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机制造过程三维测量模型构建与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1
作者 罗枭 杨亚鹏 +2 位作者 赵安安 杜坤鹏 刘琦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1-133,141,共14页
高精度的测量数据是数字化预装配分析的关键,针对目前飞机组部件装配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测量存在的各部门测量规划复杂、测量数据形式多样且无法溯源、数据管理及共享程度低等问题,提出飞机制造过程三维测量模型构建与数据管理方法。将测... 高精度的测量数据是数字化预装配分析的关键,针对目前飞机组部件装配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测量存在的各部门测量规划复杂、测量数据形式多样且无法溯源、数据管理及共享程度低等问题,提出飞机制造过程三维测量模型构建与数据管理方法。将测量规划中的测量特征、测量基准、特征离散、测量方法、偏差分析等内容整合起来构建三维测量模型,并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实现结构化、统一化管理,从而指导各部门的测量实施,提高测量效率及数据共享程度。采用翼盒前缘组件进行应用验证,证实了三维测量模型构建与数据管理对飞机数字化装配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 数字化测量 三维测量模型 数字化测量规划 测量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形象三维测量模型构建及其实现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丁陈娟 杨永德 白丽明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8-112,共5页
旅游目的地形象(TDI)是目的地的生命,对其准确把握是有效战略定位和市场营销的前提。然而,我国旅游形象策划缺乏形象测量的意识和科学的测量方法与程序,主观性倾向严重。文章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内外测量模式各自... 旅游目的地形象(TDI)是目的地的生命,对其准确把握是有效战略定位和市场营销的前提。然而,我国旅游形象策划缺乏形象测量的意识和科学的测量方法与程序,主观性倾向严重。文章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内外测量模式各自优势及缺陷,定性与定量结合,提出创新性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三维测量模型",并归纳出其相应实际形象、发射形象和感知形象三维度的测量实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形象(TDI) 测量 三维测量模型 实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飞机装配的三维测量工艺模型构建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劳嫦娟 赵子越 +1 位作者 孙双花 刘倩頔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98-101,共4页
针对飞机装配过程中的测量工艺需求,将数字化测量技术融入到飞机的设计、制造、装配的各个环节,提出一种面向飞机装配的三维测量工艺模型构建方法。以三维测量模型为核心,研究三维模型总体架构、模型轻量化标注及测量点规划技术,将测量... 针对飞机装配过程中的测量工艺需求,将数字化测量技术融入到飞机的设计、制造、装配的各个环节,提出一种面向飞机装配的三维测量工艺模型构建方法。以三维测量模型为核心,研究三维模型总体架构、模型轻量化标注及测量点规划技术,将测量设备信息、待测特征信息、定位特征信息、公差信息、测量点信息等与飞机装配测量过程相关的信息进行组织与管理,为飞机的高精度装配提供计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测量 三维测量模型 数字化测量 测量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外科手术三维模型测量和实体模型制造数据提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硕 唐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127-129,共3页
文章介绍了一个基于MC算法重构三维头骨模型的颌面外科手术三维模型测量和实体模型制造数据提取系统。该系统使医生可以交互地在三维虚拟模型上提取骨骼特征点,进行比常规方法更精确地测量。还解决了复杂的颌面部插值轮廓线无法提取的... 文章介绍了一个基于MC算法重构三维头骨模型的颌面外科手术三维模型测量和实体模型制造数据提取系统。该系统使医生可以交互地在三维虚拟模型上提取骨骼特征点,进行比常规方法更精确地测量。还解决了复杂的颌面部插值轮廓线无法提取的问题,可以由三维头骨模型生成符合RP技术要求的轮廓线数据,用于实体模型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 外科手术 三维模型测量 实体模型 数据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测量光流恢复算法结合BIM对震后建筑倾斜度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谷伟 董婧蒙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6-1091,共6页
震后危险建筑倾斜度的移动测量过程较为复杂,常规测量方法会存在对称偏差。为了提高震后危险建筑倾斜度测量的准确性,设计三维测量光流恢复算法结合BIM的震后建筑倾斜度测量方法。采用BIM技术采集并整合全部建筑倾斜度信息,构建危险建... 震后危险建筑倾斜度的移动测量过程较为复杂,常规测量方法会存在对称偏差。为了提高震后危险建筑倾斜度测量的准确性,设计三维测量光流恢复算法结合BIM的震后建筑倾斜度测量方法。采用BIM技术采集并整合全部建筑倾斜度信息,构建危险建筑信息模型;采用三维测量光流恢复算法获取所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内多个目标特征点,设计震后危险建筑倾斜度的三维测量模型。