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三维电磁–热–流耦合场分析法计算换流变压器干式套管的温度场分布 被引量:62
1
作者 王青于 杨熙 +1 位作者 彭宗仁 刘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269-6275,共7页
换流变压器阀侧干式套管主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皱纹纸复合材料,散热能力较差,随着输送功率的提高,套管载流量的升高,发热问题已成为制约换流变干式套管安全稳定运行的瓶颈。该文以400k V换流变干式套管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电磁–热–流... 换流变压器阀侧干式套管主绝缘材料为环氧树脂/皱纹纸复合材料,散热能力较差,随着输送功率的提高,套管载流量的升高,发热问题已成为制约换流变干式套管安全稳定运行的瓶颈。该文以400k V换流变干式套管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电磁–热–流耦合场分析方法,考虑了热辐射、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影响,计算分析了其三维温度场分布,得出了套管内部的温度分布规律。同时,为了验证所用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对400k V换流变干式套管进行了温升试验,对比了测量点的仿真计算结果与温升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测量结果的差值低于8%,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可为换流变干式套管的设计提供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皱纹纸 变压器干式套管 温度分布 三维电磁–热–流耦合场分析 温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热-流耦合场的多回路排管敷设电缆载流量数值计算 被引量:18
2
作者 乐彦杰 郑新龙 +4 位作者 张占奎 李世强 陈国志 张磊 卢志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7-202,261,共7页
多回路电缆以集群方式敷设时,各回路之间的电磁耦合和热耦合都将加强,对电缆导体线芯和金属外护套的交流电阻及涡流损耗的影响均不可忽略。为准确计算四回路电缆在4×4孔排管敷设方式下的载流量,借助于Comsol和MATLAB软件建立电磁-... 多回路电缆以集群方式敷设时,各回路之间的电磁耦合和热耦合都将加强,对电缆导体线芯和金属外护套的交流电阻及涡流损耗的影响均不可忽略。为准确计算四回路电缆在4×4孔排管敷设方式下的载流量,借助于Comsol和MATLAB软件建立电磁-热-流耦合物理场有限元模型,将电磁场、温度场及排管内空气流速场耦合求解。首先通过求解电磁场计算电磁热损耗,然后作为载荷施加于传热模型进行温度场分布计算。该模型对电缆复杂的邻近效应、趋肤效应进行直接仿真计算,考虑了金属材料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且传热模型中耦合了空气自然对流、热辐射和固体热传导3种导热方式。利用所提模型对6种排列方式下的电磁热损耗和温度场分布进行计算;并利用二分法计算相应的载流量。结果表明,排列方式对电缆间的邻近效应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优化排列方式可降低电缆损耗、提升载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耦合 排管敷设 电缆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反应堆上腔室及热段流-热耦合场数值模拟
3
作者 孙梓云 周新志 +3 位作者 何正熙 朱加良 徐涛 董晨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676-7684,共9页
压水型反应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PWR)系统主管道热段内冷却剂的温度和流量,直接反映了核功率和堆芯换热状态,是反应堆功率控制和安全保护的核心参数。为全面掌握华龙一号反应堆上腔室及热段内冷却剂流-热耦合场分布及演变规律... 压水型反应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PWR)系统主管道热段内冷却剂的温度和流量,直接反映了核功率和堆芯换热状态,是反应堆功率控制和安全保护的核心参数。为全面掌握华龙一号反应堆上腔室及热段内冷却剂流-热耦合场分布及演变规律,为核心参数测控提供参考,基于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method,FEA)方法,对上腔室及热段冷却剂流域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首先建立了合理简化后的华龙一号(Hualong One)反应堆上腔室及相连热段的3D几何结构模型。随后对模型计算域进行了离散化网格划分和网格敏感性分析。最后通过计算,获得了冷却剂非等温流动的稳态特性解,流量、温度与相关设计估算值、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对稳态特性研究表明,高、低温冷却剂在上腔室垂直内壁附近的不充分换热导致热段入口冷却剂温度分布不均,存在14.0~16.3℃的温差。随冷却剂沿轴向流动,冷却剂温度场分布和流场分布均逐渐趋于均匀和稳定,且是热段内低温冷却剂的流动主导了冷却剂温度分布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龙一号 -耦合 有限元分析 计算体力学 数值模拟 稳态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热-流耦合场的非开挖敷设方案的海底电缆载流量计算 被引量:18
4
作者 陆莹 范明明 +2 位作者 郑明 王鹏宇 刘刚 《广东电力》 2020年第5期117-124,共8页
海底电缆在登陆处采用非开挖敷设方式时,由于埋深较大、管道内散热较差,该敷设段成为整个海底电缆载流量的瓶颈点,为此搭建基于电磁场、流体场和热场3物理场的耦合模型,计算对比不同敷设方式下海底电缆载流量的受影响情况。首先借助于Co... 海底电缆在登陆处采用非开挖敷设方式时,由于埋深较大、管道内散热较差,该敷设段成为整个海底电缆载流量的瓶颈点,为此搭建基于电磁场、流体场和热场3物理场的耦合模型,计算对比不同敷设方式下海底电缆载流量的受影响情况。首先借助于Comsol软件建立了电磁-热-流耦合物理场的有限元模型,将电磁场、温度场及管道内的空气流速场耦合求解,得到给定负荷电流下的温度分布和管内空气流速分布特性;继而以广东某地2个回路220 kV 3芯交联聚乙烯(polyethlene,PE)绝缘3×500 mm^2海底电缆为例,分析计算海底电缆在水泥顶管和定向钻PE排管2种情况下的载流量。结果表明:采用水泥顶管敷设方案时能满足工程输送容量的要求,而采用PE排管敷设方案的载流量略低于额定值;另外可通过改变管道材质、管道内充水达到提升非开挖敷设方式下海底电缆载流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非开挖 电磁--耦合 敷设方案 顶管 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热网络耦合及局部三维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丽军 吴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期521-527,共7页
