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电极反应器电吸附深度处理含砷废水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永健 王云燕 +2 位作者 何紫彤 许欢 孙竹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43-459,共17页
水环境中砷的深度处理对减少环境污染和确保人类健康至关重要。自制了三维电极反应器,以活性炭颗粒为粒子电极材料,采用电吸附和物理/化学吸附联合模式实现As(Ⅴ)的深度处理。经优化后,As(Ⅴ)浓度可从0.5 mg/L降至0.032 mg/L,且均以H_(2... 水环境中砷的深度处理对减少环境污染和确保人类健康至关重要。自制了三维电极反应器,以活性炭颗粒为粒子电极材料,采用电吸附和物理/化学吸附联合模式实现As(Ⅴ)的深度处理。经优化后,As(Ⅴ)浓度可从0.5 mg/L降至0.032 mg/L,且均以H_(2)AsO_(4)-形式存在,无As(Ⅲ),表明不存在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发现,电吸附过程可分为三步:从溶液到电极材料表面的液膜扩散过程、从电极材料表面到内部孔隙的内扩散过程和电吸附接近平衡状态。为验证该工艺的循环性能,开展了电吸附-电脱附工艺研究,发现经过8次循环后,出水浓度仍仅为0.098 mg/L(低于0.1 mg/L的标准限值),实现了含砷废水的高效深度处理,但去除效率需提升、吸附后材料的处理仍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吸附 活性炭颗粒 三维电极反应器 砷的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极反应器氧化降解苯酚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昌柱 崔艳萍 +1 位作者 黄健 郑燕琼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1-556,共6页
以经吸附处理的活性炭粒子构成的三维电极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模拟含酚废水进行了静态条件试验和连续动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苯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为0.0103min-1;使用Matlab软件对不同影响因素所产生的变... 以经吸附处理的活性炭粒子构成的三维电极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对模拟含酚废水进行了静态条件试验和连续动态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苯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为0.0103min-1;使用Matlab软件对不同影响因素所产生的变化趋势进行数据的采集和拟合分析,结果说明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苯酚的去除;在动态实验中考察了三维电极连续处理模拟含酚废水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证明,三维电极反应器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出水水质稳定,苯酚和COD的去除率均保持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反应器 含酚废水 动态试验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板材料对三维电极反应器中电极电位分布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书廷 杜惟玮 谢建治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53-758,共6页
对废水处理所使用的以颗粒状活性炭为填料的三维电极反应器中电极电位的分布进行了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将不同极板材料(包括铜、不锈钢、钛、铅、铁、铝、镍、石墨、表层镀有Ir和Ru的钛网)反应器中电极电位的分布状况归为中心对称无极... 对废水处理所使用的以颗粒状活性炭为填料的三维电极反应器中电极电位的分布进行了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将不同极板材料(包括铜、不锈钢、钛、铅、铁、铝、镍、石墨、表层镀有Ir和Ru的钛网)反应器中电极电位的分布状况归为中心对称无极值型、中心对称极值型和非对称无交点型.同时,测定了不同反应器中不同电压下的电流值,发现在个别反应器中电流与电压之间偏离了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反应器 电极电位分布 颗粒状活性炭 Luggin毛细管 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离技术和三维电极反应器联用处理淀粉废水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立章 乔启成 赵跃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53-1057,共5页
以泡沫分离和三维电极法作为主体工艺,对淀粉废水进行的两个月的现场中试结果表明:气水比为10时,泡沫分离工艺对废水COD去除率高达51.2%,植物蛋白回收量为2.5kg/t(原水);三维电极反应器在反应时间、输入电压和极板间距分别为70min、10V... 以泡沫分离和三维电极法作为主体工艺,对淀粉废水进行的两个月的现场中试结果表明:气水比为10时,泡沫分离工艺对废水COD去除率高达51.2%,植物蛋白回收量为2.5kg/t(原水);三维电极反应器在反应时间、输入电压和极板间距分别为70min、10V和15cm时能获得96.9%的COD去除率,吨水能耗仅为1.78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离 三维电极反应器 淀粉废水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中芳香类污染物荧光光谱特征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赖波 周岳溪 +1 位作者 李志军 刘建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0-306,共7页