仿真实验说明,所提方法测量震后危险建筑三维坐标值误差率均小于0.4%,平均评估时间仅为2.5s,说明该方法可提高建筑倾斜度评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强震 危险建筑 倾斜度 光流恢复算法 三维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支抗控制下上颌前突矫治结果的三维模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宁 李巍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利用三维模型测量的手段对比不同支抗控制下上颌前突的矫治结果。方法选择上颌需要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且需要强支抗的上颌前突患者46名,随机分为种植体支抗组、口外弓组和Nance弓组。于正畸治疗前和上颌间隙关闭后制取上颌记存模型... 目的利用三维模型测量的手段对比不同支抗控制下上颌前突的矫治结果。方法选择上颌需要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且需要强支抗的上颌前突患者46名,随机分为种植体支抗组、口外弓组和Nance弓组。于正畸治疗前和上颌间隙关闭后制取上颌记存模型,通过三维模型测量手段,测量并对比不同支抗组上颌中切牙和上颌第一磨牙的三维位置改变。结果种植体支抗组、口外弓组和Nance弓组患者上颌中切牙矢状向内收移动,位移分别为(-6.661±1.328)、(-5.939±1.806)、(-5.788±2.009)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上颌中切牙的垂直向移动,种植体支抗组平均压低(0.129±1.815)mm,而口外弓组和Nance弓组分别伸长了(-2.162±2.026)、(-2.623±1.776)mm。种植体支抗组和其他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体支抗组、口外弓组和Nance弓组患者上颌第一磨牙的矢状向移动位移分别为(0.608±1.045)、(1.445±1.462)、(1.503±0.945)mm;上颌第一磨牙的垂直向移动,种植体支抗组平均压低(0.720±0.805)mm,口外弓组轻度压低(0.076±0.986)mm,Nance弓组轻度伸长(-0.072±0.690)mm。种植体支抗组和其他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发生舌向移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支抗在上颌前突矫治中对于上颌切牙的垂直向控制以及对上颌磨牙的矢状向、垂直向控制优于传统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抗 上颌前突 三维模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场三维重构和PSP的曲面压力测量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浩天 许晟明 +2 位作者 赵洲 张翰墨 施圣贤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81,共7页
光场单相机三维压力测量技术(LF-3DPSP)将光场三维成像技术和压敏漆(Pressure Sensitive Paint,PSP)技术结合,测量三维模型上的压力分布,为气动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测量手段。LF-3DPSP采用与传统二维PSP技术相似的步骤,不同的是在... 光场单相机三维压力测量技术(LF-3DPSP)将光场三维成像技术和压敏漆(Pressure Sensitive Paint,PSP)技术结合,测量三维模型上的压力分布,为气动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测量手段。LF-3DPSP采用与传统二维PSP技术相似的步骤,不同的是在试验阶段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场相机硬件系统拍摄PSP图像和模型纹理图像,用于计算模型表面压力分布和模型三维结构尺寸。以截锥体为例,在Ma5的高超声速风洞中对该技术进行验证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LF-3DPSP技术能够精确测量大曲率模型的三维表面压力分布,且压力分布结果与纹影试验结果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相机 PSP 三维模型表面压力测量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4
8
作者 陈琳 吴嘉桦 +4 位作者 辜为怀 林炯 黄文斌 夏泽洋 谭家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方法:选取安氏Ⅱ类错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25.3岁。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通过重叠磨牙远移前后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评价其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结... 目的: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疗效。方法:选取安氏Ⅱ类错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25.3岁。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中移动上颌磨牙,通过重叠磨牙远移前后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评价其远中移动磨牙的疗效。结果:双侧第一磨牙均平均向远中移动2.58 mm,左右侧第二磨牙分别平均向远中移动2.57 mm和2.68 mm,双侧中切牙均平均向近中移动0.34 mm。双侧中切牙在水平向上无明显移动,左右侧第一磨牙均平均颊向移动0.96 mm和0.97mm,左右侧第二磨牙平均颊向移动1.01 mm和1.11 mm。双侧中切牙无明显伸长或压低,双侧第一磨牙均平均压低0.26 mm,左右侧第二磨牙分别平均压低O.37 mm和0.36 mm。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均无明显颊腭向旋转。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能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但会引起轻微的磨牙压低和前牙支抗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远中移动 无托槽隐形矫治 三维模型重叠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