发动机空气系统可分别建立流体网络与热网络进行耦合计算。通过守恒方程进行迭代计算,并对参数进行修正,最终得到满意结果。提出一种流热耦合参数修正的思路,考虑了由于固体换热导致流体温度升高对密度及其他参数的影响。并以密度为标准... 发动机空气系统可分别建立流体网络与热网络进行耦合计算。通过守恒方程进行迭代计算,并对参数进行修正,最终得到满意结果。提出一种流热耦合参数修正的思路,考虑了由于固体换热导致流体温度升高对密度及其他参数的影响。并以密度为标准,对其他参数进行修正,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并通过编写空气系统部件集成仿真平台,实现局部快速三维仿真,得到流热网络计算所需的部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网络 网络 耦合 快速三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场耦合的涡轮叶片静强度计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健 霍施宇 孙鹏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153,共6页
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最昂贵和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们在高交变负荷、极端温度、侵蚀和腐蚀的恶劣工作条件下运行。为了保障涡轮的正常运行以及防止事故的发生,在涡轮叶片静强度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热-流-固多场耦合作用;建立了涡轮叶片... 涡轮叶片是航空发动机最昂贵和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们在高交变负荷、极端温度、侵蚀和腐蚀的恶劣工作条件下运行。为了保障涡轮的正常运行以及防止事故的发生,在涡轮叶片静强度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热-流-固多场耦合作用;建立了涡轮叶片的多场耦合计算流程,综合考虑热负荷、离心负荷和气动负荷对涡轮叶片静强度设计的影响;通过对涡轮叶片进行静强度分析,得到了叶片在热负荷、离心负荷和气动负荷综合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确定了涡轮叶片强度危险点的位置和最大等效应力,可以为涡轮叶片的寿命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涡轮叶片 --固多耦合 静强度计算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电机电磁-温度-流体耦合计算模型简化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姜亚鹏 王东 +2 位作者 陈俊全 滕璇 张庆湖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4,60,共8页
采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方法能够明显提高电机温升的预测精度,但是其高昂的计算成本限制了此类计算方法的应用。针对永磁电机电磁-温度-流体耦合问题,首先,通过推导定转子坐标系下电机内部电磁场时空分布规律确定了电磁计算的最短时间;然... 采用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方法能够明显提高电机温升的预测精度,但是其高昂的计算成本限制了此类计算方法的应用。针对永磁电机电磁-温度-流体耦合问题,首先,通过推导定转子坐标系下电机内部电磁场时空分布规律确定了电磁计算的最短时间;然后,根据电磁损耗分布规律得到了温度-流体场简化计算模型;最后,以一台分数槽永磁电机为算例,实现了耦合计算模型的简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使耦合场总计算时间大幅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磁动势分析 电磁损耗 多物理耦合 电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热效应止裂效果与裂纹走向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付宇明 白象忠 +1 位作者 郑丽娟 胥红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采用理论、实验与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电磁热效应裂纹止裂中 ,由于裂纹走向不同导致裂纹尖端的温度场、温度梯度场分布状态的不同 ,并定量计算了它们的分布规律和差值。数值模拟计算应用了耦合场理论中热 电耦合 (焦耳热问题 )的分... 采用理论、实验与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电磁热效应裂纹止裂中 ,由于裂纹走向不同导致裂纹尖端的温度场、温度梯度场分布状态的不同 ,并定量计算了它们的分布规律和差值。数值模拟计算应用了耦合场理论中热 电耦合 (焦耳热问题 )的分析方法。三方面的研究结果均表明 :在裂纹尖端处 ,由于电流产生的焦耳热源的作用 ,能够在很小的范围内熔化形成微小的焊口 ,遏制了裂纹的扩展 ;裂纹的走向是影响裂纹尖端温度场数值和温度梯度场变化即电磁热效应裂纹止裂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效应 裂纹止裂 -电耦合分析 温度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盘式微电机电磁转矩的分析测试与改进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波 刘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6519-6526,共8页
