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单色光的三维激光测速系统
1
作者 沈熊 严幼幼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5-192,共8页
本文发展了一种采用单色激光器的三维激光测速系统。四束入射光布置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用一个前透镜聚焦。这种光学布置光能利用率高,并能适用于近壁处流速测量。当实验模型具有多层不同性质介面时,入射光仍能保持相交。为了分离三维速... 本文发展了一种采用单色激光器的三维激光测速系统。四束入射光布置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用一个前透镜聚焦。这种光学布置光能利用率高,并能适用于近壁处流速测量。当实验模型具有多层不同性质介面时,入射光仍能保持相交。为了分离三维速度分量,采用了频率分离和偏振分离技术。特别考虑了光轴分量的测量精度,提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一些方法。应用此系统测量了斜切尾钝体后部的三维平均速度和湍流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速系统 单模激光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艉流场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佘文轩 周广利 +2 位作者 吴铁成 张东汗 振前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了解决船舶艉部流场复杂流动机理认知困难的问题,本文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模水池实验室拖曳水池中的大型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以具有槽道U型船艉的某型号单桨商船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对设计工况下不同截面处的船舶艉流场进行测... 为了解决船舶艉部流场复杂流动机理认知困难的问题,本文依托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模水池实验室拖曳水池中的大型水下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以具有槽道U型船艉的某型号单桨商船缩比模型为研究对象,对设计工况下不同截面处的船舶艉流场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展现了舭涡、螺旋桨毂帽涡以及"钩状"速度等值线等流动结构。同时对不同截面位置处的船舶艉流场进行了3方向速度、涡旋强度以及涡量等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U型艉肥大型船舶艉流场相比,具有槽道U型船艉流场在其结构形式中同样具有强烈的船艉舭涡和"钩状"速度等值线。但是其船艉舭涡和"钩状"结构有明显的向船中收缩趋势,受船中向内的凹陷船体表面影响,具有明显的边界层流场收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系统 船舶艉流场 舭涡 毂帽涡 槽道U型船艉 涡旋强度 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镜头三维 LDV/PDPA 系统诊断液流模型流动特性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沈熊 董鹏 +2 位作者 陈巧宁 于金风 张松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8年第4期53-59,共7页
在双透镜模式三维激光测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测量液体模型时修正入射光聚焦变形的光程角-位移补偿法。此方法使两个入射透镜的入射光在具有多层不同性质介质的模型中保持相交,并通过位移补偿使入射光相交在同一测量平面上,得到... 在双透镜模式三维激光测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测量液体模型时修正入射光聚焦变形的光程角-位移补偿法。此方法使两个入射透镜的入射光在具有多层不同性质介质的模型中保持相交,并通过位移补偿使入射光相交在同一测量平面上,得到了与入射角、介质折射率及坐标架位移有关的补偿公式。利用实时三维PDPA系统对旋转水流模型进行了调整和测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原理是正确的,对解决不同折射率介质的液体流场及液-固、液-气两相流等流场特性的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流动诊断 激光测速 多普勒 粒子测量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V/PIV全场速度测量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应征 罗次申 陈汉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04-1407,共4页
针对激光多普勒测速和激光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的实验结果误差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可压缩流连续性的全场综合误差分析方法 .通过对轴对称旋转流动全场实验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发现 ,其实际全场测速综合误差虽然都小于 4% 。
关键词 LDV PIV 全场测速 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 激光多普勒测速 粒子图像速度场 流动速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工况条件对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扫气过程的影响
5
作者 崔磊 张小玉 王怀印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6-375,共10页
在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中,扫气过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各项特性,在前期研究中主要以扫气口结构为主要研究方向,但发动机循环是一个瞬变的动态过程,因此需要针对扫气过程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环境因素开展性能分析,以便在扫气全过程... 在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中,扫气过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各项特性,在前期研究中主要以扫气口结构为主要研究方向,但发动机循环是一个瞬变的动态过程,因此需要针对扫气过程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环境因素开展性能分析,以便在扫气全过程内改善扫气性能.本研究基于扫气流动试验台,通过三维激光粒子测速系统,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态扫气过程进行了光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扫气压差、扫气口开度以及排气门升程均会对流通能力产生一定影响,但对涡流的影响不大;扫气口开度降低及排气门升程较低均会改善扫气均匀性,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扫气效率,但根本上改善扫气均匀性的因素仍然是扫气口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二冲程低速柴油机 扫气过程 扫气均匀性 三维激光粒子测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密度特征的滑坡位移监测方法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卫南 谢谟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48-3756,共9页
激光扫描仪对同一目标两次采集的点并不重合,无法通过点云的直接比较快速确定滑坡位移。考虑到单个点云位置的不确定性和区域点云密度的稳定性,将点云的密度作为滑坡表面变形的表征,提出了基于点云密度特征的滑坡位移监测方法。将离散... 激光扫描仪对同一目标两次采集的点并不重合,无法通过点云的直接比较快速确定滑坡位移。考虑到单个点云位置的不确定性和区域点云密度的稳定性,将点云的密度作为滑坡表面变形的表征,提出了基于点云密度特征的滑坡位移监测方法。将离散的三维点云转化为二维的密度图像,再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分析位移前后两幅点云密度图像的相关性,从而计算栅格图像中各子集的相对位移值;当各子集的位移全部计算完成后,得到目标区域的平面位移场。室内块体移动试验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精度受变形梯度的影响,在地表变化剧烈处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且子集相关性系数无法达到1。在黄藏寺滑坡的位移监测中,利用本方法识别出了边坡的变动区域,计算出了滑坡的平面位移场,直观地反映了滑坡表面变形状况,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粒子图像测速 滑坡监测 点云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