采用三维荧光技术研究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树脂生产废水的荧光指纹特征及其在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的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极板间电压对废水中芳香类污染物分解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BS废水的荧光中心在激... 采用三维荧光技术研究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树脂生产废水的荧光指纹特征及其在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的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极板间电压对废水中芳香类污染物分解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BS废水的荧光中心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25 nm和340 nm处,其荧光强度最强,为主峰(Peak A);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5 nm和340 nm处的荧光次强,为次强峰(Peak B)。荧光指纹特征(IPeakA/IPeakB)为8.1。当极板间电压较高时,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和总荧光强度去除率均较高,能够高效地分解转化废水中的芳香类污染物。在不同的极板间电压下,废水的总荧光强度去除率与COD去除率均呈很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均高达0.96以上,即通过监测废水荧光强度的变化就能够快速高效地检测分析废水中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ABS废水 三相三维电极反应器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扩展模块在三维电极反应器内电位分布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玲 薛松宇 孙宝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7,共3页
用PLC扩展模块对三维电极反应器内电位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相邻点电位差对不同位置去除率的影响,在提高三维电极应用的自动化程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 三维电极反应器 染料废水 电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维电极反应器去除废水中4-氯酚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匡少平 朱卫国 +3 位作者 宋洋 丁原红 赵文轩 邱立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63,共4页
采用三维电极反应器去除废水中的4-氯酚,考察了不同电极体系和不同因素对4-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结果表明:钛-催化电极体系对4-氯酚的去除效果最好,当4-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电压为10 V,石... 采用三维电极反应器去除废水中的4-氯酚,考察了不同电极体系和不同因素对4-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结果表明:钛-催化电极体系对4-氯酚的去除效果最好,当4-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40 mg/L,电压为10 V,石墨烯投加量为0.083 g/L,氯离子为0.83 g/L时,反应1 h后4-氯酚的去除率达到最高,为9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氯酚 氯代有机物 电化学氧化法 三维电极反应器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电极反应器的粒子电极催化剂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8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8-578,共1页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电极反应器的粒子电极催化剂填料(简称催化剂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催化剂填料由改性活性炭和涂膜活性炭组成,按质量分数计,其中改性活性炭为60%~70%,涂膜活性炭为30%~40%。
关键词 三维电极反应器 电极催化剂 制备方法 填料 粒子 改性活性炭 质量分数 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垒 段爱民 +3 位作者 王丽娜 付本全 刘霞 吴高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0-374,共5页
研究了以焦粒为粒子电极的流化床三维电极反应器对二级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采用以焦粒为粒子电极的流化床三维电极反应器能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COD去除率依赖于粒子投加量、电流密度、电导率、pH值、曝气... 研究了以焦粒为粒子电极的流化床三维电极反应器对二级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采用以焦粒为粒子电极的流化床三维电极反应器能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COD去除率依赖于粒子投加量、电流密度、电导率、pH值、曝气量等操作参数的影响。在电导率(以S计)为7.1 m.cm-1,曝气量为160 L.h-1,电流密度(以A计)为48 m.cm-2,pH值为5.0,投加量30 g.L-1时,电解30 min,COD的去除率超过60%,表明流化床三维电极反应器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中有很好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流化床三维电极反应器 COD去除率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极对水中染料降解脱色处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明玉 熊林 +2 位作者 张娜 王建新 方建章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研究了在传统二维电解槽的铁板电极之间填充锰砂并鼓气搅拌,得到三相三维电极流化床反应器,对比两种反应器对酸性大红3R染色模拟废水降解脱色作用,考察了槽电压、支持电解质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两种反应器处理染料脱色率的影响... 研究了在传统二维电解槽的铁板电极之间填充锰砂并鼓气搅拌,得到三相三维电极流化床反应器,对比两种反应器对酸性大红3R染色模拟废水降解脱色作用,考察了槽电压、支持电解质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两种反应器处理染料脱色率的影响。