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方体人工鱼礁背涡流的三维涡结构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晓磊 栾曙光 +1 位作者 陈勇 张瑞瑾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2-577,共6页
以立方体人工鱼礁为例,应用CFD软件对其在定常流作用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以揭示立方体人工鱼礁背涡流的三维涡结构。结果表明:流过礁体侧面的水体在礁体后形成两个对称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展向涡,流经礁体上表面的水体脱落后... 以立方体人工鱼礁为例,应用CFD软件对其在定常流作用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以揭示立方体人工鱼礁背涡流的三维涡结构。结果表明:流过礁体侧面的水体在礁体后形成两个对称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展向涡,流经礁体上表面的水体脱落后形成一个尺寸与礁体尺寸相当的流向涡,展向涡宽度决定背涡流流场宽度,流向涡高度决定背涡流流场高度;展向涡和流向涡长度近似相等,二者的长度共同决定背涡流流场的长度;展向涡、流向涡共同构成了人工鱼礁背涡流的三维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体人工鱼礁 三维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荡运动下逆旋双转子风力发电机气动性能研究
2
作者 万远琛 王凯 +2 位作者 刘丹 肖忠铭 吴晓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
本文以NREL 5 MW风机组成5 MW-5 MW逆旋双转子风机,采用自定义谐波函数赋予风机纵荡运动,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对纵荡运动下5 MW-5 MW逆旋双转子风机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幅值和周期纵荡下双转子风机的尾迹流动特征,推力和转矩的时变、... 本文以NREL 5 MW风机组成5 MW-5 MW逆旋双转子风机,采用自定义谐波函数赋予风机纵荡运动,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对纵荡运动下5 MW-5 MW逆旋双转子风机进行数值模拟,对不同幅值和周期纵荡下双转子风机的尾迹流动特征,推力和转矩的时变、统计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转子风机尾涡间隙距离随纵荡运动而变化,双转子风机2个转子叶尖涡在尾涡间隙减小时发生融合并脱落;双转子风机的转矩与推力产生与纵荡周期相一致的波动,其中双转子风机顺风转子转矩、推力对纵荡运动更为敏感。本文通过开展纵荡运动下逆旋双转子风机气动性能变化研究工作,探究平台运动对逆旋双转子风机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漂浮式双转子风机设计制造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旋双转子风机 纵荡运动 尾迹特征 气动特性 5MW风机 计算流体力学 k-ω湍流模型 三维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边界法研究正交双圆柱及串列双圆球绕流 被引量:7
3
作者 邓见 邹建锋 +1 位作者 任安禄 邵雪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2-550,共9页
把Goldstein等人提出的虚拟边界法推广到三维情况,研究了Re=150时不同间距下正交双圆柱绕流,和Re=250时不同间距下串列双圆球绕流流场.对于正交双圆柱绕流,当间距比大于3,下游圆柱对上游圆柱尾流的影响只限定在下游圆柱的尾流所扫过的... 把Goldstein等人提出的虚拟边界法推广到三维情况,研究了Re=150时不同间距下正交双圆柱绕流,和Re=250时不同间距下串列双圆球绕流流场.对于正交双圆柱绕流,当间距比大于3,下游圆柱对上游圆柱尾流的影响只限定在下游圆柱的尾流所扫过的范围之内;当间距比小于等于3,下游圆柱对上游圆柱尾流的影响扩大,下游圆柱尾流扫过区上下出现两排三维流向二次涡结构.对于串列圆球绕流,研究发现,在小间距比(L/D≈1.5)的情况下,由于上下游圆球尾流区的相互抑制消除了压力不稳定性,整个流场呈现稳态轴对称特征;间距比为2.0时,周向压力梯度诱发出流体的周向输运,流场呈现稳态非对称性,但流场中存在特定的对称面;间距比增大到2.5后,绕流场开始周期振荡,原有的对称面依旧存在;在间距比3.5时下游圆球下表面的涡结构强度有所减弱,导致占优频率发生交替;间距比增至7.0时,整个流场恢复稳态特征,两圆球尾部同时出现双线涡,这时流场对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边界法 正交双圆柱 串列双圆球 三维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