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三维模型分析与深部预测 被引量:13
1
作者 于萍萍 陈建平 王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7-912,共16页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新发现的超大型Cu(Au-Ag)矿床。本文针对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问题,以现代成矿地质理论和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技术为支撑,以构建矿床找矿模型为指导,依托数据库技术、3S...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新发现的超大型Cu(Au-Ag)矿床。本文针对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问题,以现代成矿地质理论和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技术为支撑,以构建矿床找矿模型为指导,依托数据库技术、3S技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开展基于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的三维地质实体建模与矿化异常三维空间重构,将铁格隆南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矿体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分析与预测评价,以期减少单一信息多解性和成矿条件不确定性,为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找矿模型指导下,基于深部成矿空间三维结构重构基础上的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可以有效的识别成矿地质体和矿致异常信息,实现深部矿产资源靶区空间定位预测,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铁格隆南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分析 三维矿床模型 元素品位模型 AMT 铁格隆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矿床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肖克炎 李楠 +2 位作者 孙莉 邹伟 李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29-930,共2页
矿床模型是找矿实践和资源评价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矿床模型被认为是矿床发现和资源评价钥匙和基石,一直受到矿床学家和资源预测评价专家重视。考克斯等(1986)为了未资源资源评价需要编著了86个全球矿床模式,包括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 矿床模型是找矿实践和资源评价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矿床模型被认为是矿床发现和资源评价钥匙和基石,一直受到矿床学家和资源预测评价专家重视。考克斯等(1986)为了未资源资源评价需要编著了86个全球矿床模式,包括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等描述性模型及品位吨位模型。上世纪九十年代陈毓川、朱裕生(1993)、裴荣富(1995)等也编著中国成矿模式等著作。近年来,毛景文等(2012)也根据最新矿床学研究进展编著了中国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矿床模型 找矿标志 成矿地质环境 品位吨位模型 描述性模型 数字矿床模型 矿床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矿田细脉带锌矿体三维矿床数学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伍伟 秦德先 +3 位作者 黎应书 贾福聚 杨晓坤 张玲燕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0-102,共3页
本文应用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Surpac软件,建立了大厂矿田细脉带锌矿体的三维矿床数学模型。该模型实现了矿床的三维立体可视化和绘制任意方向的品位分布图以及进行储量计算,为矿山生产计算机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三维矿床数学模型 细脉带锌矿体 广西大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三维模型分析与深部预测
4
作者 李莹 肖克炎 +2 位作者 李楠 邹伟 张婷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9-512,共4页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东约68km处,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矿田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研究。文章运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东约68km处,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矿田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研究。文章运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建立矿区三维矿床模型,通过曲面模拟方法提取矿区控矿构造界面,查明了矿区构造界面对Cu、Mo、Ag、Au等元素的富集有绝对控制作用;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带表现为浅部Pb、Zn至深部Cu、Mo的变化特征,矿区成矿中心空间位置的探讨说明矿区在ZK1616—ZK3216一带的深部存在隐伏含矿斑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元素分带 三维矿床模型 甲玛铜多金属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三江北段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38
5
作者 陈建平 唐菊兴 +2 位作者 陈勇 李葆华 尚北川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7,共9页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是位于三江成矿带的大型铜(钼)矿床。虽然该矿床在找矿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但关于矿床成矿模式的理论研究较少。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花岗斑岩的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测...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是位于三江成矿带的大型铜(钼)矿床。虽然该矿床在找矿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但关于矿床成矿模式的理论研究较少。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花岗斑岩的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测试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化学成分及C、H、O同位素组成,探讨其热液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斑岩型铜钼矿床,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斑岩体,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组成的混合热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纳日贡玛铜钼矿床的成矿模式,利用Micromine软件建立了矿床三维立体模型,其成果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 成矿模式 斑岩型矿床 三维矿床模型 三江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家营铁矿南区矿床工程地质与采矿技术条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刚 杨志强 +1 位作者 高谦 马耀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5,共5页
针对司家营铁矿南区的阶段嗣后充填法采矿设计要求,开展了矿床工程地质和采矿技术条件研究。首先在矿床地质构造和围岩特性分析基础上,进行矿体与围岩分类,由此对矿岩体进行稳定性评价,并确定了矿岩体力学参数;然后,利用矿区的探矿钻孔... 针对司家营铁矿南区的阶段嗣后充填法采矿设计要求,开展了矿床工程地质和采矿技术条件研究。首先在矿床地质构造和围岩特性分析基础上,进行矿体与围岩分类,由此对矿岩体进行稳定性评价,并确定了矿岩体力学参数;然后,利用矿区的探矿钻孔,建立了三维矿床地质模型,展示了矿体空间形态以及品位分布规律;最后,借助于工程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矿区的地应力参数。研究成果为矿床的充填法采矿设计和优化决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工程地质 三维矿床模型 采矿技术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立体建模技术在矿业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宋子岭 耿晓伟 王德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6-459,共4页