实验表明,这些因素对酸性大红3R的降解脱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三相三维电极流化床反应器比二维电极电解槽的处理脱色速度快和处理效率高,在不同处理时间内,脱色率可提高30%~50%。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对酸性大红3R的生色基团进行降解脱色,且对萘环不饱和共轭体系也具有破坏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反应器 锰砂 酸性大红3R 偶氮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极体系电催化氧化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云龙 王立章 +1 位作者 李鹏 张延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9-131,145,共4页
使用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不同盐量的草酸模拟废水,以IrO_2-Ta_2O_5/Ti为阳极、5 mm的球状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carbon,GAC)为填料,在电流密度100 A/m^2,极板间距50 mm的条件下,进行电催化氧化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 使用三维电极反应器处理不同盐量的草酸模拟废水,以IrO_2-Ta_2O_5/Ti为阳极、5 mm的球状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carbon,GAC)为填料,在电流密度100 A/m^2,极板间距50 mm的条件下,进行电催化氧化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电流效率(Average current efficiency)以及能耗(Energy consumption)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盐量为0.50%~3.00%的范围内,由于双电层电容的储能作用,提高盐量造成COD去除率有所下降,但能够提高反应末期电流效率,同时由于操作电压的降低可减少反应能耗。通过对比苯酚和草酸的电催化氧化过程证明电催化氧化过程具有较强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反应器 盐量 电催化氧化 双电层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对三维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脱氮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郝瑞霞 王建超 +3 位作者 孟成成 任晓克 王润众 赵文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9-925,共7页
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TN去除问题,研究了电流对三维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脱氮工艺(3DBER-S)脱氮性能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7.0~7.5,ρ(NO_3^--N)为35 mg/L,ρ(C)/ρ(N)为1,HRT为12h条件下,电流由60 mA增大到800 mA,NO_... 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TN去除问题,研究了电流对三维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脱氮工艺(3DBER-S)脱氮性能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7.0~7.5,ρ(NO_3^--N)为35 mg/L,ρ(C)/ρ(N)为1,HRT为12h条件下,电流由60 mA增大到800 mA,NO_3^--N和TN去除率变化不明显,分别稳定在87%和76%左右;随电流增大,体系氢自养反硝化作用所占比例由22.8%逐渐上升到74.4%.基于nirS基因的克隆文库结果表明:3DBER-S中与异养、硫自养和氢自养反硝化功能菌属相似的细菌均占有一定比例;随电流增大,与氢自养反硝化功能菌属相似的细菌所占比例增大.该体系中存在异养、氢自养和硫自养反硝化协同去除硝酸盐氮的作用,维持了稳定高效的脱氮效果,且增大电流利于氢自养反硝化作用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 氢自养反硝化 硫自养反硝化 反硝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BER反应器极板面积和布置形式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瑞霞 任晓克 徐忠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7-453,共7页
为提高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3BER)脱氮效率及出水水质,通过增大极板面积、减少极板间距、改变电极布置形式,构建了新型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3BER-NC)用于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处理,研究了电流、进水p H和ρ(C)/ρ(N)对其运行效果的影... 为提高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3BER)脱氮效率及出水水质,通过增大极板面积、减少极板间距、改变电极布置形式,构建了新型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3BER-NC)用于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处理,研究了电流、进水p H和ρ(C)/ρ(N)对其运行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系统中反硝化菌群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减少极板间距能减缓碳棒阳极电解,出水色度低,能在较高的电流下运行,3BER-NC最佳运行电流为200 m A,比3BER反应器高出100m A.增大极板面积和改变极板位置分布有利于反硝化反应的进行,TN平均去除率提高约37.74%.电流强度、进水p H和ρ(C)/ρ(N)对系统脱氮效果均有较大影响,在不同运行条件下3BER-NC体系的脱氮效率均优于3BER.在3BER-NC体系中β变形菌起主导作用,脱氮主要是由异养和自养反硝化菌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脱氮 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 电流 PH ρ(C)/ρ(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3D-BER反应器去除地下水中NO_3^--N的研究
