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弧三维电磁场模型参数对GIS中VFTO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卢斌先 周娜 石雨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3-959,共7页
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对一次设备的绝缘和二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很大的危害。电弧模型对VFTO理论分析有很大影响。基于实测电弧等效电阻,应用三维瞬态电磁场模型,分析了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圆柱形电弧模型半径变... 隔离开关操作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对一次设备的绝缘和二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很大的危害。电弧模型对VFTO理论分析有很大影响。基于实测电弧等效电阻,应用三维瞬态电磁场模型,分析了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圆柱形电弧模型半径变化对VFTO分布的影响。基于矢量动态位,讨论了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GIS内部瞬态电磁波初始条件的设定。根据实测电弧等效电阻,用导电媒质建立了用于3D电磁分析的电弧模型。对比了不同电弧模型半径下电源侧、空载母线侧和电弧处VFTO波形及峰值。通过分析发现当电弧模型的半径下降到一定数值后,半径开始对VFTO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其对电弧处电压响应幅值的影响最明显;随着电弧模型半径的减小VFTO在时间上发生滞后,电弧模型半径的减小对电源侧、负载侧和电弧处时间滞后影响程度基本相同。因此在应用3D电磁场模型分析VFTO时,电弧模型半径应尽量与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电弧模型 三维瞬态电磁仿真模型 气体绝缘变电站 电弧半径 VFTO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异常三维电磁场结构分析定位微波电路设计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宗敬群 陈鲲洪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9-51,共3页
本文通过对微波电路的三维电磁场仿真分析,利用HFSS软件对电路性能异常频点的电磁场结构进行分析,根据电场传播路径,并结合实际电路布局,提出具有一般性的寻找微波电路设计缺陷的方法。
关键词 三维电磁仿真 电磁场结构 HF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响室场均匀性数值仿真与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谭辉 邢芳 吴华兵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4期129-136,159,共9页
建立了一个实际混响室的三维电磁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混响室内的电磁场分布进行了求解,并运用统计方法对电磁场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等场均匀性统计信息。搅拌器是影响混响室场均匀性参数的重要部件,本文对于不... 建立了一个实际混响室的三维电磁模型,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对混响室内的电磁场分布进行了求解,并运用统计方法对电磁场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等场均匀性统计信息。搅拌器是影响混响室场均匀性参数的重要部件,本文对于不同几何外形、回转半径和数量的搅拌器的混响室电磁场分布进行了数字仿真,并对比分析了搅拌器参数对于相关系数和标准偏差等统计信息的影响效果。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际混响室的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包括电磁场分布和场均匀性统计参数两方面,发现二者比较一致,仿真计算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三维电磁仿真 场均匀性 搅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信道增益平坦度仿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闫鸿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7-150,共4页
宽带信道的增益平坦度指标好坏是信道宽带性能保证的基础,同时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也是设计难点所在。以公式计算与电路仿真、三维电磁场仿真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微波电路设计中各种因素对信道增益平坦度的影响,再针对各种影响因素给... 宽带信道的增益平坦度指标好坏是信道宽带性能保证的基础,同时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也是设计难点所在。以公式计算与电路仿真、三维电磁场仿真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微波电路设计中各种因素对信道增益平坦度的影响,再针对各种影响因素给出了电路解决改善方法,论述了实际电路设计中宽带增益平坦度保证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侦察系统 射频前端 微波电路设计 宽带信道 增益平坦度 三维电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多芯片封装设计及电性能分析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潘茂云 曹立强 +1 位作者 李君 刘丰满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023-4027,共5页
集成电路发展迅速,为了提高芯片的集成度,高速高密的封装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设计并分析了两种多芯片的封装实例,一种是二维多芯片封装,另一种是基于柔性基板的三维多芯片封装,并通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频域和时域的仿... 集成电路发展迅速,为了提高芯片的集成度,高速高密的封装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设计并分析了两种多芯片的封装实例,一种是二维多芯片封装,另一种是基于柔性基板的三维多芯片封装,并通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频域和时域的仿真。研究了关键信号的传输特性以及驱动和接收芯片间的信号眼图。对于两种封装形式,仿真结果表明在关键信号传输质量方面前者稍好于后者,但后者在减小封装面积和重量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芯片封装 三维电磁仿真 柔性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表面波扭矩检测系统的分段环状天线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熊志强 陈智军 +2 位作者 孙聪 朱卫俊 郭佳佳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7-751,共5页
