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快堆堆芯中子学计算软件MOSASAUR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斌 王连杰 +1 位作者 娄磊 赵晨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6-665,共10页
为满足快堆堆芯稳态及瞬态分析计算,本文在铅冷快堆堆芯中子学计算程序MOSASAUR的基础上,开展了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方法研究。MOSASAUR程序是基于确定论两步法计算策略,由截面生成、能谱修正、堆芯计算及不确定性分析4个模块组成。本文... 为满足快堆堆芯稳态及瞬态分析计算,本文在铅冷快堆堆芯中子学计算程序MOSASAUR的基础上,开展了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方法研究。MOSASAUR程序是基于确定论两步法计算策略,由截面生成、能谱修正、堆芯计算及不确定性分析4个模块组成。本文采用刚性限制法求解三维时空动力学方程,拓展了MOSASAUR中堆芯计算中的瞬态分析能力;基于子通道程序COBRA-YT扩展了其对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的热工水力计算能力,并与MOSASAUR耦合,作为热工反馈模块;采用不动点迭代法耦合了物理中子场及温场,最终形成了快堆堆芯稳态及瞬态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本文采用LMW基准题和ORAL19棒束问题分别对三维时空动力学计算和热工水力计算进行了模块验证;基于MicroURANUS堆芯进行了堆芯稳态及瞬态耦合计算的验证。数值结果显示,基于快堆堆芯中子学计算程序MOSASAUR的多物理耦合计算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耦合 铅冷快堆 瞬态分析 水力计算 MOSASAU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方法在熔盐堆稳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郭张鹏 张大林 +3 位作者 肖瑶 秋穗正 田文喜 苏光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71-2076,共6页
针对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熔盐堆(MSR)实验的堆芯设计,采用物理分析程序MCNP进行三维堆芯功率分布计算。针对以石墨作为慢化剂的堆芯结构,开发了并联多通道程序来进行堆芯热工水力分析。在此基础上,把物理和热工分析程序进行耦合,... 针对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熔盐堆(MSR)实验的堆芯设计,采用物理分析程序MCNP进行三维堆芯功率分布计算。针对以石墨作为慢化剂的堆芯结构,开发了并联多通道程序来进行堆芯热工水力分析。在此基础上,把物理和热工分析程序进行耦合,用ORNL技术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来验证物理-热工耦合分析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本工作的耦合计算方法可获得熔盐堆堆芯功率分布、温度分布、压降和流量分配。熔盐堆耦合程序的研发对熔盐堆概念设计、运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堆 三维物理一热工耦合分析 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NTA/SMART三维物理热工耦合的落棒事故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冯英杰 李昌莹 +1 位作者 肖红 胡友森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1-287,共7页
传统CPR落棒事故分析采用保守的确定论分析方法,设计保守性较大,已制约了机组的持续改进及后续堆型的研发。为进一步挖掘落棒事故的热工设计裕量,本文以某大型压水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MANTA/SMART程序三维物理热工耦合的落棒事故分... 传统CPR落棒事故分析采用保守的确定论分析方法,设计保守性较大,已制约了机组的持续改进及后续堆型的研发。为进一步挖掘落棒事故的热工设计裕量,本文以某大型压水堆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MANTA/SMART程序三维物理热工耦合的落棒事故分析方法,并与CPR落棒分析方法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ANTA/SMART的三维落棒事故分析方法合理可行,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反应堆瞬态过程中的参数特征,并能有效挖掘出落棒事故分析的安全裕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TA/SMART 三维物理耦合 落棒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A基准题验证堆芯三维物理-热工耦合程序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余 李峰 +2 位作者 张虹 张渝 贾宝山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28-1334,共7页