14
作者 李金成 李俊成 +2 位作者 董京洲 陈泽新 夏文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90,共5页
采用平板式、中心式2种构型的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3D-BER)对模拟的污染地下水中的NO_3^--N进行处理,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电流、进水NO_3^--N浓度和pH这4种影响因素对2种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板式、中心式3D-BER反... 采用平板式、中心式2种构型的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3D-BER)对模拟的污染地下水中的NO_3^--N进行处理,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电流、进水NO_3^--N浓度和pH这4种影响因素对2种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板式、中心式3D-BER反应器适宜的HRT均为12 h,最佳的电流范围均为40~50 mA,对应的最大NO_3^--N去除率分别为82.67%、71.89%,理想的进水NO_3^--N分别为35~55、20~35 mg/L,平板式3D-BER反应器对进水NO_3^--N负荷具有更高的承受能力,中心式3D-BER反应器由于具有较好的阴极和阳极产物混合条件,对进水pH具有更强的缓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3D-BER) 平板式反应器 中心式反应器 NO3^--N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生物膜电极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莉娜 李进 +2 位作者 闫志斌 苏柏懿 王春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769-4777,共9页
三维生物膜电极技术凭借其低能耗、效果好、易控制、清洁性等优势应运而生,在污水处理领域颇具应用前景。分析了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three-dimensional biofilm-electrode reactor,3D-BER)技术特点、反应器结构和启动情况;综述了3D-BE... 三维生物膜电极技术凭借其低能耗、效果好、易控制、清洁性等优势应运而生,在污水处理领域颇具应用前景。分析了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three-dimensional biofilm-electrode reactor,3D-BER)技术特点、反应器结构和启动情况;综述了3D-BER在电极材料、处理对象、生物菌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应加大3D-BER微观反应机理、厌氧菌耦合、工程适用性的研究力度,并对3D-BER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生物膜电极反应器(3D-BER) 电极材料 微生物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BER-S反硝化脱氮性能及其菌群特征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建超 郝瑞霞 +1 位作者 孟成成 任晓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0-317,共8页
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TN去除问题,采用16S r DNA克隆文库法,探究了3DBER-S(三维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脱氮工艺)的强化脱氮机制及其菌群特征.结果表明,I(电流)和HRT(水力停留时间)对3DEBR-S中氢自养和硫自养反硝化作用所占比例的影响较大,... 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TN去除问题,采用16S r DNA克隆文库法,探究了3DBER-S(三维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脱氮工艺)的强化脱氮机制及其菌群特征.结果表明,I(电流)和HRT(水力停留时间)对3DEBR-S中氢自养和硫自养反硝化作用所占比例的影响较大,但对脱氮效率影响不显著.当进水C/N〔ρ(CODCr)/ρ(TN)〕为1、ρ(NO3--N)为35 mg/L、I为300 m A、HRT为4 h时,NO3--N和TN去除率可分别稳定在80%和74%以上.16S r DNA克隆文库结果显示,反应器中β变形菌纲为优势菌群,占47.89%〔以OUT(操作单元)计〕.在β变形菌纲中,与具有反硝化功能的陶厄氏菌属(Thauera)相似的细菌所占比例最大,为52.94%;与可分别利用硫和氢为电子供体进行反硝化脱氮的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食酸菌属(Acidovorax)相似的细菌分别占17.65%和14.71%.3DBER-S中存在异养联合氢自养和硫自养反硝化协同去除硝酸盐氮的作用,可为反硝化脱氮提供充足的电子供体,节约了有机碳源消耗,并保证了稳定高效的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3DBER-S) 氢自养反硝化 硫自养反硝化 低C/N 16S rDNA克隆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对MEC-3DBER-S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建超 郝瑞霞 周彦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88-2394,共7页