为了提高盘式微电机的电磁转矩,针对气隙磁通密度和电枢电流强度两个方面,对转矩特性、磁场分布和对流散热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安培力的产生原理,推导了平面定子绕组在轴向磁场中的电磁转矩公式;对永磁体产生的气隙磁场进行了三维... 为了提高盘式微电机的电磁转矩,针对气隙磁通密度和电枢电流强度两个方面,对转矩特性、磁场分布和对流散热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安培力的产生原理,推导了平面定子绕组在轴向磁场中的电磁转矩公式;对永磁体产生的气隙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和实际测量,给出提高工作磁通密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基于热–流耦合的空气对流散热机理,分析并实测了温度场分布规律,提出利于对流的主动散热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气隙厚度对磁通密度影响显著,由1.5 mm减小到1.0 mm,转矩常数增加22.6%;而磁体厚度的增加具有饱和特性。对流通道的建立大大加强了发热的耗散,改进后电流强度可提高52%。所设计的微电机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其研究的计算分析方法精度较高,具有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微电机 电磁转矩 三维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流场影响的GIS温升计算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吉 王增彬 +3 位作者 吕鸿 王流火 孙帅 汪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15-823,共9页
准确计算GIS温升对于产品优化设计、缩短研发周期和降低研发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一台126kV三相共箱式GIS,考虑接触电阻、邻近与趋肤效应以及涡流效应的作用,首先建立了电磁–热耦合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2 200 A电流条件下GIS... 准确计算GIS温升对于产品优化设计、缩短研发周期和降低研发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一台126kV三相共箱式GIS,考虑接触电阻、邻近与趋肤效应以及涡流效应的作用,首先建立了电磁–热耦合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2 200 A电流条件下GIS的损耗分布及温升特性;接着为了进一步研究气流场对温升的影响,建立了GIS的电磁–热–流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了仅计及GIS内部SF6气体流体域、同时考虑GIS内部SF6和外部空气流体域两种方法的温升计算结果;最后开展了2 200 A电流下的温升实验。结果表明:隔离开关导体的损耗密度要高于断路器导体,且接触电阻的损耗密度最大;考虑内、外流体域的计算方法精度最高,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0%。研究为GIS温升特性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也可为其他电力设备的温升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温升 电磁–耦合 电磁–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增强页岩气开采及地质埋存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鹏 朱海燕 张丰收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将CO_(2)注入页岩储层中,既可以提高气藏天然气采收率,又可以达到CO_(2)地质埋存的目的,是实现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将CO_(2)注入页岩储层后,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对于CO_(2)增强CH_(4)开采效果的影响机理研究还... 将CO_(2)注入页岩储层中,既可以提高气藏天然气采收率,又可以达到CO_(2)地质埋存的目的,是实现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页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将CO_(2)注入页岩储层后,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对于CO_(2)增强CH_(4)开采效果的影响机理研究还存在不足。为此以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为对象,以考虑CO_(2)和CH_(4)竞争吸附的热—流—固多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建立了页岩非均质储层CO_(2)增强CH_(4)开采及地质埋存一体化三维数值模型,最后通过CO_(2)驱替CH_(4)室内实验结果验证该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当注入井所在层位保持不变时,随着开采井埋深增加,各小层内CH_(4)剩余量呈增加趋势,CO_(2)埋存量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②当开采井所在层位保持不变时,各小层内CH_(4)的剩余量随注入井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各小层内CO_(2)的埋存量随注采井纵向间距的增加而提高;③增加注采井纵向距离能够提高CH_(4)增产量和CO_(2)埋存量。结论认为,页岩对CO_(2)和CH_(4)有较强的竞争吸附特性,相关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热—流—固耦合过程,该基础理论模拟研究对注CO_(2)置换CH_(4)提高页岩气采收率并实现碳封存具有现实意义,且研究认识对今后相关技术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增强页岩气开采 CO_(2)地质埋存 储层非均质性 —固多耦合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圆纬机电磁选针器特性分析
12
作者 朱宝华 李长征 +1 位作者 屠佳佳 史伟民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60,共5页