以COBRA-Ⅳ和NLSANMT程序为基础,开发了堆芯三维物理-热工耦合程序C4/NK。针对两个典型的反应性引入事故(RIA),即NEACRP弹棒基准题和提棒基准题,分别进行了验证计算。与参考值和其他程序的计算结果相比,C4/NK耦合程序具有较好的精度,能... 以COBRA-Ⅳ和NLSANMT程序为基础,开发了堆芯三维物理-热工耦合程序C4/NK。针对两个典型的反应性引入事故(RIA),即NEACRP弹棒基准题和提棒基准题,分别进行了验证计算。与参考值和其他程序的计算结果相比,C4/NK耦合程序具有较好的精度,能正确模拟瞬态过程中的物理-热工反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物理-耦合 C4/NK程序 弹棒基准题 提棒基准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物理-热工耦合系统RECON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余 李峰 +1 位作者 张虹 张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26-1231,共6页
基于RELAP5、COBRA-Ⅳ和NLSANMT程序,采用并行耦合模式与并行虚拟机技术,开发了三维物理-热工耦合系统RECON,其耦合形式灵活,可根据分析需要选择用于耦合的程序。利用系列基准题进行了验证,特别是针对MSLB基准题的计算,与国际上众多耦... 基于RELAP5、COBRA-Ⅳ和NLSANMT程序,采用并行耦合模式与并行虚拟机技术,开发了三维物理-热工耦合系统RECON,其耦合形式灵活,可根据分析需要选择用于耦合的程序。利用系列基准题进行了验证,特别是针对MSLB基准题的计算,与国际上众多耦合程序相比,RECON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用于反应性引入事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物理-耦合 RECON MSLB基准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程序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涛 雷洲阳 +2 位作者 赵鹏程 钱冠华 李捷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1-891,共11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程序FLUENT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耦合中子动力学计算模型、燃料棒热传导计算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程序SIMLAB,开发了物理热工耦合计算不确定性分析平台CFD/PFS,并开展了小型自然循环铅基快堆SNCLFR-10的无保护超功...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程序FLUENT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耦合中子动力学计算模型、燃料棒热传导计算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程序SIMLAB,开发了物理热工耦合计算不确定性分析平台CFD/PFS,并开展了小型自然循环铅基快堆SNCLFR-10的无保护超功率(UTOP)事故的不确定性量化,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CFD/PFS平台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精确性;总反应性峰值、功率峰值等瞬态安全参数的名义值均处于95/95双侧容忍限值内,且名义值与限值相对偏差小于3.95%;燃料多普勒系数是主要不确定性来源,对反应堆安全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耦合 SIMLAB程序 不确定性分析 CFD/PFS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堆热工物理耦合反馈变量敏感性分析
7
作者 王琮 曹欣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283-286,共4页
在反应堆设计计算中,堆芯热工水力和堆芯物理的耦合十分重要。本文以秦山二期核电站反应堆堆芯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栅元计算程序CASMO4E对各类型的组件进行均匀化参数的计算;完成热工物理耦合反馈变量的敏感性分析;采用两种方法生成耦合... 在反应堆设计计算中,堆芯热工水力和堆芯物理的耦合十分重要。本文以秦山二期核电站反应堆堆芯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栅元计算程序CASMO4E对各类型的组件进行均匀化参数的计算;完成热工物理耦合反馈变量的敏感性分析;采用两种方法生成耦合需要的截面库,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耦合 CASMO4E 敏感性分析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物理-热工耦合过程的网格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欢 黄洪文 郭海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8-142,共5页
在反应堆物理-热工耦合过程中,网格划分尺度会影响计算精度和计算时间。利用蒙特卡罗程序和FLUENT程序,对压水堆单棒模型进行不同尺度的网格划分,评估网格划分尺度对耦合结果的影响,得到单个网格中密度差值、温度差值对有效增殖因子和... 在反应堆物理-热工耦合过程中,网格划分尺度会影响计算精度和计算时间。利用蒙特卡罗程序和FLUENT程序,对压水堆单棒模型进行不同尺度的网格划分,评估网格划分尺度对耦合结果的影响,得到单个网格中密度差值、温度差值对有效增殖因子和功率分布引入的误差。研究表明当燃料温度差值小于50K,慢化剂密度差值3 kg/m3时,有效增殖因子相对误差小于10-4,功率相对误差小于1%。使用该规律,对典型的压水堆单棒模型和3×3通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进行耦合计算。