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流分级机环形区流场的激光多普勒测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丽杰 刘家祥 刘圣照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4-57,共4页
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计研究了涡流分级机环形区气流的切向速度分布。测量了蜗壳进口风速18 m/s时,从330 r/min到1800 r/min之间6个不同转笼转速条件下的环形区气流切向速度。结果表明:当转笼转速小于1 200 r/min时,转笼转速的变化对环形... 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计研究了涡流分级机环形区气流的切向速度分布。测量了蜗壳进口风速18 m/s时,从330 r/min到1800 r/min之间6个不同转笼转速条件下的环形区气流切向速度。结果表明:当转笼转速小于1 200 r/min时,转笼转速的变化对环形区气流平均切向速度的数值影响很小;转笼高速旋转,环形区气流切向速度数值大小与转速有关。用系数F表示转笼附近环形区气流切向速度波动程度与转笼转速之间的关系,当转笼低速旋转时F大,极小值点出现在转笼旋转速度与当地气流速度一致时,随着转速的增加,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分级机 环形区 激光多普勒测速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三维导航系统方案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君明 李静 左斌 《兵工自动化》 2016年第11期55-59,共5页
为解决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在三维导航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飞行器在平飞、转弯2种状态下的激光多普勒测速问题进行了研究。与现有研究文献中将载体姿态变化视为误差量的研究思路不同,笔者将飞行器姿态角视为拟求取的状态量,利用多普勒频移... 为解决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在三维导航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飞行器在平飞、转弯2种状态下的激光多普勒测速问题进行了研究。与现有研究文献中将载体姿态变化视为误差量的研究思路不同,笔者将飞行器姿态角视为拟求取的状态量,利用多普勒频移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激光多普勒导航状态方程,再通过推导得到了飞行器的速度和姿态解算公式,实现了飞行器在平飞、转弯2种状态下的导航状态解算。仿真结果表明:飞行器的真实值与估计值基本吻合,充分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速 波束配置 三维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多普勒测量的6×6棒束间湍流流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俞洋 汪昊楠 +4 位作者 于楠 熊进标 傅孝良 程旭 杨燕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00-1207,共8页
采用3D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研究了6×6棒束间的流场分布。实验选择了5种工况进行研究,雷诺数范围为6.6×103~7.03×104。其中6×6棒束试验段几何结构模拟相邻组件的布置方式。实验设置两种测量模式,第1种模式选择从试验... 采用3D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研究了6×6棒束间的流场分布。实验选择了5种工况进行研究,雷诺数范围为6.6×103~7.03×104。其中6×6棒束试验段几何结构模拟相邻组件的布置方式。实验设置两种测量模式,第1种模式选择从试验段侧边测量,获得了距定位格架不同位置处的轴向速度和湍流强度的分布;第2种测量模式选择从试验段出口端面进行测量,获得了出口截面子通道间的三维速度和雷诺应力分布。通过对比不同雷诺数下的实验结果,分析了雷诺数对此次6×6棒束实验的影响。比较发现在雷诺数为6.6×103的情况下,存在低雷诺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 6×6棒束 三维流场 雷诺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LDV测量火旋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秦俊 廖光煊 +1 位作者 王喜世 范志航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6-480,共5页
应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计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系统,通过观察和测量火旋风的卷吸的现象,对火旋风速度场进行了有效的测量,获取了火旋风的径向速度、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等特件参数,深化认识火旋风的卷吸机理;用热成像和热... 应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计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er)系统,通过观察和测量火旋风的卷吸的现象,对火旋风速度场进行了有效的测量,获取了火旋风的径向速度、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等特件参数,深化认识火旋风的卷吸机理;用热成像和热电偶方法采集得到了火旋风的温度场的结构和形状。为下一步进行火旋风卷吸的现象的实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LDV 火旋风 卷吸 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计 径向速度 切向速度 轴向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间隙轴流转子顶部三维整体平均速度测量 被引量:2
5
作者 竺晓程 郭强 杜朝辉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对带间隙轴流转子顶部流场进行测量。在15个不同轴向位置上,获得在90%叶高以外的转子内部、进口以及出口三维整体平均速度分布。根据所测量得到的三维速度,清楚地展现了转子顶部流动的特性,特别是泄漏流对顶部... 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对带间隙轴流转子顶部流场进行测量。在15个不同轴向位置上,获得在90%叶高以外的转子内部、进口以及出口三维整体平均速度分布。根据所测量得到的三维速度,清楚地展现了转子顶部流动的特性,特别是泄漏流对顶部流动的影响。泄漏流沿叶顶弦线从顶部流出,在叶片吸力面侧形成泄漏涡,叶片的旋转运动使得泄漏涡核心向压力面靠近。在顶部区域泄漏流和主流发生混合作用,并被认为是叶顶泄漏流动所造成的主要流动损失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流 PDA 顶部间隙 轴流转子 三维激光相位多普勒测速 速度测量 叶轮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镜头三维 LDV/PDPA 系统诊断液流模型流动特性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沈熊 董鹏 +2 位作者 陈巧宁 于金风 张松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1998年第4期53-59,共7页
在双透镜模式三维激光测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测量液体模型时修正入射光聚焦变形的光程角-位移补偿法。此方法使两个入射透镜的入射光在具有多层不同性质介质的模型中保持相交,并通过位移补偿使入射光相交在同一测量平面上,得到... 在双透镜模式三维激光测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测量液体模型时修正入射光聚焦变形的光程角-位移补偿法。此方法使两个入射透镜的入射光在具有多层不同性质介质的模型中保持相交,并通过位移补偿使入射光相交在同一测量平面上,得到了与入射角、介质折射率及坐标架位移有关的补偿公式。利用实时三维PDPA系统对旋转水流模型进行了调整和测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原理是正确的,对解决不同折射率介质的液体流场及液-固、液-气两相流等流场特性的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流动诊断 激光测速 多普勒 粒子测量 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