天线设计是实现无线无源声表面波扭矩检测的重要环节。针对待测扭矩的转轴结构设计了阅读器的分段环状天线,使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仿真了天线的中心频率、带宽、输入阻抗和方向图,在仿真优化的基础上制作了分段环状天线,并进行了相... 天线设计是实现无线无源声表面波扭矩检测的重要环节。针对待测扭矩的转轴结构设计了阅读器的分段环状天线,使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仿真了天线的中心频率、带宽、输入阻抗和方向图,在仿真优化的基础上制作了分段环状天线,并进行了相应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天线中心频率为431.6 MHz、带宽为424~440 MHz、输入阻抗接近50Ω,且天线所在平面具有较好的全向性。包括该阅读器天线的声表面波扭矩检测系统可实现较准确的扭矩测量,在-80~80 N·m时满量程误差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检测 声表面波 分段环状天线 三维电磁仿真软件 全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特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益广 刘均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5,共7页
介绍了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由于其独特的不对称结构,必须进行三维电磁场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别得到磁链、电感、转矩与电流和转子位置角的三维曲面图,建立相关数据库,并分析了电机的静态特性。根据非线性磁... 介绍了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由于其独特的不对称结构,必须进行三维电磁场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别得到磁链、电感、转矩与电流和转子位置角的三维曲面图,建立相关数据库,并分析了电机的静态特性。根据非线性磁参数法,建立了电机的数学模型。将电机的磁化曲线数据ψ(i,θ)转变为i(θ,ψ)的形式,代入数学模型中。再采用四阶Runge-Kutta法和有限元法求解电压平衡方程和机械运动方程,得到线圈电流、转矩、转子位置角等参数的动态特性曲线。并进行了静态转矩和动态特性实验。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了求解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阻反应式有限转角电机 有限元法 三维电磁仿真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天线间耦合干扰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波 张利锋 +1 位作者 曹毅 冯晓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4期28-32,共5页
针对车载天线间耦合干扰问题,通过理论、实验、仿真的方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验证。首先,基于矩量法和快速多极子方法,通过将近场耦合转化成多端网络的功率传输,建立了耦合度的计算模型。接着,针对近场区耦合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间... 针对车载天线间耦合干扰问题,通过理论、实验、仿真的方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与验证。首先,基于矩量法和快速多极子方法,通过将近场耦合转化成多端网络的功率传输,建立了耦合度的计算模型。接着,针对近场区耦合的特点,提出了采用间接测试法构建耦合度实验平台,并引入了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对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实例分析表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耦合干扰的严重性(可超过100 d B),为进一步研究共址干扰缓解与抑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量法 快速多级子方法 耦合度 三维电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八木型宽带微带天线单元的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郭俊 王锋 金谋平 《现代电子》 2002年第2期25-27,共3页
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Ansoft HFSS)对准八木型微带天线单元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了天线结构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最后得到一个良好的设计。实验结果与计算值相吻合。
关键词 准八木型 微带天线 宽带天线 三维电磁仿真软件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天线中高速射频切换技术研究
10
作者 程元 韩仲华 +1 位作者 鄢楚平 雷昕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93-95,共3页
主要针对基于智能天线的高速射频切换技术展开了讨论。通过对一个应用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提出了高速射频切换系统的功能设计方法,并对该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三维电磁场仿真实现了该切换系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射频 切换系统 空分复用 智能天线 三维电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微带缝隙天线阵列的设计及其辐射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致兴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4,共4页