介绍三维建模技术在矿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的研究成果。介绍建立三维矿床模型的方法原理。包括矿块的划分方法与原则,矿块的编号,矿块属性变量的赋值方法,矿体以外的纯岩石块的剔除,以及格网构模法... 介绍三维建模技术在矿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的研究成果。介绍建立三维矿床模型的方法原理。包括矿块的划分方法与原则,矿块的编号,矿块属性变量的赋值方法,矿体以外的纯岩石块的剔除,以及格网构模法的格网尺寸,对层状矿体和非层状矿体的描述方法,数据存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研究 三维立体 建模技术 矿业 三维矿床模型 矿块划分 矿块编号 矿块属性变量 计算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衙金矿X矿段金矿化富集规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姜华 秦德先 +3 位作者 姚志华 陈爱兵 孙彩霞 胡光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91,共5页
矿床三维模型的建立对于工程设计和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矿床三维模型可以用数学和图形的方法定量地反映矿体的矿化强度和矿化富集规律,为矿山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也为矿床的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分别对云南北衙金矿X矿段金... 矿床三维模型的建立对于工程设计和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矿床三维模型可以用数学和图形的方法定量地反映矿体的矿化强度和矿化富集规律,为矿山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时也为矿床的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分别对云南北衙金矿X矿段金矿体的走向、倾向和厚度方向分析矿体中金的平均品位、金属量的变化情况,并讨论了矿床三维模型在生产和成矿预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矿床三维模型 矿化富集规律 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矿田铜坑深部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邹艳红 戴塔根 毛先成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2-66,共5页
广西大厂矿田长坡—铜坑矿区矿床形成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地层岩性、岩浆岩体和断层、褶皱构造。结合大厂矿田多年来积累的地质资料信息,提取了钻孔、坑道采样化验数据与地质体的几何取点等矿床隐伏矿体预测专题数据,建立了各种地质... 广西大厂矿田长坡—铜坑矿区矿床形成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地层岩性、岩浆岩体和断层、褶皱构造。结合大厂矿田多年来积累的地质资料信息,提取了钻孔、坑道采样化验数据与地质体的几何取点等矿床隐伏矿体预测专题数据,建立了各种地质体几何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控矿地质条件的定量分析,以立体单元形式对地质空间进行分割抽样,提取了立体单元控矿作用定量化指标;通过一种有效的矿床三维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对矿床地下三维空间中隐伏矿体进行了定位、定量预测和结果验证,并开发了预测结果的三维可视化动态查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矿体 地质体几何模型 立体单元 矿床三维数学模型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索引与碰撞检测的TIN求交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景昌 白润才 +1 位作者 刘光伟 刘威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96-301,共6页
针对三维矿床地质模型构建及后续应用分析中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索引与碰撞检测的不规则三角网(TIN)快速求交算法。通过建立TIN模型的空间格网索引,将相交测试与计算限定在映射于同一个空间格网单元内的三角形对之间,在求交计算过程... 针对三维矿床地质模型构建及后续应用分析中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索引与碰撞检测的不规则三角网(TIN)快速求交算法。通过建立TIN模型的空间格网索引,将相交测试与计算限定在映射于同一个空间格网单元内的三角形对之间,在求交计算过程中,应用包围盒碰撞检测方法快速剔除不相交三角形对,并分别采用边-面及改进的边-边求交算法计算异面与共面三角形交线,并根据交线段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完成交线的快速分离。实验及应用结果表明,该算法效率高、运行稳定、计算结果可靠,能够满足大规模TIN快速求交计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矿床地质模型 不规则三角网求交 空间索引 包围盒 碰撞检测 交线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PAC平台下基于克里格估值理论的勘探网度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韦如 栾欣莉 +3 位作者 孙维波 张姗 刘胜光 唐泽伟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5期46-50,共5页
阐述了应用地质统计学法进行勘探网度优化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以焦家金矿为例,利用大型矿山软件SURPAC建立了该金矿床的三维模型,结合钻孔和刻槽的样品数据,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金品位进行了估值及储量估算,形象地展现了矿体的空间赋存情... 阐述了应用地质统计学法进行勘探网度优化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以焦家金矿为例,利用大型矿山软件SURPAC建立了该金矿床的三维模型,结合钻孔和刻槽的样品数据,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金品位进行了估值及储量估算,形象地展现了矿体的空间赋存情况和矿石品位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变异规律进行分析和评价,模拟出最佳勘探网度,同时在该矿中深部中段进行了实际应用,为采矿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PAC平台 地质统计学 三维矿床模型 勘探网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矿体等高线离散化后的四面体建模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应显 王志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5,共4页
基于不规则四面体的三维实体建模方法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层状矿体的建模中,该方法却不能准确地描述其层状界面。根据层状矿体建模数据的特点,先将层状矿体的等高线进行等距离散化,再建立不规则四面体三维实体模型,并为该方法设计由点、... 基于不规则四面体的三维实体建模方法具有很多优点,但在层状矿体的建模中,该方法却不能准确地描述其层状界面。根据层状矿体建模数据的特点,先将层状矿体的等高线进行等距离散化,再建立不规则四面体三维实体模型,并为该方法设计由点、面和四面体组成的逻辑模型结构。该方法用VC++.net编程得以实现,并使用内蒙某煤矿的实际数据,建立了相应的矿床三维实体模型。实践表明,通过离散化等高线后建立的层状矿体四面体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出层状矿体的层状界面,实现对层状矿体的三维实体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三维模型 不规则四面体 等高线离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字化仪输入地形建立地表高程文件
13
作者 冯水源 郭维平 《阜新矿业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7-24,共8页
利用数字化仪输入地形资料,通过两个方向的线性插值.再通过综台对比平均,求得三维矿床模型中的地表高程指标.由于地形资料利用充分,方法合理.估值结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数字化仪 地表高程 三维矿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