结果表明,单棒模型网格总数减少至1/100,计算时间减少至1/4,3×3通道模型网格总数减少至1/50,计算时间减少至1/10,但其结果仍然精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NP5 FLUENT 物理-耦合 网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金属燃料多物理耦合分析方法与概念设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汉洋 肖瑶 +4 位作者 丛腾龙 郭辉 傅俊森 蔡孟珂 宋去非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螺旋金属燃料具有导热系数高、导热路径短、强制旋流交混的特点,可实现更高的堆芯功率密度,进而减小堆芯体积,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室建立的螺旋金属燃料热工水力、中子物理、力学特... 螺旋金属燃料具有导热系数高、导热路径短、强制旋流交混的特点,可实现更高的堆芯功率密度,进而减小堆芯体积,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室建立的螺旋金属燃料热工水力、中子物理、力学特性分析方法及多物理耦合分析框架。在热工水力方面,基于自研仪器实现了交混及沸腾临界行为精细化测量,建立了三维及精细化子通道分析方法;在中子物理方面,建立了适用于特殊能谱、复杂几何的截面及稳瞬态中子物理特性的分析方法;在力学方面,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U-Zr合金燃料基础热物性模型,并开展了辐照条件下螺旋棒宏观力学特性研究。基于热工-物理-力学多物理分析和优化,提出了螺旋金属燃料组件及堆芯设计,具有无硼化、堆芯功率密度高、体积小、换料周期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金属燃料 质传输行为 瞬态安全分析 燃料服役性能 物理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物理热工耦合的瞬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昆鹏 许超 +4 位作者 李聪新 刘宇生 温丽晶 王宏凯 刘健 《核安全》 2019年第6期12-17,共6页
核反应堆瞬态分析是核反应堆安全事故分析的基础,核反应堆的设计和事故分析往往都希望得到最接近堆芯实际功率的功率值,因此,准确地模拟中子通量密度的空间分布及瞬态变化非常重要。另外,中子通量的分布会对核材料的温度和密度造成影响... 核反应堆瞬态分析是核反应堆安全事故分析的基础,核反应堆的设计和事故分析往往都希望得到最接近堆芯实际功率的功率值,因此,准确地模拟中子通量密度的空间分布及瞬态变化非常重要。另外,中子通量的分布会对核材料的温度和密度造成影响,这些反过来又会影响中子通量的分布。因此,考虑物理热工耦合的中子动力学是核反应堆瞬态分析的关键。物理热工耦合的方式包括内部耦合、外部耦合和混合耦合3种方式。根据物理热工采用的不同方法,又分为点堆耦合和多维耦合,每种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可根据计算目的进行选用。本文分析了各种耦合方法的优缺点,研究了耦合的计算方法,可以为反应堆物理热工耦合的瞬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动力学 物理耦合 瞬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和CFD方法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军 曹良志 +2 位作者 郑友琦 吴宏春 王昆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1-305,共5页
基于蒙特卡罗中子输运程序MCNP5和商用CFD软件STAR-CCM+的耦合可搭建反应堆高保真多物理耦合计算平台。通过Perl语言以ASCⅡ文本文件方式耦合了MCNP5和STAR-CCM+,利用STAR-CCM+的六面体网格生成模块"trimmer"实现两者在反馈... 基于蒙特卡罗中子输运程序MCNP5和商用CFD软件STAR-CCM+的耦合可搭建反应堆高保真多物理耦合计算平台。通过Perl语言以ASCⅡ文本文件方式耦合了MCNP5和STAR-CCM+,利用STAR-CCM+的六面体网格生成模块"trimmer"实现两者在反馈作用强烈的燃料和慢化剂区域一一对应的空间网格划分,而在反馈作用较弱的包壳区域采取体积权重的网格映射方式,在Linux环境下开发了高保真物理-热工耦合稳态分析程序。利用该耦合程序计算了典型压水堆单根燃料棒和3×3带水洞的燃料子组件,数值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耦合方法和模型可用于高保真物理-热工耦合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耦合 高保真 MCNP5 STAR-C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挤压模具热力耦合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倪正顺 帅词俊 钟掘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90,共5页
根据热挤压模具的工作特点,基于热弹性力学和有限应变理论,建立了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方程。用该方程研究方管铝型材平面分流组合模的三维数值分析,在确定边界条件和计算挤压力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计单元类型,计算了模具在挤压过... 根据热挤压模具的工作特点,基于热弹性力学和有限应变理论,建立了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方程。用该方程研究方管铝型材平面分流组合模的三维数值分析,在确定边界条件和计算挤压力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计单元类型,计算了模具在挤压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通过分析模具应力,发现在模桥与模芯相接处有较大的应力集中,与出现裂纹的位置相吻合,说明应力集中是模具桥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值分析 耦合 挤压模具 温度场 应力场 弹性力学 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子随机输运理论的物理-热工耦合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林森 王侃 +1 位作者 袁昊民 臧金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291-294,共4页
