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等式约束的三维电阻率探测混合反演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斌 刘征宇 +3 位作者 宋杰 聂利超 王传武 陈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20-832,共13页
三维电阻率探测的线性反演和非线性反演中均存在着多解性的固有难题.电阻率线性反演方法的效率较高,但反演结果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较强,易陷入局部极小;而非线性反演方法不依赖初始模型,但搜索效率极低,尚未见到关于三维电阻率非线性反... 三维电阻率探测的线性反演和非线性反演中均存在着多解性的固有难题.电阻率线性反演方法的效率较高,但反演结果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较强,易陷入局部极小;而非线性反演方法不依赖初始模型,但搜索效率极低,尚未见到关于三维电阻率非线性反演的文献.针对上述问题,融合线性与非线性反演方法的互补优势,提出了最小二乘法(线性方法)与改进遗传算法(非线性方法)相结合的混合反演方法的概念和思想.首先,提出了将介质电阻率变化范围作为不等式约束引入反演方程的思路,以实现压制多解性、提高可靠性的目标.提出了宽松不等式约束和基于钻孔推断的局部严格不等式约束的获取及定义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基于不等式约束的最小二乘线性反演方法和遗传算法非线性反演方法.其次,对于遗传算法在变异搜索方向控制、初始群体产生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其搜索方向和初始群体多样性.然后,提出了混合反演方法及其实现方案,利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第一阶段反演,发挥其对初始模型的依赖程度低的优势,搜索到最优解附近的空间,输出当前最优个体;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第二阶段反演,将遗传算法得到的当前最优个体作为初始模型,在最优解附近空间执行高效率的局部线性搜索,最终实现地电结构的三维成像.最后,开展了合成数据与实际工程算例验证,与传统最小二乘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混合反演方法在压制多解性、摆脱初始模型依赖和提高反演效果方面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阻率法探测 混合反演 不等式约束 最小二乘线性反演 改进的遗传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阻率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卫富 翟培合 +1 位作者 肖乐乐 刘天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34-3544,共11页
本文在矿井直流电法理论基础上,推导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测量深度公式,得到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记录点坐标位置.基于以上理论,建立了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异常体模型,分析了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二极装置、三极装置、四极装置异常体... 本文在矿井直流电法理论基础上,推导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测量深度公式,得到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记录点坐标位置.基于以上理论,建立了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异常体模型,分析了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二极装置、三极装置、四极装置异常体响应特征,得出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各装置敏感度低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必要的数据采集点.为了提高环工作面三维直流电法分辨率,最大限度增加工作面内侧的采集数据点.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了对角偶极装置采集模式及多装置的数据叠加反演处理方法,以增加工作面内采集数据点,提高三维勘探的精度.本文通过某矿8802工作面底板富水性探查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直流电阻率 底板突水 对角偶极装置 叠加反演 三维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阻率测量方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汤洪志 刘庆成 +3 位作者 龚育龄 徐飞 姚小虹 肖劲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26-129,共4页
三维电阻率测量目前是电法勘探中一个研究热点.对三维电阻率测量的基本原理、工作技术以及正、反演方法作了概括性论述,对数据处理和成果图件的绘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利用我们已有一维和二维电阻率测量仪器,在一个理想模型上,... 三维电阻率测量目前是电法勘探中一个研究热点.对三维电阻率测量的基本原理、工作技术以及正、反演方法作了概括性论述,对数据处理和成果图件的绘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利用我们已有一维和二维电阻率测量仪器,在一个理想模型上,对该方法的测量效果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实验表明,三维电阻率测量方法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阻率法 E-SCAN 反演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的露天铁矿山采空区精准探测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恩德 沈剑 +1 位作者 李彬 袁昆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6-1001,共6页
