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后鼻唇部软组织变化的三维测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昱婷 应王君子 +2 位作者 王舒泽 李彪 王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5-840,共6页
目的·使用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方法分析中国颌骨畸形患者行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后鼻唇部软组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接受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术前移... 目的·使用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方法分析中国颌骨畸形患者行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后鼻唇部软组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接受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术前移下降及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截骨后退(双颌手术)治疗的37例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于术前1周内及术后6个月行全头颅螺旋CT扫描和面部软组织三维立体摄像。使用3dMD vultus软件对鼻唇部软组织的测量标志点及相关距离、角度进行标记及测量,并比较手术前后的差异。结果·双颌手术后患者鼻翼宽度平均增加0.82 mm,鼻翼基底宽度平均增加1.07 mm,上唇长度平均增加1.41 mm,鼻唇角平均增加3.09°,鼻尖角平均减小1.5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鼻高度、鼻背长度、鼻额角基本稳定。结论·经上颌骨Le FortⅠ型截骨前移后,颌骨畸形患者的面部有所改善,同时其鼻唇部软组织也有一定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手术 鼻唇部软组织变化 三维测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睑成形术术前术后外眼的三维测量分析
2
作者 温波 刘春丽 +2 位作者 徐勇忠 余自能 史宗道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8-420,共3页
目的 :揭示重睑成形术术后外眼形态的客观变化。方法 :通过对 50例施重睑成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对外眼的形态进行三维测量分析。结果 :三维测量六项指标的变化以及经配对样本的 T检验结果表明 ,重睑术后外眼显著性变化是眼裂宽度... 目的 :揭示重睑成形术术后外眼形态的客观变化。方法 :通过对 50例施重睑成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对外眼的形态进行三维测量分析。结果 :三维测量六项指标的变化以及经配对样本的 T检验结果表明 ,重睑术后外眼显著性变化是眼裂宽度、睫毛长度和睫毛角度术后值的增加。结论 :本研究肯定了重睑成形术的术后效果 ,并从解剖学角度分析了产生上述客观变化的原因 ,进一步讨论了重睑成形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三维测量分析 外眼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个别前牙反的三维数字化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旭 章晶晶 +5 位作者 原福松 王郁 李成皓 Juha Eerik Varrela 岳江 葛立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2-537,共6页
目的: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混合牙列期儿童个别前牙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存在个别前牙反的混合牙列期患儿,共计12颗前牙,用藻酸盐采取上、下颌印模并灌制硬石膏模型,送做萌出诱导矫治器,应用该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Smart Optic... 目的:探讨萌出诱导矫治器治疗混合牙列期儿童个别前牙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例存在个别前牙反的混合牙列期患儿,共计12颗前牙,用藻酸盐采取上、下颌印模并灌制硬石膏模型,送做萌出诱导矫治器,应用该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Smart Optics Activity 880牙颌模型扫描仪,获取患儿治疗前、后的三维牙颌数字模型,应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2构建三维重叠模型,利用Imageware 13.2软件测量反的上、下切牙在三维方向上的移动变化,对矫治前、后的覆、覆盖进行测量。应用铜丝测量法直接测量上、下颌牙弓弧长,相应的牙冠宽度(未萌出的恒牙按照X线片法预测牙冠宽度)减去牙弓弧长计算上、下颌牙弓的拥挤程度。使用SPSS17.0软件对同一患儿的术前、术后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对测量指标的术后改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发现符合正态分布,然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结果:疗程为(5.6±2.7)个月,矫治过程中,上、下切牙在三维位移上均主要表现为唇倾(P<0.001、P=0.025)。经过萌出诱导矫治器的治疗,覆减少了(1.01±0.9)mm(t=-3.531,P=0.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前、术后覆盖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771,P=0.460)。上颌拥挤度减少了(1.9±0.99)mm(t=-6.042,P<0.001),下颌拥挤度减少了(1.9±0.74)mm(t=-8.143,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萌出诱导矫治器可以治疗混合牙列期个别前牙反,同时有建立正常覆、覆盖,排齐牙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牙列期 个别前牙反[牙合] 萌出诱导矫治器 三维测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