基于随机输运理论的中子动力学与热工水力的耦合可实现对不同程序的控制和数据传递。本工作研究基于单根燃料棒和3×3燃料棒束的MCNP5程序与CFD程序CFX的耦合。使用该耦合程序对先进球床高温反应堆(PB-AHTR)的堆芯进行计算,并与MCNP... 基于随机输运理论的中子动力学与热工水力的耦合可实现对不同程序的控制和数据传递。本工作研究基于单根燃料棒和3×3燃料棒束的MCNP5程序与CFD程序CFX的耦合。使用该耦合程序对先进球床高温反应堆(PB-AHTR)的堆芯进行计算,并与MCNP5与RELAP5-3D耦合程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由计算结果可见:在不同初始状态下,有效增殖因数经若干耦合计算后均趋于稳定,但伴随一定波动。结果表明,中子动力学与CFD的瞬态耦合是可行的,但其计算精确度和实用性需进一步验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 耦合 PB-AHTR CFX MCNP RELAP5-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动力装置热工水力运行分析程序中的堆芯物理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志明 蔡章生 蔡琦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36-39,共4页
提出了一套用于微机版船用核动力装置热工水力运行分析程序的堆芯物理模型 ,该模型既能较逼真地描述实际的物理过程 。
关键词 反应堆运行分析 水力 程序 堆芯物理模型 船用核电站 核动力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热–水–应力耦合作用的三维节理单元及其数值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玉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13-1218,共6页
对于具有相同厚度的空间8节点等参数节理单元,考虑温度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将其的应力–位移关系加以拓展,建立了相应的应力平衡方程、水连续性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使之可用于分析饱和–非饱和岩体中存在不连续面时的热–水–应力耦合问... 对于具有相同厚度的空间8节点等参数节理单元,考虑温度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将其的应力–位移关系加以拓展,建立了相应的应力平衡方程、水连续性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使之可用于分析饱和–非饱和岩体中存在不连续面时的热–水–应力耦合问题,并结合实体单元,研制出相应的三维有限元程序。针对一个假定的核废物地质处置模型,通过有、无节理的热–水–应力耦合过程数值分析,显示与无节理的情况相比,由于节理的存在使得近场岩体中的温度、应力及水流速度的分布与数值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节理附近的岩体中有某种水流"冷却"作用和一定程度的应力集中现象,其它部位岩体的应力也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应力耦合 节理单元 有限元方法 三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热推进反应堆燃料元件热工应力安全分析
16
作者 周之帆 章静 +6 位作者 巫英伟 贺亚男 郭凯伦 王明军 苏光辉 秋穗正 田文喜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3,共11页
核热推进采用的超高温气冷堆堆芯长期运行在高热流密度、大功率梯度、大温差、高速冷却剂冲刷的严苛服役条件下,其内部的六棱柱型燃料元件可能发生应力集中导致引发结构失效风险,影响核反应堆燃料元件的运行安全性能。为探索核热推进燃... 核热推进采用的超高温气冷堆堆芯长期运行在高热流密度、大功率梯度、大温差、高速冷却剂冲刷的严苛服役条件下,其内部的六棱柱型燃料元件可能发生应力集中导致引发结构失效风险,影响核反应堆燃料元件的运行安全性能。为探索核热推进燃料元件的热工应力行为规律及热工安全边界,以火箭飞行用核引擎(nuclear engine for rocket vehicle applications,NERVA)型核热推进反应堆为对象,选取反应堆内部密排燃料组件基本单元,建立对称模型,针对堆内(U,Zr)C石墨基复合燃料元件开展高温高流速氢气推进模式下的流-热-应力行为研究,评估燃料元件的高温熔化与断裂失效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核热推进反应堆运行工况下,燃料元件受自身冷却剂通道排布方式与连接管元件冷却作用影响导致内部热流分配不均;径向大温差带来的热膨胀差异在轴向上积累是引发燃料元件结构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燃料元件内部的温度-应力场分布情况与影响因素,可为核热推进系统的运行安全设计提供优化思路与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 燃料元件 应力 流固耦合 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三维异构集成射频微系统的多物理场耦合仿真与设计
17
