与单井裂缝发育规律和实际生产动态数据吻合,可为庆城地区X井区页岩油气增储上产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多尺度裂缝
发育特征
三维离散网络模型
庆城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页岩岩相表征及页理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
被引量:
13
1
作者
欧成华
李朝纯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9-318,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23920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35003-004-002)
文摘
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例,开展页岩岩相表征及页理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研究。页理缝的发育受控于页岩的岩相类型,不同岩相内页理缝发育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据此,研制出基于岩相表征的页理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页岩储集层岩相分析和页理缝描述,建立岩相与页理缝特征模式,依靠页岩岩相三维模型,建立页理缝发育指数三维模型和页理缝发育强度三维模型,最终建立页理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通过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储集层页理缝离散三维模型的建立,不仅在三维空间充分展示了页岩气主力产层内页理缝的分布位置、发育规模以及每条页理缝的倾角、方位角的信息,为后续的生产模拟提供了页理缝地质参数,也为类似页岩页理缝建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页岩岩相
页理缝
发育指数
发育强度
三维离散网络模型
四川盆地
上奥陶统五峰组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Keywords
shale lithofaices
shale bedding fracture
development index
development intensity
3D discrete network model
Sichuan Basin
Upper Ordovician Wufeng Formation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页岩油储层多尺度裂缝三维地质建模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艳祥
吕文雅
曾联波
李睿琦
董少群
王兆生
李彦录
王磊飞
冀春秋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陇东油气开发分公司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6,共14页
基金
中国石油战略合作科技专项(ZLZX20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2135)
辽宁省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重点基金项目(LNTU/GDMR-2303)。
文摘
页岩油储层普遍发育多尺度天然裂缝,天然裂缝是页岩油储层主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多尺度天然裂缝分布规律制约着页岩油气储层高效开发。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页岩油储层为例,结合地表露头、岩心、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在划分多尺度裂缝的基础上,明确了多尺度裂缝的发育特征,形成了多尺度裂缝建模方法,建立了典型区块X井区长71储层多尺度裂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根据蚂蚁体叠后地震属性明确了大尺度裂缝分布特征,用确定性方法建立了大尺度裂缝地质模型;结合储层地质力学方法和常规测井裂缝解释结果,建立了中、小尺度裂缝发育强度约束体,然后以发育强度约束体为约束,协同中、小尺度裂缝参数,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中、小尺度裂缝地质模型。最终将大、中、小尺度裂缝网络模型融合形成多尺度裂缝网络模型,并建立裂缝等效属性模型。结果表明X井区长71大尺度裂缝发育于该区东北部,中尺度裂缝和小尺度裂缝多发育于该区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大尺度裂缝发育位置。建立的多尺度裂缝模型与单井裂缝发育规律和实际生产动态数据吻合,可为庆城地区X井区页岩油气增储上产提供地质依据。
关键词
页岩油储层
多尺度裂缝
发育特征
三维离散网络模型
庆城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shale oil reservoir
multi-scale fractur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3D discrete network model
Qingcheng oilfield
Ordos Basi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页岩岩相表征及页理缝三维离散网络模型
欧成华
李朝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长7页岩油储层多尺度裂缝三维地质建模
刘艳祥
吕文雅
曾联波
李睿琦
董少群
王兆生
李彦录
王磊飞
冀春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