针对现有电磁选针器长时间工作存在发热及电磁力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OMSOL的电磁热耦合仿真方案。通过COMSOL多物理场耦合能力对短时间内电磁热耦合进行仿真,得出电磁选针器各发热部分平均时间损耗并将其作为热源,然后利用温度场... 针对现有电磁选针器长时间工作存在发热及电磁力降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OMSOL的电磁热耦合仿真方案。通过COMSOL多物理场耦合能力对短时间内电磁热耦合进行仿真,得出电磁选针器各发热部分平均时间损耗并将其作为热源,然后利用温度场进行单物理场仿真,得到长时间工作状态下电磁选针器温升曲线。最后通过对脉冲电压脉宽、塑料骨架结构、线圈匝数、外部冷却条件等参数进行调整,优化电磁选针器发热状况,并增强选针器电磁力等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磁保持电磁选针器正常工作下饱和温升约20.00℃,经优化后,温升下降约5.81%,同时电磁力也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选针器 电磁耦合仿真 分析 多物理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导向叶片热冲击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关鹏 艾延廷 +1 位作者 王志 王腾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38-1945,共8页
研究热冲击作用下涡轮导向叶片的热应力及振动模态,旨在从热-结构影响角度揭示静子叶片损伤机理,对其热疲劳寿命分析及抗热疲劳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瞬态热/流耦合理论,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实现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导向叶片在热冲... 研究热冲击作用下涡轮导向叶片的热应力及振动模态,旨在从热-结构影响角度揭示静子叶片损伤机理,对其热疲劳寿命分析及抗热疲劳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瞬态热/流耦合理论,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实现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导向叶片在热冲击作用下的温度场计算,在此基础上求解出叶片的热应力及振动模态。研究表明,采用瞬态流/热耦合可以有效预测叶片的温度分布,其结果与试验误差为6%;依据计算所得热应力及模态振型,可以推断出叶片出现热损伤的位置,且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固有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前六阶频率平均下降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导向叶片 瞬态/耦合 应力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敷设方案下的非开挖顶管敷设段双回路电缆载流量对比计算 被引量:3
14
作者 乐彦杰 宣耀伟 +4 位作者 张磊 徐蓓蓓 敬强 胡凯 卢志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185,80,共5页
电缆在非开挖顶管敷设处排列紧密且埋深较大,大大加剧了电缆间的电磁耦合和热耦合,因此该区域往往成为限制载流量的瓶颈段,需重点关注。为准确计算110 k V忠田变—湄洲变线路中双回路电缆在顶管敷设段的载流量,建立电磁—热—流耦合场... 电缆在非开挖顶管敷设处排列紧密且埋深较大,大大加剧了电缆间的电磁耦合和热耦合,因此该区域往往成为限制载流量的瓶颈段,需重点关注。为准确计算110 k V忠田变—湄洲变线路中双回路电缆在顶管敷设段的载流量,建立电磁—热—流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将电磁场、温度场及排管内空气流速场耦合求解,得到给定负荷电流下的电磁损耗分布、管内空气流速分布和温度分布特性,并利用迭代法计算了单通道敷设方案和双通道敷设方案下的载流量。结果表明,由于回路之间的相互电磁和散热影响得到抑制,采用双通道敷设方案可提高载流量30%以上,故在路径通道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双通道敷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开挖顶管敷设 电缆 敷设方案 电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永磁外转子爪极电机的特性仿真 被引量:13
15
作者 白海军 张凤阁 齐颖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9-243,共5页
为了研究具有特殊结构的新型外转子爪极电机的运行特性,在对电机的结构、材料、特点以及运行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对电机进行三维电磁场分析的仿真模型。采用场路耦合分析方法,通过ANSYS和CASPOC系统仿真软... 为了研究具有特殊结构的新型外转子爪极电机的运行特性,在对电机的结构、材料、特点以及运行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对电机进行三维电磁场分析的仿真模型。采用场路耦合分析方法,通过ANSYS和CASPOC系统仿真软件的耦合计算,得到了在发电和电动两种状态下的系统仿真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种电机具有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大的特点,在发电和电动状态都表现出良好的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爪极电机 三维电磁分析 耦合 运行特性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降低水冷式潜水电机端部损耗和温升的改进型定子压板(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鲍晓华 梁娜 +1 位作者 方勇 李福英 《电气工程学报》 2016年第7期9-17,共9页
由于大型潜水电机中的电磁场环境非常复杂,电机端部损耗和温升的计算也变得困难。本文针对于水冷式潜水电机端部建立了三维磁热耦合分析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了端部涡流场、磁场及温度场的分布状况,计算了端盖及边框涡电流与表面... 由于大型潜水电机中的电磁场环境非常复杂,电机端部损耗和温升的计算也变得困难。本文针对于水冷式潜水电机端部建立了三维磁热耦合分析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了端部涡流场、磁场及温度场的分布状况,计算了端盖及边框涡电流与表面损耗的大小。并根据电机端部电磁场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以降低端部损耗与温升为目的的改进型定子压板。对比分析发现,对于该型号水冷式潜水电机,使用改进型定子压板可以有效的降低电机端部的损耗和温升。本文的结论可为大型水冷式潜水电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耦合分析 端部 温度分布 水冷式潜水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