针对低C/N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中氮、磷去除问题,基于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3DBER)反硝化脱氮碳源消耗量少的特点,构建了微电凝聚-三维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强化脱氮除磷工艺(MEC-3DBER-S).对比研究了3DBER与MEC-3DBER-S在不同电流强... 针对低C/N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中氮、磷去除问题,基于三维电极生物膜工艺(3DBER)反硝化脱氮碳源消耗量少的特点,构建了微电凝聚-三维电极生物膜耦合硫自养强化脱氮除磷工艺(MEC-3DBER-S).对比研究了3DBER与MEC-3DBER-S在不同电流强度条件下的运行特性,并结合基于nir S基因的克隆文库技术分析了MEC-3DBER-S中反硝化微生物的构成.运行结果表明,MEC-3DBER-S有效强化了氮、磷的去除效果,特别是提高了低电流条件下的脱氮效率;同时电流作用能够促进海绵铁腐蚀,提高除磷效果.当C/N=1.5、HRT=8h、I=300m A条件下,其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5%和78%,分别比3DBER高10%和28%左右.基于nir S基因的克隆文库结果表明,MEC-3DBER-S中同时存在与具有异养、氢自养、硫自养和铁自养反硝化功能的菌属相似的细菌.该体系中有机碳源、H_2、单质硫和Fe^(2+)等电子供体可相互补充,强化了脱氮;同时,体系中还存在物化联合生物除磷的作用,强化了除磷.因而,MEC-3DBER-S复合反硝化体系保证了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 复合反硝化 脱氮除磷 克隆文库 电子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文摘
18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8-148,共1页
离心分离器去除液体中污染物的过滤装置及方法;一种用厌氧一好氧耦合生物流化床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利用废气发电的系统装置;
关键词 专利文摘 三维电极反应器 难降解有机废水 过滤装置 离心分离器 生物流化床 含酚废水 废气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锅炉给水除氧方法
19
作者 王丽 周德瑞 王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51-1353,共3页
提出一种全新的锅炉给水除氧方法———三维电极固定床电化学反应器除氧系统.当富氧水流经过反应器的阴极,游离态的氧在阴极区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的产物OH-与阳极扩散过阳离子交换膜的H+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为H2O.在阳极区,采用不溶性阳... 提出一种全新的锅炉给水除氧方法———三维电极固定床电化学反应器除氧系统.当富氧水流经过反应器的阴极,游离态的氧在阴极区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的产物OH-与阳极扩散过阳离子交换膜的H+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为H2O.在阳极区,采用不溶性阳极材料———钛(Ti),使OH-被氧化,并以氧气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去,实现除氧.该系统简便易行,绿色环保,可以将水的含氧量由8mg/L降至0 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固定床电化学反应器除氧系统 还原反应 阳离子交换膜 中和反应 工业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acidified reed pulp black liquor with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reactor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静 叶晟 +3 位作者 王云燕 尤翔宇 柴立元 舒余德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2945-2953,共9页
The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reed pulp black liquor containing lignin pretreated by acidification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reactor. Using activated carbon as particle electrode... The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reed pulp black liquor containing lignin pretreated by acidification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reactor. Using activated carbon as particle electrode, the effects of p H value, reaction temperature, electrolysis time and current on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pH 2.5, influent flow rate of 200 mL/min, 25 °C, 300 mA and 2h of electrolysis time,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OC maintains at 35.57 %. The result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method indicate that ·OH radicals are produced in activated carbon anode in the electrolysis process and then adsorbed on the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 Microcell consists of ·OH radicals and the absorbed lignin. With the microcell reaction, the lignin is degraded, while the anodic polarized curve illustrates that the lignin is obviously oxidized in the anode. The contribution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electrolyses to the TOC removal ratio are about 50%,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liquor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de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OH radical LIG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