作者 张睿 朱旻琦 +6 位作者 杨兵 冯政森 王辂 张先荣 陆宇 蔡源 邱钊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利用硅基三维异构集成工艺设计一款射频微系统,以满足设备对射频模组高性能、小型化的需求。为了在设计初期充分评估该微系统的潜在可靠性风险,根据工艺特征以及产品在多物理场中的耦合现象,建立一种面向硅基三维异构集成工艺射频微系... 利用硅基三维异构集成工艺设计一款射频微系统,以满足设备对射频模组高性能、小型化的需求。为了在设计初期充分评估该微系统的潜在可靠性风险,根据工艺特征以及产品在多物理场中的耦合现象,建立一种面向硅基三维异构集成工艺射频微系统的多物理场一体化仿真流程,逐一分析所涉及的电-热耦合和热-力耦合过程,预判产品在工作条件下的热学和力学特性,为设计环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预先规避可靠性风险,从而有效提高一次性设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三维异构集成射频微系统 物理耦合仿真 电-耦合 -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堆稳态物理-热工耦合计算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田亮 吴宏春 +2 位作者 曹良志 郑友琦 庄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23-1827,共5页
采用基于任意三角形网格解析基函数展开法的三维扩散堆芯物理计算和采用并联多通道模型的堆芯热工水力计算,开发了石墨慢化的通道式熔盐堆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程序。针对美国熔盐堆实验(MSRE),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技术报告中的结果验证... 采用基于任意三角形网格解析基函数展开法的三维扩散堆芯物理计算和采用并联多通道模型的堆芯热工水力计算,开发了石墨慢化的通道式熔盐堆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程序。针对美国熔盐堆实验(MSRE),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技术报告中的结果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并计算分析了在稳态情况下MSRE堆芯中的三维功率分布、流量分配以及熔盐和石墨的温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堆 物理-耦合 稳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芯多物理耦合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19
作者 邹晓阳 万承辉 曹良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00-2407,共8页
为了研究核反应堆堆芯中子学、热工水力和燃料性能分析等多物理耦合计算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两步法”计算软件Bamboo-C和燃料性能分析程序FEMAXI,通过再抽样方法实现了堆芯多物理耦合计算功能,采用统计学抽样方法对“华龙一号”堆芯... 为了研究核反应堆堆芯中子学、热工水力和燃料性能分析等多物理耦合计算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两步法”计算软件Bamboo-C和燃料性能分析程序FEMAXI,通过再抽样方法实现了堆芯多物理耦合计算功能,采用统计学抽样方法对“华龙一号”堆芯多物理耦合关键响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华龙一号”堆芯首循环临界硼浓度的不确定度为45.4×10-6~46.1×10-6;寿初期状态下径向和轴向功率分布的最大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2.1%和0.96%;寿末期状态下径向和轴向功率分布的最大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8%和0.83%。本文建立的多物理耦合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为核反应堆的设计、运行和安全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有助于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分析 抽样方法 物理耦合 核数据 程参数 中子学 水力 燃料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方法的燃料性能分析模型研究及初步计算
20
作者 王继全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4期55-59,共5页
燃料棒是反应堆的核心部件,能够产生能量并包容强放射性物质,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性能分析软件难以对复杂工况以及局部效应进行分析。近年来开始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平台对燃料性能进行分析。本工作基于COMSOL平台开发了... 燃料棒是反应堆的核心部件,能够产生能量并包容强放射性物质,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性能分析软件难以对复杂工况以及局部效应进行分析。近年来开始基于多物理场耦合平台对燃料性能进行分析。本工作基于COMSOL平台开发了棒状燃料的三维热-力-辐照耦合分析模型,考虑了芯块、包壳的物性随温度、燃耗等变化的模型以及燃料棒的一系列堆内行为。并以此对以SP-100为基础设计的新型燃料元件进行初步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分析 物理 三维耦合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