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三维旋转流体模型及其在部分充液转子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1
作者 祝长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33,共8页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无粘旋转流体准三维模型 ,并给出了旋转流体对转子作用力的详细表达式。然后用该模型分析了部分充液刚性悬臂转子系统的稳定性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两者在定性上符合较好。
关键词 转子 稳定性 旋转流体 流固耦合 充液转子 三维旋转流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荫罩式PDP效率三维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屠彦 张雄 +3 位作者 杨兰兰 王保平 尹涵春 童林夙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针对目前PDP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文采用三维流体模型计算了新型荫罩式PDP(SMPDP)不同放电单元结构的放电特性和放电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模型 ,研究了SMPDP放电单元中的光子辐射和捕获过程 ,给出了达到荧光粉层上的光子情况。研... 针对目前PDP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文采用三维流体模型计算了新型荫罩式PDP(SMPDP)不同放电单元结构的放电特性和放电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罗模型 ,研究了SMPDP放电单元中的光子辐射和捕获过程 ,给出了达到荧光粉层上的光子情况。研究了SMPDP结构电极宽度和位置以及气压和气体成分对放电效率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具有较高效率的荫罩式PDP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荫罩式PDP 三维模拟研究 放电效率 三维流体模型 放电特性 SMPDP 结构电极 蒙特卡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轰气流耦合电弧的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巨丰 吴东 +3 位作者 李国栋 梁雪 白鉴知 郭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99-3403,共5页
为了有效地防止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研究了一种主动、快速截断电弧的爆轰气流灭弧防雷装置,该装置并联安装在绝缘子两端,当发生雷击时,上下电极之间产生工频电弧,同时信号采集装置采集到雷电脉冲,雷电脉冲触发灭弧能量团爆炸产生的爆轰气... 为了有效地防止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研究了一种主动、快速截断电弧的爆轰气流灭弧防雷装置,该装置并联安装在绝缘子两端,当发生雷击时,上下电极之间产生工频电弧,同时信号采集装置采集到雷电脉冲,雷电脉冲触发灭弧能量团爆炸产生的爆轰气流熄灭电弧。通过运用软件AUTODYN仿真分析得到近似理想状态下爆轰气流灭弧防雷装置在0.08 ms以内熄灭电弧;搭建试验电路进行灭弧试验,用摄像机观测得出爆轰气流灭弧时间为0.4 ms。仿真与试验得出的灭弧时间都小于继电保护动作的时间,从而说明爆轰气流灭弧装置具有良好的熄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跳闸 爆轰气流灭弧防雷装置 工频电弧 雷电脉冲 三维流体模型 灭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气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莎 袁宗明 喻建胜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8年第4期112-114,共3页
为了研究天然气泄漏后的重气效应,从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重气扩散机理和研究方法出发,具体分析了重气云团的扩散过程,概述了国内外发展的模拟重气云团扩散的大量的数值模型和开展的大量实验,主要包括唯象模型、箱及相似模型、三维流体力... 为了研究天然气泄漏后的重气效应,从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重气扩散机理和研究方法出发,具体分析了重气云团的扩散过程,概述了国内外发展的模拟重气云团扩散的大量的数值模型和开展的大量实验,主要包括唯象模型、箱及相似模型、三维流体力学模型和浅层模型四大模型及其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三维流体力学模型和现场数据采集相结合的方法是天然气重气效应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泄漏 重气效应 扩散过程 扩散模型 三维流体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路设计的斜隔板引流喷射换热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传玺 张婷 +3 位作者 郭凯 尹海蛟 刘辉 刘春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9,共9页
为提高原油加热等壳程蒸汽冷凝换热工况的换热效果,本文基于流路设计提出了一种斜隔板层间引流喷射型换热器,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分析.分别探究了斜隔板倾角、进口流速、层间引流喷射、换热单元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换热器综... 为提高原油加热等壳程蒸汽冷凝换热工况的换热效果,本文基于流路设计提出了一种斜隔板层间引流喷射型换热器,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分析.分别探究了斜隔板倾角、进口流速、层间引流喷射、换热单元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了换热器综合性能(JF因子)与倾斜角、进口流速的经验关联式.结果表明:壳程斜隔板结构能够提高换热器的JF因子,且倾斜角和进口流速的适当增大有利于换热器性能的提高;多段引流喷射能利用进料气引流上一层的乏汽,提高上层乏汽热品位;斜隔板引流喷射结构放大效应小,有利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换热强化 壳程蒸汽冷凝 三维模型流体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