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谷云飞 金军 +7 位作者 薛国华 潘广杰 郭玉冰 吴鹏宇 齐玉婕 陈伟刚 常学伟 张守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4-717,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为AVNRT并接受RFCA治疗患者160例,分为传统二... 目的评价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确诊为AVNRT并接受RFCA治疗患者160例,分为传统二维消融组(n=100)和国产三维消融组(n=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消融时间、即刻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心动过速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均为100%。国产三维消融组手术时间稍长于传统二维消融组[(65.5±14.7)min对(58.4±11.3)min,P<0.05],X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3.5±2.4)min对(15.3±1.8)min,P<0.05];两组放电消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35)s对(180±20)s,P>0.05],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Columbus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引RFCA治疗AVNRT可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安全有效。由于初期应用Columbus系统,整体手术时间可能略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经导管射频消融 Columbus系统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心房异常是心房扑动的病理基础——三维电—解剖标测结果 被引量:3
2
作者 方丕华 David M Fitzgerald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标测典型心房扑动患者的右心房 ,并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比较 ,研究心房扑动患者右心房的解剖及电生理异常情况。方法 :2 0例心房扑动患者 [心房扑动组 ,男 16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 5 5 90±... 目的 :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标测典型心房扑动患者的右心房 ,并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比较 ,研究心房扑动患者右心房的解剖及电生理异常情况。方法 :2 0例心房扑动患者 [心房扑动组 ,男 16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 5 5 90± 10 68)岁 ]和 2 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 [对照组 ,男 9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 4 7 5 0± 19 5 6)岁 ]在行射频导管消融前先用电—解剖标测进行研究 ,测量右心房容积 ,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 (CTI)的长度、宽度和右心房的单极和双极电压等 ,并对心房扑动组和对照组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各项测量参数在心房扑动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右心房容积 ( 14 3 2 2± 40 72 )mlvs ( 10 4 3 5± 2 1 0 6)ml;峡部长度 ( 3 9 3 1± 8 10 )mmvs ( 3 2 42± 9 77)mm ,峡部宽度 ( 3 0 5 4± 7 48)mmvs ( 2 3 15± 6 61)mm ,右心房单极电压 ( 1 96± 1 2 4)mVvs ( 1 5 3± 0 91)mV及右心房双极电压 ( 1 47± 1 47)mVvs ( 1 2 9± 1 12 )mV。以上各参数心房扑动组和对照组比较 ,P均 <0 0 5~ 0 0 1。结论 :心房扑动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相比 ,其右心房容积增大 ,CTI的长度和宽度增大 ,右心房的单极和双极电位增高。心房扑动患者的这些异常表现提示右心房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房异常 心房扑动 病理 三维-解剖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