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三维电磁散射模型和深度学习的SAR目标识别框架设计
1
作者 丁柏圆 周春雨 《航天电子对抗》 2024年第2期34-38,64,共6页
不断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识别能力对于全天时、全天候战场情报侦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在SAR目标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但由于SAR图像样本往往十分有限,模型的适应性受到一定制约。提出结合三维电磁散... 不断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目标识别能力对于全天时、全天候战场情报侦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深度学习模型在SAR目标识别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但由于SAR图像样本往往十分有限,模型的适应性受到一定制约。提出结合三维电磁散射模型和深度学习的SAR目标识别框架,充分运用三维电磁散射模型在目标SAR数据生成以及物理属性描述方面的优势,提升深度学习模型的分类可靠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识别 三维电磁散射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近波形估计技术在三维电磁散射问题快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玉发 徐善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94-796,共3页
本文将渐近波形估计技术应用到矩量法中 ,计算了三维理想导体目标的宽带雷达散射截面 (RCS)和单站RCS方向图 .用矩量法求解电场积分方程 ,得到给定频率点、给定方向入射波照射下的导体表面电流密度 ,应用渐近波形估计技术分别得到频带... 本文将渐近波形估计技术应用到矩量法中 ,计算了三维理想导体目标的宽带雷达散射截面 (RCS)和单站RCS方向图 .用矩量法求解电场积分方程 ,得到给定频率点、给定方向入射波照射下的导体表面电流密度 ,应用渐近波形估计技术分别得到频带内任意频率点以及任意角度入射波照射下的导体表面电流密度 ,进而计算出宽带RCS和单站RCS方向图 .计算结果表明渐近波形估计技术与矩量法结合可以逼近矩量法逐点计算的结果 ,且计算效率大大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渐近波形估计 三维电磁散射 雷达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介质中三维电磁散射的研究
3
作者 张建平 李方洲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61-64,共4页
利用地面圆形电流模型 ,从Maxwell方程出发 ,导出空气半空间、地球半空间和地表的含零阶、一阶Bessel函数电磁场分量积分方程。同传统的方法比较 ,得到的方程更易于离散化。
关键词 MAXWELL方程 BESSEL函数 地球半空间 三维电磁散射 地球介质 瞬变电磁 地面圆形电流模型 电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复杂目标三维矢量散射分析的快速多极子方法 被引量:43
4
作者 聂在平 胡俊 +1 位作者 姚海英 王浩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4-109,共6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类用于复杂目标三维电磁散射精确建模和数值分析的新型高效数值方法,即快速多极子方法(FMM)和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MLFMA).它在应用数值方法进行散射分析时,尽可能地调用各种高效分析手段以降低其计算量与存储需... 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类用于复杂目标三维电磁散射精确建模和数值分析的新型高效数值方法,即快速多极子方法(FMM)和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MLFMA).它在应用数值方法进行散射分析时,尽可能地调用各种高效分析手段以降低其计算量与存储需求.文中首先概括了FMM和MLFMA的主要理论,然后总结了它们与各种高效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最后简介这些方法的典型应用实例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磁散射 高效数值方法 FMM 渐近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D的脉冲法计算三维目标宽带RCS频率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昆 薛晓春 张伟宁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0-93,共4页
探讨了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脉冲法来快速获取三维目标宽带RCS频率响应。将入射波设置为高斯脉冲,对目标进行瞬态分析,将得到的电磁场进行傅里叶变换,从而得到目标的频域散射特性,并对比文献证明了程序的有效性。计算了某新... 探讨了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脉冲法来快速获取三维目标宽带RCS频率响应。将入射波设置为高斯脉冲,对目标进行瞬态分析,将得到的电磁场进行傅里叶变换,从而得到目标的频域散射特性,并对比文献证明了程序的有效性。计算了某新型飞机的双站RCS分布情况,以及该飞机的鸭冀在不同迎角下的宽带RCS频率响应,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雷达散射截面(RCS) 快速扫频 三维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首批机载阵列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
6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204,共2页
合成孔径雷达(Sy 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进行二维成像时,三维地物在图像中会产生严重的混叠,给目标识别与图像解译带来极大的困难,已成为制约SAR装备在应用中有效发挥的主要瓶颈。SAR三维成像技术能够直接获得目标的三维电磁散射... 合成孔径雷达(Sy 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进行二维成像时,三维地物在图像中会产生严重的混叠,给目标识别与图像解译带来极大的困难,已成为制约SAR装备在应用中有效发挥的主要瓶颈。SAR三维成像技术能够直接获得目标的三维电磁散射结构,消除SAR图像中由于成像机理导致的收缩、叠掩、顶底倒置等现象,对三维环境重构、目标精细化解译、城市测绘和灾害评估等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成像机理 三维电磁散射 雷达三维成像 SAR图像 图像解译 叠掩 二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