微带缝隙天线阵列结构紧凑,覆盖范围广,不容易产生通信盲区,可制成漏缆敷设于地铁隧道内,提高地铁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便利性。基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传播原理,设计适用于地铁无线通信的微带缝隙天线阵列,运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模拟其... 微带缝隙天线阵列结构紧凑,覆盖范围广,不容易产生通信盲区,可制成漏缆敷设于地铁隧道内,提高地铁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便利性。基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的传播原理,设计适用于地铁无线通信的微带缝隙天线阵列,运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模拟其各项辐射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缝隙的开缝角度和排列方式对天线的辐射性能有影响,当缝隙角度为30°时,回波损耗比增加,电压驻波比减小,天线的辐射效率上升,增益提高;当缝隙八字排列时,馈源端口的相互影响最低,天线的定向性最好,获得的增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微带缝隙天线阵列 三维电磁仿真软件 辐射性能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圆形涡流探头设计与碳纤维预浸料的无损检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云瑞 季宏丽 裘进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5,共7页
预浸料作为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的原材料,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材料成品的性能。本文将涡流检测技术应用于预浸料的损伤检测上,针对预浸料中涡流较小,损伤信号更容易被双圆形线圈构成的发射⁃接收(Tr... 预浸料作为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的原材料,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材料成品的性能。本文将涡流检测技术应用于预浸料的损伤检测上,针对预浸料中涡流较小,损伤信号更容易被双圆形线圈构成的发射⁃接收(Transmit⁃receive,T⁃R)型探头的提离影响以及该探头对损伤方向检测不敏感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矩形⁃圆形(Rectangle⁃circular,R⁃C)型探头。理论上,无论探头如何提离均不会对接收信号产生影响。通过三维电磁有限元仿真优化设计了矩形线圈的尺寸并验证了R⁃C型探头的可行性。实验研究表明,与原T⁃R探头相比,R⁃C型探头的提离带来的影响明显减小,且对预浸料上的纤维弯曲方向有很好的表征,对裂纹也有其独特的表征方式;但在相同激励下接收到的信号大小要小于原探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检测 预浸料 R⁃C型探头 三维电磁有限元仿真 纤维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板式电涡流阻尼器构型与磁路优化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汪志昊 李国豪 +2 位作者 田文文 郜辉 张新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03-108,共6页
为提升板式电涡流阻尼器(PECD)的耗能效率,对比分析了单层与多层PECD典型构型的紧凑性与材料利用率,发展与完善了多层PECD构型与磁路优化设计。基于某单排式多层PECD样机阻尼性能测试结果,校验了三维电磁场有限元稳态分析法预测PECD等... 为提升板式电涡流阻尼器(PECD)的耗能效率,对比分析了单层与多层PECD典型构型的紧凑性与材料利用率,发展与完善了多层PECD构型与磁路优化设计。基于某单排式多层PECD样机阻尼性能测试结果,校验了三维电磁场有限元稳态分析法预测PECD等效阻尼系数的精度;仿真分析获得了永磁体与导体铜板之间的磁场间隙、永磁体的固定材料、间距与布置方式等参数对多层PECD等效阻尼系数的影响规律,据此提出了多层PECD的优化构型与磁路。结果表明:与单层PECD相比,多层PECD耗能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结构也更为紧凑;磁场间隙及永磁体的固定材料、布置方式与间距等对PECD等效阻尼系数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磁场间隙、相邻永磁体磁极布置与间距等存在最优参数。多层PECD的优化构型与磁路为:磁场间隙宜尽可能减小;采用非导磁材料固定永磁体;同侧永磁体宜阵列布置;永磁体沿阻尼器运动方向磁极宜相反布置,间距取0.2倍永磁体同向尺寸;永磁体沿垂直于阻尼器运动方向磁极宜相同,且间距越小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电涡流阻尼器 构型 磁路 三维电磁场有限元仿真 耗能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TMD用板式电涡流阻尼器磁路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汪志昊 李国豪 +2 位作者 周佳贞 田文文 郜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3-239,共7页
为提升竖向TMD用板式电涡流阻尼器(PECD)的耗能效率,分别开展了典型竖向电涡流TMD样机的阻尼性能测试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基于相邻永磁体有效耦合率性能指标,采用三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优化了外置式与内置式PECD的磁路设计,并对比... 为提升竖向TMD用板式电涡流阻尼器(PECD)的耗能效率,分别开展了典型竖向电涡流TMD样机的阻尼性能测试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基于相邻永磁体有效耦合率性能指标,采用三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优化了外置式与内置式PECD的磁路设计,并对比分析了各磁路的耗能效率、耐久性与占用空间等。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相邻永磁体有效耦合率可以很好地表征永磁体相互作用对PECD等效阻尼系数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指导磁路优化设计;外置式与内置式PECD磁路优化设计方案在相邻永磁体磁极布置、水平与竖向适宜间距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别;各最优磁路永磁体用量一定时,内置式PECD的等效阻尼系数略低于外置式PECD(附加导磁钢板),但远高于外置式PECD(无导磁钢板);装配内置式PECD的竖向TMD结构相对紧凑,且耐久性也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器 板式电涡流阻尼器 等效阻尼系数 磁路 三维电磁场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