针对露天铁矿山地下隐伏采空区精准探测的技术难题,以某露天铁矿山实际矿床地质特征和不同岩矿体电阻率值为基础,建立三种异常识别模型,分析横向电性不均一条件下采空区的异常响应特征,得到了地电场分布规律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应用研究... 针对露天铁矿山地下隐伏采空区精准探测的技术难题,以某露天铁矿山实际矿床地质特征和不同岩矿体电阻率值为基础,建立三种异常识别模型,分析横向电性不均一条件下采空区的异常响应特征,得到了地电场分布规律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异常识别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地电场分布;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大面积探测工作中能够有效克服二维高密度电阻率法体积效应对采空区位置精准判别的干扰,减弱了异常扩展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高密度电阻率 采空区 异常识别模型 异常响应特征 三维成像声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QC-I型三维电阻率测量系统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汤洪志 刘庆成 +1 位作者 尹志勇 包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7-1062,共6页
三维电阻率测量是目前电法勘探中的一个研究热点。LQC-I型三维电阻率测量系统是最新研制的一套三维电法仪,能对地下介质的电性结构进行精细成像。文中对该仪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和技术作了概括性论述,利用该仪器进行了水池中探测铜... 三维电阻率测量是目前电法勘探中的一个研究热点。LQC-I型三维电阻率测量系统是最新研制的一套三维电法仪,能对地下介质的电性结构进行精细成像。文中对该仪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方法和技术作了概括性论述,利用该仪器进行了水池中探测铜板目标体的模型实验研究,对采集数据进行了三维反演,得到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电阻率切片都很好地反映了铜板的空间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对比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实验表明,LQC-I型三维电阻率测量系统性能稳定,实验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阻率法 LQC-I E-SCAN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充水溶洞上不同装置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正演模拟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妍妨 居和建 +2 位作者 甘伏平 程洋 王永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8-717,共10页
高阻碳酸盐岩中的低阻断层和充水溶洞是岩溶区地下水勘查的主要目标体。根据高阻中找低阻的原则,建立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赋存模式的断层-溶洞地电模型,利用RES3D软件进行温纳、施伦贝格、偶极-偶极三种采集装置的正反演模拟计算,从三... 高阻碳酸盐岩中的低阻断层和充水溶洞是岩溶区地下水勘查的主要目标体。根据高阻中找低阻的原则,建立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赋存模式的断层-溶洞地电模型,利用RES3D软件进行温纳、施伦贝格、偶极-偶极三种采集装置的正反演模拟计算,从三维反演结果、剖面、电测深曲线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不同装置下断层-溶洞目标体的地电响应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1)探测深度内,温纳、施伦贝格、偶极-偶极装置可有效识别断层及其上盘三倍于电极距规模的充水溶洞,无法分辨断层下盘二倍于电极距规模的充水溶洞;(2)相同模型和观测条件下,偶极-偶极装置对目标体的识别能力最强,其三维反演结果可识别溶洞下边界,剖面中形成左凸低阻圈闭异常,不同测深点的曲线类型、拐点、极值点与模型设计最为贴近,且拐点对应岩性界面,极值点位于地质体的中心深度。该工作对野外观测方式的选取和地质解译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充水溶洞模型 不同装置 三维高密度电阻率 模拟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物理联合探测在识别岩溶地面塌陷精细结构中的应用——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道涵 徐俊杰 +3 位作者 刘磊 何军 齐信 陈松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5-874,共10页
岩溶地面塌陷是隐伏岩溶区典型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查明其精细地质结构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地质灾害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市为例,梳理了以覆盖层厚度与结构、岩溶发育程度和地下水为核心的岩溶塌陷探测地质要素特征,开... 岩溶地面塌陷是隐伏岩溶区典型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查明其精细地质结构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地质灾害防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武汉市为例,梳理了以覆盖层厚度与结构、岩溶发育程度和地下水为核心的岩溶塌陷探测地质要素特征,开展了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多源面波勘探和地面核磁共振方法等地球物理联合探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可用于圈定塌陷体边界;多源面波勘探对岩土体界面识别效果明显;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可量化地下含水量,划定含水层顶底板埋深,对岩溶发育程度和含水层孔隙度有一定指示作用;三种方法联合探测对提升岩溶塌陷体结构精细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隐伏岩溶区地质结构精细探测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高密度电阻率 多源面波勘探 地面核磁共振方 岩溶地面塌陷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